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块广告牌

三块广告牌

664

    2.0

    常见问题

    1、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伍迪·哈里森,山姆·洛克威尔,艾比·考尼什,卢卡斯·赫奇斯,彼特·丁拉基,约翰·浩克斯,卡赖伯·兰德里·琼斯,凯瑟琳·纽顿,凯瑞·康顿,泽利科·伊万内克,萨玛拉·维文,克拉克·彼得斯,尼克·瑟西,阿曼达·沃伦,玛拉雅·瑞沃拉·德鲁,布兰登·萨克斯顿,迈克尔·艾伦·米利甘 主演的电影《三块广告牌》来自哪个地区?

    爱奇艺网友:电影《三块广告牌》来自于美国,英国地区。

    2、《三块广告牌》是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开播的?

    本片于2017年在美国,英国上映,《三块广告牌》上映后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网友总评分高达1328分,《三块广告牌》具体上映细节以及票房可以去百度百科查一查。

    3、电影《三块广告牌》值得观看吗?

    《三块广告牌》总评分1328。月点击量1次,是值得一看的剧情片。

    4、《三块广告牌》都有哪些演员,什么时候上映的?

      答:《三块广告牌》是上映的剧情片,由影星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伍迪·哈里森,山姆·洛克威尔,艾比·考尼什,卢卡斯·赫奇斯,彼特·丁拉基,约翰·浩克斯,卡赖伯·兰德里·琼斯,凯瑟琳·纽顿,凯瑞·康顿,泽利科·伊万内克,萨玛拉·维文,克拉克·彼得斯,尼克·瑟西,阿曼达·沃伦,玛拉雅·瑞沃拉·德鲁,布兰登·萨克斯顿,迈克尔·艾伦·米利甘主演。由导演马丁·麦克唐纳携幕后团队制作。

    5、《三块广告牌》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剧情片电影《三块广告牌》是著名演员弗兰西 代表作,《三块广告牌》免费完整版2017年在美国,英国隆重上映,希望你能喜欢三块广告牌电影,三块广告牌剧情:米尔德雷德(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 Frances McDormand 饰)的女儿在外出时惨遭奸杀,米尔德雷德和丈夫查理(约翰·哈克斯 John Hawkes 饰)之间的婚姻因此走到了尽头,如今,她同儿子罗比(卢卡斯·赫奇斯 Lucas Hedges饰)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一晃眼几个月过去了,案件仍然没有告破预兆,而警方似乎早已经将注意力从案子上转移了开来。  被绝望和痛苦缠绕的米尔德雷德租下了高速公路边上的三块巨型广告牌,在上面控诉警方办案无能,并将矛头直接对准了警察局局长威洛比(伍迪·哈里森 Woody Harrelson 饰)。实际上,威洛比一直隐瞒着自己身患绝症命不久矣的事实。因为这三块广告牌,米尔德雷德和威洛比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主演作品

     明星可左右滑动
    • 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
    • 伍迪·哈里森
    • 山姆·洛克威尔
    • 艾比·考尼什
    • 卢卡斯·赫奇斯
    • 彼特·丁拉基
    • 约翰·浩克斯
    • 卡赖伯·兰德里·琼斯
    • 凯瑟琳·纽顿
    • 凯瑞·康顿
    • 泽利科·伊万内克
    • 萨玛拉·维文
    • 克拉克·彼得斯
    • 尼克·瑟西
    • 阿曼达·沃伦
    • 玛拉雅·瑞沃拉·德鲁
    • 布兰登·萨克斯顿
    • 迈克尔·艾伦·米利甘

    用户评论

    • Jensen

      “Violence is strangely capable of returning my characters to reality and preparing them to accept their moment of grace.”

      -- Flannery O'Connor

      引子

      电影一开始,麦克多蒙德饰演的Mildred Hayes走进镇警察局对面的广告牌租赁办事处,里面的小伙子正在悠闲地读一本书,这时镜头特意给到了书的封皮,“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好人难寻》)。我们由此被带进了一个“好人难寻”的小镇Ebbing。

      美国南方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是那本《好人难寻》的原著者,她作品里的荒诞与暴力和电影里的黑色幽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在我看来,两位作者对暴力的态度才是解开这部《三块广告牌》的钥匙。

      除了奥康纳之外,麦克多蒙德和密苏里是我眼中本片的另外两个题眼。体会麦克唐纳片中的人物塑造和地点设置,尝试揣摩荧幕背后的“文本背景”,是我在看完《三块广告牌》之后更感兴趣的。

      一、麦克唐纳笔下的麦克多蒙德

      科恩兄弟电影里的常客,乔尔·科恩的结发妻子,麦克多蒙德算是当今影坛极少数能呈现Mildred Hayes这个角色的女演员之一。尽管老了二十岁,但和奥斯卡封后《Fargo》里的女警官Marge一样,麦克多蒙德一如既往地献出了精彩表演。她展现了Mildred的精干,果敢,和不留情面,同时也十分收敛和细腻地将这位单亲母亲在暴力背后的敏感呈现给了观众。“I know you didn't baby.” ——在问询室的激烈交锋中,身患重疾的老警长在动怒之处突然咳出血来,面对道歉(“I didn't mean it”)Mildred下意识的反应和答话刻画了这个人物“柔软”的另一面。

      如此“双面”的人物刻画在《三块广告牌》中是相当统一的。在有限的笔墨内,麦克唐纳试图把每位主角都包装成可以从多个角度去体会观察的“戏剧”形象。他们或许不够完整丰满,甚至不够真实,但在“戏剧空间”里却相当生动鲜活。贯穿全片,导演并不试图让我们“浸润”到他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即用“真实”感染人),而是通过特意安排的剧情桥段,对话,甚至物件,来交代每个人的历史和故事。满嘴f**k的老警长和他的书信与妻女,无为鲁莽的Dixon副官和他嘴边的老母亲,不苟言笑的“广告牌女人”和她家后山的秋千……麦克唐纳几乎在每一幕中都竭尽所能为我们呈现人物的某个“切面”,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最终难以用一句好与坏来评判他们的缘由。

      诚然,麦克唐纳笔下的人物更像是“剧本里的角色”而非生活中的原型——“黑色幽默”本就不需要太贴近生活,但和往往更加荒诞和失控的科恩兄弟不同,《三块广告牌》全片始终都稳定在一个“可控”的剧情发展和情感空间之内。尽管和看科恩兄弟时一样,我们从头到尾都知道这是个虚构的故事,但在扎实的剧本框架下,基于对笔下角色的怜悯,幽默的穿插和音乐的串联,麦克唐纳为我们营造出了一幅完全不同于后者的美学视野。因此,我宁愿把它和去年的《海边的曼彻斯特》进行类比:肯尼·罗纳根笔下的Lee Chandler虽然“更接地气”,但同样是剧作家出身的他对人物情感的关注,处理和拿捏,对整个剧本平衡的掌控,在我看来也是麦克唐纳力图达到的效果。

