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秋

麦秋

478

    7.0

    常见问题

    1、原节子,笠智众,淡岛千景,三宅邦子,菅井一郎,东山千荣子,杉村春子,井川邦子,二本柳宽,佐野周二,高桥丰子,宫口精二,高堂国典 主演的电影《麦秋》来自哪个地区?

    爱奇艺网友:电影《麦秋》来自于日本地区。

    2、《麦秋》是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开播的?

    本片于1951年在日本上映,《麦秋》上映后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网友总评分高达3346分,《麦秋》具体上映细节以及票房可以去百度百科查一查。

    3、电影《麦秋》值得观看吗?

    《麦秋》总评分3346。月点击量452次,是值得一看的剧情片。

    4、《麦秋》都有哪些演员,什么时候上映的?

      答:《麦秋》是1951-10-03(日本)上映的剧情片,由影星原节子,笠智众,淡岛千景,三宅邦子,菅井一郎,东山千荣子,杉村春子,井川邦子,二本柳宽,佐野周二,高桥丰子,宫口精二,高堂国典主演。由导演小津安二郎携幕后团队制作。

    5、《麦秋》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剧情片电影《麦秋》是著名演员原节子 代表作,《麦秋》免费完整版1951年在日本隆重上映,希望你能喜欢麦秋电影,麦秋剧情:上了岁数的植物学家间宫周吉(菅井一郎 饰)及其家人住在北镰仓一带,长子康一(笠智衆 饰)是东京某医院的医生,女儿纪子(原节子 饰)在东京丸内贸易公司供职,担任经理佐竹宗太郎(佐野周二 饰)的秘书


    同主演作品

     明星可左右滑动
    • 原节子
    • 笠智众
    • 淡岛千景
    • 三宅邦子
    • 菅井一郎
    • 东山千荣子
    • 杉村春子
    • 井川邦子
    • 二本柳宽
    • 佐野周二
    • 高桥丰子
    • 宫口精二
    • 高堂国典

    用户评论

    • Jensen

      ——无关麦秋或满纸麦秋的麦秋观后感

      看小津的电影,会有一种时光回溯的感觉,就像童年不经意留下的记忆,亦幻亦真,有着生命原味的甜美。小津技艺的精髓在我看来并非静止,而是拉长时间的轨迹,以缓慢悠长的形态放缓观者的心律,让熟视无睹的生活重新回归人们的视野,就好像在安静的夜里醒来,你会听到滴答的钟声,惊觉呼吸的起伏。
       
      初涉小津的人,应该会迷恋他的技艺吧。低沉静止的景致,营造出平凡却灵韵的理想情境;冲淡舒缓的人物,时常显露出清淡会心的幽默。这种构造之美为小津所独有,蕴含了东方美学的诗意传统,也有着时代赋予的新鲜感受。这份技艺在今天是不可能再有的,即便是在小津的时代,比照木下、成濑的作品,看似形近,神则远矣。
       
      小津电影的神,在我看来不是技艺,而是通透。所谓大师,或在思想的棘途中求索,或在现实的泥潭里折腾,然后或了然开悟,或惨淡收场。但小津却另辟蹊径。他选材现实中最通俗的家庭事务,且省去其中的庸俗层面,只在平凡的儿女情长中辗转构建。他甚至不需要在波澜不惊中营造落差以求观者内心的震撼,一切不过是淡淡的清谈和琐事。
       
      这种奇妙的叙事虽然导向情节的冲淡,却成就了小津电影的意味。然而小津的电影不是通俗剧(通俗剧要比它“丰富”得多),个中的关键正在于小津对人,对世相的观想实在是太过通透。他的西方话语中的人道主义情怀,更接近于东方语境中的禅悟。但说禅悟是虚空的,而小津是实相的。这实相是走向虚空的安慰,是家庭琐事、女儿出嫁、父亲孤单,是跪坐在榻榻米上的清谈和饮酒。
       
