1、弗莱迪·海默,克里斯汀·贝尔,尼古拉斯·凯奇,塞缪尔·杰克逊,查理兹·塞隆,比尔·奈伊,唐纳德·萨瑟兰 主演的电影《阿童木》来自哪个地区?
爱奇艺网友:电影《阿童木》来自于中国香港 / 美国 / 日本地区。
2、《阿童木》是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开播的?
本片于2009年在中国香港 / 美国 / 日本上映,《阿童木》上映后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网友总评分高达298分,《阿童木》具体上映细节以及票房可以去百度百科查一查。
3、电影《阿童木》值得观看吗?
《阿童木》总评分298。月点击量1次,是值得一看的动画片。
4、《阿童木》都有哪些演员,什么时候上映的?
答:《阿童木》是上映的动画片,由影星弗莱迪·海默,克里斯汀·贝尔,尼古拉斯·凯奇,塞缪尔·杰克逊,查理兹·塞隆,比尔·奈伊,唐纳德·萨瑟兰主演。由导演大卫·博维斯携幕后团队制作。
5、《阿童木》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动画片电影《阿童木》是著名演员弗莱迪 代表作,《阿童木》免费完整版2009年在中国香港 / 美国 / 日本隆重上映,希望你能喜欢阿童木电影,阿童木剧情:在未来世界,由于痛失爱子,天才科学家天马博士(尼古拉斯·凯奇 Nicolas Cage 配音)创造出了机械人阿童木(弗莱迪·海默 Freddie Highmore 配音),想以此来作为儿子的替身,寻找安慰虽然,阿童木拥有博士儿子的情感和记忆,而且先进的程序还在不断完善其情绪,并让他富有同情心。可是,博士始终无法接受失子之痛,对阿童木也不能正确对待,并认为他不是人类而将其抛弃。阿童木沦落为无家可归的流浪儿,而且还备受军方的四处通缉,并最终被抓住。军方要求天马博士拿掉阿童木的能源,让它变成军方机器人的能源配备。在最后时刻,天马博士突然醒悟,并协助阿童木逃走。面对军方的围追堵截,阿童木奋起反抗,最终一场惊世大战一触即发。在不断的旅行过程中,阿童木也逐渐成长,他也接受了自己这机械与人类结合的设计,并肩负起全人类生死存亡的重任。
昨天去电影院看了电影版的《阿童木》,大失所望,大失所望,大失所望。
字幕出来了,我脑中确是空白的一片,没有任何感动,连对阿童木的美好回忆都被冲淡了。
原来是意马Imagi做的片子,也就是搞了《忍者神龟》的那家香港公司。
如果要我说,就是一流的经典亚洲传奇被二流的混血制作团队给毁了。
从最表面的说起,人物造型,我个人觉得很无趣。阿童木倒是没敢太大变动,就是弄得幼齿了一些,油光粉面了一些,但总体来说还是挺可爱的,我没有意见。但天马博士,大都会总督还有茶水爷爷的鼻子都是怎么了啊?两个法国巨鼻加一个大肉弹,这是跟鼻子过不去吗?其他的人物,比如说哈马还有几个地面的孩子,都没什么新意,也不是特别讨人喜欢,看上去像是七八年前的制作水平。更可笑的是那个终结者机器人,和落到地球上的zog,怎么像是《天空之城》里面的机器人狂吃了两年麦当劳之后的样子呢?
场景也很让人失望,总体让人感觉很单薄。虽然我对3D这些不是很专业,但至少还是看了许多好片子,身边也有搞游戏的朋友,不客气地说,这部电影的场景设计和制作,都是很初级的水平。场景上没什么创意,《天空之城》,《大都会》,《星球大战》等等各抄一点儿,制作得也很露馅。
编剧就更是差劲了,整个体系是美国的商业片惯用套路,故事围绕正义和邪恶双方展开,主人翁自我的不认同感,在剧情的发展中也渐渐成长。好人(茶水爷爷)、坏人(总督)、矛盾的人(天马博士)、看上去好其实坏的人(哈马)、主人翁的知己或红颜(歌娜)、亲友团(地面小朋友们)、意外救星(zog)、插科打诨的(机器人三剑客还有清洁剂和刷子),这些套路角色一个都不落。其实套路没什么不好的,做好了就是能娱乐人,可这部戏的剧情和桥段实在是不敢恭维啊!漏洞一大箩筐,人物也刻画得很生硬。
另外,还拼命往环保上靠了一下,又没太靠上。最雷的是最后外星人突然来攻打地球了,原来就是个独眼大章鱼,汗颜啊......而我们的英雄阿童木直接就照人眼睛扎了下去,是不是很暴力呢?阿童木应该是热爱和平的啊!还没见大章鱼怎么欺负人呢,就残忍地动手了,是不是应该先谈一谈呢?