      值得指出的是,《三块广告牌》里的三位人物都“十分守规矩”,这场表演的盛宴,到头来谁也没喧宾夺主。尤其是情绪克制的,全场都在用眼神和面部肌肉演戏的麦克多蒙德,支撑起了这个剧本在台词和对话之外的情绪和人物心理。台词出众的剧本就怕人物“干瘪”,表演出彩的人物就怕故事“内核”粗糙空洞,《三块广告牌》没有陷入这两个“圈套”,而麦克多蒙德实在是麦克唐纳最好的帮手。

      二、没有Ebbing的密苏里

      Ebbing是个并不存在的地名,而密苏里也并不是这部电影真正的拍摄地(影片完全在北卡的另一个小镇Sylva取景),它只是这个并不存在的故事的假想发生地而已。为什么非要是密苏里呢?

      也许是因为,三年前曾经轰动一时的福格森枪击案就发生在密苏里州(黑人小伙Michael Brown在未携带武器的情况下遭到白人警官Darren Wilson射杀,案件的审判的边际影响波及到全国,而这也是后来一系列警察暴力执法和种族歧视争议的开端)。结合电影的故事设置,Mildred对Chief Willoughby咄咄逼人的问责,以及Dixon这个人物的编排,表面上看本片的“政治硝烟”不可谓不浓。

      但其实未必如此。通篇下来我们不难发现,导演并没有想把本片包装成一部“政治多么正确”的电影,这里有他对“暴力”的解读和态度的因素(下文会详述),也和他对Ebbing在剧本中的定位有关。回过头看,部分对话里提及的警察暴力和宗教丑闻并非影片着力讨论的焦点,而密苏里和Ebbing或许就简简单单是一座让麦克唐纳讲故事的舞台布景而已。和本就盘根错节的社会不公与族群纠葛相比,影片的视角更加“纯粹”,因为它更关乎人性本身的立体和“复仇心理”背后的矛盾,而非这个社会从上到下的不完美。麦克唐纳更愿意从微观入手,从“人本”而非绝对意义上的价值观出发,来讲“广告牌”背后的故事。摘掉了社会焦点这个“大帽子”,用剧本的编织而不是与现实的互文来为我们拆解人与人之间的愤怒和仇恨是怎样转化成整个村庄的危机和灾难,是我对密苏里和Ebbing这第二个题眼的理解。

      《三块广告牌》并非一部现实主义作品,Ebbing与福格森县之间暧昧的关联也不应成为过多探讨它社会意义的理由。虚构的Ebbing就如千千万万其他像Manchester-by-the-Sea那样的小镇一样:有波澜也有风平浪静,有熊熊大火也有茂绿的群山。形形色色的人在那里面对他们各自的命运,并坚持不懈寻找最好的抗争方式与妥协。

      三、奥康纳,暴力,与“恩典时刻”

      回到奥康纳。《三块广告牌》里最值得玩味的就是导演对暴力的态度。麦克多蒙德,密苏里,这两个看似和暴力贴得很近的词眼其实还不足以撑起整个剧本的“内核”。顺着奥康纳这条线索,我们才进一步发现麦克唐纳的讨论重点——尽管荧幕上的“打砸抢烧”可真可假,但他在影片中还是旗帜鲜明地对暴力的正面意义进行了肯定。

      如开篇的引语所言,“暴力具有一种奇异的功效,它能使我笔下的人物重新面对现实。”我想,这正是麦克唐纳借Mildred Hayes这个角色想要最终传达的。也正因为这“奇异的功效”,在“暴力语境”下的麦克多蒙德和密苏里才有了另一种被阐释的可能。科恩兄弟影片中的暴力是无止境的无奈,是最终通向末日的你死我亡,是《老无所依》里哈维尔·巴登那冷漠的眼神,而这些都不是《三块广告牌》传递的信息。电影结尾,两个在全片中最势不两立的人物——Mildred和Dixon——携带着枪药在“复仇”的道路上缓缓停下了脚步,他们开始不确定是否还需要往前行, 因为最该与之和解的人其实就坐在他们彼此身边。

      如果说,电影刻画Mildred在复仇和妥协之间的来回反复是每个人在面对这样情形时反应的真实写照,那么从编剧角度上讲,麦克唐纳借表面上“Anger begets more anger”这个外壳去侧面阐述抗争和暴力的某种必要性,则是他在构思过程中最主观和大胆的一点。《三块广告牌》最大程度地包容了“以暴制暴”的哲学,它似乎在暗示,愤怒往往是和解的前提,有时更是通向和解的必经之路——影片中一连串的悲剧尽管残酷,但回过头看,没有这些事件的发生,Mildred和Dixon最终坐在一起的场景几乎是不可能。在科恩兄弟那般更决绝阴冷的“世界观”面前,我不知道这样的解读算不算温暖,但至少麦克唐纳想要表达一点,如果这个回避不了暴力的世界有尽头,那么它一定不是《老无所依》里的无助和悲凉。

      奥康纳在同一句话里还说,“暴力之所以能使我笔下的人物重新面对现实,因为正是暴力让他们准备好接受恩典时刻(Moment of Grace)的到来。” Moment of Grace是宗教上的概念,可以理解为每个人生命中那几瞬“圣灵显现”的时刻,在这一瞬间,所有过去的愤怒,仇恨,与自己和与他人的“过不去”都将被“翻篇”,心灵上的顿悟将重新把个人命运拉回“正轨”。在《三块广告牌》中,究竟哪个节点是这般Moment of Grace并不难找,但更重要的是,在全剧的框架下,我们看到愤怒和暴力本身在最终达成妥协与和解的过程中起到的必要作用。

      结语

      《三块广告牌》是一部构思精致的电影,这精致不仅体现在对人物“粗中有细”的勾勒描摹上,对影片整体节奏的掌控上,更体现在马丁·麦克唐纳对电影音画背后“文本空间”相当严丝合缝的构建上。这些都与他本人丰富的剧作经验密不可分。从这个角度上讲,电影整体偏“舞台剧”风格的叙事,对人的突出,对宏观社会现实剖析的刻意弱化,到头来都在全力服务作者理性看待暴力积极一面的视角和用心。不要过分解读片中呈现的一系列暴行,它们只是这个虚构的“文本空间”里用来讲故事的“棋子”。

