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条国语

信条国语

275

    3.0

    常见问题

    1、约翰·大卫·华盛顿,罗伯特·帕丁森,伊丽莎白·德比茨基,肯尼思·布拉纳,亚伦·泰勒-约翰逊,迪宝·卡帕蒂娅,克蕾曼丝·波西,希米什·帕特尔,安德鲁·霍华德,尤里·科洛科利尼科夫,迈克尔·凯恩,马丁·唐文,卡里娜·韦尔瓦,乔纳森·坎普,凯蒂·麦克凯布,贝恩·科拉科,安东尼·莫利纳利,特伦特·布克斯顿,英格丽·玛格斯,瑞奇·切劳洛,劳里·谢泼德,马克·克雷尼克,亚历克斯·威克索,丹兹尔·史密斯,马塞尔·萨巴特 主演的电影《信条国语》来自哪个地区?

    爱奇艺网友:电影《信条国语》来自于美国,英国地区。

    2、《信条国语》是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开播的?

    本片于2020年在美国,英国上映,《信条国语》上映后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网友总评分高达825分,《信条国语》具体上映细节以及票房可以去百度百科查一查。

    3、电影《信条国语》值得观看吗?

    《信条国语》总评分825。月点击量1次,是值得一看的动作片。

    4、《信条国语》都有哪些演员,什么时候上映的?

      答:《信条国语》是2020-09-04(中国大陆),2020-08-26(英国),2020-09-03(美国)上映的动作片,由影星约翰·大卫·华盛顿,罗伯特·帕丁森,伊丽莎白·德比茨基,肯尼思·布拉纳,亚伦·泰勒-约翰逊,迪宝·卡帕蒂娅,克蕾曼丝·波西,希米什·帕特尔,安德鲁·霍华德,尤里·科洛科利尼科夫,迈克尔·凯恩,马丁·唐文,卡里娜·韦尔瓦,乔纳森·坎普,凯蒂·麦克凯布,贝恩·科拉科,安东尼·莫利纳利,特伦特·布克斯顿,英格丽·玛格斯,瑞奇·切劳洛,劳里·谢泼德,马克·克雷尼克,亚历克斯·威克索,丹兹尔·史密斯,马塞尔·萨巴特主演。由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携幕后团队制作。

    5、《信条国语》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动作片电影《信条国语》是著名演员约翰· 代表作,《信条国语》免费完整版2020年在美国,英国隆重上映,希望你能喜欢信条国语电影,信条国语剧情:世界存亡危在旦夕,“信条”一词是唯一的线索与武器。主人公穿梭于全球各地,开展特工活动,力求揭示“信条”之谜,并完成一项超越了真实时间的神秘任务。这项任务并非时间之旅,而是【时空逆转】


    同主演作品

     明星可左右滑动
    • 约翰·大卫·华盛顿
    • 罗伯特·帕丁森
    • 伊丽莎白·德比茨基
    • 肯尼思·布拉纳
    • 亚伦·泰勒-约翰逊
    • 迪宝·卡帕蒂娅
    • 克蕾曼丝·波西
    • 希米什·帕特尔
    • 安德鲁·霍华德
    • 尤里·科洛科利尼科夫
    • 迈克尔·凯恩
    • 马丁·唐文
    • 卡里娜·韦尔瓦
    • 乔纳森·坎普
    • 凯蒂·麦克凯布
    • 贝恩·科拉科
    • 安东尼·莫利纳利
    • 特伦特·布克斯顿
    • 英格丽·玛格斯
    • 瑞奇·切劳洛
    • 劳里·谢泼德
    • 马克·克雷尼克
    • 亚历克斯·威克索
    • 丹兹尔·史密斯
    • 马塞尔·萨巴特

    用户评论

    • Jensen

      《信条》是我在意大利疫情缓和、娱乐场所陆陆续续重新开业以后,踏进电影院看的第一部片子。作为一个影迷,半年时间因为客观原因无法进电影院看电影,是一件非常难熬的事情——倒也不是说需要一部多震撼的电影来拯救平凡的生活,而是当一个人养成了时不时去电影院看场电影的习惯以后,影迷和电影院及电影本身就产生了一种无形的契约精神:你不偶尔去那边花点钱,心里就会莫名其妙地觉得自己对不起它。而诺兰的电影就是这种契约精神当中最典型的一个实例,首先,他的电影预告片有一个神奇的特性:你完全不知道预告片到底在讲什么。这种事情发生在别人的电影预告片里,普通观众会觉得:“算了看不懂别看了。”但如果这是诺兰的预告片,它就会给人产生一种奇妙的心理暗示:“我倒是要去电影院里看看这部片子到底能有多难懂!”

      诺兰的电影又与其他难懂的艺术片、文艺片不同,他喜欢在电影里暗藏许多解谜线索。他一边用深刻的剧情、炫丽的画面和出彩的配乐为观众编织谜面,一边又在显而易见的地方书写谜题的答案。在《盗梦空间》里,女主角艾伦·佩吉饰演的艾里阿德妮是一位“造梦师”,为团队打造梦境迷宫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艾里阿德妮(Ariadne)这个名字取自于希腊神话里一位国王的女儿,她爱上了要去迷宫里斩杀牛头人的忒修斯,于是交给忒修斯一个线团,帮助忒修斯顺利走出迷宫。因此,在希腊神话中,艾里阿德妮也被称为“迷宫的主人”。诺兰在《盗梦空间》里还特地为艾里阿德妮安排了一场手绘迷宫的戏,用一根线描出了纸上迷宫的出口,和她在希腊神话中的形象不谋而合。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说,“诺兰电影里的一切细节都是有意为之”、“诺兰的电影一定要二刷、三刷”。他在电影里建构的一切巧思和暗示,都能让观众在走出电影院后、回家路上的时候、洗澡的时候、吃饭的时候反复回味和思考。这种通过电影余震带来的观影体验,正是诺兰电影的魅力所在。

      《信条》作为诺兰的最新作品,可以说是将这种观影体验发挥到了极致,让人惊叹于他对于电影细节的考究。在整部电影里,任何诺兰镜头中故意让观众看见的、故意重复多次的台词和人物名字,那些着重拍摄的宏大场景和艺术作品、符号,都是诺兰为观众布下的谜底。在《信条》的预告片中,诺兰给出了两个重要的线索:第一,正是英文版电影标题《TENET》本身,它既是谜面,也是答案。它是电影里主角所在的间谍组织“TENET”的名字,从字面上来看,这也是一个字母对称的回文单词,无论是正向拼写还是逆向拼写,都能书写成同一个单词。第二个线索,是主角的一句台词,提示观众:“不是时空旅行,是时间逆转。”

      一切还是要从一块诺兰未曾在电影里给大家展示的石板说起。

      这块石板名为“SATOR方形(Quadrato del Sator)”,起源于西欧、碑文以拉丁文为主,由五个单词组成:SATOR、AREPO、TENET、OPERA和ROTAS。这五个单词分别对应了《信条》中的俄罗斯人Sator、仿制戈雅画作的画家Arepo、间谍组织Tenet、发生爆炸的剧院Opera、以及Sator在自由港保存艺术品的公司Rotas。虽然诺兰没有在电影里直接展示过这块石板,石板的喻意却穿插了整部电影。多年以来,这块石板都是欧洲的考古学家、语言学家、历史学家难以解开的谜团,它曾被人在西欧的各地遗迹中发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庞贝古城罹难之前。

      石板以回文书写,第一行SATOR 倒过来拼写就是最后一行的ROTAS,第二行的AREPO 倒过来拼写就是倒数第二行的OPERA,在正中间的TENET 本身就是一个回文单词。

      Sator,作为电影里最为残忍的反派,是一切谜团的源头,也是摧毁世界的始作俑者。无论你正着看、还是倒着看这块石板,Sator永远是石板上的第一行单词,在拉丁语里意为“耕种者”、“创造者”,与电影情节中Sator在世界各地收集资源、打造传送门相对应。

      Arepo在电影里是伪造戈雅画作的艺术家。虽然从头到尾都没有露面,他的名字却在主角和迈克尔·凯恩以及Kat对话的时候提及了数次。在碑文上,Arepo同样也是最神秘的一个单词,因为它从未在拉丁语记载中出现过。有一种猜想是它可以延伸解释为拉丁语“arepennis”,解释为“土地的一小块”。

      TENET在拉丁语里是“持有、掌握”的意思,opera既可以解释为歌剧、歌剧院,也可以解释为作品。

      最后,rotas可以引申为"ruote",意为“旋转/滚动”或者“轮子”,在电影里是Sator的公司la rotas的名字,同时也是电影里第一次出现圆柱体传送门的地点。

      石板上的碑文整体可以解释为:“创造者把持着天宇的轮转”,sator是整句碑文的主语,同时也是电影的关键角色,他创立了rotas、引爆了opera、通过arepo的画认识了主角。所有的事件交织在一起、所有的单词组合在一起,恰好排列成了整部电影的标题:《TENET》

      竖排与横排的TENET组合在一起恰好是一个十字图形,在古罗马,十字图形是太阳神的象征。十字图形也可以被视为十字架,十字架在有些文化里有驱魔的作用。TENET在电影里,被用作正义的一方的组织名字,与邪恶做对抗。

      石板的秘密不止于此。

      从字母排列来看,世界各地挖掘出的石板都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碑文书写有着严格的规范。每个字母必须一样大、所有字母上下左右的间距必须相等、所有单词组合在一起必须是一个正方形。

      在意大利锡耶纳发现的石板

      这样严谨的书写方式可以让对角线上的字母组合都保持回文形态:

      回文书写法也呼应了《信条》最重要的主题和表现手法:扭转、回溯。

      在石碑上画一个圈,路径上的单词也还是回文。

      前文说过,俄罗斯人Sator是整部电影里最重要的人物,是碑文的主语,石板即使倒转过来看,排在第一行的单词也永远是Sator。那么反过来,Rotas(轮子、旋转)作为Sator的倒装单词,在电影里也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

      Rotas,在整部电影指代的不仅仅是Sator的公司名称,同时也以“轮圈”作为一种符号,贯穿了整部电影。诺兰以基辅歌剧院之战来开电影帷幕,用特定的摄影角度让观众看到了主角是如何绕着圆弧形的走廊和看台搜索爆炸物的。同样的拍摄手法也出现在了主角和Neil从Rotas公司出逃的过程,镜头加深了他们绕着走廊追逐的视觉效果,仿佛在一个狭窄的圆形迷宫中奔跑。也就是在这个场景里,圆形的传送门首次出现,以旋转门的方式让人们完成时间扭转。

      在此之前,还有一个让人看的时候不明所以,回想起来也是一种伏笔的场景:主角、Neil、飞行员站在奥斯陆的大街上商讨作案计划,镜头以仰视的角度,绕着他们一圈一圈地转着拍,命运之轮就此滚动。

      “周旋”于三人之间的经典镜头

      影片后半段,为主角解释时空扭转原理的女战士名字就叫“wheeler”,意思是车夫或者制造车轮的人。

      基辅歌剧院取景于爱沙尼亚塔林的Linnahall,原本是1980年莫斯科夏季奥运会的活动场馆,里面还内设了音乐厅。Linnahall在十年前被废弃,诺兰看中了Linnahall的建筑外观,认为它非常适合《信条》的拍摄需求,因此花费了很大的力气重新打扫、修缮了Linnahall,修复了音乐厅的照明设备、座椅和地毯。Linnahall是一座非常典型的粗野主义建筑,这种毫无花俏装饰的朴素混凝土建筑也被称为野兽派建筑,由于它强调实用性、成本低廉、在视觉上具有统一和连贯性,因此在二战之后的东欧和前苏联国家十分受欢迎。粗野主义建筑看上去就像是没有完工、来不及加上装饰的建筑,建筑表面粗糙,体形巨大,给人带来一种冷血的压迫感。这种设计语言也被诺兰运用到了传送门的设计上,和其他科幻电影里充满科技感的传送门不同,《信条》中的混凝土传送门尽管是来自于未来的智慧,它的造型看起来却沉重且粗糙,倒更像是部落文化的产物。

      Linnahall

      电影歌剧院爆炸镜头

      Linnahall音乐厅

      有人认为,粗野主义建筑体形过大,是极权主义的表现,用这样压抑的造型来威吓潜在的敌人。没有加工过的混凝土建筑表面在经过日晒雨淋后,会印上水渍、长苔藓、变色和腐烂,影响城市和社区的美观,遭到了许多人的厌恶,世界各地的粗野主义建筑和Linnahall的命运一样被废弃或者推倒。除了Linnahall,影片最后爆发战斗的沙漠基地也是粗野主义建筑群,取景于鹰山的废弃的沙漠鬼城,在现有的建筑群的基础上,诺兰还带领他的团队建造了许多全尺寸的粗野主义建筑,扩大建筑群的同时保持了鬼城衰败的气氛。电影中的两处粗野主义建筑两处粗野主义建筑群在影片中承担了以Sator阴谋为主导的战火场地,它们和传送门的设计都指向了冷血的反派Sator,展现了Sator生活的正反两面:他是拥有豪华私人游艇、在奢华餐厅就餐、经营高级艺术品、在风景如画的海岸边上度蜜月的富商,同时也是心狠手辣、买卖武器、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的残忍恶魔。

      鹰山的鬼城废墟

      粗野主义建筑在西伯利亚地区很常见,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电影里也对应了Sator的俄罗斯人身份

      最后,我们来说说画:诺兰为什么选择戈雅的伪作,让主角交给俄罗斯人的妻子Kat呢?

