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乔纳斯·达斯勒,汤姆·格兰门兹,米夏埃尔·格维斯戴克,罗夫·凯尼斯,布尔格哈特·克劳斯纳,莱娜·克棱克,弗洛里安·卢卡斯,伦纳德·施彻,戈茨·舒伯特,耶迪斯·特里贝尔,卡莉娜·N.维斯,罗纳尔德·策尔费尔德 主演的电影《沉默的教室》来自哪个地区?
爱奇艺网友:电影《沉默的教室》来自于德国地区。
2、《沉默的教室》是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开播的?
本片于2018年在德国上映,《沉默的教室》上映后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网友总评分高达666分,《沉默的教室》具体上映细节以及票房可以去百度百科查一查。
3、电影《沉默的教室》值得观看吗?
《沉默的教室》总评分666。月点击量1次,是值得一看的剧情片。
4、《沉默的教室》都有哪些演员,什么时候上映的?
答:《沉默的教室》是上映的剧情片,由影星乔纳斯·达斯勒,汤姆·格兰门兹,米夏埃尔·格维斯戴克,罗夫·凯尼斯,布尔格哈特·克劳斯纳,莱娜·克棱克,弗洛里安·卢卡斯,伦纳德·施彻,戈茨·舒伯特,耶迪斯·特里贝尔,卡莉娜·N.维斯,罗纳尔德·策尔费尔德主演。由导演拉斯·克劳梅携幕后团队制作。
5、《沉默的教室》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剧情片电影《沉默的教室》是著名演员乔纳斯 代表作,《沉默的教室》免费完整版2018年在德国隆重上映,希望你能喜欢沉默的教室电影,沉默的教室剧情:1956年,两位高中生提奥和库特在去西柏林看电影的路上见到了匈牙利十月起义的新闻报道。为了对起义的死者表示悼念,他们和同班同学们决定,一起在课堂上无视老师,突发沉默一分钟。然而这短短的一分钟彻底改变了班上同学的命运,许多人从此被东德安全局视为眼中钉,加以监视和迫害。在 班级被强行解散后,他们却决心在西德重新结集,不过是以作为逃亡者的新身份
图片报有个文章,大概看了一下。
1956年底,斯大林施塔特(今艾森许滕施塔特)一所高中毕业班的15名男生和一名女生集体逃到西德,引起轰动,被当成英雄欢迎,随后安置在法兰克福附近。1958年,他们拿到了高中毕业证书,再次登上各大报头版,西德外长亲自致贺。后来差不多所有人都上了大学。
目前同学中最活跃的人叫科勒(Karsten Köhler),是当时的班长,大概是片子里THEO的原型。他把电影看了三遍,满意之余也指出,当时全班同学比电影里团结多了——那个告密的人是不存在的,大家真是硬抗到最后。摊牌也确实如电影高潮所展现——面对教育局的大领导,他站起来说,我们大家一起干的。
科勒成了某个制药集团的地区总裁,有两个孩子。两德统一后他搬回了东德,算是衣锦还乡。他是同班同学中惟一目前住在东德的人。
片子里THEO的哥们儿库特,原型应该是Dietrich Garstka。此人第一个逃到西德,比大家早了一星期。毕业后他上了大学,当了老师,最后成了埃森一所高校的系主任。2006年他把当年这事写成了书。2017年,影片拍摄期间,他联系了当年的几个同学,为年轻演员充当历史顾问和表演指导。2018年,电影在柏林电影节放映后两个月,他因病逝世。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具破坏力的阴影,二战永远是影视产业中一个经典的「标签」。
战后70多年来,世界各地的电影人争相扛起摄影机,控诉战争带给人类的摧残和迫害。
其中,以宏大场面见长的好莱坞自然无需多言,从《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到《血战钢锯岭》,强悍的视听语言总能使人瞬间浸入。
而在大西洋彼岸,作为这场文明浩劫的策源地,德国人更是走在队伍前列,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今天要推荐的这部德国新片,内容无关暴行,而是将焦点对准了冷战初期那段暗流汹涌的历史。
没有漫天血光,却同样以跌宕曲折的情节,让人对战后的国际格局、社会制度生出思考。
更离奇的是,所有戏剧性的拐点,竟发生在一堂中学历史课上:
影片入围今年柏林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烂番茄86%,可谓口碑不俗。
豆瓣评分8.4,资源流出后标记人数已突破2000人,相信曝光度还会不断攀升。
海报上出现了28名学生,嘴巴被红线封住,不禁叫人好奇,他们为何集体沉默?又触碰到了怎样的禁区?