      是的,Violence is strangely capable of returning Mildred and Dixon to reality and preparing them to accept their moment of grace. 在承认这是个像《狗镇》那样“纯虚构”作品的前提下,借弗兰纳里·奥康纳在《好人难寻》里表达的观点作参照,听着《夏日最后的玫瑰》,我们会发现《三块广告牌》还算是个十分精彩的故事。

    • Jensen

      这是一部很温情的电影,然而剥开这层外衣,它其实很丧。

      但愿这只是我的误读。

      因女儿被强奸焚烧致死后仍未寻得真凶,受害者母亲立起了三块广告牌,隔空喊话质问警局局长,事情由此走向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不剧透得评价,这是一个好看的电影,戏剧张力十足,一环紧扣一环推动着冲突的升级;人物立体而真实,转变符合逻辑,最终水火不容的两人成为一条船上的蚂蚱也是情理之中。故事中有不少巧合和刻意,但在黑色幽默的一丝荒诞笼罩下,完全可以被接受。近两个小时的观影,你可能会笑会哭会被震惊也会感到遗憾。同时,Martin McDonagh(导演和编剧)成功得将一系列隐喻和思考融在了这个好看的故事中,使它也变得耐看,值得分析。

      此乃剧透预警。

      故事发生在美国密苏里州的艾登镇(Ebbing),一个被虚构出的小镇。Ebb的直译是衰落,这是一个正在衰落的镇,一个“好人难寻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的小镇。

      广告商Red Welby所看的书《好人难寻》

      这个小镇民风彪悍,没有伪善,大家一言不合就开怼,动口不行就动手。这个小镇就是如今社会的缩影。导演将备受讨论的社会问题都塞进了这个小镇里。

      1、暴力问题:Mildred是个家暴受害者,前夫皆前警察是一个施暴者(前警察的身份引人浮想);Mildred对牙医动手、纵火烧掉警察局;警察Dixon虐待黑人,殴打广告商;Dixon母亲想要回到蓄奴时代(口头施暴及暴力教唆者)。

      2、宗教问题:教父上门劝Mildred撤掉广告牌,Mildred用了帮派连坐法令(加入某一帮派后,帮派一员的罪行便是所有帮派成员的罪行)的比喻来怼他,这段精彩的台词直指严峻的教父娈童问题。

      “你们教会其实就是一个帮派,如果你在楼上抽着烟读圣经的时候,你帮派里的一个教父却在楼下操着祭坛旁的男孩,你们都是有罪的,因为你加入了这个帮派。我并不在乎你做没做过,看没看到,甚至听没听到这些狗屎,你加入了帮派,你就是有罪的。一个人因为性侵男童之类的事而有罪,那他们就丧失了来我家告诉我该怎么做的权利。”

      3、种族问题:Dixon虐待黑人。

      4、政治正确问题:当Mildred指出Dixon“nigger-torturing(虐待黑鬼)”时,Dixon纠正只能说“Persons-of-color torturing(虐待有色人种)”;新黑人警长训斥“cracker motherfuckers(白鬼混蛋)”时,Dixon指出这是种族歧视。

      5、军队特权问题:片中唯一的疑犯因其军人身份,所有的资料都被保密,脱离了司法体制的制约。

      6、少数族裔问题:出现了同性恋及侏儒的正面角色Welby和James。Welby被威胁,而James被嘲笑,但他们是爱的传达者。

      在这样一个小镇,代表秩序并维护秩序的警察局本身就是个烂窟窿。警长Willoughby直说了:如果你把所有有轻微种族主义倾向的警察都开除,就只剩下三个警察,他们恐怕还都恐同。

      立起广告牌的女主Mildred是个彪悍而凶猛的女人,谁惹她她怼谁,骂不倒对方便用暴力,甚至不惜火烧警察局。

      警察局长William Willoughby虽然口吐脏话,但是个备受尊重的好人,善良幽默、有责任心和关怀心,居家好男人。他在某种意义上便是信仰爱的传统价值观的代表,然而他病入膏肓了。

      Dixon则是个典型的劣迹斑斑的警察,严重的恋母情节、恐同、种族歧视、执法暴力(虐待被拘留的黑人),无能而暴虐。n

      三个主人公的生活因为立起广告牌后引发的一系列事件而被改变了,一环扣一环的事件像是滚雪球一样无法阻止,马丁指出,这是各种问题发生的原因——Anger begets greater anger(愤怒只会招致更大的愤怒)

      究其根缘,大概是Mildred相信她对女儿的死是有责任的,她对女儿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争吵中的气话“I hope you get raoed on the way too(我也希望你在半路被强奸)”,而在女儿死之前,她受够了和妈妈一起住,希望能去爸爸那里。Mildred当然爱女儿,但在日常生活中她没能将爱传递出去。

      所以,警察做了他们能做的,Angela之死的真相或许注定无法被知晓。Mildred无法接受,她将她的愤怒集中到了“无能的”警察,立起了广告牌。这让站在警长一边的群众愤怒,Mildred以在胖牙医手上钻了个洞回应了这份愤怒。前夫因为愤怒,掐住Mildred脖子暴力相逼时,儿子把刀架在了父亲的脖子上。Dixon为逼迫Mildred撤掉广告牌,欲加之罪逮捕她朋友。这个小镇的居民,他们习惯了用暴力解决问题,因为无法抑制的愤怒。

      事情转变的契机还是一场暴力,警长Willoughby的自杀。

      他留下了三封遗书,分别留给妻子、Mildred和Dixon。这个代表着爱的濒临死亡的传统价值观放弃了和病入膏肓的社会的斗争,但他还是将信念通过遗书传递了出去。马丁借他的遗言道出了解决问题的良药——Love(爱)。只有通过爱才能达到内心的平静,通过内心的平静才能拥有思想,它们才能解决问题。

      警长的自杀和广告牌无关,但小镇上的居民却不会这样想。Dixon将愤怒发泄到了广告商Welby身上,将他扔下楼痛打一顿。Mildred儿子的同学向Mildred扔鸡蛋,Mildred直接踢向了可能的肇事者的下体。广告牌被点燃毁掉,Mildred怀疑是警察所为,纵火毁掉了警察局。愤怒仍在扩大,暴力还是解决途径。

      直到Willoughby的爱传递出去,并且由善良的人展现给了Mildred和Dixon。Dixon在大火中将Angela案的卷宗救了出去,手上的他和广告商Welby住在同一间病房,Welby(同时是同性恋者)选择了原谅他。Mildred纵火烧了警察局,侏儒James包庇了她,并在不失尊严的前提下表露了爱意。