      诺兰曾经在他和泰特美术馆的访谈中表示,他最喜欢的画家是弗朗西斯·培根。培根作品中阴暗低落的情绪和扭曲的笔触是他在《蝙蝠侠》中打造的希斯·莱杰版小丑妆的灵感来源。

      戈雅是西班牙十八世纪的著名画家,创造了大量西班牙革命运动时期现实主义的作品,用画笔描绘了西班牙人民反抗欧洲暴政的英勇行为。作为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道具,导演在一开始始终没有给戈雅的伪作一个正面的镜头,它首先被迈克尔·凯恩塞进购物袋里交给主角,随后在Kat拿起画作,仔细鉴定的时候也依然没能让观众看到,这到底是怎样一幅模仿地唯妙唯俏的戈雅画作。直到Kat和Sator争执,Sator质问Kat与男主之间的关系时,侍者端上来了一道菜,递到Kat面前,像扯去了她的遮羞布一般揭开了菜罩——一幅戈雅的伪作,画着女像的素描躺在餐盘上。Kat倒吸一口凉气,谎言无处躲藏。

      当我们在研究戈雅时,戈雅画作中的女性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戈雅生活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城市和上流社会的女性角色开始发生了变化。他描绘了当时社会中自由女性的千姿百态,记录了许多从家中隐秘的角落里走出来的女性的状态。其中,最具争议的画作是《裸体的马哈》,和大多数古典主义的裸体油画不同,戈雅画中的马哈慵懒地斜靠在垫子上,看起来像是在炫耀自己的身体和欲望。戈雅的这幅作品被认为是影射了当时皇宫贵族之间的风流韵事,而在戈雅的其他宫廷画中,王后的威风也总是掩盖了一旁的国王。

      戈雅笔下的女人代表着开放、权力、风流,这些恰恰是暴君Sator无法忍受的。他用暴力和手段掌控着妻子Kat,直到Kat收到了这张改变她命运的画作。

      饰演Kat的伊丽莎白·德比茨基看起来既有韵味又保持着一种有距离感的古典美,不知道诺兰是不是故意选了一个腿这么长的女演员,Kat以毫不遮盖的绝对身高优势压过了所有的男演员……

      小鸟依人

      电影里还有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演员就是罗伯特·帕丁森。有些外表帅气的男演员可能会被外表所拖累,因为他们只能演单薄的美男角色,这也是过去我对帕丁森的印象。现在,你竟然能在电影里看到他的演技,光是坐在那边点杯可乐,都能产生一种让人好奇又不敢靠近了解的气场。据说电影里的打斗和汽车特技全都是帕丁森自己完成的。

      因为疫情关系许久没有踏入影院的朋友们,可以像我一样把《信条》当作是拥抱影院的契机。诺兰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在影院观看优秀电影的体验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被流媒体取代的。他的电影足够精彩到让人无法快进、让人不想错过画面中眼睛能够捕捉到的任何一个细节、让人驻留在漆黑的影院里看上两遍、三遍,让人逐字逐句逐帧地感受关于电影的一切。

    • Jensen

      为了骂《信条》把自己逼成了诺学家。nn“不要尝试理解它,去感受它。”nn这是今年最好笑的一句电影台词,当然并不是因为这句话本身有什么问题,而是因为诺兰不知道这句话让整部电影都沦为了笑话。nn在《致命魔术》之后的作品中,诺兰团队里配合得最好的一对不是诺兰和汉斯·季默,也不是诺兰和李·史密斯,而是李·史密斯和汉斯·季默,而诺兰是拖后腿的那个。nn上面这个结论是《信条》所展示的,因为这部电影让我们彻底认清了没有了李·史密斯和汉斯·季默的诺兰,究竟处于一个怎样的水平。影片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不遗余力地告诉观众,诺兰的导演能力到底能差到什么地步,糟糕的场面调度和剪辑到底能把空间关系交代得乱到什么地步(这点跟《八佰》有得一拼,公路枪战和第三幕战争戏完全看不清敌我位置关系)。大量交代故事前景的第一幕场景与场景的转换有任何有效的衔接和过渡吗,角色与角色有产生任何的化学反应吗,有发生任何可信服的情感联结吗,或者我是否应该问,这些角色真的像个人而不是念白机器吗?至于你要问我剧情的每一处起承转合我都理清楚了吗,我得承认并没有,但不是你诺兰告诉我“不要理解要感受”吗?而以上就是影片让我“感受”到的。nn虽然在他以往的作品里也不太把角色当人,但他至少把观众当人,当然你也可以说《信条》是“最纯粹的诺兰”,我也不反对,因为“最纯粹的诺兰”实际上说的就是最差劲的诺兰。nn诺兰真的知道自己作品里真正不需要观众去“理解”而是去“感受”的是什么吗?nn不是高概念设定,不是那些需要反复厘清的叙事谜题,也当然不是无法共情的工具人,不是生硬死板的摄影机调度,而是以剪辑和配乐的配合所形成的叙事与视听的节奏感。nn这种节奏感是不需要动脑“理解”其背后的故事逻辑或是高概念设定,便能令人直观地“感受”到它的“好看”的。这种“好看”是比简单直给的视觉奇观更能持续吸引观众目光的磁石,是影像推动剧情运转的高效燃料。nn写到这里应该劝退了不少诺兰的做题粉,所以接下来讲的才是本文的重点:诺兰以往作品中的这种节奏感如何调动观众的“感受”,以及它在《信条》中的荡然无存如何成为混乱的来源。nn同样是需要交代大量故事前景的高概念设定影片的第一幕,《信条》的第一幕显然可以拿来跟《星际穿越》《盗梦空间》的第一幕作对比。

      不仅场景与场景间有着清晰的既视区别和先后次序,并且在经过了两分钟的台词讲解后,还插入了一小段分散观众注意力的情节:

      不仅缓和了观众前面处理台词信息的紧绷神经,还交代了角色间关系的发展。随后,讲解继续。

      在经过了一段完整的导游式的逐景讲解后,这一游览以数个问题作结:库伯去不去?去哪?他们是谁?而问题的推进并不像刚才那样依靠移步换景完成,而是直接切回了游览的起点,镜头也为适应多人对话而设计了较为多变的景别和构图,缓解了前面因大量双人对话戏正反打产生的视觉疲劳,持续带给观众新鲜感。

      虽然感觉其实也就是花式上课,但起码多了几个机位(?)

      最后以迈克尔凯恩的一句“你发现发射室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再次将愈发枯燥的单场景讲解用悬而未决的问题给打断,让角色与观众再次回到先前游览中。

      正因为有了对场景与场景间次序的明确认识,当剪辑让刚刚莫名中断的游览再次延续下去并赋予其新的目的时,观众会产生一种仿佛先前遗漏了信息的错觉,于是也更愿意去主动地获取影片接下来抛出的信息,去做出“弥补”。nn在《盗梦空间》的第一幕也同样有一段长时间的前景信息交代——大约在影片的第50分钟处,此处在剪辑上的变调则更为丰富且更具观赏性,包括但不限于:nn全景角色站位变换三个场景——

      适时插入介绍性的动作(并处理成笑点)——

      插入简单直接的“台词奇观”——n小李:“第一层一周,第二层六个月,第三层十年。”n渡边谦:“我买下了航空公司,觉得这样会方便一点。”

      简短地插入一段剧情伏笔——

      用闪回画面补足台词信息,并鲜明地区分场景间的冷暖色调——

      影像的节奏感取悦了观众的“感受”,在这个前提下观众才能以更为轻松的姿态去“理解”其中的信息量。nn尤记某位友邻对《星际穿越》的评价,大意是诺兰唯一让他觉得厉害的就是诺兰讲三个小时的故事不会让人觉得无聊。诺兰确实调度不行,但他知道如何让大段大段的对话变得让观众易于消化而不觉得疲劳。当然我以前是这么想的,而现在我更倾向于认为那些是李·史密斯的功劳,因为在《信条》的第一幕中,几乎所有的解释性念白都是由大量生硬的正反打所呈现的,一段又一段冗长乏味的对话不经任何编排地砸在观众脸上,场景间没有任何有效的转场衔接和空间关系交代,跨越几大国也尽是毫无辨识度的环境、不变的机械念白、不变的糟糕调度。nn《信条》的第一幕有哪怕一场让人“感受”到“好看”的文戏吗?没有。诺兰有没有尝试《盗梦空间》《星际穿越》中的节奏驱动呢?其实是有尝试的(尼尔策划自由港飞机事故前后的一段大量对话戏间的交叉剪辑),但其调动“感受”的机制是完全失效的,尤其在刚开始时,高妹在学校门口向男主描述自由港,画面一切,一辆车驶入自由港,尼尔下车,上一场景的静止调度与下一场景的运动调度和台词语义的接应让人以为剪辑点意味着叙事的推进,却又被再次切回高妹与男主对话的剪辑点告知是两个场景间毫无意义的往复,只是为了交叉而交叉,无法构成相互间有效的信息互补,男主对尼尔说的那句“她说......(过去式)”无疑是再次强调了两条线的先后顺序,让交叉剪辑更是成了鸡肋的存在。在观众才刚来得及厘清剪辑逻辑,还没来得及“理解”台词内容时,影片又进入了下一轮的场景往复的交叉剪辑中。在台词的信息量已然多到难以“理解”的时候,就连一向只需“感受”的剪辑逻辑都成了需要“理解”的东西。nn而到了中段尼尔进入空港仓库听导游介绍艺术品区的安保系统时,本应匹配紧张情节的电子配乐却在此处无故加强,甚至盖过了导游的说话声音,完全不匹配的配乐成就了尴尬的节奏。

      当然你也可以反问,凭什么说这首配乐就是用来匹配紧张情节的?对不起,不是我说的,是诺兰就是这么干的。Freeport这首配乐,最早并不是在这里出现,而是在男主与尼尔潜入军火贩的豪宅时最先响起的,那是一个典型的间谍类型片执行任务的桥段,氛围与旋律的对位让观众加深了对这首/这类电子乐的固有印象——它就适合配这种情节。

      所以当这首配乐在之后的大量交叉剪辑的文戏中出现,并在毫无动作/情节突转的征兆下加强,观众只能“感受”到吵闹,和严重的音画不对位。nn李·史密斯显然很清楚如何用剪辑给诺兰在数个单场景内的呆板调度藏拙,而更换了剪辑师的《信条》则清楚地用剪辑让诺兰在数个单场景内的呆板调度一览无遗,以至于让我们能成功意识到,剪辑真的只是让主角们多换几个地方念台词而已。而剪辑师大概也是被自己搞懵了,想着让男主和普利亚换个地方谈话,却居然在单一场景中进行了“跳切”:普利亚说着话起身,男主跟着起身,在台词未中断的情况下,两人直接被剪辑师“瞬移”到了阳台上。

      还打算重刷的朋友可以去证实一下我说的这段

      不说文戏了,接下来讲讲诺兰以往作品中高潮戏的编排特点:以贯穿其间整轨的强节奏感配乐带动单场景内的调度或多场景间的交叉剪辑,创造出极其直观易于感知的视听韵律。通俗来说,这种体验类似于看B站上的“高燃混剪”(没有贬低的意思),看画面与配乐互相踩点。nn一是单个场景内的动作/情绪“踩点”,比如《星际穿越》中的巨浪一段:镜头循着海面上摇,配乐的节拍突然加速,当镜头上摇至呈现出巨浪的顶端,配乐也同时达到高潮。

      进度条也给你们看到了,打开原声带播放Mountains可以直接脑补画面。nn当然还有一类 “踩点”,配乐的加重不以情节或动作的突转而以台词为信号:

      对于此处为什么不是以情节或动作的突转为配乐加重的信号:我们可以看到真正的动作突转其实早就发生了,即——面对旋转下跌的永恒号,库伯果断地启动引擎直追。但当时的观众仍然与布兰德一样,处于目睹爆炸后惊魂未定的情绪余波中,根本不知道库伯要干什么,于是布兰德替观众发问,得到一句简短有力的台词:“对接。”观众如梦初醒,配乐也迅速落下重音,完成对观众情绪的呼应。什么叫 “感受”,这就是可“感受”的。nn这些例子在诺兰以往作品中比比皆是,它让画面变得像是在遵循某种不可抗力的内在旋律一般,巧妙掩盖了单镜调度的乏力,仿佛是将一个薄弱的和弦融进了宏大的交响乐章之中。nn配乐成就了影像,影像也成就了配乐。当我们走出电影院打开音乐播放器,为影片每处情节突转“划重点”的配乐依然能够带给我们一种强烈的“既视感”。n

      n二是多条故事线伴随配乐的交叉推进,让剪辑点、动作的突变、配乐的突转形成相互紧密咬合的齿轮组,驱动叙事机器高速运转。nn没必要搬出巴赫来理解诺兰,太抬举他了。以往的诺兰对影片中重头戏的处理就是mv式的,尤其《黑暗骑士》《盗梦空间》《星际穿越》《敦刻尔克》的高潮段落直观上的“好看”即是因为它们在情节编排上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形成了一种影像的音乐性,让我们能够“看见”这些交替的画面所谱成的曲调。这一方式并不讲究单个场次内的精彩而复杂的调度,恰恰相反,它需要每一个单场戏内的调度足够简单直观易懂,才能将这些调度动作的碎片做成一套自成体系不互斥的集锦,为配乐的旋律示踪。nn典型如《黑暗骑士》中的一场小高潮,大概位于影片的第45分钟左右。

      被交叉剪辑在一起的三条线分别是:瑞秋与哈维在宴会一角交谈,戈登告知局长后者是小丑的目标,法官在车里收到匿名信封。尽管我们尚且不知道这三条线的内在联系,但交叉剪辑的处理仿佛又是一种冥冥之中的警示。毕竟后两条故事线本身的悬念已经足够让人紧张了,而看似处于安全区的瑞秋与哈维却被剪进了与后两条故事线并列的位置,给观众再添一层心理暗示,此处叠加出的悬念是靠剪辑制造的。nn随后,以局长饮下毒酒为信号,配乐渐强。

