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

罗生门

97

    10.0

    常见问题

    1、三船敏郎,京町子,森雅之,志村乔,千秋实,上田吉二郎,本间文子,加东大介 主演的电影《罗生门》来自哪个地区?

    爱奇艺网友:电影《罗生门》来自于日本地区。

    2、《罗生门》是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开播的?

    本片于1950年在日本上映,《罗生门》上映后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网友总评分高达970分,《罗生门》具体上映细节以及票房可以去百度百科查一查。

    3、电影《罗生门》值得观看吗?

    《罗生门》总评分970。月点击量1次,是值得一看的剧情片。

    4、《罗生门》都有哪些演员,什么时候上映的?

      答:《罗生门》是上映的剧情片,由影星三船敏郎,京町子,森雅之,志村乔,千秋实,上田吉二郎,本间文子,加东大介主演。由导演黑泽明携幕后团队制作。

    5、《罗生门》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剧情片电影《罗生门》是著名演员三船敏 代表作,《罗生门》免费完整版1950年在日本隆重上映,希望你能喜欢罗生门电影,罗生门剧情:罗生门,日本京都的正南门。云游和尚、砍柴人和乞丐在城门底下避雨,三人闲聊,话题开始,故事的序幕拉开:一个武士和他妻子路过荒山,遭遇了不测。妻子被侮辱,而武士惨遭杀害。惨案如何酿成?凶手、妻子、借武士亡魂来做证的女巫,都各有说法。  真相只得一个,但是各人提供证词的目的却各有不同。为了美化自己的道德,减轻自己的罪恶,掩饰自己的过失,人人都开始叙述一个美化自己的故事版本。荒山上的惨案,成了一团拨不开看不清的迷雾。  谈论完毕,雨过天晴。砍柴人在罗生门旁发现一个哭泣的弃婴。他决定收养下来,抱着婴孩往夕阳深处走去


    同主演作品

     明星可左右滑动
    • 三船敏郎
    • 京町子
    • 森雅之
    • 志村乔
    • 千秋实
    • 上田吉二郎
    • 本间文子
    • 加东大介

    用户评论

    • Jensen

      在我所看过的电影中,《罗生门》无疑是一部杰作。它揭示出人生的真相,象锋利的刀刃划过皮肤一样,既痛且快。真相是,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事实,没有真实。叙述者越多,我们离真实越远。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看世界的,都遵从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武士、强盗、妻子、农夫莫不如是。所以说,真理是丑的,真实是不重要的,事情发生了,关键是如何去面对,如何去解决问题,给明天一个答案和理由,而不是和过去纠缠不清。走进《罗生门》,再走出《罗生门》,一个人就成熟了。这就是艺术杰作的魅力和价值。

    • Jensen

      说到《罗生门》这部影片,其实在这之前我就听说过,但一直没有看,直到前段时间才完整的欣赏完了这部轰动影坛的电影。
      影片《罗生门》是由著名剧作家桥本忍根据名作家芥川龙之介创作于1921年的短篇小说《筱竹丛中》改编的,是大导演黑泽明的惊世之作,被誉为“有史以来最有价值的10部影片”之一,历经半个世纪的时光依旧光彩夺目。
      我个人觉得《罗生门》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震撼力,一方面要取决于它深刻的电影主题。影片以一宗案件为背景,描写了人性中丑恶的一面,揭示了人的不可信赖性和不可知性,然而其结尾的人性化转折又将原有的对整个世界的绝望和对客观真理的疑惑,一改成为最终强调人的可信,赞扬人道主义的胜利和道德的复兴。当然,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它别样的拍摄手法,4个人,各自的独白,串起了整个故事的主线,手法创新独特,耐人寻味。
      除了我们刚刚说的这部电影的深刻主题之外,我想要谈的应该就是《罗生门》别样的拍摄手法。
      其实,一部电影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给人以最大的想象,这可能是很多导演都比较关注的问题。《罗生门》就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

      拍摄手法一:拍摄凌乱景物,体现象征意义
      综观整部影片,我们可以看到电影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象征物:
      残破的城门、神秘恐怖的树林、连绵不断的大雨、游移不定的凶杀,以及盗贼、樵夫、武士、僧人、这些象征物连缀在一起形成了一张发散性的大网,这张网中不存在任何肯定性的内容,更形象的说就是网里面没有一条鱼是完整的,或者说没有任何一条是确定存在的。残破的罗生门在镜头中坚定地游移着,在这样一个强大而矛盾的场景中发生的一切必然会让人无法琢磨。