      所以当Mildred提起酒瓶走向前夫时,她没有不计后果地敲在他脑袋上,而是让他对新女友好些;当Dixon锁定疑犯并打算取得DNA时,他忍受了拳打脚踢(第一次表现得像个警探)。这是转变的开始。n最初集中体现愤怒的三块广告牌被点燃了,新的广告牌虽一模一样确是延续了Willoughby开下的玩笑,愤怒已经被解构。而旧警察局被Mildred一把火烧掉了,像是宣告旧秩序的彻底毁灭,Dixon在火中重生。正所谓“不破不立”。

      如果是一部正常的片子,那接下来就该是真相大白一切转好的高潮到来,但马丁显然没有这么乐观。毕竟讽刺的是,点出马丁认为的社会问题根源是“Anger begets greater anger(愤怒只会招致更大的愤怒)”的至理名言的是全剧最蠢的角色,Mildred前夫19岁的女友;而给出解决问题答案的人放弃了与病魔的斗争(传统价值观与病态社会的对抗)。

      所以,最终,Dixon交出了警徽,他和Mildred,两个普通的公民踏上了可能的复仇之旅,而他们复仇的对象不过是一个可能的另一个强奸案嫌疑犯。这仍是愤怒的转移,是尚未被爱化解的愤怒。

      这个留白的结局并不像是这个故事该有的结尾,但却体现了马丁悲观下的温情,因为这趟旅程的终点是不确定的,他们不一定会真地堕入轮回。

      或许这个世界还有救,只是我们尚未踏上征程。

      两次出现在片中的音乐“The Last Rose of Summer”为这故事做了很好的注释:

      So soon may I follow, 不久我也可能追随我朋友而去,nWhen friendships decay, 当友谊渐逝,nAnd from Love’s shining circle 像从绚烂的爱的光晕中nThe gems drop away. 掉落的宝石。nWhen true hearts lie wither’d, 当真挚的心已枯萎,nAnd fond ones are flown, 所爱的人已逝去,nOh! who would inhabit 谁还愿留在nThis bleak world alone? 这荒冷的世上独自凄凉?

      更多影片剧集推荐,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蓝盒子里的mOco(id:mocointardis)。

    • Jensen

      今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三块广告牌》败给《水形物语》无缘最佳影片,就连原本夺奖热门的原创剧本奖项,也输给了黑马《逃出绝命镇》。惋惜之余,我又想到:当下全世界范围内,普罗大众和社会提倡的主流价值观已经渐行渐远,有多少人还在乎学院评审们的口味呢。在这个“政治正确”已经彻底沦为贬义词的年代,《水形物语》和《逃出绝命镇》这样的电影虽高举平等大旗,但在整个趋向保守化的社会潮流面前,已然显得声嘶力竭。而《三块广告牌》呼吁相互理解的主题和相对平和的风格,似乎正好是化解眼下这两股思潮之间矛盾的一剂良药。影片中反复讨论的三个主题值得很多人反思:

      (以上是应杂志约稿要求新加的一段开头)

      =========================================================================

      1.自欺欺人的动机导致的执着(Mildred其实内心深处害怕面对因为自己和女儿吵架间接导致悲剧发生的事实,转而通过追究警长责任来释放心理压力;Dixon以为暴揍广告商就可以抚平警长离去的伤痛;已经无法再责备警局的Mildred和刚失业人生迷茫的Dixon一拍即合决定去惩治另一个强奸犯)

      2.人与人难以相互理解爆发的矛盾(包括观众一开始大概都会误以为满口脏话、上班看漫画的警察们是官僚做派,没有认真调查案件,但后来却渐渐发现并非如此,且这部电影并没有什么标准浑蛋反派,大多数人都有可爱之处;Dixon一厢情愿地以为吹牛的人就是凶手,以为豁出去就能抓到真凶,最终却失望收场)

      3.通过谅解和放下最终化解一切(警长吐血被抬上担架还叮嘱手下不要为难Mildred,Dixon全身烧伤还不忘把Angela的案子救出来,这一系列举措让Mildred慢慢相信警察们的认真并最终达成互相谅解(虽然Mildred始终嘴硬);Red在知道病友就是打伤自己的警察后心里一番斗争还是递给他橙汁;Dixon白天打了人被炒鱿鱼晚上就收到警长遗书,指出他太多戾气缺乏爱心)

      这三点放在一起说的话,就是人太容易变得狭隘。我们很容易从一些零散的碎片情节加上自己脑内对缺失信息想当然地补完,就形成一个对他人确定的印象。但这个往往并不准确的印象却成为我们接下来一切行为参照的依据。人总以为别人跟自己的思路一样,或者以为自己能猜透别人内心。这种错误放到复杂的人际网络里,误会再进一步放大,加上无意义的固执行为,终造成一个个无可挽回的悲剧。这种激化了的矛盾只有靠每个人都放下一些本不必要的执着来化解。

      再说说电影的风格。我个人从来不喜欢惨兮兮的电影,觉得一个艺术品让人一味沉浸在同情哀伤的纯负面情绪中,实在没什么美感可言。但本片这种哀而不伤苦中作乐的调调却一直是我心头好,至少是让人看到一些希望吧。比如警长自杀前还给每个人留了一封轻松幽默的信,让妻子记住自己最好的时刻,鼓励同事多去爱别人,特别是自掏腰包涮了Mildred一把,也让人觉得非常可爱。让我也不禁希望到自己死的那一天,亲朋好友不要哭丧着脸,如果能一起回忆回忆我的搞笑事迹,那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导演在掌控情绪和节奏上的本领可算非常高明,笑点和转折穿插在让人动容的情节之间,让大家大喜大悲接踵而来。而且剧情的很多转折本身也印证了关于误解的这个主题:正是由于我们对角色有太多预设,才会有这一系列出乎意料的展开。

    • Jensen

      恕我直言你们根本没看懂。

      说这部电影讲的是爱和宽恕。很好笑。

      这是那种最高级的剧本。它像上帝之眼,呈现人性的复杂和混沌,不给你直接的因果,不做道德的批判,是希望你在其中照见自己的影子。

      但很多人照不见自己的影子。还是保持了一贯的道德批判立场。

      电影全片没有一个多余的镜头和台词。很多信息是交替论证、互相揭露的。就像在真实生活中我们不断认识一个人一样。而不是听到一句台词,就赶紧“哦,她不是个好母亲。”再听到一句,“哦,她也不是个好妻子。”“她坚持要抓凶手就是因为死前她咒了女儿。”不是这样看的。

      单身妈妈为什么单身?因为老公跟20岁的骚浪贱在一起了。但不好意思,其实那姑娘不是骚浪贱,顶多有点无脑,但却也善良。影片并没有把这个角色符号化,去贬低“小三”。实际上就连变心的丈夫也值得我们同情,因为他的确是不爱女主角了,如果把我们设身处地的代入丈夫的视角,我们也能找到不爱女主角的一大堆理由。比如她的暴躁,她的易怒,她的不讲理,她的强势,她的偏执。

      以上是我在另一个影评中看到的一段话。它促使我终于打开电脑写我这篇。带着很重的情绪。

      女主的丈夫,也就是死者的父亲,大概是本片中唯一不值得同情的角色。

      女主看似暴躁,强势,易怒,但是为什么?