我是不是有点儿尖刻呢?我也问了自己,但又理性的分析了一下,也还好吧!
这部片子确实离我的想象太远了,阿童木是一个影响了几代人的动画英雄,他身上有种亚洲特有的气质,这和美国的精神意境是完全不同的。
抛开民族情结,我们不得不承认,日本在动画片的创作上确实很有自己的一套。一个那么小的国家,却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体系,并且将自己的文化扩张到了全世界,很厉害。
而现在,华人买下了一个经典,却用美国的商业模式,和二流的制作团队去套现,真的有些让人伤心。
片中亲华的意图再明显不过了,就是搞得太涩了。阿童木掉下地面,便碰见了中国来的同胞。而剧中许多画面中的文字显示,也有意做了中文版的。这些固然是聪明的小技巧,但整体没劲,有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也许我的评论有些刻薄,但却是心里话,也不怕得罪人啦!
只是期待我们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文化上也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要来就来纯种的!
2009年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中国70后,80后的“动画怀旧年”,《七龙珠》、《变形金刚》、《阿童木》三部在中国那个时代引起轰动的作品都陆续变成了大屏幕,《七龙珠》成了校园偶像功夫片,《变形金刚》成为了一场机器人show,而姗姗来迟的《阿童木》不知道会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其实说句实话,《阿童木》更多是70后的回忆,因为这部80年代初就登陆中国的动画片(同年底漫画也出版),对于大多数刚刚出生的80后并没有什么太多的印象(别以为你真的可以记住6岁以前的事情,这基本上是不靠谱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对《变形金刚》、《圣斗士星矢》、《七龙珠》更有印象,因为那时候我们已经长大了一点。
我以前也就是知道阿童木这个名字而已,真正开始看漫画是初中以后,九十年代中期是当时中国盗版漫画的鼎盛时期啊,一口气就看了很多,这部被誉为日本漫画的开篇之作就这样走进了我的视线,
画风简单,语言简要,造型简单,这个有点像“米老鼠”的阿童木和当时大多数追求烘托效果,人物优美,语言幽默的漫画不一样,在当时被《圣斗士星矢》的动作效果和《七龙珠》的奇幻剧情所吸引的我,可以说,看《铁臂阿童木》绝对是不一样的体验,这部看似最简单的作品,却因为期间一直若有若无的忧伤情绪吸引了我。
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我始终固执的认为,阿童木并不是一个光明的故事,手冢治虫先生笔下的未来并不是一个“美丽新世界”,那个世界有强权统治,有局势对峙,有钢铁城市,有水泥森林,更有形形色色的被利用的机器人……
而作为正义使者的阿童木更不是一个乐天派英雄,他是因为他的父亲天马博士不要他,他被遗弃才被茶水博士改造成超级英雄;他一次次在最后一分钟拯救世界,却又被很多人指责能力太强;他好多次都差点就被危险折磨的支离破碎,却没有人能和他一起承担*他很强大却又很孤独。
基本上阿童木也是严格遵守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塑造的,即不能伤害人类,服从人类,也不能看到人类受到伤害,阿童木是完美的,而当时的时代是残缺的,所以注定了他会很受伤:他可以一次次拯救人类,可以一次次相信人类,却拯救不了他们的心灵:贪婪、自私、狡诈、欺骗、伤害、凶险这些人类的劣根性,不管科技发展到了什么时代,都会像幽灵一样如影随形。
在科技和工业达到鼎盛的时代,人类可以任意处置机器人,人类可以随便伤害机器人,而机器人只能服从和承受。机器人是否该因为被人类利用而承担罪名?人和机器人的关系究竟如何?在一项技术被滥用后,该如何通过有效的途径规范它?