      拍摄手法二:同一事件,不同情景再现
      影片通过用五个人在公堂上的供词和行脚僧、卖柴人、打杂儿的避雨中闲聊的形式,表现了这几个人对武士被杀这一事件的经过作出的不同的结论:
       强盗多襄丸说,他没有杀那武士,是武士和他决斗战败而被砍倒的,半败而死,与他何干?同时夸耀那武士武艺高强,借以衬托自己武艺超超群。
       死去的武士武弘借女巫之口说,他是用妻子那把短刀自杀的。将死未死之际,插在胸口上的那把短刀被人被人拔走时才气绝的。
       武士的妻子真纱说是她手拿短刀扑到丈夫怀里时,丈夫被她误伤而死的。
      卖柴人则说真纱挑起丈夫与多襄丸决斗而被多襄丸砍死的,但两人的武艺都稀松平常,决不像多襄丸吹嘘的那亲。这样就掩盖了他把武士胸口上那把刀拔走的事实。
       至于多襄丸的被擒,他本人的陈述和捕快说的也不一致。捕快说多襄丸是从马上摔下来而被他擒拿归案的。多襄丸却说,他是喝了泡过毒蛇的泉水,中毒之后被捕快抓住的。
       而且几个人在叙述自己的经历时,都是在相同的地点,背景和环境都是一样的,这样就给观众一种现场感和期待感,迫切想知道真相到底是怎么样的。
      其实通过几个人不同的说法,把原景再现了一遍,这种拍摄手法在后来的《英雄》,《罗拉快跑》中我们都看到过。这种拍摄手法在一定程度上,我个人觉得给观众想象和思考的余地会更宽泛。

      拍摄手法三:简单的取景,绵密的镜头
      《罗生门》的戏只集中在四个地方:罗生门、山林、纠察使署、河滩。但重场戏却在山林。417个镜头中,仅仅山林就占293个,占去将近全部镜头的四分之三。特别是灌木丛中高速度地跟拍强盗多襄丸奔跑的镜头,是全剧最精彩的部分。我在这里列举一二。
      第一处: 强盗多襄丸追赶武士夫妇(镜头主要集中在被拍摄者的头部和全体)
      第二处:强盗多襄丸拉着真纱去武士的所在地(镜头主要集中在被拍摄者的脚部运动,而且光线的拍摄也非常到位)
      这些场景的拍摄最具特色的是它使观众感觉不出摄影机的存在,而是观众的眼睛跟踪而去。
      《罗生门》共有53场戏,这53场戏,共用417个镜头。这么多的镜头,组接重极其细致绵密。有的舒缓有致,有的只是一闪而过。这么多的镜头,组接得极其细致绵密。有的舒缓有致,有的只是一闪而过,使整部戏明快利落,剧情紧张,篇幅紧凑,人物的动作迅捷,完美地构筑了整部戏。


      其实,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罗生门并不是一部纯粹的叙事电影.不仅仅因为在叙事手法上的对一个事件的多重诉说,而是因为所带来的对故事本身的思索带有一种哲学思辨的味道.它通过大量象征的运用,极少的对白,具有在极端环境中的人的恶的展现,使这部电影带有强烈的诗的特质。
      我们感谢大师黑泽明为我们带来了经典的《罗生门》,我们也相信电影事业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发展的越来越好。

    • Jensen

      几乎所有的评论都在讲自私自利,人性的阴暗,然后进行深沉的批判和反思,表达对善良美好的追求.

      错啦错啦!!

      无论是浪人,武士,女人;还是僧人,樵夫和乞丐,他们都是好样的!他们就应该自私,就应该这么做,这么说!我为他们的表现鼓掌叫好!
      为什么?
      你是应该怪罪于某个人的自私,还是应该反省是什么造成了他们的自私?
      所谓自私和虚伪的根本原因,是整个环境,整个社会逼得!
      罗生门给我们展现的就是在当时社会环境下的芸芸众生相.

      你想,浪人浪迹天涯,靠的是名声,如果没有了名声,行走江湖谁还瞧得起?女人在那种环境中只能靠贞节立足,如果别人知道了自己不忠的事实,结局只能被社会摒弃;作为武士,就得表现出大无畏的献身精神,如果自己的懦弱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地位就不复存在.
      你能怪樵夫撒谎么?他有6个孩子要养活,偷短刀换钱养活家人,要是你在这种选择前会怎么选?能怪乞丐么?他自己都不知下顿饭在哪,为什么要管一个婴儿的死活呢?