      并在布鲁斯韦恩将哈维弄晕后,响起急促的打击乐。

      两条线上的戈登和韦恩的动作都是对即将到来的危机的反应。诺兰让悬念循着剪辑和配乐的节奏再次加强,并在接下来达到剪辑最高频时将积攒的悬念迅速释放。

      小丑在不露面的情况下接连得逞,高频的交叉剪辑与配乐营造出强烈的悬念与恐怖感:策划这一切的小丑在哪?紧接着,小丑突然出现在了看似最安全的宴会上,最后一个悬念也被释放。

      一声枪响,打击乐骤然停止。视听节奏与小丑的配合完成了对观众的多重绞杀,三条线的交替达到了1+1+1>3的效果。

      诺兰需要汉斯·季默的强旋律强节奏感的配乐来为他的每一场重头戏定调,而李·史密斯的剪辑则为配乐的节奏示踪。nn当然,悬念的驱动也不可忽视,《黑暗骑士》如此,《星际穿越》也是如此。nn我们来看之前被友邻普遍吐槽的一段交叉剪辑YQY-Vader的广播

      之前对这段有一些自以为是的解读空白岸的广播

      不过后来看到了一位友邻的一个挺有启发性的见解,觉得不太有必要这么去“理解”,就像原本也不太有必要去“理解”这几条故事线的内在逻辑是否严密,只需去“感受”它的节奏和韵律感丧面人的广播(这条转播启发了我这篇文章的大部分内容)

      n当然,这一段的剪辑和配乐,仍然是以悬念为立足点驱动叙事的。与《黑暗骑士》不同的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黑暗骑士》中单个悬念的聚敛与释放的时刻,而《星际穿越》中的一段却是多个悬念的交替上升。处于危险中的库伯能否联系上布兰德?墨菲为什么掉头?布兰德能否顺利赶到?库伯能挺住吗?墨菲为什么冲进玉米地里?罗姆利发现的差错又是怎么回事?布兰德的警告能让罗姆利及时撤离吗?我们发现,这些悬念由发生到解决的过程,是彼此被剪辑镶嵌在一起的:一个悬念刚刚解决,与此同时另一个悬念正在发展,而还有一个悬念则处于萌芽状态,最终形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断上升的“谢泼德音阶”。

      然后,请大家点开原声带中的Coward一曲,把进度条拉到第5分钟后,“感受”一下汉斯·季默如何用钢琴和弦乐精准地描述悬念的螺旋上升形态。

      而诺兰到了《敦刻尔克》,实际上是把《星际穿越》中对高潮戏的处理,直接扩充成了一整部电影。它抛弃了物理概念,抛弃了繁琐叙事,抛弃了背景交代,抛弃了角色塑造,直接以剪辑和配乐铺陈出非人的节奏和旋律,带来最为直接的感官压迫,为这场战争的非人性做出注解。于是,观众反而对这些连名字都记不住的角色产生了共情,因为角色感受到的即是观众所“感受”到的。nn也因此,与其说我认为《敦刻尔克》是他最好的作品,到不如说这是诺兰最巧妙的一次藏拙。极简的剧本剔除了冗长的对话和鸡肋的情感描写,开阔的地理环境和并不复杂的置景为诺兰并不擅长的景别选取和空间调度降低了难度。nn如果说《信条》是“最纯粹的诺兰”,那么《敦刻尔克》就是“最纯粹的李·史密斯-汉斯·季默”。感谢莫得感情的诺兰,又用莫得感情的方式让我磕到了男男CP,落泪了。nn《敦刻尔克》只举一例,这是诺兰所有作品中最令我震撼的一次剪辑与配乐的相互踩点。大家可以自己去拉一遍这段,我就不多说了。

      配乐的重音落在了壮阔的三线交汇大全景处

      说完诺兰以往作品中的高潮戏部分,再来看《信条》。nn动作和配乐的踩点,《信条》也有。

      当配乐进行到如进度条所示的“蓄力”阶段时,我们看到的是对配乐中这一“蓄力”的动作毫不敏感的调度与剪辑,依然在琐碎地展示主角二人的束装、系扣、调机器……让弹射时配乐的骤停失去了它本应有的视听张力。nn在劫车前的一段,尼尔驱车送男主执行任务,停在消防车旁,以男主下车后爬到消防车上这一动作为信号,配乐加重。但此时的镜头调度却显得不知所措,因为这一动作被置于尼尔车内的摄影机交代成了一个普通的转场:观众相当于坐在尼尔的车内,目睹着男主下车,又透过车窗看见他爬上消防车,动作的节点被呆滞的调度和剪辑钝化成了过场,突然加重的配乐更像是在硬拗这一动作的节点属性,无法与观众的“感受”形成互动。

      妹有找到图

      如果《信条》真的如一些友邻所说,是一场诺兰故意不让观众理解的非人机械建构,那他也不会花费如此多的篇幅在反派夫妻身上了。另外,诺兰就是诺兰,没必要把他当成90年代的哈内克,诺兰对自己作品的非人属性没有半点自知。nn安排一个女主角加一个孩子,就以为是有情感有人性了?在观众对男女主之间的情感还没有什么认同时,强行上演生离死别的选择,不觉得尴尬吗?nn肯尼斯·布拉纳的演技也是灾难级的,他的角色从神态动作到愚蠢的台词都像是直接从汤米韦素的电影里走出来的模样。“如果我不能拥有你,那么没人可以!”诺兰居然能写出这样的台词,太不可思议了,我先吐为敬。

      当他甩出一连串愚蠢的台词(我记得他当时大概说的是类似“我要让你看看一头发怒的狮子是什么样...”这种二到极致的话),剪辑、景别、配乐,无一不在严肃认真地配合着他的滑稽杂耍,这种冷幽默着实令人捧腹。nnn多线交叉剪辑与配乐的配合,《信条》也有。

      整个第三幕,从准备阶段开始,男主、尼尔所在的红蓝军队和女主与反派周旋三条线都被交叉剪辑在了一起,由一首Posterity贯穿。但问题是,战争线与女主线,无论是二者行动的性质,还是观众观看二者时的情绪,都大相径庭,完全无法被同一条整轨配乐整合在一起。看着“卖力”的交叉剪辑,我只感到这种强扭节奏的尴尬和可笑。nn诺兰以往作品中,最直观的能被“感受”到的“好看”,在《信条》中全然不复存在,但他即不是决绝地放弃,又不是另辟蹊径,而是蹩脚地强拗姿态,这就更难看了。

      就《信条》现在的面目,我只能理解为他以往作品里的那些“好看”的部分可能甚至都不是他自己的功劳,而是李·史密斯和汉斯·季默配合的结果。

      ——————————————

      nn以前我会认为,诺兰对胶片,尤其对实拍的坚持,是他古典、老派的原则性体现,是值得肯定和褒奖的。而看完《信条》后,恕我直言,我感受到的不是他的老派,而是土鳖。nn当恐怖分子一脚踩碎大提琴,当主角在打斗中将对方砸在无数幅画作上,当成吨的金条被泼洒在路面上,当一架747直愣愣地撞进仓库并引发一场毫无观赏性的爆炸时,诺兰在指望观众“感受”到什么?而他又自认为观众能感受到什么?是奇观的美感吗?不,是烧钱的快感。观众发出的感叹大多不是“好看”,而是“好贵”。《信条》集中暴露了如今坐拥资本的诺兰在实拍奇观中所展示出的暴发户思维。然而,当观众走出影院,想到的却是虽然它观赏性不佳但它的实拍制作确实烧钱不少,于是自行脑补了“值回票价”的资金运转(我投资了炸飞机!我好棒!),从而获得了虚假而廉价的满足感,一种精神胜利法,而电影中肉眼可见并不好看的奇观和观众在观看时真实的视听感受则被掩盖。这种摆弄巨资的暴发户式的实拍奇观思维,与他在以往就已显现而在《信条》中完全外露的对操纵高概念的迷恋的技术霸权主义倾向(引自友邻短评brennteiskalt的广播),是一体两面。nn各位有兴趣欢迎来读读前段时间我给桃厂写的一篇稿子https://mp.weixin.qq.com/s/SUI0Zk0QBIbLwYaOVjwoRQ(前面的营销号式的废话可以跳过...),里面借助影片文本聊了《星际穿越》中诺兰如何坦诚地对待他的实拍情结,再对比着看《信条》的实拍,你会发现后者不只土鳖,还虚伪。nn对某种拍摄制式的坚持,从来不应该成为夸赞或是批评导演的理由,而是要看导演是否对其选择的方式物尽其用。所以,我也恳请诺兰放弃70mm胶片IMAX,越大的画面只会越放大他在景别和调度上的缺陷(大量对话戏的近景怼脸正反打,让观众的视线在巨大的银幕上一会儿晃到这一会儿晃到那,一场戏看下来全程摇头晃脑,大画幅反而成了观看的负担,更别说过量的字幕了);也恳请他放弃实拍奇观,不会调度还实拍什么,毫无观赏性的奇观也叫奇观?(那么有好看的实拍奇观吗?有的——《疯狂的麦克斯4》。要是觉得这个对诺兰来说要求太高了,那么还有一个——《速度与激情8》天降汽车雨,就观赏性而言,诺兰还不如这个。)nn你嫌炸飞机炸得不爽?我告诉你,这是花了多少多少钱实拍的!你搞不懂那个啥啥啥名词?我告诉你,那是一个多么多么牛逼的概念!你嫌配乐扎耳?我告诉你,这个配乐倒放也一样听,牛不牛逼!nn发现了吗,这些快感并不来自电影本身,而来自这些“场外信息”,来自自我感动,诺兰pua功力属实了得。nn《信条》有好看的实拍奇观吗?有的。nn第三幕战争戏中,一正一逆复原并摧毁两次大楼,是整部电影唯一让我能够“感受”到它的“好看”的片段。这样的“关卡”设置本应贯穿整场战斗,而不是只作为一个特殊的小高潮出现。因为这种固实的“关卡”不仅是对时间钳形战术最直观的展示,还间接交代了红蓝两支队伍的相对空间方位(虽然也很笼统)。但是,除了这一片段外,其余都在不遗余力地展示诺兰糟糕的场面调度,就别说交代敌我位置关系了,连红蓝两队的位置关系都搞不清楚,极大程度地让我找到了当初看《八佰》的战争戏的感受:乱。nn实话说,一正一逆的故事设计给场面调度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在这个前提下,布景和摄影更应该去加强“路线”或是“关卡”的空间感,去作为正逆双方视点的一个恒定的参考系。这也是为什么关卡式的正逆炸大楼的设计是好的,即便观众无法透彻“理解”它的内在逻辑,也能被爽到。nn但在一正一逆的两场公路追车戏中,“路线”的空间是断裂且残缺的,这要多亏了糟糕的调度和剪辑。试问多少观众在第一遍的时候,看清了在反派撤离黑色SUV时公路上其实有四辆车?

      在尼尔与反派一方发生枪战时,从男主被反派手下押进一辆车内,到他们抵达红蓝房间外,没有经过任何转场的交代,只有一个剪辑点,让第一遍看的我以为枪战就发生在红蓝房间外。

      第三幕战争戏,更不用说,调度和剪辑的双重灾难。nn还有一点就是,《星际穿越》和《敦刻尔克》中大量依附于实体道具的固定机位,在《信条》中也消失了。

      如果说《星际穿越》用这种固定镜头去拍太空戏,我们还可以批评它的呆板,那么当固定镜头更频繁地用在《敦刻尔克》中时,它带来的是最为直接的在场感:观众被反复捆绑在坠落的飞机、下沉的船只上,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海水淹没。

      而除了在场感的营造这种战争片尤其需要的特点外,固定镜头与其所依附的实体,还成为了时间流逝的参照物。如果你看不懂这句话,那就看下面这张图吧。

      时间的流逝所带来的危机被直观地呈现,由此让观众体验到排山倒海的压迫感

      如果诺兰在《信条》中可以多设计一些类似正逆炸大楼的“关卡”,甚至是像《敦刻尔克》一样将镜头固定在“关卡”中某一具稳定的实物上,让观众能够以此作为时间与空间的参照物,那么他正逆并存的场面调度或许会更加高效,至少不至于如此混乱。

      《信条》的情况就像是诺兰在正逆时间流中,失去了空间的支点,找不到急流中的落脚地。最终像一个皮球一样被自己设定的高概念胡乱踢来踢去,而他自己还自我感觉良好。

    • Jensen

      是的,大多数人都没看懂。对于严肃的影评来说,我们不能拿看懂没看懂来评价一部电影的好坏。但是当所有人看的不明就里,说不出好来还都说好的时候,我认为这是片子和观众都出了问题。我想大家都知道皇帝的新衣这个故事。

      9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导演等内容类大奖一个提名都没有。我认为这足够说明问题了。

      以下原文:

      信条,就是一部皇帝的新衣,扒掉一流的制作和突出的视觉奇观这部电影什么都不剩。被大家拍手称快的时空逆转、时间倒流的创意,在这个电影里它存在毫无意义。结构玩得溜,形式叠得多,脑洞来的清奇并不等于好电影。谁能告诉我这部电影讲了个什么?既然故事大家都没看懂,那么请从任何其它角度告诉我这部电影在干什么?大家究竟是被视觉奇观震撼的体无完肤,还是所谓时空逆转超越了你们的想象力?难道就没人看到诺兰在力尽所能地在一个不具备任何说服力的故事上往死了打补丁吗?在通过不断变换的场景掩盖叙事的不足吗?电影场景做得足够丰富使得内里的叙事不足却被严重消解,被忽视。那些声称好的人,我就问一下,聊个天还跑到帆船上去聊的用意是什么?下个楼聊聊也成啊,你们知道为啥坐个帆船去聊天不?为了女主把丈夫弄到海里去?就为了这个情节?是的,诺兰就是只为了表达这一点,然后搞了双帆船在水上驰骋,然后大家视线的重点全部落在了视觉呈现上,而不会再去计较它的必要性。

      普通的一场戏,就能暴露创作者的勉为其难和有心无力。这样的戏在整部电影里数不胜数。诺兰的这一弊病早在《盗梦空间》里就初现端倪,但好在尽力克制,故事逻辑做到了层层递进,不失为惊艳的作品。但在《信条》里,场景完全沦为了佐料。本来洗个头洗头房就能干了,诺兰非得到夜店去,本来刺个绣坐房檐下就能干了,诺兰非得到屋顶上去。我是说,场景应当建设在故事逻辑的必要性上去,而不是哪里看起来带感去哪里,一个场景的接续是出于故事的必须才走到了这个场景里去,诺兰是出于刻意才让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了那里。骨子里是个“网大”,非得做成IMAX。包装让这部电影看起来不low而已,但很多人误以为这是高级。我为何说它是个网大,因为它往里头塞得东西太多,各种设定,各种元素,各种猎奇景观,空有其表,却没讲好任何一个点。那些猛夸这部电影好的人,电影最后的战争场面到底拍了个什么?乱到那个地步,看不明白观众来背锅?