这部作品就是如此深深地反映出对人类社会未来和人类发展的担忧和警示,更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人类和科技的微妙关系,而这样的担忧在现在看来甚至正在走向现实。
这是战败的日本对战争的反思(当时日本的反思比现在多多啦),也是对当时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担忧,《铁臂阿童木》是如此的贴近时代而又超越时代。
(后来我又看了手冢治虫的《怪医秦博士》,发现他的作品的主题一直都是如此,用漫画的方式探究人性,每个时代,都是有光明,也有黑暗。)
斯皮尔伯格的《人工智能》,这部脱胎于《阿童木》的电影,也是探讨人类和机器人的关系。那个希望变成真人的小机器人,那个没有什么特殊本事的小机器人也是如此打动人心,其实,我想如果有可能,阿童木也只是想要做一个平凡的小孩子,成为天马博士的儿子,而不是什么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而这样的故事也许在内心深处,才是手冢治虫最愿意表现的,但是那样的阿童木还会向这样受欢迎么?
所有的成长都是寂寞的,英雄都是矛盾的,也都是悲剧性的,正因为他们的不完美,才能得到更多的人喜欢,阿童木就这样成为了时代的英雄,虽然孤独,却一直前行。
怀旧是一种情结,但不应该成为潮流风尚,甚至成为一种是时尚文化,当漫天遍地的“阿童木”宣传攻势向我们袭来的时候,有多少人是因为真正看过这部漫画而走进电影院呢?
不过我还是愿意在大屏幕看到他,不过我还是希望更多的新朋友喜欢他,而阿童木对于我,就像一个老朋友,其实他从未远离,只是藏在了内心的一个角落,见到他,我会轻轻的说一声,好久不见,阿童木。【中国城乡经营报】
对于大多数70后来说,《铁臂阿童木》是个难以磨灭的记忆。电视机尚属于“大件”的年代,晚饭后搬把椅子去隔壁邻居家占个好位子,静候铁臂阿童木飞过“日立牌是Hitachi”的标牌,开始“飞过蓝蓝天空,啦啦啦越过辽阔海洋”的梦幻旅程,是每个孩子一天中笑得最畅快的时光。上学了,跟同学争论到底是“铜头铁臂、生饮铜汁”的孙猴子厉害,还是“十万马力、七大神力”的铁臂阿童木更厉害,是每个孩子的课外必修。一直长到胡子拉碴,拖儿带女,还有人一厢情愿地希望跟下一代分享自己的这份美好回忆。这大概就是童年的力量。
同龄人的集体经验,我自然也不例外。特别的是,我越是随着年纪增长,每回首这部作品时,就越是心惊肉跳——我们居然在刚刚接触海外影视作品时,就有幸欣赏到这样一部大师级的作品,这实在是一种幸运。
连环画《铁臂阿童木》一开头,就是各国科学家竞赛发展机器人科技的编年史,政治、科技、间谍交织的时代风云次第展开,简直就是一篇气势直追《共产党宣言》和《银英传》的大叙事。而贯穿整部作品中的那些思考,例如“机器人的人权”、“机器人会不会取代人类”之类,与那些将机器人简单当作“超人”的庸俗科幻读物截然不同,将“机器”与“人”之间的矛盾和依存关系讲得淋漓尽致。我毫不怀疑,作为一名坚持反战立场的和平主义漫画家,手冢治虫在机器人与人之间纠葛的母题下,其实是集中表达了二十世纪关于种族歧视和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并将自己对于现代科技发展的思考贯注其中。后世许多关于机器人的科幻影视作品,尽管视觉效果更为华丽,但究其内涵,其实并未超过《铁臂阿童木》的境界。
不仅如此,诞生于冷战时代的《铁臂阿童木》也承载了手冢关于时代和人生的思考。那些图谋称霸世界的女将军,野心膨胀到要毁天灭地的异星来客,呼应着一个时代的忧虑。能飞天遁地、明辨善恶的阿童木也要靠劳动去挣得属于自己的一份口粮(能量管),马戏团的老板鞭笞过他,人间的冷眼让他心灰意冷过。《铁臂阿童木》的底蕴,不是《变形金刚》那种属于超级大国的自信和单纯,而是对于世道艰难和人心莫测的喟叹,烟火味十足。所以也不难理解,那些小时候懵懂莫名地打动过我们的画面,反而会在我长大以后不时浮现脑海。《铁臂阿童木》告诉孩子的,不单是“科技在手,天下我有”,更是“爱科学的好少年”也是要吃饭、渴望被人尊重的。
有了这么一个背景,再来看意马的这部翻拍之作,我的感觉是好坏参半。
如果打个比方的话,我的观影体验如同跳板跳水,到阿童木发现自己具有超能力之前的部分,是起伏不断的几个跳跃。然后,就像阿童木被打落天空之城一样,一路降到了谷底。