      呵呵,人生RPG,社会对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正因为每个人硬着头皮去迎合这些标准,并且太在乎社会对自己表现的认同,才造成了所谓的虚伪和谎言.

      如果说这些是罪,那只能说是社会共同铸造的罪,一个人其实没有资格去评价社会和整体的功过得失.

      可是这又是罪么?我们能说这是罪么?个体和整体的矛盾,个人和社会的矛盾,自我与他人的矛盾,这是硬性存在的.你以何种标准说:说实话是对的,说谎,自私是不对的?

      若总是抱着所谓的道德观念来解释一切问题,把它们归于好和坏,那可能就偏于狭隘了.这是一个边际问题,不是一个是非问题.

      赫赫,用电影结尾的逻辑:那些批判虚伪和丑恶的人们,你们是否就是那个樵夫呢?

      我也是个樵夫,姑且听我的一番胡言吧.

    • Jensen

      基本上,我是个很不错的人。真诚,但不幼稚;清高,而不迂腐;正直严肃,不过幽默感一流。自信满满,却又低调、谦逊。嫉恶如仇,但一直保持热情向上之心。我乐于助人,从不放弃任何一个让座或者扶老太太过马路的机会。我人格健全独立,具有良好的公民意识,是党和国家不可多得的人才丫~~同时,我还是个豪放潇洒又细致体贴的完美情人,所有没有结果的恋情,都是你们不懂欣赏从而深深的伤害了我而造成的,我无怨无悔,不怨不悱,祝愿你,一定要幸福哦,我不伤人,亦不自伤。

      我就是这么认识自己的,只要不动用炮烙夹棍老虎凳,到死我都不会改变这些对自己的看法。

      然而,初三毕业的时候,我极度迷恋儒家的自我反省和毛××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之说(而且自信心爆棚的以为就算用放大镜逐格扫描兄弟的精神和肉体,也找不到兄弟什么缺陷哦),真诚大胆的对同窗三年的同学们说:请你们在留言册上,写下对我的真实看法,写下我的缺点,给我些建议,让我改善一下已经很完美的自己吧!于是,15岁左右的小屁孩儿们纷纷在我华丽真挚的本子上写下这样的字句:有点自私!有些骄傲,看不起人!你就是有点看不起人,完全不顾别人的感受!有点爱耍小聪明哦!。。。。。

      看完这些火辣辣的直白的字句,我思索了一秒钟,然后,把这个本子给封存了,放在我再也看不到别人也找不到的地方。直到我大学毕业,经历了无数心路煎熬,种种坎坷,才重又回头,去直面我之软弱不堪,直面人性之复杂。并且一一的坦然接受它们,我觉得,这就是人,两足无毛直立行走的动物,带着从草履虫开始进化而来的所谓智慧的大脑,体内长着一根长长的复杂的DNA双螺旋体,这个鲜艳的玩意儿,叫做基因。面对自己时,很少有人真正的谦卑,真正的自卑感也是不存在的,认识自己时大部分人都有种孤芳自赏的信心,即使扮弱扮傻,也仅仅是为了强调他人的凶狠狡猾和自己的清白无辜。

      看艾尔.帕西诺和奇诺.里维斯主演的《魔鬼代言人》,我深深的爱上了那句振聋发聩的对白:vanity ,my favorite sin! (虚荣,我最爱的原罪!)

      所谓原罪,我的理解,就是人人都有,而且,生而带来,死也要带去的东西。人的一生都要和它战斗,品德高尚者只是取得短暂的胜利罢了。你若不信,且看看黑泽明大师60年前给我们做的完美展示。

      《罗生门》中的人物,几乎代表了人类的全部:强盗,武士阶层,农夫,弱女子,游手好闲者,僧人,官老爷。。。。我们来看一出精彩绝伦的人性演出。即便知道自己一定会被判死刑,强盗仍不忘夸大自己的勇敢,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武艺高强,有情有意,为了真爱献身的真爷们儿,而事实上,他胆小如鼠,龌龊邋遢,根本不知道爱是何物。弱女子则认为自己是个贞洁烈女,软弱无助,求死不能也不愿苟活偷生。甚至,连已经死去,肉身不再,化作鬼魂的武士,都不能直面自己。鬼魂也虚荣好面子呀,它借助巫师之口,絮絮叨叨的诉说妇人的无情强盗的可耻和自己的伟大。更精彩的是,连描述者农夫,尽量还原真相的同时,也刻意掩盖了自己见财起意的初衷。。。。。