      首先女主的丈夫对她有多年的家暴历史。

      在影片中女儿质疑女主曾带着年幼的自己和哥哥酒后驾车,女主说,只有唯一一次。女儿立即打断:果然有吧!她没有耐心听完母亲说话。就像很多观众一样。母亲接着喃喃的说,那一次是你父亲把我打到动都动不了——

      父亲曾是警察,这是很有趣的一点。他在第一次出现、找女主谈判的时候显现出了很敏捷的身手——虽然是用来打老婆。他在一眨眼不到的时间里,掀翻了桌子冲过去掐住了女主的脖子,把她按在了墙上。而儿子立即拿起菜刀架在父亲脖子上,要他放开母亲。所有人都非常“熟练”,对这一切没有表现出任何惊慌。显然这是经常发生的一幕。

      联系一下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的新闻,你该知道从家庭暴力中逃脱是多么困难。尤其是丈夫还是暴力机关工作人员,警察。

      女儿安吉拉,是令人同情的受害人。除了是受害人,生前她是什么样的女儿?从女主的口中提到,她经常和朋友一起抽大麻。哥哥说,“如果你能不要老是像个小贱人。”小贱人原话“cunt”,大家可以去查一下这个词感受一下它暗示了什么。

      安吉拉的母亲确实对她态度不够柔和,但她是个很乖的女儿吗?不是。

      安吉拉像是美国电影里典型的叛逆期少女的形象。这种形象在很多电影里都有出现。好些年前看过的一部电影,名字忘了,里面父亲有一段喃喃自语的台词:女孩,小时候像个天使,等到长到十四五岁,突然之间,boom,她们身体膨胀起来,大脑也塞满了你弄不懂的东西,父母变成仇人(大致这样)。这类形象如此之多,我认为可能一定程度上代表美国对自由文化的一点反思。

      女儿抱怨母亲,生前曾打过一次电话表示希望搬去父亲那里,但这不代表父亲其实比母亲好。远香近臭这个道理很浅显了。而且,什么样的母亲会比一个会家暴妻子、与十几岁女友同居的父亲更糟糕?

      安吉拉惨死,最坚持找出真凶、为她感到悲痛的是母亲。其他人都如常继续生活,甚至为了不那么难过希望尽快忘掉这个惨案。安吉拉和母亲的矛盾,并不只是母亲单方面的问题。剧中有对母女关系的反思,母亲的态度过于强硬,女儿的桀骜不驯、对母亲缺乏理解,都是很明显的。

      女主角,是一个从多年家庭暴力中逃脱、独自抚养两个儿女、然后女儿被奸杀找不到凶手的母亲。你看到的是经历这一切之后的她,然后你说,她强势、偏执、不讲理、不可爱,丈夫不喜欢她理所应当?

      也许她有点张牙舞爪,可她生活中的哪一部分,不是需要这样才能坚持?如果她不是这样的人,她的人生早已沉沦。何况,她其实是那么弱小,哪里有真正的爪牙?

      电影要表达的不只是宽恕。剧中那句“愤怒只会招致更大的愤怒”是在最讽刺的情况下说出来的。说话者,也就是前夫的小女友,根本不知道这句话真正的含义。前夫烧掉了女主视为心血的广告牌,这一做法是卑劣的,他作为死者的父亲,甚至不如刷广告牌的工人,一个陌生人所表现出的同情心。如果一定要说,不如说这部电影呼吁理解。

      这个理解,包括你对他人的愤怒的理解。

      很容易联想到江歌案。

      在江歌案中,江歌的母亲最开始在网上得到很多声援。但后来,当她不依不饶、坚持要凶手得到惩罚、每天在微博上表达对爱女惨死的心痛和愤怒时,开始有人讨厌她。留言攻击她。

      这个社会同情受害者——直到受害者表现出强硬。

      这同样是本部电影要表达的点,但很多人却忽略了。忽略,是因为他们很少真正代入到受害人的身份当中。他们始终是看客,可以散发同情,但有限度。很轻易就翻脸,认为受害人现在有点过分了噢。

      但从没真正想到,受害人到底真正经受了什么。

      女主和她的丈夫,对死去的女儿的情感是不同的。一个是早已有了年轻的女友,且很少和女儿生活在一起的父亲。一个是独身把女儿养大的母亲。说一声move on当然容易。但如果你是女主,尤其你是死去的安吉拉,你还会这么想吗?你还会认为大家应该尽快的忘记你,应该宽恕,应该move on吗?

      很多人,都看不惯强硬的女性角色。不管她的做法对不对,强硬本身就是一种原罪。

      这些人包括剧中警长的朋友牙医,他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想要教训一下女主。包括那个疑似强奸犯的军人,他曾到女主的店里卑劣的恐吓她。包括女主的丈夫。也包括现实中的很多人。

      但这个女主,其实是从苦难中爬起来的人。她抵抗了家暴,独自抚养了儿女,承受了丧女之痛。她必然是有极其坚毅的性格才能做到这些。

      她并非性格粗暴。剧中最开始,在与广告公司谈广告牌的事情的时候,她站在窗前,轻轻的把一只翻不了身的虫子翻了过来。她的脸是如此温柔而充满怜悯。这一幕,可以说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在刷广告牌的时候,她对着突然出现的小鹿说的话,温柔而悲切入骨。一个绝望但不得不保持坚强的伟大母亲。让我在电影院泣不成声。

      警长忽然吐血,血喷到她脸上,她的关切是真实的,发自内心。她呼叫医生,跑出警察局,我相信在那一刻,她也打算不再逼迫警长。但是后来警长自杀了。你我都知道这其实和她无关。而她承受了许多后果。

      她曾被下流的军人当面恐吓。我相信如果你是女性,那一刻你和我一样,和她一样,感到极度恐惧。事实上一个女性在那种时候是多么渺小,我们都亲眼看到她怎样轻易地被丈夫按在墙上掐住脖子,如一只蝼蚁。