影片更改了原著的世界观,以大地为垃圾场的空中城市,这个设定让人想起了《铳梦》,冲淡了原著中的烟火味,不过未来都市的设计,倒是与手冢原著高度符合的。看过《大都会》的人应该知道,这是手冢向三十年代同名科幻经典的致敬。
人物造型的更改也还可以接受。阿童木长大了一点,一些小的表情做得不错。手冢漫画中那种“粗腕细臂,粗踝细腿”、爆炸头比比皆是的夸张设计被改成得更符合现实了,略微让人不满,不过可以理解。
比较让人不能接受的是剧本的粗糙。我当然不要求剧本要体现出原著中的那种丰厚内涵,但是即使我们的要求只是一个平整的故事,也未能得到满足。很多地方莫名其妙,一个从未对孩子发过火的好老爸,会因为孩子折纸飞机验证达芬奇的理论就大发雷霆,将他赶出家门?阿童木最后是怎么顿悟到“我的使命就是保护人类”的?这些都可以交代得更为圆满的。据说,意马的这部新作面对的是五岁上下的儿童。如果这样,我只能为小孩子们感到遗憾了。
中文配音总体来说不错,徐娇的表现中规中矩,最疯狂的“三剑客”我以为最好,笑到打跌,配音界的新势力越来越让人刮目相看了。反而是张铁林配的天马博士我觉得最失败,乍一听很惊喜——“想不到他也可以这样”,可惜几场关键戏下来就不成了,完全没有把人物内心情绪的层次和变化展现出来,平淡如水,难以服人。
其实对于一个喜爱阿童木的影迷来说,单看见他在大银幕上复活就已经足够惊喜了吧?只是现在毕竟大人了,总想着童年的作品能够多迁就自己一些,大概也属于非分之想的一种。说实话,影片只改编出了原著丰厚底蕴的十分之一,然后加上了一点现在流行的环保元素,但就是这十分之一,也足以撑起一部好看的电影来了。说句不厚道的,总比《变形金刚》把原著改编出负一百分来强吧?
《阿童木之歌》 歌词
越过辽阔天空,啦啦啦飞向遥远群星,
来吧,阿童木,爱科学的好少年。
善良勇敢的,啦啦啦铁臂阿童木,
十万马力,七大神力,无私无畏的阿童木。
穿过广阔田地,啦啦拉潜入深深海洋,
来吧,阿童木,爱和平的好少年,
善良勇敢的,啦啦啦铁臂阿童木,
我们的好朋友啊,无私无畏的阿童木,
我们的好朋友啊,无私无畏的阿童木。
我看完电影版《阿童木》之后,在回家的路上,脑子里忽然蹦出了这首歌的旋律。虽然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我从当年那个“爱科学的好少年”已经变成中年猥琐大叔,但我还是能够完整地把这首歌唱出来。(不过电影版里是没有这首主题歌的,估计可能是因为版权问题没有谈拢?)
我查了资料才知道,黑白版的《铁臂阿童木》是1980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估计之后很多地方电视台都做过重播,因为我印象里在电视上看到《铁臂阿童木》没那么早)。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海外动画片,《铁臂阿童木》在我的记忆中也一直是黑白的──因为那个时候普通人家里只有黑白电视,而且还不是人人家里都有,一到时间大家都得挤在某人家里一起看。这首主题歌最后的画面我一直记忆犹新──阿童木脚下喷着火焰降落在地面,因为这个画面结束之后故事就正式开始了。
伴随着阿童木动画片一起留在记忆中的,还有阿童木的“小人书”。这套阿童木“小人书”应该是科学普及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全套应该有15本,只是小时候也没什么零花钱,所以都是借着看的。作为一个传统悲剧,等我有钱买这套书了,这套书也买不着了。
零零碎碎说这么多,主要还是借机感慨一下,能在电影院里再看到阿童木是一件让我很开心的事情。虽然在影院里上映的《阿童木》2009电影版和我小时候看到的动画片在故事上关系并不大,但它还是那个十万马力的阿童木。
闲话扯完说正事。
电影《阿童木》虽然完整继承了动画片《阿童木》的人物设定和故事设定,如天马博士、茶水博士都在,但作为一部电影,它必然要在故事结构和具体人物设定上做出相应的改编,才能符合电影化叙事的需求。从目前的这部电影版《阿童木》来看,我觉得它成功地做到了既有继承又有创新,让一个已经有50多年历史的经典动画形象在大萤幕上重新焕发了生机。
对于那些迷恋过去动画版的观众来说,如果你只是为了怀旧,那么这部电影可能会让你有点失望。电影版《阿童木》基本上重新结构了阿童木的故事,除了必要的关键人物外,几乎所有的电影人物都是重新创作出来的。我作为一个被电视动画版深深影响过的观众,其实是很理解目前电影版故事的这种改动,因为电影和电视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故事载体,所以讲故事的方式和重点自然不会相同。用电影版里的一句台词稍加改动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不要迷恋过去,过去只是一个传说”。