      还好,最后实在不忍尽数言说人生之绝望,黑泽明让淳朴善良的农夫,勇敢的承担起人类自我反思和直面人生的重任,像是一片漆黑漆黑的黑夜过后,让大家看到一点点破晓的微光。就着这点儿微光,人类才有勇气一直繁衍生存了下来。但大言不惭自己是万物之灵,就真的实在是有辱于生物界了。

      然而,也正因为如此,人性有阴阳之两面,有爱与恨,虚荣和诚恳,自大和谦卑,人,才是人,世界也才因之丰富、精彩。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认识人性的阴暗,坦然的面对它,因为这是人人都逃不过的原罪。

      《罗生门》这部黑白电影,明确无误的传达了人性的黑与白,再次用事实雄辩的告诉我们:真相是不存在的。它是如此的难以表达,你只能自己斟酌琢磨,作出自己的选择和判断。从这种意义上看,以揭露事实真相为终极目标的新闻记者,倒真是个令人绝望的职业。于普通人而言,整个世界上大部分的事实和人品,都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须知穿过重重迷雾作出事实判断是多么的困难,须知,知人与自知是人类终生都不能完美完成的事业。

    • Jensen

      黑泽明的《罗生门》,人性中赤裸裸的软弱和谎言。1950年的片子。黑白,粗糙,淳朴。直入人心。

      已经是第三次看。依然震撼,毫无厌倦。同时,看到更多的一些东西。

      一间破殿,陈旧的牌匾,一场大雨,一个故事。人性就如此丑陋地被呈现出来。

      黑泽明的手法独特有力。借着樵夫的口,这个发现命案现场的第一人,在破旧的罗生门下躲避一场大雨的时间里,对一个路人叙述了整个事件。同时,殿里还有一个与案件当事人有过一面之缘的行僧。

      是一起杀人案。武士牵着坐在白马上的妻子行走山间,与行僧擦肩而过。之后正躺在树下的强盗在微风吹起马上女人面纱的时候被她的美貌所吸引遂起歹念。他骗绑了武士,强暴了女子。而路过的樵夫发现武士的尸体后慌忙报官。

      杀死武士的是强盗,这一点已经确认。而矛盾集中在杀人的动机和凶器——究竟是长剑还是短刀上。每个人的说词都完美无缺。甚至是已经死去的武士,借着托灵的巫婆之口叙说的口供都似无破绽。

      强盗并未否认自己杀死了武士。然而他口中的武士与自己用长剑激战二十多回合不幸落败也算是好汉一个,而自己则是一个英勇善战,光明正大的男子汉。将一个手握短刀的烈性女子降服,让她顺从地满足了自己的欲念,是一件让自己无比得意和自豪的事情。

      女人承认了自己被强暴的屈辱,并宣称在此之后自己的丈夫,也就是武士对其冷冷的漠视令自己痛苦万分。于是她拔出短刀让武士杀了自己。但自己因悲伤过度昏厥了过去,等到醒来的时候发现短刀叉在武士的胸口。自己想要寻死却没有胆量。此时的强盗早已不知去向。

      武士托巫女的口述说的又是另一番景象:强盗在自己面前强暴了自己的妻子。随即却见妻子转而随强盗左右,并要求强盗杀了自己。他遂感愤怒万分。此时强盗一把推倒女人并表示不齿,并问武士如何处置她。武士心下原谅了强盗,却无法容忍妻子的恶毒。带着对她的诅咒和怨恨,武士悲愤地拔出短刀自己剖腹而死。而女人和强盗,包括那柄短刀都已不见。

      罗生门殿外的雨依然滂沱。樵夫、行僧和路人依然在檐下等待雨停。风雨交加如同樵夫内心思潮的激烈碰撞。他终于开口,诉说出他亲眼所见的事实的真相。

      强盗在强暴了女人以后百般抚慰只要她愿意跟他走。她无法决定,想要自己的丈夫和强盗以武力决战,而自己会跟随胜出的一方走。然而武士是懦弱的,他表示不愿意为她冒生命的危险,并且责问自己的妻子:“在两个男人面前出丑,你为何不自杀?!”此刻强盗说了一句话:“不要这样对待她,她们不是男人,她们无法克制的哭,是因为她们是弱者。”而女人霎时明白过来,自己的丈夫是多么无耻而懦弱的男人。她质问他身为武士却为何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妻子,并且对强盗亦百般嘲讽。在她的挑唆下,两个男人终于彼此拔出了长剑开始决战。然而,两人的姿势和剑法是多么的杂乱而无章,毫无气概可言。武士的死也仅仅是无意间的事情。等强盗回过头来,女人已经不见。