      她一直选择坚强。选择不放弃。有时候她用力过猛。有一定的以暴制暴倾向。但同时,她身上有非常美好的光芒。

      她非常得体。具有很好的幽默感。冷静。聪明。坚强。善良。

      在对她进行评价之前,请真正想一下,她经历了什么,正在经历什么。如果你是她,你能不能做的更好。

      再来谈爱和宽恕。


      这里是一些后续补充:

      为什么我说这部电影不是讲爱和宽恕。

      如果你说它讲的是爱和宽恕,那么就等于说认为女主角前面立下广告牌的做法是错的,放下仇恨才是对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她最先的做法不一定错,最后她也没有放下仇恨——她拿起了枪,但找不到真正的凶手,又犹豫罢了。

      我一再强调这部电影的因果是混沌的,因为这就像生活。每件事的行为后果是不确定的,有随机性,同时被很多因素左右。你想做好事,结果可能导致坏事。你伤害了别人,不一定受到惩罚。但你最终受到惩罚,却可能是因为你想做一件好事。

      因此它不是简单的批判什么而赞美什么。而是一种对生活和人性的展示。

      女主角后来意识到她做错了一些事,但这代表她前面做的事情都错了吗?代表安吉拉的死是她的错?代表她一开始就不该竖起广告牌?

      不代表。

      全片中较为智慧的角色是警长。但就连他,也在死前开了一个玩笑,一个有点残忍的玩笑。

      他为女主支付了下个月广告牌租金,多少是为了让女主在他死后承受一些责备。换句话来说,他不是不气愤的。这气愤当然也是合理的。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他是在帮助和支持女主。警长死了,会有新的警长。广告牌还在,警察局就有压力。就不能忘了安吉拉海耶斯的案子。

      换句话来说,在他死前,他已经和女主达成了和解,他们互相理解了彼此的处境。只是蒙着眼的观众看不穿罢了。

    • Jensen

      还有一周就要举行奥斯卡颁奖了。

      以前写颁奖季影片比较少,对我来说是一种懒惰。因为时间差的关系,往往在我能看到提名影片之前,便已有大量的相关批评已经发表。再加上近几年奥斯卡的口味越来越趋于同质化,提名影片带来的惊喜越来越少,写作动力严重不足。

      并非说这些提名作品质量不如往日。从传统美学来说,这些作品都属于上乘之作。只是独特性越来越低,早已固定为一种冲奥式的高级套路。现在,唯有外语片和纪录片还能时不时给人一些新鲜感。

      一、奥斯卡口味

      今年是奥斯卡的90大寿,好莱坞又相当不太平。提名名单受各种因素影响,比如整风运动,还有政治经济环境,显得又很乏味陈腐。这个90周年典礼怕是很难出彩了。

      奥斯卡关注影片对角色的塑造,对文化的解剖,要求有某种现实主义底色。纵观这几年的提名影片,又彰显出奥斯卡开始青睐新历史主义的趋势。每年都会有一批新历史主义倾向的传记片获得提名,比如《国王的演讲》、《林肯》、《第一夫人》,还有今年的《至暗时刻》。此外,诸如《聚焦》、《为奴十二载》、《逃离德黑兰》,以及今年的《华盛顿邮报》这种非传记片,奥斯卡对其的评判也都有着鲜明的新历史主义特征。

      然而,奥斯卡的视角永远更关注美国本土电影。这当然是由于它的奖项性质所决定。这些美国本土电影,又以非好莱坞体系为主,即独立电影或大制片公司下的文艺片。像《鸟人》、《聚焦》、《海边的曼彻斯特》均属此类。(当然,还有政治很正确的平权影片)

      《三块广告牌》是这一批次里的佼佼者,非常符合奥斯卡的口味,今年它的赢面也最大。严格来讲,本片对冲奥片的套路并没有太大的突破和颠覆。然而可喜的是,作为英国人的马丁·麦克唐纳,拍了一部原汁原味的美国电影。虽然以前我们也看到过很多他国导演对美国电影的精彩诠释,但是马丁这次还是让人眼前一亮。

      影片的电影语言极为扎实,各个环节都非常成熟,几乎没有纰漏——虽然这并没有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骨子里还是奥斯卡电影最熟悉的味道。但是极其出色的剧本,以及深入灵魂的人物塑造,还是相当令人赏心悦目。

      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故事,关于愤怒、治安、种族歧视、暴力、南方保守主义等问题。在看电影之前,私以为这又是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的愤怒控诉,就像《换子疑云》等那样。却没想到,影片并未如此泾渭分明。《三块广告牌》里有两个极具弧光的人物,一个是母亲米尔德丽德,一个是警员狄克森。二人将影片带入古典叙事之外的新境界。

      最初看完电影,给我的最大感受是:这个剧本真的太难了!不仅创作本身就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写就之后,如何进行影像化处理,也能看出来既复杂又危险。复杂在于,这个故事里几乎没有功能化的主角,以母亲、警长和暴躁警员最为难写,其次是儿子、前夫、侏儒、广告商这些带有一定功能性的配角,再次是医生、老警员、黑人警长、退伍军人、警长妻子等更具衬托意味的角色,写起来也费周折。危险在于,要如何安排他们的出场?如何让他们在故事中做出令人信服的选择?选择的结果又如何与其他人产生化学反应?这种化学反应又如何作用到影片故事上,产生层次感?只消一有偏差,整个故事的可信度便将崩塌。非不是技巧高超的编剧可以驾驭。

      因此,本片是典型的“刀刃剧本”。处理恰当,将会让故事和人物犹如刀锋一般,深深刺入观众心中。处理不妥,则会令尖刀伤及自身,带来灾难性后果。从成片看,《三块广告牌》是基本成功的。它并不完美,并不是每个人物都处理得当了,但主要角色的高光表现,直接将影片推进到另一个高度。

      二、米尔德丽德

      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所诠释的米尔德丽德,身上不仅具备强烈的工人阶级属性,同时也具有最原始的、动物般的母性。时而如疯狂的犀牛,时而似脆弱的麋鹿。整个故事下来,我们发现,她实际上是在用愤怒和暴力,去掩饰自己的脆弱无助。这种愤怒所衍生的暴力,不仅外化于举止,更呈现于言语。