电影版《阿童木》是一部定位非常明确的青少年电影,它讲述的其实是一个跨文化的故事主题:青春期的孤独和成长。尽管阿童木这个人物形象有着不可抹杀的日本动漫文化基因,但在好莱坞创意流水线上被重新打磨过后,现在的这个故事已经变成了一个可以通行世界各国主流文化的通俗故事,那就是一个天赋使命的少年,如何经历重重冒险,重新发现自我,接受与生俱来不可逃避的命运,并最终成长为一个英雄。
对于那些期待满足怀旧感的中年观众来说,他们可能会觉得这样的故事太过于幼稚和简单;但对于那些青少年观众来说,这样的一个故事,却能够在银幕上反映出他们对于成人世界的向往和忧虑,在一个充满奇妙幻想的世界中,最后看到的却是内心在这个奇妙世界中的映照,并和自己身边的生活关联起来。
当机器人阿童木被作为天马博士儿子的替代品被制造出来后,天马博士痛苦地发现,这个机器人并不是他的儿子。阿童木发现了自己的机器人身后后,他开始面临一个青少年成长题材电影中的永恒母题,那就是自我身份认同的危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当然,作为一部努力面对最大多数观众群体的家庭动画电影,这个故事是不会在这个深奥的终极哲学主题上过于纠缠的,它只是将这个无解的问题变成一个故事的推动力,并很快将这个复杂的人生命题悄然转换为一个青少年话题:一个内心纯净的孩子,该如何面对一个充满敌意和欺诈的成人世界?
作为一部能够全家一起观看的动画片,在这个经典话题上,《阿童木》也乖巧地给出了一个传统价值观意义上的答案,那就是要相信爱,相信家庭,勇敢地长大成人,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作为一个对比,在《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马蒂尔达也向杀手莱昂询问过这个问题。
马蒂尔达:生活一直都这么痛苦吗?还是只有在童年的时候?
莱昂:一直都是这样。
从这个问题的答复上,我们就可以看出电影版《阿童木》故事的基本价值观。不过作为一部动画电影,这种价值观上的差异几乎已经可以被算成是优点了:在国内的动画片甚至是电影中,有多少电影能够给出这种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判断呢?一个纠结的童年和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让你选择,你会选择哪一个?
作为一部中日美三国合拍的电影,《阿童木》这个电影中各方的分工很明确,日本出版权,美国出创意,香港出人工,内地出资金(好像和咱们“世界工厂”的定位挺契合)。现在的这个《阿童木》经过这么一番复杂的血统混合后,它已经很难定位是哪个国家的电影了。也许正是出于这种考虑,这个故事才会被改造成现在这个有点“和而不同”的模式:努力迎合各种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并从中寻找基本共同点。所以我们在里面能看到环境保护,人和机器的关系,简单的善恶二元对立(还用捎带手讽刺了一下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幽默搞笑,伦理亲情,各种流行商业片元素都被有机地组合了起来,而且还能被统一在青春成长的主题之下,这种编故事的方式是值得中国电影学习的。
尽管阿童木有着日本动漫的文化基因,但在电影版中,阿童木已经是一个典型的“美国银幕英雄”形象。作为一个银幕上的美国式英雄,阿童木拥有几个显著的特点:孤独,勇气、领袖气质和邪恶的敌人,以及需要英雄去保护的的女性同胞。
在《阿童木》电影中,阿童木这个银幕英雄的勇气并非来自十万马力和七大神力,而是来自他内心的道德感和良心,从而指引他去完成天赋使命的命运,并以牺牲自我来拯救大都会和其中的人们。这一点更是美国式的银幕英雄所具有的共性。