      说白了,还是那个问题,做到了场景的丰富,单个场景的好看,却无暇顾及它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诺兰在那里发散脑洞忽悠人,一帮看不懂的,也不想显示自己智商低,就跟着说好牛逼。咱对自己的心灵真诚一点,没必要佯装喜欢和认可,这一点都不丢人,相反是你真实自我的开始。

      看不懂的电影有很多,比如大卫林奇,比如科恩兄弟,比如沃卓斯基姐妹等的作品,但他们起码顾及一点,整体逻辑能自洽,大方向不露馅,该给你的信息都给你,而不是刻意花里胡哨让你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诺兰则不一样,他是无能把琐碎的信息整合成一个自洽的故事闭合,只得采取技术花样,让你拎不出来有效信息去“恍然大悟”。

      一些影迷,为了证明自己看得懂,没完没了的帮诺兰查漏补缺,在那里普及熵的知识点,犯不着,真的。当年看《黑客帝国》的我还是个高中生,我看懂了,因为电影有让你理解它的一切东西,并行之有效。如今我30了,我没看懂诺兰,这不是我的问题,是诺兰没把自己搞明白,你自己都搞不明白,我无法明白,那些搞明白的人,我只能说,你们真优秀,,,,

      更新一下:

      这部电影仿佛让理科生有了一种空前的优越感,老衲我看了那么多电影,第一次知道原来看个电影还需要储备物理知识,没学过理科还不能看电影了?这部电影是拍给理科生看的?那我要是看个《修女》是不是还得去修道院进修一下。现在看个电影的门槛这么高了吗?电影是有门槛的, 但是这个门槛仅限电影本身,我看个《白宫风云》《纸牌屋》是不是还得有白宫实习的经历?我看个《大明王朝》是不是还得到历史专业进修一下或者穿越回去在翰林院供个职啥的?电影是拍给普罗大众看的,不是给理科生看的,电影是视听艺术,不是搞科研,所以那些云理科生别给理科生抹黑了。一部电影的正确打开方式是“电影”,这是最起码的,而后才是关乎题材、形式、设定以及专业性等的讨论。一部电影的打开方式是物理,我看物理通识类书不好吗?不论是历史、数学、音乐等任何涉及到专业知识的电影,打开方式都是电影,而不是专业知识。如果一部音乐题材的电影打开时在教你作曲法,你受的了?我去看音乐会视频不好吗?所以,电影的准入门槛就是叙事(故事+形式),而不是把别的学科当成准入规则,这对于行业而言是件坏事。《信条》就是一部刻意拔高门槛的所谓科幻片,你拍成了这个样子还有理了?那些认为信条拍得好的,不是因为作为电影的“信条”多么优秀,只是作为高概念堆积的它很难懂。那些声称看懂了“信条”的,怕只是费尽周折搞懂了那些高概念,而不是电影。但是话说回来,搞懂了这些高概念和看懂一部电影有什么关系?解决了概念的麻烦,这部电影的实质性内容简直令人捧腹,随便拿个故事线举例:反一得了胰腺癌,要让全世界陪葬,本来一个渣男,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竟然是回到爱情发生过的最美的地方谢幕,突然深情地不行。讲真,郭敬明都写不出这么玛丽苏的故事来。穿透所谓难懂的高概念文本,故事底色苍白得令人发指。然而反一竟然已经是电影里最丰满的人物了。就这玩意儿,只能堆那么多所谓逆熵的噱头来撑门面。那些大喊牛逼的人,到处宣传解读逆熵云云,你们是逆龄了吧。

      《信条》只不过是套用了一个所谓的物理学理论,然后头脑风暴的故事,犯不着你们如此背书解读。一个电影用了一个牛逼闪闪的理论就是牛逼的电影?这就好比一个物理学老师在课堂上胡搅蛮缠讲了一个物理学理论,理论再牛逼,但是你课讲得一般啊。哲学院的人也讲康德和尼采这不代表这个课就牛逼,问题是你怎么阐释这一内容的,形式的巧思不代表故事的高端。大家热衷的诺兰的创意无非如此罢了,就是同一个场景里正序和倒叙同时进行,这和你在小区里碰到一个倒行锻炼的大妈有什么区别?这就让你兴奋高潮了?只是这一情形在电影里被叙述成了一栋大楼同时复原和被炸毁,一个士兵被封闭进了水泥墙里,这和公园里那些把脖子搭在单杠上倒转的大叔有啥区别,只不过电影外观设计精彩而已,这就让你们匪夷所思,惊叹得不行了?一个设计的出现,一个形式的呈现都为服务于叙事的必须,而不是仅仅为了奇观。

      还有人说光电影里一流的制作我都不至于打个一星,而这正是我为什么打一星的原因。我们普通观众低估了现代艺术家的能耐,他们有这样一个能耐,就是能用一流的技术和巧思包装出一个不怎么样的东西,能用一个看起来震撼的形式掩盖文本的不足。这样的所谓艺术作品我们当下数不胜数,这不是思想的胜利,也不是思考之于某一个社会命题的进步,只是在陈述乏善可陈的廉价小聪明。而这就把大多数人忽悠的一愣一愣的,而那些不带脑子被忽悠了的,还自以为他和这些讲述者一样的深刻,殊不知只是被同化的浅薄。那些试图用纯粹的炫技和行业技术就想蒙混过关的作品,不好意思,它比那些本来就烂的电影更让我反胃。我是喜欢诺兰的,《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我刷过很多遍,我也期待着他超越自己,大家大可不必吹嘘什么我们需要跟上诺兰的思维,那不需要挖空心思去追随。外强中干的文本、仅供形式主义者去狂欢的廉价巧思犯不着我去同行,相反那会使得我很落伍。

      诺兰在这部电影里所表现出来的东西,让我更加笃定了,他越来越像一个爱动脑经的迈克尔贝。如果有一天,诺兰不玩这些所谓的花里胡哨的东西,就时间正序里完成一个有思想见地而非思维游戏的电影来,我照样大声喝彩。很可惜,皇帝的新衣,就是新衣。这部电影如果拉成剧本,你就知道它到底多low了。你们也大可不必说什么这部电影是需要感受的,而不是理性对待这类屁话来。电影当然是用来感受的,但艺术的创作是一个理性取舍的过程。在场景的取舍,叙事的接续上,这个电影本身就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而当这一切都被无脑吹看成是优点的时候,我就知道,诺兰身上的新衣是脱不下来了,不过你们可以继续解读,挖空心思脑补,说不定你们还能为诺兰套上一件秋裤。

      咱接着更新:

      很多人怼我,怼完就跑,提了一些问题,我还想着回复,一回复,嘿,人把我拉黑了。您可真自信呢。还有人怼我说再怼我就算人家输,咱聊的是电影,又不是搞人身攻击,但是谁要攻击我,那我会攻击回去的,而且就怼人这个,我怕你没我怼得狠。但是我们还是回到电影本身。今天和一个朋友聊了聊这部电影,我试图再深入了解一下别人觉得好的点,我完全理解你们所认同的好,那怕这部电影乱七八糟,只是有那么一两个点让你们觉得牛逼,你就觉得不错,给个好的评价,那没什么。可是在我看来,一部电影的赢面不应该在于某个小机灵上,一个创意的呈现,并不证明影片整体的上乘。还有很多说这部电影多牛逼的人,基本上不从电影的角度说,一直在说脑洞,说物理学,大哥,诺兰是个导演,不是物理学家,要说严谨性,科学院那些应该比他严谨八百倍。我们是在讲故事的严谨性,你跟我科普物理的严谨性的意义是什么?我拿着手机拍一个学生朗读物理公式,然后发表视频,说你看这个学生的台词多严谨。所以你们get到我的意思了吗?电影是通过视听的叙述去呈现一个哲学逻辑、故事逻辑、物理学逻辑的过程,而不是靠主人公的几句台词。然后,诺兰根据这一个点,拼凑了很多场景,以呈现这一点,这些场景,不服务人物,不服务情感,不服务故事逻辑,完全就为了呈现一个物理逻辑。这更像是一个视频教学片,在搞熵减的猜想,属于电影的东西是什么?就这一锅乱炖,你们说不出好来,我说不好,还就不行了?

      的确有人喜欢在大众都说好的时候喊出不好,让人觉得我们这种人好像故意卖弄似的,讲真,犯不着。我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没必要把自己搞得多与众不同,要知道不喜欢这部电影,觉得这是烂片的人一大堆,这里有的人阅片无数,有的人可能还久看的不多。说说它烂就成刻意唱反调了?扣个帽子跑路就是你们的本色?诺兰的这部电影我不欣赏,但我欣赏那些真正喜欢这部电影的人,而我不欣赏的就是那些三句话说不明白,不谈电影,光怼人的下作胚子。

      咱接着更新吧:

      《信条》的宣发海报上赤裸裸的写着刷三遍的文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初衷?不论是导演的意思还是宣发的意思,都让我极其的不爽。因为它明摆着告诉你,你第一遍别指望看懂,诺兰也有这样的自信认为大多数人看不懂,但我认为这是自负,是一种赤裸裸的居高临下的姿态,但说白了不就是让多刷几遍圈钱吗?

      对于“懂不懂”我有一些话要说。什么叫懂?在《信条》的宣发里,它所指的“懂”非常单纯,就是它自信剧情你都看不懂,而不是这个故事的什么深刻内涵你无法领会,其实抛开了《信条》自以为是的复杂,这部影片的主题内容浅薄的一逼。而我认为,真正优秀的电影里的“懂”是你在能理解剧情的情况下是否能够体会电影所关注的某个主题。《霸王别姬》的文本很简单,八年级学生都能看懂人物在干嘛,经历了什么,但是不一定能深入理解人物命运之于历史洪流的无奈,真正值得懂的影片是常看常新的,它不流俗于故作复杂的技巧,这些终究不过是个表达的形式,终究会在反复的观摩中不再成为理解的障碍。但是《信条》呢?它的自负和卖点竟然仅仅在于我们观众无能看懂它的叙事。这也就是为什么,抛开它的那些奇技淫巧后你发现它的故事如此之苍白,主题如此之乏善可陈。如果有人将技巧和思维游戏看成是一种深刻,并费劲脑力仅仅是为了搞懂一个导演自以为是的头脑风暴,它的价值在哪里?我们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头脑风暴,可以去想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但这不代表这是什么精深的思考。

      《信条》这部电影的卖相是什么?需要我们如此趋之若鹜,只为了看懂它?我们大多数影迷都有重温一些经典电影的爱好,是因为它难懂吗?不是!是因为它的艺术之光和真挚感情值得我们反复咂摸,它们大多数简单的出奇,而我们能却为如此之简单的叙事痛哭流涕,为何?不是它难懂,而是它足够的人文关怀。《潜行者》难懂吗?挺难懂的,但故事叙述并不难懂,它难懂的点在于作为观众的你能否体味创作者对于生命体验的那个层次上去,而不是我故意不让你看懂,塔可夫斯基没自负和自恋到那个份上,库布里克也没居高临下在藐视观众。而今天出了一位导演届的天才,他做了一部电影,仅仅让故事文本就刁难你。你要说混乱本身是一种艺术,这我理解,很多电影如此。今敏的哪部不是呢?可是《红辣椒》就是很震撼我,《未麻的部屋》就是让人赏心悦目,因为它保证了思维之于艺术呈现的合理性,而不是思维凌驾于呈现。这是大师的手笔,这是能让你跪服的真能耐。而《信条》呢?一顿乱炖和不由分说的物理学脑洞,就要让观众认为它足够杰出,值得三刷,不好意思,它没有任何一点值得我为这样一个外强中干,毫无艺术内涵的东西花费那么多时间。