      她让自己的内心涂抹战妆,抛弃一切理性与温和。在外人面前永远表现出一种冷漠的拒绝,并极富攻击性。这像极了大自然中失去孩子的雌性动物。米尔德丽德用狰狞的面庞,去消解自身无法找出凶手的困扰。愤怒的背后,总是指向某种无能。米尔德丽德只得将獠牙咬向身边关心她(无论这种关心是否真实)、或者并无恶意的邻居。这些人有神父、警长、甚至自己的儿子。

      我们常说一种好的人物塑造,要像剥洋葱一般,一层一层揭露心境。本片中的米尔德丽德,是编剧写人的范例。起初,我们只知道她因女儿被奸杀而愤怒。后来,我们知道了她可能忍受着不为人知的家庭暴力。再然后,我们得知女儿之死,与她不肯借车也有莫大关联。她在女儿死前,甚至以诅咒道别:“我也希望你在路上被强奸!”结果一语中的。

      至此,米尔德丽德就鲜活起来了。她成了跳出银幕画框,与我们所处之现实紧密相连的某个身影。影片运用各种对白与闪回,去层层剥开米尔德丽德过往的三个方面,阐释其何以至此——虽然我总觉得闪回用在本片很不高明。无论如何,她的愤怒、脆弱、懊悔、自责、敏感、疲惫,以及如今与人交恶的言行,全都有了立足之地。她纵火警察局的极端行为,也有了令人信服的理由。再加上麦克多蒙德无懈可击的表演,使这位母亲焦灼的灵魂,自镜头前展露无疑。

      三、狄克森

      与之对立的,是暴力警员狄克森。起初,他的暴力看似是无差别无缘由的,甚至像极了某种躁狂症患者。他对警长威洛比的忠心服从,令他对工人和广告商出言不逊。直至威洛比自杀后,他甚至把韦尔比扔下了窗户。故事进行到这个时候,多数人都认为狄克森大概是类似于反派的存在。他不断阻挠米尔德丽德的控诉,同时用暴力去骚扰周边的反对者,破坏他们的生活,消灭他们的声音。而从周围人对其种族歧视的评价可以看出,狄克森的黑点还不止针对于米尔德丽德。他就像一个典型的坏警察,没什么破案的本事,却用一身脏兮兮的制服压迫良民,甚至让人怀疑其祖上是不是三K党。

      但是影片最大的转折也来自狄克森,这也使得《三块广告牌》显得有些与众不同,成为影片中浓墨重彩的部分。其实在这之前,镜头便给出了暗示,比如狄克森桌子上一直放着的案宗。

      我们看惯了许多情节方面的转折,以悬疑电影居多。然而对于《三块广告牌》这种典型人物驱动叙事的作品来说,正是复杂深刻的人性与情感,造就了影片后段印象深刻的转折。故事中的人物,受到某种启示,改变了自己的价值观,进而做出与之前相反的选择,产生一系列不同的结果,将个人命运和事件发展,由坏变好,或反之。

      狄克森的启示,来自于威洛比的遗书。此刻先不去分析威洛比的自杀和遗书,对故事所造成的罅隙。至少从剧情的结果来看,遗书唤醒了狄克森理智的一面。如此,便驱散了故事伊始便伴随着的刺鼻的火药味,促成了影片后半段截然不同的走向。

      狄克森这个人物,实际上比米尔德丽德更难写。稍不留神,就会编排的脸谱化,味同嚼蜡。本质上,狄克森与影片中的多数人一样,是不稳定的,是难以预测的,是极度真实的,并非一种刻板的戏剧形象。米尔德丽德纵然有其多面性,而狄克森的多面性则更立体。他的南方人本性,他所受的教育,家庭,职业经历,影片中都有所指。

      与米尔德丽德集中式的抽丝剥茧不同,狄克森的性格和心理塑造更发散,显得较为零碎。他是次要人物,将之戏份打碎,融入到整体剧情中,也是比较常规的一种手法。这就需要观众跟随影片去拼凑出一个完整的狄克森,然后去思考他转变背后的因素。这便与米尔德丽德形成了某种反差的张力。

      为了表现狄克森的冲动与暴虐,电影在视听上也进行了风格化的处理。本片绝大多数时间的镜头都隐没于人物和故事中,并没有显见的辨识度。而当得知威洛比去世后,一段四分钟的手持长镜头,一改之前克制的视听风格,配一首《His Master‘s Voice》,去表现怒火中烧的狄克森,化为野兽后的不稳定状态。镜头剧烈摇晃,跟随他步入对面的广告公司,近距离目睹他殴打韦尔比,并将其扔出窗外的一系列暴行。这是狄克森这个角色性格心理背的一次极端展现。

      在读过威洛比的遗书后,狄克森这个人物也变得越来越丰富。他找回了自己的理智,变得更有人情味,甚至唤醒了自己的破案头脑,想到用DNA去确定凶手。他也达成了与米尔德丽德的和解,甚至一起上路去实施另一段“复仇”。两人之前的怒目相向,顷刻间化作过眼云烟。这位暴躁的警员,便是支撑影片的另一根立柱。

      山姆·洛克威尔无与伦比的表现,对表演细节的处理,都很令人折服。

      四、威洛比

      警长威洛比在影片中断便死了。他的自戕给整个故事带来了全新的面貌。但是私以为,在剧作上,这个角色后期的发展拖了影片后腿。当然,伍迪的演技很棒。

      米尔德丽德的三块广告牌,醒目的猩红背景,配上黑体字,给人视觉上一种压迫的警示。三块广告牌直指威洛比警长的不作为。如果观众此时带入到米尔德丽德的立场,便会设想这可能是一个腐败且无能的警长。

      实际上,影片将威洛比塑造的非常高大上,给故事带来了不少正能量。他身患绝症,顾家,对下属非常亲切,受到艾宾镇民的爱戴。除了没有破获奸杀案,威洛比在其他方面并无什么过失。起初,镇上的人还对米尔德丽德报以同情,但当三块广告牌竖立起来之后,人们对这位母亲充满了负面情绪。

      威洛比揭示了米尔德丽德愤怒后的盲目。他本不应该成为这位母亲控诉的对象。但是米尔德丽德的怒火早已无法熄灭,只能用大字报的方式诘问警长的不作为。威洛比即便私下找她解释,不一定每件案子都能如期破获,也有许多悬案令人头疼。换来的却是米尔德丽德的羞辱。

      因此,他的自杀是影片中最大的事件,是前后故事的分水岭。他的死亡也引出了三封遗书。这三封遗书犹如圣经一般,点醒了处于怒火中的米尔德丽德和狄克森。在我看来,这种叙述值得商榷。没有威洛比的死亡和遗书,故事很可能会朝着更阴暗的方向发展。是遗书改变了整体情节的基调。对于影片主旨来说,自杀是不可或缺的。