而为了让英雄的形象更加完美,一个邪恶的、执着的、强大的敌人是不可缺少的。作为阿童木这个小英雄成长历程中不可缺少的垫脚石,电影中的大都会总督是一个此类商业类型片中不可或缺的大反派。这位智商不高而且邪恶到底的总督属于典型的反派形象,这个一根筋的坏人在片中贡献了份量很大的搞笑桥段,每次阿童木需要有坏人出来让他打怪刷分的时候,总督就不失时机地出现,实在是让人觉得不打丫一段就对不起他。(他的很多台词明显能看出有影射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的嫌疑。本片编剧也是美国人,估计拿小布什开涮已经成了好莱坞最流行的“打豆豆”游戏)。
不过作为一部家庭动画电影,《阿童木》里尽管有不少非常激烈的打斗场景,但这部电影里其实只死了一个人,那就是天马博士的儿子托比,而且还是因为剧情设定不得不让他死(不然就没阿童木什么事了)。片中出现的其他所有坏人,包括最后的终极大反派都没有死,可以说很照顾低龄观众。
作为一部在故事风格上完全继承好莱坞血统的电影,《阿童木》中出现了几个精彩的配角形象,都是好莱坞商业类型片叙事规则中经常出现的经典形象。如“机器人三剑客”、“垃圾桶”、“擦窗二人组”等,虽然对故事主线的叙事推进并无直接联系,但它们的出现仍然为影片增添了许多喜剧气氛。就我个人来说,“擦窗二人组”虽然只是客串了两场戏,但它们的精彩表现和《机器人总动员》里那个被关在飞船外面的那个倒霉蛋焊接机器人不相上下。
本片在国内上映的时候只有配音版,作为一部动画片,此次的配音版绝对算是一个“亮点”。里面有很多台词已经在网上流传了,例如“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效果相当雷人。可能是因为在内地发行的需要,片中还出现了不少中国元素,特别是一部分配音台词,我都怀疑是为了内地市场需求而后期修改过的──女主角睁着蓝色的大眼睛说完“我是中国人”后,全场都笑了。
本片是一部传统的3D动画(真是今非昔比啊,3D动画都变成“传统”了),在3D动画片全面立体电影化的今天,《阿童木》没有成为一部立体电影让我觉得有点遗憾。由于3D动画片的制作特点,只要能够增加20%-30%的投资,3D动画片就能完成立体电影化改造,在目前国内立体影院高速发展的市场环境下,一部3D立体动画片的市场份额应该是值得重视的。
Jensen
今天去看了阿童木。在豆瓣上,我给了五星。问我为什么给五星,因为它是阿童木啊。
即使是一个人,走了很远的路去看的这部电影,但我觉得很值得。
最近真的很忙,终于有一个下午的闲暇,就去看了。因为在几个月之前看到海报的时候我就觉得这部电影我有必要去影院看的。
只是看到网上的评论,感到很伤心。
我想大多数人都是因为那个儿时的记忆,“铁臂阿童木”去看的吧。我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回来就狂骂这部片子。甚至怂恿所有人都不要去影院看。
童年在那儿,阿童木在眼前,变的只是我们。
其实去看之前我对它的期待并不高。因为阿童木的故事都已经知道,介绍片也看了各种版本。所以看过之后反而觉得很好。故事就是那个故事,小时候可以看得开开心心的,长大了就说这弱智了?
为什么不能单纯一些去看待这部作品呢。就像小时候看到哪吒闹海里哪吒死了就哭了一样。不妨把现实中的种种放一放,姑且跟着这部动画喜或忧。因为阿童木的能源被取走而伤心,因为阿童木战胜了红核怪物而开心。单纯一点不好么。
大多数觉得电影不好的人无非在3D制作上和剧情改编上。我想,如果你真的喜欢阿童木,就应该为这部作品能在大屏幕上得到延续感到高兴。
更何况一部影院放映的影片,多多少少都会与原作有些出入,就连当年的阿童木动画跟漫画也有改动啊。何必太过追究这个呢。难道照搬原样把2D的动画3D化了才算忠实原作?说剧情太过简单,好人坏人分的太明显,拜托,这部动画难道还要搞出什么阴谋论么。因为你的童心不在了。所以才会觉得这剧情不爽。其实一切都没有变啊。
对于场景设定和海报设计,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妥。 我就很喜欢那个阿童木的剪影飞向天际的海报,还有大都会的风光。不是说一种设定只属于某部作品。类型片还那么多呢,哪有什么谁抄谁的无聊问题。
我们因为想找回童年的记忆而去看这部电影,那就简简单单地去看待它。小时候没人知道什么是场景设定,没人会挑三拣四剧情是不是弱智。
很高兴能在大银幕上再次看到阿童木自由地飞翔,很高兴阿童木还没有被忘记。这就足够了。至少,去影院看这部电影吧,带着单纯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