      关于懂与否,再举一个例子,《大明王朝1566》很多人说看不懂,但这个看不懂是情节看不懂吗?不是,情节很简单,它的难懂的点在于对历史精神的深刻挖掘,对政治逻辑的精确陈述,这需要反复去咂摸,这考察的是观众的综合储备和人生阅历,但即便初中生也能看懂海瑞在干嘛。而《信条》呢,它似乎只是在单纯的考察你物理学知识储备如何,这似乎能保证你看懂它。诚然,用一个中国电视剧来对线一部美国电影是不恰当的,那《银翼杀手》总是很简单了,一样的道理。我们看不懂银翼杀手,不是它剧情难,多硬核,要调动多少理性的思维去透析它,不是,你只需要调动你感性的那一面就能被它震撼,而这才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终极表达。当年我看完《禁闭岛》我也没看懂,但我知道这部片子哪里触动了我,可是那些号称看懂了,觉得《信条》牛逼的人,请你们告诉我,它究竟哪一点让你无法自拔,是形式的酷炫还是深刻的命题?就酷炫而言,《头号玩家》也比它炫彩,就深刻而言它也完全不及。《信条》的感情演绎既不是在陈述创作者内心隐秘世界的晦涩,也不是在认真表达外在世俗情感的无奈,整个情感世界崩溃成一盘,怎么就能打动得了人,至于它是如何打动那些认为牛逼的观众的我不清楚,但是打动我,我的感情还没廉价到乃个份上。

      这是唯一一部我第一次没看懂就不想再看第二遍的电影。我也不打算去搞懂它,毕竟我不是在搞学术,把诺兰脑里的小九九搞懂并不会让我提升多少,因为他还没有深刻到需要我像对待黑泽明那样去对待他。我不至于为了一个子虚乌有的物理学脑洞去折磨自己,那还不如去做一道奥数题来得有意义。

      是的,我没看懂这部电影,而它也没余音绕梁到我需要搞明白,我的剧情解读就表明了我撒都没看懂,尤其是最后那场大战。一部电影,看完没能在电影里找到乐趣,我何必跑去看解读找乐趣,那没了电影的意义。我们看完一部电影愿意看所谓解读和挖掘,是因为电影本身让我们有了这样的兴致。可《信条》呢?乐趣在周边。而那些能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就找到乐趣的人,不是我小看了你,你这个人非常乏味。

      还有个建议,诺兰往后拍片照着剧本拍,别看曲谱了,音乐轰得我头疼。

      更新:

      一些人,他们连我写的文章的核心都抓不住,我也不知道以他们的阅读能力是怎么看懂诺兰的。还有一些人,跑去私信骂我,用词无所不用其极,这些人里有的人还看过不少电影,看了那么多电影的你竟然是这样的一个境界修养,且不说你对不住那些曾经让你为之触动的艺术,你连这部糟糕的《信条》你都对不住。我完全理解他们的行为,因为《信条》提供给了他们一个电影情感可以如此廉价和冰冷的范本,他们也就从这没有多少营养的作品里汲取了他们所需要的。我对这些人表示深深的同情。还有的人,怼我的点,让我惊讶至极,我说我没看懂《禁闭岛》,他就真的以为我没看懂。我是如何阐述懂不懂这个内涵的你没看懂吗?我们当年看完《盗梦空间》何以被震撼?不是因为不懂,而是因为“懂”了,不是因为没立刻梳理出来故事的逻辑线,而是你之于人生的怀疑和梦幻,甚至浪漫的那一面被唤醒了,你被它说服了。优秀的作品总是余音绕梁,让你遐想无限,所以看完《盗梦空间》后我们去看各种解析,我们并不只是在梳理剧情,如何解读答案,而是猜想人生意义的无限可能,这是一部优秀的电影留给我们的财富,是它给了我们一抹光,让我们迷恋和神往。我们看完《银翼杀手》那最后一个千纸鹤,看完《盗梦空间》那最后一次旋转的陀螺,让我们猜想,那是感性之于理性的伟大超脱,是不再单纯地依托于现实和逻辑的锦上添花,是创作者的神来之笔。到了这个时候,创作者本人和所有观众一样,陷入了质疑和思考,而这才是创作者最高光的时刻,因为他也沉浸其中,不知所以然,不知何处去,和我们一样,没了答案……。而今天的《信条》,它完全沦为了创作者自负的卖弄,他要凌驾于那些观众,不想和他们有任何情感的交流,他只是让你看他的头脑风暴如何了得,丝毫无所谓骨子里情感的浅薄。

      那些声称看懂了《信条》的人,你们究竟只是看懂了他的故事逻辑,物理学畅想,还是在穿透了这些之后看懂了任何令人为之触动的主题?我们花费了大把的时间理清了一个东西,发现它几乎没有任何温度可言,你不觉得不值吗?

      诺兰在电影里置入任何设定都是可以的,这是做电影和看电影的常识,那怕他置入了一个子虚乌有的物理学猜想,都完全可行,他可以这么做,可是他把它仅仅做成了一套快餐,即便是他绞尽脑汁想出来了,他自己却没有认真对待,他把创意误解为深度。用了一系列的场景将这个设定搭建了起来,做成了创意大厦,只是这个大厦里,没人……

      更新:

      咱也不拼图,随便截得最新评论。

      到底是谁有失公允?有这些人在,我的那个一星,简直是出于善意。看睡着都能打四星,那么大动静你是怎么睡着的?连解析都看不懂打四星?坚持看完打四星?根本看不懂然后打四星?

      你们牛逼!!!!

      这部电影已经不能当作电影去研究了,应该放在心理学的范畴,当成集体斯德哥尔摩症去研究,还有诺兰如何施展精神控制……

      不更新我又忍不住。

      主要是回复太多,我没法挨个去回复。我们先看看一些信条粉的神秘逻辑。

      一:如果这是个国产三流导演拍的,你打几星?

      刁钻中透露着可爱,诺兰粉,你稍微自信点。你这么问的潜台词就是这是一个国产三流导演也能做的来的,是不?你好好琢磨你这句提问。这是我第一次见把心虚说得这么振振有词的。国产三流导演要拍出这么个玩意儿,那只能说明国产电影的制作到了那个水准,这是行业成熟的表现,并非导演成熟的表现,美国同理。

      二:你给《战狼》打了四星,给信条打了一星?

      从这个评论可以看出,诺兰粉的电影常识储备何其欠缺。电影的评价是介于同类型之间的,艺术的讨论才应该放在所有题材和类型上。战狼是一部动作片,作为动作片人家是合格的,我犯不着拿艺术深度去刁难人家。可你拿一部所谓的科幻片对标战争动作片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会拿《教父》的标准衡量《霸王别姬》吗?拿《铁达尼号》对标下《无间道》?这些电影各有各的好,在各自类型上做到了出类拔萃。但,艺术和理论的讨论可以建立在任何电影之间,这也就泛化了,但也有意义,而且能够精细,但以诺兰粉的水平,我认为他们进不了那个领域。我之前的更新里讲“什么是懂”的段落,就是在进行泛化的讨论。

      三:光一流的制作都不至于是一星。

      诺兰粉还是不够自信,关于制作这个,我已经在最早的更新里说了,可惜他们楞是看不懂。而且也暴露了常识的不足。什么叫一流的制作?你们所谓的一流制作只是特效好,视觉奇观突出罢了。但一流的制作并不等于大制作好吗!很多艺术片的制作也是相当一流的,但不见得砸了多少钱。另,大制作并不等价于好电影。

      四:你智商底,看不懂,没资格评价。(这种回复最多)

      关于智商这个事儿,我得老实承认,我智商一直一般。没资格评价电影的人应该是那些没看过这部电影的人,任何一个自己个掏了钱看了的,人家爽或者不爽,都有资格说观后感,不论专业与否。

      有些人说我不会写影评,可能我真的不会,我主页里就这一篇影评。但我也觉得可能是你们看剧情解析类的影评看多了,所以我这种的你吃不消。我影评写得一般,但是自信比那些拉剧情的所谓影评上档次。把故事复述一遍那叫影评?出来带节奏的那叫影评?这部电影下的剧情解析类影评发完了豆瓣发知乎,发完了知乎上B站,生怕别人抢了先机,到处刷存在感。带完节奏留下个公众号拍屁股走人,娴熟!这些人的电脑文档里,我估计除了《信条》这部电影的相关材料之外,还有某某女星深夜卖醉的材料等着蹭热度呢。

      其实,我也看了那些所谓解析类文章和视频,看完之后我就在纳闷一件事:它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完全没必要啊,看懂了,也是个烂片啊。

      五:你看过诺兰其它电影吗?研究过他吗?

      我估计诺兰粉都觉得这话问得没水平,不值一驳。

      六:各种骂我的。

      我特别感谢这些人,让我在三四天之内获得了极大的成长,让我从一开始的不满,到愤怒,最后变成了不屑。你们让我看到了人可以脑残和无耻到什么程度。

      慢慢地,我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了这群人,终于释怀了,那就是他们看完我这篇影评后才知道自己只能听个响,看个热闹,自尊心受挫了。从《信条》里刚刚获得的自信在这里被击碎,所以才跑去留言和私信侮辱别人,所谓无能狂怒,这些人才是。你们让那些真正喜欢这部电影的人都脸上无光。

      七:真诚的回复

      那些真正喜欢这部电影、并认真回复给我讲《信条》的故事的人,虽然我们对电影的认知各有千秋,但你们的涵养品质,是远胜于我的。

      谢谢所有支持并回复的人,每一个都看了,不能一一回复。有幸相遇,非常荣幸。

      更新:

      我认为关于一部电影延申出来的一切讨论都可能是有意义的。电影的讨论如果仅仅局限在某部电影本身,那么它对于当下、行业、创作而言都没了建设性。不论是好的电影还是坏的电影,其所延申出的话题都是在不断拓宽大众的思维,也关乎到对电影的评价。

      看了一些回复和讨论,我想就这些话题说一点点心得。

      一:“信条”有物理学家做顾问,理论基础是有保障的。

      我非常认同涉及到专业知识、特殊题材的电影能有相关专业人士来做顾问,这是我们国内一些电影所缺乏的,我更希望某些专业类人才能够跻身电影事业,可以丰富题材和类型。但是,专业人士做顾问,不意味着专业人士能参与创作。懂物理不一定懂电影,我相信诺兰比物理学家懂电影,这毫无疑问。刘和平老实的历史研究水平很高,又是剧作家,所以写出来的历史题材不露馅,又有精气神,但是历史学家未必能把历史题材剧给写好。我们的职场剧里没真正的职场,是因为写职场剧的编剧一来没上过班,二来也不想去了解职场生活,所以写什么戏都像在写校园。

      二:电影不一定必须讲故事,也可以是形式。

      这个当然是对的,不过是偏激的正确。剧本的结构就是电影的形式,形式的呈现也要有内在的关联性。只要你是一部电影,只要它在讲述和人有关的事儿,那么故事性就不可避免,只有强弱的区别,而不可能完全不讲故事,这样的电影不存在。既然只要有叙事,那么形式就不是单纯的。“信条”也不是一部力图用形式取胜的电影,它本质上还是个类型片,是走的标准的谍战加科幻的路子,所以剧作结构本身已经决定了在电影形式上它并非多有突破性。只是电影的视觉外观上比较炸裂。

      我认为“信条”里场景的关联性是极低的,不仅是把人物当成了验证一个物理学畅想的道具,场景也沦为了这样的道具。它在剧作上是反着来的,一般而言,应该是情节推动情景的发生和场景的转换,但是在“信条”里,你会发现场景是为了服务于某个情节的发生而刻意设计的,给人的观感是这个情节发生在任何地方都说得通,这样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太过了。诺兰似乎急于把信息释放出来,但又不想让信息的释放没有看点,所以用场景来呈现近乎无聊的对话,制造不可理喻的打斗。毕竟诺兰的这部片子不是一个以形式取胜的片子,仍然想兼顾故事性,那么在场景的接续上得稍微克制一下。一个大妈上街去买菜,那么接下来的场景就是菜市场或者菜店,在菜店里碰到熟人。一些烂片的叙述是这样的:一个大妈去买菜,却是去了gucci店买了菜,然后碰到了熟人,然而,诺兰的思路本质上是:诺兰为了让大妈碰到熟人,所以让她去gucci店买菜,这才是他的逻辑。这就是我为什么说聊个天还非得跑帆船上驰骋。回复的网友说了,有钱人在帆船上聊天怎么了?这个当然没问题,但是那一场戏的信息重点是聊天而不是帆船驰骋。我们的观众被视觉吸引了,觉得水上风车真好看,然后在这场戏里强硬拔高戏剧冲突,女一把反一弄下水。这个给人的感觉是反一专门找死去了。所以诺兰的逻辑是为了体现女一想杀死反一,所以反一主动带女一和男主去水上玩帆船,为了去水上,前一天反一对男一说我们明天找个机会聊天。非常生硬的凑了一场戏。这样生硬的戏在信条里不少。但是因为电影转场快,似乎每一场都留下了信息,我们忽略了它叙事上的合理性。那些声称看懂了的,只是在这些生硬的戏份里提取到了理解这部电影的信息,而全然不顾戏本身的质量。这就是我为什么说,穿透高概念的文本,这部片子是个烂片。那些说逻辑的,你真的懂逻辑吗?

      最后一次更新:

      先看罗伯特麦基的著作《故事》的一段:

      “如果银幕剧作家未能以其纯粹的戏剧化场景打动我们,他就不能像小说家利用作者的声音或像戏剧作家利用独白一样,隐身在自己的言语背后。他不能利用解释性或情感性的语言来粉饰逻辑的裂缝、动机的模糊或情绪的无端,并简单地告诉我们该想什么或该如何感觉。”

      这段就是对片中台词“不要去理解,去感受”的最佳回应。

      我们继续看《故事》里的另一段:nn“天才作家写不出好作品大抵有两个原因:要么是被一个他们觉得非证明不可的观念蒙住了双眼,要么是被一种他们必须表达的情感所驱策。而天才作家写出好作品一般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被一种要打动观众的欲望所感动。”

      诺兰就是被一个自己非得要证明的观念蒙蔽了双眼。他被一个自己非得想要向世人展示和解释的思维游戏绑缚了手脚,最后什么都没表达,只剩下了可怜的花样。

      我们继续看《故事》的另一段:nn“然而,切忌将猎奇误以为独创。为不同而不同,就像趋从商业法则,难免流于空洞。通过经年累月的搜集整理、广征博采和冥思苦想,终于建立起一个故事素材的宝库,没有一个严肃的作家会将自己的视觉印象囿于某一公式的藩篱,或使之沦为标新立异的下品。“范本”公式可能会窒息故事的声音,而“艺术片”的奇诡又会导致表达的口吃。就像小孩摔碎东西取乐或无理取闹以博取大人关注一样,太多的电影制作者不惜采用婴幼儿的伎俩在银幕上大叫:“瞧瞧我的本事!”而成熟的艺术家绝不会故意引人注意,明智的艺术家也绝不会纯粹为了打破常规而行事。”

      看完《信条》后,我就仿佛听到诺兰在我的耳边大喊“瞧瞧我的本事!”