      事情就是如此。然而为何樵夫不愿意说出真相呢?他说自己不愿意卷入案件。而事实上,只是因为他一时的贪念,偷偷拿走了那柄价值不菲的短刀而已。他意图隐瞒的这这件事情被听他口述的那个路人所揭穿。

      “人只是以为自己诚实。”“有软弱的地方就有谎言。”路人说的话句句在理,一边的行僧叹:“连人都不能相信,还能相信什么?”于是路人说其实本来就是如此。这罗生门附近的鬼魂都觉得人太可怕,所以都不来。

      影片放到这里,差不多是结尾了。然而各执一词的真正原因,就是那句“有软弱的地方就有谎言。”强盗想要表现自己即使杀人也要有的磊落气概,女人企图掩饰自己并不贞烈的事实和挑唆两个男人决斗致使自己丈夫死于非命的真相,武士即使是借巫婆的口也意图掩盖自己的懦弱和无能,而樵夫迟迟不愿说出真相,只是想隐瞒自己偷偷拿走了短刀。人性就是这样阴暗而赤裸地呈现出来,各执一词不如说是各取所“需”——各自所需要掩饰的软弱。

      然而往更深一层想,强盗的说词中把武士形容成武力与自己不相上下富有气概的强者,武士的说词中把强盗描述成一个具有男子主义的汉子而自己最终也原谅了他。然而两人对与同样一个女人,一个宣称的是她由贞烈转为顺从的淫贱,另一个陈述的是她淫贱后的恶毒——男人之间的惺惺相惜转而对女人的鄙夷和讥讽。然而事实上,这个唯一的女人看清了他们的龌鹾和懦弱,表现出了强势的一面。既然如此,她却没有在证词中说出这一切,依然以一种受辱含冤的姿态出现。她或许是不敢和不能说出真相。黑泽明做这样的安排,或许也是意在表达五十年代初的日本妇女依然低下的地位和男权的强势。而虽然如此,但觉醒意识已经渐渐地在女性的心中苏醒,如同此片中的女人在最后时刻意识到武士的懦弱和无能。

      同时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五十年代初的日本也正是昭和时期战后新旧右翼更替的时期。影片从一开始的滂沱大雨中,就在借行僧和樵夫的口叙述着当时的政治背景——兵荒马乱、时局动荡、民不聊生。一个武士,一个强盗,两人的境界应该是有很明显的高低之分。然而在整部片子里,我们看到的是武士的懦弱和无赖以及对自己妻子的绝情、冷漠和鄙视。强盗虽然强暴了女人,而他从一开始对与自己的罪行就毫无否认,并且在女人被武士羞辱的时候他说过那样一句话:“不要这样对待她,她们不是男人,她们无法克制的哭,是因为她们是弱者。”虽有男权的成份在其中,但是与懦弱的武士相比,真小人和伪君子的鲜明对照让看者从心里面明白黑泽明意图揭示和讽刺在日本当时的年代,武士道的精神已经是名存实亡,甚至已然不如一个山野强盗。在影片最后,雨当然是停了,天空虽然依旧是厚厚云层,但终究有金色的阳光透射出来。而在微弱的阳光下,樵夫抱着一个新生的弃婴缓缓离去,行僧也终于看到人性中依然存在的真挚的一面。在叙述了漫长的八十多分钟人性的懦弱和欺骗之后,黑泽明在结尾给了所有人一个金色的美丽希望。

      回过头来,有软弱的地方就有欺骗固然是对。然而,软弱从何而来?再追溯回去,强盗在第一次讲述他所编排的说词时,便说了这样一句话:“仅仅是一阵微风。如果没有那阵微风,也许那个男人就不会死”。是的,就是那阵风。撩起了马背上女人的面纱,吹起了她轻柔的裙摆。随即他看见了她洁白的脚踝,她面纱下纯美的容颜。于是一切发生。仅仅是一阵微风,吹起了他内心最根本最原始的欲望。然后,纯然是欲望,造就了每个人内心的软弱,并且构筑了每个人利用谎言企图展现的幻像。人心最深的地方,埋藏了多少阴暗而不可告人的秘密。幽暗破旧的罗生门下,鬼魂都觉得害怕的地方,却在柔和的阳光下真相大白。

      一阵一阵的微风始终在吹,如同欲念无尽。而每个人心里面的那道阴暗的罗生门又是多久才放晴一次?这或许是黑泽明在影片里留下的又一个质问罢。

      http://www.blogcn.com/user5/vivianisvivian/blog/1766738.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