      但由此带来的,则是叙事节奏上的突进。简单来说,威洛比的遗书作用力太大了,他的死所带来的推动效果太过强烈,一下子便冲刷掉了几乎所有的纠结与矛盾,这很难不让我觉得是否有种投机取巧的嫌疑。其显而易见的功能性,令影片后段的故事有些缺乏过渡。

      五、艾宾镇

      即便威洛比被刻画的太过正面,较为单一。但是影片显然是想透过这个人物,告诉我们愤怒的失衡,以及人性中的光辉一面。这些是老生常谈的问题,重点在于作者如何述说。

      《三块广告牌》将故事设置在一个虚构的小镇中,但是州名却用的密苏里州。我相信这是马丁·麦克唐纳巧思的结果。这种半虚构式的舞台,在营造距离感的同时,又蕴含某种寓言性质。虚构是一种假设,等于在安全屋中创作,规避了许多麻烦。但也别忘了,虚构也是一种泛指,可令所探讨的问题,辐射到更广的范围中去,或者成为某种共有现象的缩影。

      艾宾镇是影片的全部场景。这种封闭的场景剔除掉了许多不必要的戏剧元素,从而让观众得以全神贯注于人物与故事。除了米尔德丽德、狄克森与威洛比外。我们还能看到镇上的各色人物。他们或多或少都代表着美国的某个群体。

      米尔德丽德的前夫查理,是一名家庭暴力者。美国的家庭暴力现象较为普遍。这种人固然可恨,但也需要我们去探究其背后的社会和家庭文化因素。影片并未深入剖析家庭暴力,但还是通过一场戏有力地呈现了其所带来的恶果。查理的家庭暴力行为,不仅让这个家支离破碎,还令米尔德丽德和儿子罗比长期处于一种压抑的情感状态中。

      而影片中那名向女主挑衅,并且在酒吧大肆吹嘘自己如何强奸一名女孩的退伍军人,又让人嗅到一丝反战的意味。再结合黑人警长告知狄克森,此人并真凶,因为他在案发时“正在一个到处都是沙的国家服役”,而狄克森却一头雾水。这种滑稽至极的讽刺味道,不言而喻。包括接任威洛比的黑人警长,都有可挖掘之处。

      本片聚焦于一个女儿惨遭奸杀的母亲身上,但也别忘了她的蓝领身份。因此,底层对政治的漠不关心,战争所带来的隐隐后患,无法根除的种族歧视,空洞的政治正确,都在影片各处以细节呈现,以闲笔带过。丰富了故事文本,也提供更多的解读角度。

      六、自由情感

      前面说了,奥斯卡喜欢平权,喜欢政治正确,喜欢新历史主义。但学院派的老头们真正所在意,还是作品对自由情感的表达。

      人类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情感:自由情感和必然情感。所谓自由情感指的是刺激源和这种情感对象之间没有任何直接的利害关系条件下所产生的情感。美的本质就在于自由情感。

      奥斯卡近百年的评奖历史,证明人性二字,是社会大众和学院派评委最好的共同的趣味激发源。《三块广告牌》本质上切中的恰恰是这一点。剥开表面上充满火药味的故事,本片讲的,就是人们从必然情感过渡到自由情感的过程。

      毫无疑问,只要是一个生理和心理功能健全的人,都会受到情绪化的影响。而作为单一个体的你我自身的生命体验,也都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灭的真理:只要是一个理性的人就必然是一个感性的人。本片中的各个角色,都有让愤怒扼杀理智的时刻。然而有人也最终找回了自己的理智,没有令整件事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虽然代价是威洛比警世般的自杀,而遗书也让他的死颇有殉道意味。

      什么是必然情感?米尔德丽德因女儿之死而愤怒,因广告牌被烧而放火警察局;狄克森因看到广告牌而破口大骂,因警长自杀而殴打他人;牙医对米尔德丽德的鄙视;退伍士兵对米尔德丽德的挑衅;罗比对查理动刀……这些必然情感,在本片集中体现在冲动的暴力上。这些情感暗含着人类中利害关系的一面。这里的“利害”概念比较宽泛,不仅是权力与金钱,还有社会法则(法律)和道德伦理。

      与之相对的,米尔德丽德看到威洛比吐血而紧张惊慌,主动感谢并回应狄克森;狄克森在大火中抢救案件卷宗,已失去警员身份却为破案而惨遭毒打,被烧伤却未苛责甚至报复女主;韦尔比给受伤的狄克森送饮料……这些都是自由情感。本片用人物和解的方式,将自由情感的可贵和稀缺性展现给了我们。

      自由情感的激发,预示着角色将在未来更主动、更清醒地掌握自己的命运,从而有可能摆脱痛苦和焦虑的困境。米尔德丽德和狄克森一笑泯恩仇的对视,便是这种情感的最佳注脚。

      世俗化的必然情感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大行其道,归根结底在于人性的异化。这也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而造成人性异化的原因,除了马克思所指出的经济和物质因素(金钱崇拜)以外,还有政治、伦理和文化上的。本片深层次的内核,便是在揭示后三者对人性的异化。

      美国电影往往弘扬个人主义的抗争。《三块广告牌》则通过始暗终明,先抑后扬的叙事,提醒人们这种抗争可能带来的另一种结果。因为异化后的人性,我们很难判断它的正当性。米尔德丽德确实有理由用各种方式表达愤怒,这体现了她母爱的一面。但她也确实伤害了不少无辜者,这是盲目和冲动的结果。这种盲目,我们很难说没受到异化的影响。狄克森就更别提了。

      不过话说回来,影片其实仍然歌颂个人的自由意志与抗争的权利,但同时也提醒着感性威权的危险。所以,当冲动而暴力的必然情感过渡到理智而自由情感后,我们能从人物的言行举止上,体会到这种威权散去后的宝贵情感。当然,相对感性威权,还有一种理性霸权。一旦理性上升到霸权,那么理性固有的光辉也将黯然失色。本片没有涉及这方面的探讨,就不展开说了。

      所以,当影片在一种升华的情绪中收尾后,导演显然是希望点出人性中美好的部分。那三块招致非议,蕴含极端负面情绪的广告牌依然矗立在那里,却再也没有人关心它们了。但是另一方面,米尔德丽德和狄克森,是以去报复凶手为由踏上和解之旅,这仍然是感性驱使下的行为,也难免伴随着冲动和愤怒。他们会不会杀掉那名退伍军人?影片把答案推给了不同立场的观众。而我们,面对这样的问题,再反观自身的生命体验,又将做出何种反思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