      小津的看透,不只是终极追问下的了然于无,更是悠悠生途中的利乐有情。这份有情在他人手里时常以悲天悯人的姿态出现,但在小津这里,他更愿意化成一杯清酒,或是全家人饭桌上的一次闲谈。且不论两者境界的高下,在意味上,小津已是一片浑然了。反之,惟有这琐琐碎碎的家事,安安稳稳的景致,内容与技巧的相宜,才能映衬出小津的通透。
       
      每个人的眼里都有一个不同的小津,但我总觉得,在反反复复的述说中,人们其实是表达着一种近似的情思。它是那么惬意,让我们回肠九曲也要倾诉,它也让人惆怅,因为就在我们以为自己碰触到它的时候,它却化于虚无。想想也是,谁能将童年最甜美的记忆清晰勾勒呢,但它却会一直陪伴在我们的灵魂深处。

    • Jensen

      在小津的一生中,“北镰仓”是个关键词,容纳了他的生之安稳和死之安详;在《麦秋》这部电影中,“北镰仓”同样是个关键词,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安静的小镇上。那么,北镰仓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网上查询得到这样一段介绍:
        
      “镰仓市位于神奈川县东南部,三面环山,面朝大海,曾经是自然的要塞。镰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192年,当时的武将源赖朝率领关东地方的武士团,在此建立了政治中心——幕府。有800年左右历史的镰仓,遍布着以寺院、神社为代表的观光景点,游人可以从中了解日本的历史。漫游镰仓的起点就是北镰仓。
        
      镰仓时代末期,由当时的当权者北条氏制定的“镰仓五山”是一个划分禅宗寺院等级的制度。按这个制度划分为第一位的建长寺,第二位的圆觉寺、第四位的净智寺等有悠久历史和高等级的寺院就集中在北镰仓。你可以一边享受森林浴一边去探访历史。
        
      另外,你可以到神社、寺院观赏四季应时的各种花卉,像明月院的绣球花,东庆寺的梅花、菖蒲花,建长寺的樱花等都非常有名。
        
      乘坐JR横须贺线从东京车站到北镰仓车站约50分钟。”
        
      就是这里了,小津故事理想的发生地。纯粹旅游指南式介绍,让我的脑海中勾勒出电影中人物日常生活的环境,他们每天上下班所看到的景物,也明白了火车为什么在小津电影里频繁出现,一切都是必要的过度交代,“闲笔”不闲。
        
      相比起小津其他家庭成员简单、最多不过两代人的电影,这部可谓三代同堂、人物众多。间宫是这家的长子,他上有父母,下有两个孩子,妹妹纪子也和他们同住。这样一个老老少少济济一堂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每天早晨都是忙乱的,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这边还在请早安,那边已经道再见。画外音乐是小津最喜欢的《可爱的家》,这次用的是那种上发条的音乐盒发出的叮咚声,衬托画面如梦如幻。
        
      就是这样的“理想家庭”,父慈子孝、夫妻和谐、姑嫂融洽、孩子乖巧,仍是有烦恼的。这家人的心结就是妹妹纪子的婚事。二十八岁了还没动静,别说自己家人着急,街坊四邻也要议论纷纷了。
        
      纪子的扮演者又是原节子,小津电影永恒的女性,甚至日本电影永恒女性的形象化身。原节子的“仪式化”美感是电影史的一个特例,在她永恒不变的表情下,所有衡量演技好坏的词汇都成了废话,你不能说她演技好,也不能说她演技差,她就根本不归演技这个“部门”管,她是一个象征符号、一种理想的怅望、一段回忆的恍惚,她用恳切大方的笑靥在虚实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她从不高高在上,但又不具体可感。她很生动,如我们周围任何一个令你身心愉悦的美好女性;可她又很平面,如画中人那般只在你看得见摸不着的一个空间存在。
        
      午后的阳光照进屋内,那样明媚而温暖,眼皮不禁沉重起来,打了个盹儿,突然一激灵,抱紧身子惘然四顾,房间又阴下来。原节子阳光般照耀银幕,复悄然隐退,仿佛从未存在过一样。可阴暗下来的屋子,有阳光的气息;冷下去的身体,有阳光的吻痕。
        