      罗伯特麦基的《故事》三年前就读过了,摘抄的这几段还算是这本书的核心内容。这是一本很好的解读剧作原理与本质的书,相信很多人读过。即便没读过,但凡有足够的阅片经验,以上摘抄也能让你心领神会。

      可能诺粉会说,罗伯特麦基也不过一家之言,未必是对的。当然了,不论什么样的大师说话也都不过一家之言。但是当你要对线他们的时候,你得拿得出另一家之言。当你看的不够,储备匮乏的时候任何毫不新鲜的艺术品都能让你惊讶,你就像个没见过世面的孩子,这个时候的你狭隘而不自知,还能在低幼的知识境界里自圆其说,因为你没听过对立的观点,同时你的储备也不支持你接受对立的观点。当有人对你所热衷的东西和糟糕的审美提出质疑时,你除了跳脚谩骂别无选择,因为你的储备不支持你做出有品质的输出,除了骂你一无所有。

      n

    • Jensen

      “别试着理解它,感受它。”

      《信条》,已经刷了两遍,二刷比初看时观感好了很多,且越发觉得,诺兰真是一个“生活在五维空间的人”。

      因为他能跳脱我们惯性的思维定势,仿佛在一个五维视角,去玩转时间和空间的逻辑,而导致观众很容易跟不上趟。

      这篇文章,既是科普预热,也是解读,并强烈建议看一下。无论您是否看过电影,这部电影不怕剧透,反而会因搞不懂时空逆行、熵增熵减、时间逻辑顺序,而影响观感。

      因为《信条》 跟《盗梦空间》最大的不同之处:

      ★《盗梦空间》是带说明书的,就是电影前一个小时,用了大量笔墨进行铺垫和解释盗梦的原理、机制以及注意事项,随后才进入主线。

      ★《信条》,是一部紧张的特工片,一上来就进入诺兰体系之中,电影的攻略就隐藏在角色对话和故事情节中,而且会颠覆我们对时空的习惯认知,一旦错过或者搞不明白,真的会导致随后的剧情越发显得无序。

      不过《信条》不难懂,故事简单,逻辑挺清晰,但前提是你要适应诺兰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玩法”,且要全神贯注。

      这正是本文的目的,前半段进行理论科普,深入浅出,《信条》没有说明书,我帮您写一份;后半段解释一些剧情,假如没看片的话,看前半段就够了。

      (ps,文中由于涉及大量例证,因此虚构了一个叫“小明”的角色作为模特)


      熵增-热力学时间箭头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基普·索恩曾经通读了《信条》剧本,为诺兰梳理其中的科学概念。《信条》其实就是描述着时空穿越,只不过没有时间机器。电影的理论基础,就是热力学定律。

      单向流动是时间最明显的特征,这是“时间去哪儿了”的根源。所以就有了一个叫做“热力学时间箭头”的理论,来自热力学第二定律。

      该理论认为熵值呈现从低到高的变化过程,孤立系统总是趋向于熵增。而且熵被认为是无序的量度,随着时间流逝,孤立系统总是越来越无序,可用于区分过去和未来。

      很复杂?不要紧,咱们举个简单的例子,一杯热水,放一段时间就会变凉,这个状态是不可逆的,此乃客观存在。同理,万事都有因果,原因一般被认为发生在结果之前。说白了,我们可以控制未来,但无法干涉过去。

      因此,科幻电影中常见的时间机器以及时空穿越,是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

      但《信条》所呈现的:没有时间机器,不要紧,时间只能朝着一个方向?但我们可以“转身向后”啊,不要熵增,而是熵减,不违反定律,只是颠倒一下顺序。

      熵减情况下,我们上述的那杯水,放一段时间,会越来越热。同理,原因会发生在结果之后。


      熵减-时间逆流

      传统科幻电影中的时空穿越,无论是回到过去还是前往未来,用相对论的方式解释:就是人不动,而时间动。好比小明同学要回到昨天这个时候,就把时钟向后拨了一圈,他就回到了昨天,这就是时间机器。

      《信条》则不然,相对而言,时间“不动”,人“动”。

      电影里有一个时间转换器(门),穿过这道门之后,时间流动的方向是相反的,你就可以逆行时间了!

      在此理论下,小明打算回到昨天这个时候,经过转换门之后,还需要等上24小时。

      这时,小明所处的世界,是一个熵减的逆向世界。

      在小明眼里,面前的景象就像倒带一样,人在倒着走,鸟在倒着飞。在逆向世界,小明听不懂对方说的话,因为对方说话也是倒着说,连发音也是相反,对方问“你(ni)吃(chi)了(le)吗(ma)“,小明听到的声音是“am el ihc in”,根本听不懂。而且无法呼吸,因为逆流的空气,无法通过肺部瓣膜,气体是从肺部往外跑的。nn

      在电影的逆向世界里,有如下设定:

      ★呼吸器:角色需要带着氧气面罩才能呼吸。

      ★逆向物质:角色带到逆向世界的物品,实际上就是正常物品经过了转换之后的形式,比如逆向材料制成的子弹,子弹不是发射而是接住。

      ★逆向时间胶囊:未来与过去的沟通介质,由于是逆向物品,所以物品在未来埋下之后,会被过去的人发现。

      ★特殊服装:在逆向世界难免会与过去的自己遇见,与“另一个自己”接触会导致自我毁灭。因为你相对于这个世界是孤立系统,所以必须穿特制的服装,隔绝与外界的热交换,这样才有机会自己打自己。

      ★语音信息:听不懂逆向世界的语言怎么办,电影里一个很重要梗:你发的短信、邮件、语音记录,还有监控录像,都是发往未来的信息。角色可以随时查阅这些信息,获悉目标过去的动态,从而逆行时间,在他完成动作之间,抓住他。

      所以,时间逆流也并非简单的倒带,严格遵循“熵减定律”,结果发生在原因之前。

      只不过,我们的主角,是经过转换的进入逆向世界,他与世界不同步,并不是“倒带”,而是“逆行”,所以我们为了统一,称之为“逆向运动”。


      U型门与“回形针”

      《信条》里有一个转换门,我称之为“U型门”,像U型磁铁一样,角色从一端进去,另一端出来,就可以逆行时间。

      其实这是一种形象设计,因为角色逆行“往回走”,只是一个比喻,U型门的原理是让时间逆行,而不是让角色逆行,角色始终是在向前进的。如此设计,是导演为了方便大家理解。

      由于是逆行时间,为了避免出门的时候,与进门的自己撞门满怀,才设置了这种“U型结构”,门的出入口之间安置了一个玻璃墙,这是一个独立的隔离空间,一墙之隔同一空间两个时间。

      举例:小明进门前,发现墙另一头有一个自己朝这边做鬼脸,小明出门之后,隔着玻璃墙朝着进门前的自己做了一个鬼脸。

      搞明白一墙之隔的时间顺序,对理解电影有着巨大帮助。因为《信条》最关键的转折点,就是中段,门里门外两拨人打起来了,这是全片最懵的地方,一定牢记:一墙之隔同一空间两个时间,透过玻璃墙,能看到这里数分钟之后/之前发生的故事。

      你以为逆向就够了?不是,因为始终是逆着时间,周围对于你来说是反的,这种情况要从事某些事情是很困难的。

      就像电影中主角在公路上飙车,突然发现前面一个车倒着开过来了,顿时明白,丫逆向了,追丫的!但这样追是追不上的,因为除了时间不统一外,对方可能完全预料到你的行为,因为对他来说,你干了什么事儿他都知道,因为对方是从未来过来的,这个世界所有的一切已经发生过了。

      举个例子,比如小明要回到昨天12点去救一个自杀的人,当他通过U型门逆行的时候,他是无法救人的,因为他所处的时间上这个人死亡已经是完成时,当小明逆行到昨天12点时,这个人又是从死到活。。。在逆流的时间,小明无法干涉对方的活动

      所以,处于逆向世界的人,要在再次进去“U型门”转换一次,才能“正过来”,这才是与所处的世界同步,才算是真正的“回到过去”。这个时候,小明才可以选择救人。

      所以要进两次“U型门”,形象的比喻,角色的路径就像一个“回形针”一样,所以我给其起了一个名字叫“回形针式运动”。

      难理解吗?再次请出我们的小明同学。

      小明要赶12点的火车,结果迟到了,到了火车站,已经12点10分了,所以他穿过了U型门,等了20分钟之后,再次进入U型门,这样他就来到了11点50分,有足够的时间上火车了。而且只要他愿意,理论上他可以无数次在12点10分——11点50分之间折腾,只要有个门就可以。

      诺兰对这种“回形针”运动实则情有独钟,比如下面这张图,这是10年《盗梦空间》的截图。


      时间的钳形行动

      这个词是诺兰发明的。

      “钳形”是军事术语,就是我方于两个方向向敌方进攻,迫使敌方两面作战,诺兰在这里给你换了一个概念,两个方向,是两个不同的时间方向夹击,正向和逆向一块揍你,怕不怕?

      为了方便观众理解,电影中用了不同颜色来区分正逆,红色代表正向,蓝色代表逆向,电影中有很多小细节和场景,用红蓝标识区分,注意观察。(严重怀疑诺兰设计这个理念的时候参考了磁铁)

      逆向部队在对方事件结局之后,选择进攻,好处就是先从正向部队那里知道了战局结果,战斗开始后,逆向部队也可以随时把经验传递给正向部队。这样正向部队就可以在对方事件开始之前进攻,一打一个准,这是互为协助。但对方要是也有正/逆部队,那就伤不起了,且折腾吧。

      电影中的时间钳形行动一共出现两次:

      第一次就是高速路尽头的U型门双边大战,第二次就是电影最后30分钟我方和敌方的正逆部队大混战。这个理念也是电影的难点。

      比如下面这张图,这座大楼是究竟是先倒塌还是先爆炸?

      实际情况是,这是正逆部队一次配合,为了要制造一场大爆炸。红蓝部队各自对好时间,在正逆时间交汇的那一刻,统一发射,这栋楼被正反炸了2次。

      PS,开场华纳logo是红色,诺兰的Syncopy公司标识是蓝色,是在玩电影中的红蓝梗。


      过去无法改变

      诺兰在《信条》里并没有承认平行世界,平行世界?或许有,不是本片的重点。而是从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联系出发,借帕丁森之口说了出来:“无法解释。”

      电影始终在强调,已经发生的无法被改变。但正反派双方都是是回到过去干预一些事情,那么如何理解“过去无法改变”呢?

      请出我们物理学四大神兽之一拉普拉斯妖:宇宙现在的状态就是过去的结果,也是未来的原因!那么宇宙当中所有的变化就将包含在一条简单的公式当中,一切都是注定的,

      说人话!那就是:事物一切的发展都应该是确定的,但这又与自由意志发生了冲突。尤其是电影中的时间逆流,先结果再原因,假如角色回到过去搞事情,是否会影响结果呢?电影的答案很明显,否定了主观意识对随机因素的影响。

      举例1:小明还是赶火车,他第一次没赶上火车,所以选择逆行时间后回到过去,假如第二次他赶上了火车,这就产生了平行世界:一个小明上了火车的世界,一个小明没上火车的世界。但实际情况是,第二次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他还是赶不上火车。
      举例2:小明打算回到过去炸地球,他逆行时间的时候,发现自己在引爆前被抓了,所以他回到过去,特意换了一个去地方引爆,结果发现炸弹坏了。这也是注定的,因为小明来自未来,他回来的时候地球还在啊,所以他在过去根本无法完成炸地球的任务,这件事是互为因果。

      结论:人的自由意志和行为,无法改变因果。


      祖父悖论

      在时空穿越可行的前提下,小明回到过去如果可以杀掉他年轻的祖父,会产生一系列矛盾:既然小明祖父年纪轻轻的挂了,肯定也不会有小明的父亲,没有小明的父亲也不会有小明,那么到底是谁杀了他祖父呢?