      人们普遍迷恋胶片上定格下来的微笑,说她语笑嫣然,温婉清丽,不知为什么,我却总从她的眉宇间读出一抹悲凉,一丝苦意,哪怕她在大笑的时候,我也感觉眉间一屡心不在焉的轻愁滑过,她果然不是一个现实中的丽人啊,她的美,着落不到人间。
        
      由这样一个原节子来饰演妹妹纪子,堪称完美女性——除了年龄稍大之外。“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小姑独处这是唯一的原因。纪子表面上看很随和温顺,实际上相当有主见。当我看到办公室里一位能干秘书和一位和蔼上司之间的玩笑话,以为又将遭遇一个欧·亨利式的故事。我的猜想落空了,我猜想纪子本人的某种懵懂心愿也落空了,上司开口为她介绍对象。
        
      小津电影里频频出现的这种“相亲前奏曲”特别有意思,寥寥几语,无非毕业学校、家庭出身、本人事业,听者无不由衷地说:“看来是个有前途、能依靠的好人哪!”
        
      这种“社会性猜想”无异于另一种偏见,怎不令人想到《傲慢与偏见》那著名的开头:“凡有产业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样的单身汉,每逢新搬到一个地方,四邻八舍虽然完全不了解他的性情如何,见解如何,可是,既然这样一条真理早已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因此人们总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个女儿理所应得的一笔财产。”
        
      一位同样“完美”的男性就这样象一块石头,砸进纪子一家人平静生活的池塘中,惊起阵阵涟漪。
        
      小津电影的种种描绘颇有奥斯丁之风:班纳特姐妹仅从窗户望见彬格莱先生穿蓝外套,骑黑马,就断定他风度翩翩;间宫夫人仅凭一张看不清脸的高尔夫球场照片,就断定此人正直可靠。双方都展开了“间谍战”,为了在这场婚姻赌博中得到更多资料,提高胜算。间宫这边自不必说,有纪子的朋友绫子那饶舌八卦的老妈主动汇报各种情况,还有医生同事拐弯抹角的打听;对方那头更厉害,竟还出动了私家侦探。
        
      打听来打听去,一切都很满意,美中不足只有男方的年龄——从这个角度说,他跟纪子还真“配”呢,连“缺陷”都一致——四十岁了还独身的男人,不会有什么问题吧。这个新情况让劲头十足的全家人都泄了气,母亲尤其是,把花样年华的女儿嫁给一个中年人,怎么都有点不甘心。可长子间宫拿定了主意,还怪母亲太贪心。这样的指责让年迈的母亲黯然神伤,怎样的婚姻会让父母完全满意呢?这世上大概根本不存在吧,如珠如宝养大的子女在父母眼里总是最好的,嫁(娶)谁都难免挑剔、猜疑、委屈。
        
      家庭气氛骤然沉重,大人们各怀心事闷坐一隅。孩子们却不识趣,小实和小勇哥俩正为把父亲买回来的长面包误以为是他们盼望已久的小火车而生气呢,心心念念的想往都到实现的边缘了,突然跌进失望的深渊,这种痛苦是孩子那幼小的心灵无论如何难以消解的,哥俩因此不依不饶,不识实务地闹将起来,当然除了遭到父亲不由分说一顿训斥之外,一无所获。看到这里我不禁会心一笑,埋在记忆深处那些久远的“谜题”终于找到了答案:无妄之灾就是这样招来的呀,我那充满冤屈的童年!

      和《早安》里的哥俩一样,《麦秋》里的哥俩也离家出走了。这时候,妹妹沉潜的心事才浮出水面。紧要关头,你下意识去找的那个人,也许正是你心中认为最重要的人。所以说,生活得有变化、甚至有变故才行啊,否则象妹妹那样淡定的人,象她前来寻找的谦吉这样温吞的人,一辈子也别想接上头、搭上线。谦吉不是突然出现的新人物,他是纪子在战争中失踪二哥的中学同学,是大哥间宫的医院同事,是这家人的老邻居,还是每天要在北镰仓车站等车去东京上班的同路人。他其实就象纪子的另一个哥哥,纪子后来给自己的心情变化定义为——偶然:这个人一直在身边,习以为常。偶然抬头,心中一动,他不一样了。。。
        
      知根知底、家世清白、前途无量,这样的人按说才是乘龙快婿的理想人选呀,为什么间宫一家却近在眼前视而不见呢。再次证明完美期许和残缺现实间水火不容的尖锐对立:“完美”的谦吉是个鳏夫,还拖着一个小女儿带着一个老母亲。光这一条就足够取消他“完美”候选人的资格,谁都没有(包括他自己)在他身上动什么念头。
        
      孩子出走事件顺利解决,紧接着谦吉要被医院派往秋田乡下工作几年,纪子原本混沌的心,渐臻明朗。另一头,“谦虚”的是谦吉本人,他的母亲其实早就相中纪子,并在心中“大胆假设”,又趁纪子来道别的当口“小心求证”。在平静中涌出轻波,又不动声色地解决它,是小津的拿手好戏,纪子和谦吉的母亲就这样一拍即合,俩人话都没说到头,母亲这边是半截半截的试探,纪子那边是嗯嗯啊啊的应承,怎么事情就成了!其中微妙,颇堪玩味。
        
      又一块石头砸进池塘,可能比上一块个头还大,带着股义无反顾的凛然气势。所以我说平日里笑意盈盈的纪子实际上很有主见,她不但主动上门突破僵局,回来后也立刻知会家人,一点不犹豫、不胆怯、不扭捏。最盛怒的自然是忙前忙后一直操心着的大哥间宫,最失落的还是疼惜女儿的母亲。水面总会恢复平静,再大的风波也会平息,纪子如此坚决,一家人只好由她去了。
        
      这个家庭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可分离的惆怅和不圆满的失落,给郎照的阳光投下阴影。音乐盒叮叮咚咚又奏起了《可爱的家》,单纯童趣的音符听上去竟有几分寂寞。
        
      这部影片我最喜欢两个片段,都是关于家中老人的。一个是影片中段纪子的朋友们星期日要造访,小实和小勇的伙伴们又来家中玩,大人们都出去避静了。老两口坐在路边花坛旁,一边吃着东西一边闲聊,天空中一只断了线的风筝吸引了他们的视线,父亲说:“放风筝的小孩一定在哭泣吧。”母亲回答:“是啊,间宫小时候就那样。”素描般简要两句,道尽子女长大成人后纷纷离开、父母的认命和寥落。
        
      另一个是家庭纷争平息后,众人接受了纪子自主选择的现实,可还忍不住喟叹一番。年迈的父亲一直没明确表态,他总重复妻子和大儿子的话,沉吟着、欲言又止。这天,家中拍完全家福,父亲独自出门买东西,经过铁道时正有火车经过,于是坐在路边等待,火车过去了,围杆升起来了,父亲仍坐在那儿发呆,眼神悠远,喜忧参半。顺着他的视线,天空中鳞云片片,一肚子话似地,小津的镜头就这样长久停留着。
        
      影片中的余音缭绕还很多,可小津都选择波澜不兴地放下。比如纪子那晦莫如深的情感世界,家人不知道,朋友绫子不察觉,屏幕外的我倒仿佛勘破一线玄机:在绫子家的小酒店,一听说上司来了,纪子立刻就要上去见一面,可以解释为对工作的热忱(因为她的确是上去汇报工作的),也可解释为对人的热忱。没想到上司直截了当给她介绍对象,灯光下纪子的脸微微一暗的样子,有点让人心疼。你可以说我是在捕风捉影,但随后纪子左顾而言它又说明了什么呢?分明就是一个心意遭受打击的女子强作镇定啊。纪子有主见、不幻想的个性把一切都掩饰得很好,水底的旋涡在水底兀自轻旋、复又沉寂,水面波平如镜,这就是一段无望单恋最好的结局。到最后,即将启程秋田的纪子去公司辞职,上司揶揄道:“如果是我怎么样,更年轻的独身者?”,纪子笑而不答。这位爱开玩笑的上司啊,你是真不明白还是假装糊涂?你大概更喜欢能跟你玩笑开到一块儿去的绫子吧,那就明确点,向纪子学习啊,别一天到晚总玩撩拨女孩心弦的游戏,如果不是永远娴静的原节子,如果不是永远淡泊的小津,在别的电影里,你的麻烦就大啦!
        