      举例:既然过去是无法改变的,小明要回到过去救一个人,因为在过去时间里,那个人就是被小明给救了。但知道这件事之后,小明可以选择不去救啊,这是小明的自由意志。这样未来能否对过去产生影响?只能是悖论了。

      电影里,万能的讲解员帕丁森再次表明立场:这就是悖论。没别的。

      他的言论,基本也代表了导演诺兰的观点:祖父悖论与上面自由意志一样,不是本片的重点,所以《信条》都绕开了这俩问题,而重点将故事放在了完成任务的过程之上。

      “别试着理解它,感受它。”

      关于电影的理论科普,就到此为止,下面就是剧透环节了,解释一下相关电影疑点,7个问题,没看过电影的朋友,就此打住。

      ---------剧透分割线-------


      约翰·大卫·华盛顿饰演的主角,名字叫啥?从头到尾都没有透露。

      007式特工片

      电影前90分钟,就是典型的特工电影、或者间谍片,几乎让人想起了007,只不过这位特工,不像007那样风流倜傥,遇见美女没有展开攻势,而是帮助她摆脱自己恶魔般的丈夫。

      这里节奏很快,简单复盘一下:

      基辅歌剧院,主角接到任务,去截获目标,也就是放射性的钚241。结果任务失败了,钚241被乌克兰特工抢走。主角被俘后服毒,发现毒药是假的,没死成。

      被救后,神秘组织看中了主角的“美队”般的品质,交给了他拯救世界的高级任务,并向他介绍了“信条”。在“芙蓉姐”(哈利波特与火焰杯里的芙蓉)的神操作下,主角了解逆向武器的存在,芙蓉姐表示这种东西是来自未来,但不知道哪来的。

      机智的主角马上联想到,可以通过锻造子弹的材料了解产地,从而获悉这些逆向子弹是出自何方。他发现子弹的特殊金属,只有印度才有,马上锁定了印度最大的军火商——三婆。

      主角通过中间人尼尔找到三婆,对方告知,这种逆向子弹来自俄国寡头萨塔尔。三婆痛斥这位的俄国人之后,告诉主角,想要接近他,找军情六处帮忙。

      军情六处就是迈克尔·凯恩,这位告诉主角两个信息:其一萨塔尔与基辅剧院劫持案有关,他在找什么东西,但还没有拿到,其二几天前检测到了俄国一座废弃城市地下出现爆炸。

      凯恩也给主角出了个馊主意,想要接近萨塔尔,就先搞定他老婆,不愧是007的老家。

      主角伪装成卖画的商人接近对方身高190cm还穿着高跟鞋的妻子——凯特交谈中主角获悉,凯特因为卖了一幅赝品画给自己老公,而被老公抓住把柄要挟,无法见到自己的孩子。主角很同情对方,告诉凯特要把画帮她偷出来,而这幅画藏在奥斯陆航空港中一个自由港。

      偷画只幌子,主角和尼尔都坚信,这个自由港里就藏着萨塔尔获得逆向武器的秘密(或者也是放射性物质),于是他们找来帮手,用一架波音747冲进机库大楼,触发警报系统,从而潜入保险库。(这个桥段让人想起了《虎胆龙威3》里炸地铁实则抢银行的声东击西)

      结果二位发现里面除了假画之外,还从一个U型门里出来“两个人”,其中一位还是逆向人。一顿打斗,主角扎了对方胳膊一刀后让他跑了,啥也没拿到。

      主角不甘心,再次找到凯特,直接来到了萨塔尔家里,一番胶着,萨塔尔与主角达成合作协议,主角帮萨塔尔从乌克兰人手里搞到钚241,条件是让他还凯特自由,于是萨塔尔出人,主角出力,在爱沙尼亚首都塔林,一场公路骑劫战开启。

      至此,前90分钟,紧张激烈,环环相扣,乃是标准的007式间谍电影,浅显易懂,但随后颠覆。


      逆行去奥斯陆

      公路尽头的U型门大战,是全片的转折点,也是最让人懵逼的一段,结合前文关于正/逆时间的解读,这里要顺一下剧情随后发展的动机。

      萨塔尔通过U型门逆向,劫持了妻子。为了套出主角关于钚241的下落,他隔着玻璃门逼问主角几个问题,并给了自己老婆一枪(逆向子弹)。

      然后他选择正向,此时他已经回到了过去,并躲在暗中监听。这样他就听到了主角关于钚241的下落的答案,然后再次通过U型门逆向,逆行到过去某个时间点,从主角手里抢走了钚241,朝着过去的时间,逆行而逃。

      这是全片第一次时间钳形行动,反派利用逆向与正向的时间差,正向的自己在暗处监听,逆向的自己在主角面前演了一出绑架戏

      毫不夸张的是,这是全片最tm晕的地方,这段我刷了三遍才缕清了逻辑,奉劝各位,观影时不要深究,否则会影响随后的观影情绪并错过后面的剧情信息(我就是,一刷被绕晕了,一直在走神琢磨逻辑顺序,导致后面好多情节已经看不懂了)

      只要了解这是一次时间钳形行动即可,实际上就是率先知道了结果,从而展开应对措施。

      (这里是“过去无法改变”的第一个反映,与其说是萨塔尔抢走了钚241,倒不如说是主角逆向之后,主动把东西“给”了对方。)

      海扁王(亚伦·泰勒-约翰逊,大胡子造型我真没认出来他)带着支援部队出现了,这是三婆的队伍,为了阻止萨塔尔颠覆世界的雇佣军。

      主角一行人需要回到过去“追上”萨塔尔,但先要救中枪的凯特,海扁王告他,由于她中了逆向子弹,这个世界她活不过三个小时。

      于是主角带着凯特通过U型门逆向,在逆世界里凯特的伤势有缓,并且他们还要逆行时间再找一个门“正回来”,进行一次“回形针”运动,才可以医治凯特

      这里就是挑战我们思维定势的一个地方,咱们如果受伤的话,身体内自我恢复调节机制会让伤口慢慢自愈,严重的时候会对伤口进行保护,在这样条件下进行医治会达到相应功效,总之是个慢慢恢复的过程。

      但中了逆向子弹后,逆向辐射会导致机理发生逆转,伤口非但不会自愈反而会越来越严重,这种条件下人是救不活的,所以才他们会去逆向世界“疗养”,等到凯特伤口有缓,再正向之后,才能医治。

      于是主角想到了一周前奥斯陆自由港那个门。

      有人问了,他们面前就有一个U型门,为什么还要跑那么远,从这个门再进去,不就正回来?

      这不行。因为他们面前这个门以前在反派手里,是海扁王他们刚刚缴获的。主角一行人在逆向世界里时间是倒流,假如再次进入这个门,出去就是一大帮敌人,死定了。

      所以他们千辛万苦,在逆向世界里熬了好几天,回到一周前的奥斯陆自由港,这时候主角才明白过味儿来,原来当时跟我对打的那个人是自己,还被自己扎了一刀,所以逆向的主角还没到目的地的时候胳膊生疼,一会就开始流血了。


      冰冷的汽车

      主角在逆向世界燃烧的车里差点被冻死,令人印象深刻。虽然万能的解说员尼尔已经告诉观众原理了,是逆熵,但这里还是要补充一点。

      前文说过,逆向世界是熵减,凉水能放热,当然熊熊烈火也会越烧越小自动熄灭,但问题来了,火是怎么烧起来的?在逆向世界里,火柴是从燃烧状态复原的。萨塔尔是怎么点着火的呢?

      不要忘了,此时的萨塔尔跟主角一样,也是通过U型门逆向的。通过这样的转换,整个世界是熵减,但当事人可不是哦,主角和反派都是正常状态,他们是来到了逆向的世界,他们可不熵减,他们与这个世界不同步,所以才能点着火。

      有个细节,萨塔尔点着汽油之后,出现的火苗是正常的,主角车窗上因为热量产生了水蒸气。汽车爆炸之后,火苗才变成了逆向,车窗上才开始结冰。

      这说明萨塔尔点火那一瞬间,是熵增加的,因为他不属于这个世界。但着火之后,所产生的火焰才与逆向世界同步,导致汽车结冰。

      电影中所有逆向的角色,都是正常的熵增状态,角色状态没变,改变的只是时间逆流之后的世界状态。


      毁灭世界的算法

      这里要插播反派萨塔尔的故事,这个家伙是要毁灭世界的,因为自己得了绝症,他要全世界给自己陪葬。

      小时候这位在俄国废弃的城市回收核废料,结果挖到一个来自未来的时间胶囊,里面有给他的手谕和逆向金条,他干死了同伴之后,用这些金条发家致富,并把这个废弃的城市变成自己的基地。

      未来不断给他打钱发信息,就是让萨塔尔找到自己所处时代的九个稀有物品,集齐九大稀有物,组成“算法”材料,算法一旦启动,就可以让整个世界完全逆向,届时所有人会顷刻毁灭。

      这个“算法”,是未来从事逆向熵减规律的科学家偶然发现的,为了避免落到坏人手里,她将算法分成了九份儿,把他们逆向之后送回过去,但没想到未来世界的坏人,与过去的萨塔尔建立了联系,告诉他未来因为资源匮乏的原因地球已经完蛋了,利用萨塔尔打算报复世界的心理,集齐算法,未来人想利用祖父悖论,赶紧把过去地球毁掉,这样就不会消耗资源导致未来世界毁灭,。

      钚241就是“算法”的九分之一,在此之前他已经拿到了算法的其余八份材料,所以,他开始着手准备毁灭世界的计划了。

      已知时日无多的萨塔尔,将算法与自己的生命链接,并且设定了一个颇具仪式感的操作:在自己发家致富的废弃城市的地下矿井引爆炸弹,并用自己的死激活算法,炸弹只是让算法材料逆向裂变的引信,从而发生一场逆向大爆炸,毁灭世界。(有点像《黑暗骑士》里的小丑)。


      红蓝合作

      救活凯特之后,主角一行人,再次逆行时间,并来到了爆炸当天,三婆的部队告诉主角一个让他崩溃的事实:我们也有U型门,主角鼻子差点气歪了:你丫要早告我你们有门,我就不往奥斯陆跑了。

      他们兵分两路:

      ★主角与尼尔去弃城与萨塔尔的部队交战,要做一次掩人耳目行动,并不阻止炸弹爆炸,而是在炸弹引发算法逆向裂变前,把这玩意偷出来。

      ★凯特去游艇上阻止萨塔尔自杀,让他不能激活算法,但可以在男主成功后手刃亲夫。

      单说主战场,一次完美的时间钳形行动,全片最让人大开眼界的地方,主角和海扁王在正向部队红队,尼尔在逆向部队蓝队。(红蓝队各自只有5分钟)

      ★红队:战前1小时开动员会→依照蓝队经验制定战术→爆炸前10分钟抵达战场→看见蓝队已经打完了→正向进入战斗

      ★蓝队:战后1小时开动员会→依照红队的线路图制定战术→爆炸后10分钟抵达战场→看见红队已经准备离开了→逆向进入战斗

      战斗中,双方有过合作,比如在正逆时间线交汇的一刻,炸掉了一栋楼(前文提到)。


      游艇之上

      凯特去游艇上阻止老公自杀,这个老公,正是给了她一枪,然后逆向逃往过去的那位。

      也就是说,在当时的时间线上,有两个萨塔尔,一个是属于这个时间段的萨塔尔,但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浪;另一位是未来回到过去,打算自杀的萨塔尔,凯特要阻止的是这位。

      各位回想一下,凯特第一次见主角时,说起这段往事,是五味杂陈的。因为当时他们情感已经破裂,但在游艇上对方有些反常,对自己很温柔,似乎“回到以前的时光”。所以当她回到游艇的时,看到有个女人从船上跳入海里,然后游艇上老公不见了。她说很羡慕那个女人。

      其实当时她不知道啊,游艇上这位老公,是从未来回到过去的,而且还对自己开了枪。

      凯特忍不住提前杀人,把尸体抛入大海,然而纵身一跃跳入海中。所以,过去时间线上的她看到从船上往下跳的女人,就是来自未来的自己。

      但凯特开枪时,主角正在跟光头佬肉搏呢,虽然已经激活了算法,但赶在爆炸之前,把算法带了出去。好比启动了炸弹倒计时,但在最后一刻剪断了引线一样。


      尼尔的身份

      罗伯特帕丁森饰演的尼尔,是一位时间特工,是一位未来回来的人。

      因为这场行动之后,使得主角会在未来成立类似一个“时间管理局”的组织,阻止各种时空犯罪,而尼尔是主角在未来某个时段招募的特工。他经过逆行时间完成了“回形针运动”之后,回到了电影发生的时间(之前)。

      尼尔的任务呢,跟《终结者3》里的T800一样,是从未来回来,保护主角的。这场电影里,尼尔至少救了主角三次:n

      ★基辅歌剧院

      主角身份暴露,一名特工枪指主角,他身后来了一位黑衣人,用逆向子弹击毙了特工,救了主角,黑衣人转身离开,主角发现背包上的红绳吊坠。

      这是为什么建议大家二刷的原因,尼尔背包上的红绳吊坠,后面作为标志物出现,但开场这个细节很容易被忽略,这才是尼尔第一次出场。

      由于此时的尼尔用的是逆向子弹,我们可以理解,这时候的尼尔正在处于逆向,他还在朝着过去某个时间点进发,因为他还要花时间卧底在三婆附近,等待主角主动找上门来。

      这样也能解释为什么尼尔会化身为万能解说员,向主角和观众解释逆向世界的原理,在逆行时间中,也跟没事人一样呼呼大睡,因为他是从未来一路逆行回来的,早已适应了逆向世界,他回来就是为了参与这起行动并保护主角。

      ★结尾大战

      在的逆向部队的尼尔,提前发现了光头佬在矿洞入口安置拌雷,为了保证主角的安危,尼尔脱离了逆向部队,潜入反派的U型门中,把自己正了过来。但洞口还是被炸塌了,尼尔没能阻止主角进入矿洞。不过他赶在爆炸前,从天井把主角、海扁王和算法材料一块拽了上来,成功解救主角。

      ★漫长的告别

      尼尔把主角拽上来,和主角告别,他再次逆向,这一次他提前潜入了矿洞,隐藏在了爆炸点附近。然后事发之时,尼尔一路狂奔到事发点,打开了铁门,并在光头佬开枪射杀主角时,替对方挡了一枪,死在了矿洞内。

      由于尼尔是逆向运动,所以在主角眼里尼尔的行为是这样的:

      主角来到爆炸点,发现被一个铁门拦路,门内躺着一具死尸,带着呼吸机看不清是谁,但死者背包上的红绳吊坠看着眼熟。当光头佬准备射杀主角时,地上的死尸突然动了起来,“死而复生”从地上起来,帮主角挡了一枪,然后还打开了铁门,倒着跑远了。