      纪子远嫁了,北镰仓的老宅要改造,老父母避居大和乡下的叔公家,一家人就这样分开了。影片结尾已是秋天,麦穗沉甸甸地低下了头,老两口在屋中闲坐,远远望去,田野间一列迎亲的队伍在缓缓行进:
        
      母亲:会嫁到哪儿去呢?
      父亲:是啊!
      母亲:纪子不知怎样了。
      父亲:虽然大家都分散了,可我们还是幸福的一家人啊。
      母亲:经过了很多事,很长的一段日子,不断过着很平淡的生活。。。
      父亲:但是过得却很幸福。
        
      我喜欢这个结尾。阅尽世事的目光,注视着麦浪,注视着人生,而人生,怎样都有幸福的时刻啊。
        
      [注]这部电影有一个小破绽:爷爷跟大和叔公一起坐在房里赏画,镜头一转,送茶进来的纪子身后,挂画的地方空空如也,旁边的柜子也挪了地方。我很吃惊在以严谨著称的小津电影里看见这样明显的前后矛盾,反复把这段情节看了几遍,最后决定这样解释:画是挂在日式住宅常见的推拉门上的,两位老人应该赏完画就收起来了,推拉门也推去角落,看上去就象柜子挪动了一样。这样的解释还“合理”吧?说不定这就是事实呢——人们对待自己所爱总是格外宽容甚至纵容,我又怎能例外。

    • Jensen

      《东京物语》太悲,《晚春》太简,《东京暮色》太黑,《浮草》太浓,《早春》太僵,《秋刀鱼之味》太哀,小津安二郎一路看下来,数一数有了十八部,简直没有失败之作,特别是《晚春》之后都是佳作,最后落在怀里成为心头最好的,是《麦秋》。

      麦秋不是秋天,其实是初夏,所以英文片名是Eearly Sunner。在《麦秋》里,幸福触手可及,平淡的,看得见的,就如眼前的事。她准备嫁给一个丧妻男子,这选择出乎我意料,却有她的道理。影片最后,全家人拍了个端端正正的合影。麦浪之中,镜头动了,这在小津的电影里,真是破天荒难得看到的,镜头在流淌,音乐在流淌,麦子在荡漾,心也跟着活动起来,而《麦秋》之后,小津的镜头几乎再也没动过。

      都说原节子是小津电影里永远的女儿,事实上原节子并不是我最喜欢的。她长得也并不那么日本化,身材高大。我喜欢《茶泡饭之味》里的木暮实千代,我想像中的日本美女就是她,演艺妓更非她莫属。她在沟口健二的《祗园歌女》里就完美无缺。

      笠智众也不是我最爱的,但是他很亲切,他的眼光说话时望着你,这种对视真实得吓人一跳,不得不郑重其事。我喜欢《户田家兄妹》和《茶泡饭之味》的佐分利信,他很帅,也很严肃,但这种一本正经反令人想笑。田中绢代就不说了,我早说过不喜欢她,她谈不上美,是个母亲的形象,在《彼岸花》中是个好母亲,在《风中的母鸡》中太委屈悲惨了。

      小津三十年代的默片达到了无声影片的最高成就,喜八三部曲我很喜欢,最喜欢《心血来潮》,小津早期片子非常幽默,令人笑声不断。后来呢则总打趣那酒馆里的老板娘,是中年人的咸湿笑谈。《彼岸花》的最后,父亲终于去看望女儿,真是非常开心的事。小津的电影,幽默贯串始终。

      59-60年,他重拍了早期的三部。《浮草物语》拍了《浮草》,《晚春》拍了《秋日和》,《我出生了,但》拍了《早安》。虽然重拍了,但早期黑白片是的不一样的美,都不能厚此薄彼。浮草的布景和色彩,令人赞叹,只是情节太相似所以抓不住人。看黑白看习惯了,想不出后来拍的彩色会是什么样子,待真的看了彩色,登时眼前一亮,浓艳又不突兀,还是一如既往的习惯。早期的黑白片一般不过七十分钟,五十年代起片子则长得多,人物关系也复杂多了,特别是最后的六部彩色片,都是二小时以上。

      小津的题材并不总是在嫁女,有几部在嫁,也嫁得喜气,嫁得当然,并不令人烦。《东京暮色》拍了问题少女,《早春》拍了婚外恋,上班族,这个题材现在看都非常贴切,第一次在小津电影里看到接吻镜头。《秋日和》是寡母再嫁,幽默多情,笠智众在这儿唱了一小段,印象很深,不知叫什么曲子。《茶泡饭之味》是夫妻生活,《早安》是邻里关系,《父田家兄妹》与是母子关系。《小早川家之秋》是老年情事。

      《浮草物语》第一次出现麻布,一直到最后的《秋刀鱼之味》里,麻布消失了。1958年《彼岸花》是第一部彩色片,地板上的一个红色茶壶爱煞人了。1936年的《独生子》是小津第一部有声电影。

      小津也是喜欢绘画摄影建筑文学的,若将小津的空镜头串起来,是非常美的建筑摄影和日本世俗画。虽然是静止的空镜转场,总是静中有动,光波流转,一,二,三,不慌不忙,换了一幅天地。我想文德斯就是喜欢小津的这一块。

      欣赏小津的电影,最好坐在地板上,用最轻松自在的姿势。一直想与家人一同欣赏,遗憾的是我周围的人没有人看过小津,连父母都觉得黑白片太古老,就只有我把小津当成心灵放松、身心喜悦的良剂。

      研究日式住宅不可不看小津,我对这种住宅也是心向往之,感觉舒适清洁。但是睡在地板上多少还是嫌硬,每晚铺床也麻烦。想开小吃店小酒馆也不可不看小津,彩色片中花花绿绿的灯箱招牌,小巷、面馆、酒吧,真好所在,更重要的是学习那种亲切的服务态度,真正让顾客进店如回家一般自在。

      其实小津的电影哪一部都不舍得错过,文章开头我是鸡蛋里挑骨头。《东京物语》太多人喜欢,就不说了,除了《麦秋》,还喜欢《早安》《秋日和》《彼岸花》《秋刀鱼之味》《茶泡饭之味》《心血来潮》《户田家兄妹》《浮草》…太多了。

    • Jensen

      这是一部1951年的老电影。nrn结尾处,独处一室,精致的和服衬托着孤寂惆怅,落手处,嘎然而止。 每到一个冗长的情节,画面突然急下,只在一人或多人相谈的话语,便把情节推向高潮。影片隐隐触碰到某处,抓到一些东西,却又刻意的隐瞒,使影片具体发展的故事情节,与观众保持一种恰当的距离。从而,留给我们更广的视野,多种多样的想象空间。rnrn影片的情节,简单的说到生活。这种事,发生我们身边。每个人的人生,都将经历。对于那个时代的婚姻,以及各个年龄段的思想,在影片真实的存在,透过极其繁琐的家庭小事,对照各种人的生活态度看法的各异。对于小津的电影,真的是享受感悟。每每在黑白的画面,上映某种情节都能带给人回到过去,每个细节都处理的很细腻感伤。rnrn而麦秋,静止的飘动,忽然觉得时间滴滴答答的起伏,即使是黑白片,我也感受到意境之美。 人生在世,总会走过每一段旅程,而会遇到许多痛苦不能抉择的事。r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