      主角被正向的尼尔拽来出来之后,尼尔表示要回归逆向部队,因为他还有未完成的任务,这时主角发现尼尔的背包上的红绳吊坠,顿时明白怎么回事了,瞬间泪目。

      尼尔表示一切都已注定,两位战友,一个正向朝着未来进发,一个将要逆向,朝着过去前进,等待他的结局我们早已知晓。所谓咫尺天涯不过如此,他们在时间的洪流中擦肩,就此别过。

      但这并不是永别,尼尔告诉主角,我的结束是你的开始,我们的友谊之路只走了一半, 是你在未来招募的我,并说出了全片最让人动容的话:我在起点等着你。

      《信条》电影二刷,除了更加清晰的故事线,尼尔也是最大的受益者,让观众更加深入了解这个角色的人设。

      这就是《信条》,建议二刷,第二遍比初看略显懵逼的感受好太多太多,同时也发现了第一遍时忽略的小细节,原来导演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埋下了伏笔,这种感觉就跟发现宝藏一样,很有趣的。


      彩蛋1,音乐

      《信条》的原声音乐太赞了。

      诺兰这次没有用“御用配乐”汉斯·季默(Hans Zimmer)大师,老汉好像是去配《沙丘》没有档期,而是选择了来自瑞典的36岁作曲家路德维希·格瑞森(Ludwig Goransson)。

      这位虽然名气不大,但担任过配乐的作品大家基本都看过:《奎迪》《毒液》《曼达洛人》《黑豹》。而且凭借《黑豹》还拿了奥斯卡最佳电影原创音乐奖。

      该片的配乐完美的烘托了气氛,且电子乐味道非常浓,也得益于格瑞森早期制作过大量流行音乐的经历。最爽的就是开场音乐会大案、骑劫押运车,以及片尾曲,此外尼尔第一场出场时的背景音乐,就很有神秘色彩,就预示了该角色不一般的身份。

      该片的电影原声OST,一定要收。


      彩蛋2,信条

      “信条”到底是什么?其实就跟《盗梦空间》的片名“Inception”内涵一样,暗指电影中主角一行人的任务:一个想法可以从开始慢慢植入、并扩散。片名既引出了故事情节,也传达了影片的悬疑效果。

      《信条》也是如此,英文“TENET”,有着“原则、信条”的意思,指代电影中不可违背的物理定律和法则,而且英文结构从前从后都一样,也暗指片中正向和逆向统一的时间,过去无法改变。与下面这句老梗的差不多: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 Jensen

      如果十年前的《盗梦空间》拍砸了,很可能就是现在《信条》的这个样子。

      1.本片缺少诺兰电影一贯的充沛的感情,说得更具体些,对人物缺少充足的代价和动机展示。以前“仿佛过山车”是对诺兰故事的褒奖,现在诺兰仿佛只满足于造一台过山车。刺激,但不让人激动,没有再看一遍的冲动。

      2.学徒模式是《盗梦空间》运用极佳的例子,循序渐进的故事既培训了角色,也培训了观众。《信条》没有做好。其实故事并不烧脑,诺兰的故事从来不烧脑,一直是体贴亲民的,这是他以往技巧高妙的地方。而《信条》的问题,在于抛得太急,大部分观众接不太住。他很大胆地探索了商业电影信息密度的上限,但该简化的时候不够简化(比如名画赝品),该详细的时候不够详细(比如最后大战),全程我仿佛被推着去参观一个名叫“时间”的博物馆,还没看出味道来,就被推入下一场戏,没有呼吸感。我承认能一次看明白所有细节的观众、营销号、影评人很牛,但哪怕都看明白了,又怎么样呢?期待大部分观众二刷三刷来找回细节,过于自信而显得不负责任。

      3.在动作戏上,《信条》属于有佳句无佳章的典型。两次回溯的动作戏拍得很有新意,但世界大战级别的大冲突大矛盾,最后落脚点在一场眼花缭乱的作战,我不知道该看什么。视觉上也没有特别让人惊艳的部分。

      4.前半段,有几个剪辑点剪得莫名其妙。

      5.诺兰电影的声音部分真是越来越闹了。音乐没有能让人回味的东西,音效就是一味地炸。有点露怯。

      6.不知是否是受大环境影响,整体感觉,《信条》像是诺兰玩票性质的小品,更像是他监制而非导演的作品。总觉得,会有一个更好的故事,去讲述这个很棒的创意。但诺兰又不是某雷,也不是某渣。。。

      再说下去,我怕被喷,闪了闪了。四个小时前,身为诺兰粉的我绝无想到会看到一部不会向他人安利的诺兰作品,哎。

      凌晨的上海,果真叫不到车。

      2020.09.04 05:00n——————两天后的一些更新——————

      九月四日当天我就又陪老婆二刷了。没有改变我对《信条》的第一感评价。事实上,“几刷之后改变对电影评价”这种情况,我只在《水滴》上发生过。我承认,看那部短片,我一刷没懂,二刷大悟。而《信条》不属于这个情况。

      不知不觉,发表本文50约小时后,文章被热烈的豆友们顶到热评第二,感觉很对不起热评第一的那位认真写几万字剧情普及的老兄。评论很多,我也都一一看了,有一些我不得不回应一下,毕竟被顶到第二了,影响是有一些的,我不想让很多还没看过《信条》的人因为我凌晨床上手机打的一些字而丧失对本片的兴趣。毕竟客观来说,目前《信条》肩负着号召大家重回影院的使命,也值得到电影院体验。

      但是,电影评论就是不能说谎,不能说违背自己想法和感受的东西。

      十二年前,我就是靠用数万字长文分析诺兰的TDK在豆瓣起家的,由此有幸结识了不少友邻,至今还有人因为那篇而关注我,所以我自认也是老诺兰吹了。只是《信条》让我吹不起来。

      在此回应一下几类回复。

      一,回复中有一类朋友,认为我“没看懂”,“看懂了就不会有这个评价了”。对不起,科幻电影是我从小的主要爱好,对“懂”这个词,我一直用得很谨慎。什么算看“懂”了?“懂”和“不懂”的边界在哪里?只有看明白电影给出的所有细节才算懂吗?还是要放在诺兰作品梯队里比较才算“懂”?更或是放在有史以来所有科幻电影和科幻小说层面比较?甚至放在整个电影史里比较?

      从核心创意上来说,《信条》是比较独特的,但从商业电影上来说,不是优秀的。《信条》的复杂,都在于表层,而且信息冗余太多,显得失控。只经得起细看,但经不起细想。《信条》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场记团队和他们的执行力。

      我坚信,《信条》正在发酵为无法忽视的行业现象,整个行业最终会对《信条》产生自己的判断。行业会像你们一样分析,还是会像我一样分析?

      二,声音。有几位朋友恐怕还没有理解我第5点对声音的评价。在这方面诺兰没有创新,在自己的舒适圈越沉越深。弄点倒放处理就算最大亮点了,这是挺简单的技术创意。TDK时期,追车大战,看看诺兰是如何构思声音的?再看看现在的追车,电平拉到顶了。而且这个正变成非常值得警惕的行业趋势:直给!直给!直给!

      三,剪辑。我能明确说出两个剪辑点让我不适。1.机场大战后,两人躺平装晕,跳到两人酒店喝酒。2.海上主角跳水救反派时,跳到女主在游艇房间里质问主角为何救他。这两个点的动作逻辑、情绪、色调、声音统统不对,没有艺术表达属性,明显是为了压缩时长。

      四,我承认,不是诺兰导演,我会再加一颗星。但影迷给了诺兰太多厚爱。我一个无足轻重的粉丝,也算是对诺兰表达一下态度。《信条》让“诺兰已经过了创作高峰期”这件事,由隐性变为显性了。

      2020.09.06 08:15

      ——————第三次更新——————

      有一些回复看得烦了,还是揪着“懂”这个字不放。

      如果你觉得看懂了,请回答我一个问题:

      在逆序时间中,宝马车后视镜的裂纹是从与奥迪碰撞后出现的,那么,在正序时间中,宝马这个裂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目前网上各种分析文还没有细到分析这个,请那些傲慢于“懂”的人,基于诺兰给出的自洽逻辑,回答一下。说不出这个答案,就请不要批评别人“不懂”。如果回答得让大家都信服,随便你批评我不懂。

      2020.09.06 23:00

      ——————第四次更新——————

      来来来,有人非要我拿出我的分析,不然我就是脑残,那我就分析一下。

      上回第三次更新,我提出了一个疑问,不仅是给杠精提的(他们认为我没看懂),也是给我自己提的,因为的确也没想透彻。

      目前网上讨论人物在正序逆序两个时空的复杂动线已经分析得很全面了,基于这些分析,诺兰看似设定很完整,所有事件都是完美、自恰的闭环。但是如果把研究对象从人物改为客观物质,会发现逻辑崩了。

      很多新回复的豆友也都提供了不少思路,现在我想得有些明白了,得出了如下两个小结论和一个大结论:

      【小结论一】:《信条》的故事,在镜头内视角,可以自恰,但在镜头外视角,不成立。

      【小结论二】:在《信条》的时间线上,只要是“逆因”修成的“正果”,都是在更大系统中无法自恰的悖论。

      【大结论】:《信条》的逆熵设定是不自恰的。细究只能撞墙。

      接下来是分析。在此之前,先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是否有答案:

      问题一:银色车爆炸了的后续(前情)是什么?在正序时间线上,我们可以往后拟追溯银色车的动线,那往前呢?这个翻倒爆炸的银色车残骸,在正序时间线上,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在高速公路上存在了?

      问题二:银色车裂开的后视镜,在正序时间线上,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裂了?

      问题三:最后坑洞里,在正序时间线上,尼尔的尸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躺在门后的?

      问题四:最后大战中,被红蓝两支部队炸过两次的大楼,真的存在过吗?

      问题五:奥斯陆红蓝厅的搏斗中,玻璃墙上的子弹洞,在正序时间线上,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存在的?

      这五个问题归根结底是同一个问题,基本上是随意选取了一些故事中出现的道具进行的思维小品,而且并没有跳脱出诺兰的故事架构和设定架构很远,也就是说,这些问题不能回避。

      以第五个问题为例,奥斯陆的子弹洞,在正序时间线上最早是何时出现的?看下图:

      问题就在于这个问号的位置,如何确定?

      注意,在N多的台词中,我们可以梳理一下诺兰的设定:

      设定1:《信条》里的历史不会发生偏移,也就是说,一切未发生、正发生、将发生,都是确实的。一切时态都是宿命,里面没有平行世界的干扰。

      设定2:自由意志在《信条》里也是不会干扰到上一条原则的。比如说,我在红房间进旋转门前,看到蓝房间出来的我招左手,那么我哪怕心里想我待会出来后就是要招右手,但会因为各种原因,最终几秒后我还是招了左手。这也在主角与劳拉的对话中体现出来了,“别理解它,感受它”,说白了就是诺兰在与观众在做一个约定:我们今天不讨论自由意志好吗?不要调皮。

      设定3:未来是可以给过去发送信息的。具体案例就是现在的萨托给过去的自己埋金条。这个金条会逆向存在很多很多年,只要埋得恰当不被人找到。

      设定4:迎风尿尿理论:这个比较难理解,是用于解释女主疗伤的,我的理解是,在正或逆时序中,有一个叫“时间势能”,事物的发展终究是会恢复到“正常因果”状态。

      好了,有以上几条设定,让我们用逻辑来看一下上面这张图:

      设定1和设定2告诉我们,这张图是没有问题的,红色正序时间线和蓝色逆序时间线上的事件,其实是同一个事件的不同视角,这个很好理解。不会发生蓝色事件和红色事件不一致的情况。

      那么我们假设一下,房间里有一个24小时摄像头。在正序时间线上,我们假设这个摄像头最早拍摄了萨托或手下进入了房间(无论多早都可以),玻璃墙上自然是没有子弹洞的,地上也没有枪,不然萨托会采取相应情况。这是正常可信的推演。然后事件的终点,是正逆主角大战后,子弹洞消失。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如果我们在正序时间中检查这个摄像头,视频里,会播放到哪个时间刻度,子弹洞出现了呢?图中的问号,到底应该按照什么逻辑来安排位置?

      或许通过设定4,我们可以说,这个逆向的子弹洞就是迎风的尿,总在中间某个的时刻,因为时间势能,玻璃缝会慢慢一点点变小,直到消失(逆向视角)。正如男主胳膊上的伤。而正向视角就是,这个洞在慢慢一点点出现,一点点扩大。

      好的,伤啊,洞啊,慢慢消失/出现是可以的,算是一种解释。

      那请用同样的理论,解释高速公路上,银色车的残骸,这么大的东西,是怎么出现的?不会造成超级大堵车吗?尼尔的尸体呢?什么时候出现的?这可是在敌人的大本营里啊,边上就是旋转门啊。

      而设定3告诉我们,理论上,这些东西都会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应该一直存在。但金条是因为埋得好,没人找到。而车的残骸、尸体,可都是处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只是诺兰的镜头没有拍到而已。包括正逆向都被炸毁的大楼,理论上应该从来没有完整过。

      这是悖论,不是完美的闭环。

      诺兰镜头里不展现这些,是因为诺兰自己都没想好啊。怎么处理,没法处理,他只想基于一个酷酷的设定,讲个酷酷的故事(可惜故事与他以往水准相比并不好)。

      说了这么多,主要还是这一句话:分析电影,别一味沉浸在设定里。如果设定完美,那还可以一直分析下去(比如JOJO的一些有趣的设定),但如果设定不完美(比如《信条》),那过于钻研只会走火入魔。

      别五十步笑百步了,歇歇吧。

      2020.09.07 17:35nn——————第五次更新,这次,我干脆写了第二篇——————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86316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