这就不得不追溯到片中的叙事背景,也就是1956年。
二战战败后,德国被瓜分为西德和东德,分别由美苏两国接管。尽管此时距建造柏林墙还有5年,但冷战触发的紧张氛围已弥漫在空气中。
影片开头,两名东德的高中毕业班学生库尔特和泰奥去西德拜祭库尔特已故的外公,在火车上遇到了警队严苛的盘查。
这看似寻常的一幕,隐隐为其后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借着外出的机会,二人扫完墓后偷溜进一家影院,观看正在上映的西德电影《丛林女神莉亚娜》。
钻进观众席的他们,和天真快活的高中生没什么两样,敏感的政治气压似乎并未在其生活中卷起波澜。
直到电影放映前,一则报道“匈牙利十月起义”的新闻跳至眼前,匈牙利人民因不满苏联政权压迫,为争取自由爆发了大规模抗议活动,并演化为不幸的流血事件。
银幕上,街头闪过的暴乱画面让两位年轻人深感惶恐。回到东德后,他们和朋友聊起这次民众起义,才发现东德报纸上将此事描述为法西斯分子带领的“反革命暴乱”——俨然一个迥异的版本。
为了进一步查明真相,他们带着班上其他人造访同学保罗的伯伯埃德加。埃德加是自由派人士,他家的收音机可以听到西德“RIAS广播台”的新闻报道。
在嘈杂的电波声中,他们得知了与报道出入极大的事实:匈牙利人已阵亡过百,著名的足球明星普斯卡什也在这场暴动中丧命。
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到校园后,悲愤交加的年轻人们想要为牺牲者做些什么。在库尔特的带头倡议下,他们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在历史课上集体默哀两分钟。
殊不知,这两分钟的沉默犹如蝴蝶振翅,永远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被学生们静坐抗议触怒的老教师,将此事上报给校方,惊动了领导层和教育部门。
在意识到事端严重后,学生们聚集起来,商议统一更改口径,称默哀是为了悼念球星普斯卡什,以躲过当局以政治示威为由的降罪。
翌日,教育部委派一名女官员入驻学校,逐个对班上的所有人进行盘问。
尽管学生们已想出对策,但事态的演变总是出人意料。女官员以东德报纸为据,证实普斯卡什并未“死亡”,整个班级收听敌台的秘密也随之浮出水面。
一场始于课室内的风波,就这样发酵为颇具象征色彩的政治风暴。班上的每个人都被卷入其中,难以抽身。
如果你以为这等于小团体分崩离析的前奏,那就错了。
面对官员一再审讯逼供,和校方的警告处分,这群血气方刚的年轻人选择共同揽责,他们不断和当局周旋,捍卫自己独立的思想。
这让我想到前不久高校学生会在网上掀起的热议,当陈腐的官僚作风蔓延至校园,我们既痛心又无奈。而在20世纪60年代初,身处人人自危、信任滑坡的社会转型期,说真话更是要担上难以想象的风险。
但,这往往是人们仅有的,也是最强大的武器。
影片后半段,教育部长亲临班级,并对所有人发出通牒:
“一周之后不供出带头者是谁,班上所有人将被剥夺毕业考试的资格。”
看到这儿,你一定觉得相当匪夷所思。
更让人惊悸的是,教育部还彻查了每个人的家庭资料,以此对20多个年轻的孩子施压。
伴随狡黠的当权者和学生们同时入镜,影片也自此推向高潮。
最终,班上的社会主义分子、立场摇摆不定的埃里克因防线崩溃,供出了默哀事件的幕后主使。
原以为双方之间的拉锯就此画上句号,然而更为讽刺的一幕却发生了:
教育部的人私下拜访库尔特一家,并对其允诺,只要库尔特在班上当众将罪名推给行将入狱的埃里克,就能免于受罚,调查也会即刻终止。
而这份口头协议的诞生,皆因库尔特的父亲是城市委员会主席。
看到这儿,观众们才猛然意识到,电影所批判的对象并非横亘在两大阵营间的重重矛盾,而是冷冰冰的国家机器,及其支配普通人的各种手段——离间,胁迫,利益结盟……
个人的信念集合起来,哪怕再强大,也难以推翻体制。面对荒诞畸形的现实,学生们深知自己无能为力,于是他们相约在圣诞当天坐上驶往西德的火车,在另一片天空下再次聚首。
这场对抗强权的运动看似以失败告终,但只要信仰所经之处,革命的火光便不会熄灭。
作为真实案例改编的电影,《沉默的教室》在众多同类型影片中脱颖而出,靠的不单是题材上先发制人的震慑力,更是对那个动乱年代中,青年学子群像的细致捕捉。
片中的每个主人公,都代表了当时特定的社会阶层,抑或观念模式。
从冲在队伍最前列的库尔特和泰奥,痛恨纳粹的埃里克,和奶奶相依为命的莱娜,到那对形影不离的孪生姐妹……每个人都被刻画得格外鲜活而真实,不论是否基于原型创作,都会让人联想到冷战年间成长起来的一代。
而在这些人物中,内心最挣扎的无疑是埃里克。
他将因纳粹迫害而死的父亲视为偶像,是班上为数不多在库尔特提议默哀时,强烈反对的人之一。但与同窗好友的情谊让他依然选择了说谎,反复徘徊于两难的境地中。
直到女官员用漠然的口吻揭开埃里克父亲身故的真相,信仰垮掉的他突然失控暴走,开枪打伤了学校的纳粹教官,被判十年监禁。
这一刻,哪怕眼睁睁目睹他出卖了自己的同伴,观众们的心也会随之下沉。
编剧稳健的功力也显现于此。影片中除了学生与官员的对峙,并未执着于塑造「反抗者」与「叛军」的传统二元形象,而是以大量精准真实的细节,从侧面表现这场风暴施加在每个人身上的重量。
他们或许不完美,或许有些稚气,莽撞,却是血肉丰满、用不屈意志谱写自由的一群人。
和这群年轻人相对的,还有片中刻画出彩的父辈角色,同样颇值得玩味。
他们当中既有以库尔特的父亲为代表,在二战中出卖友军、将其推上行刑场的刽子手:
也有像泰奥的父亲这样,曾投身于“53示威游行”,如今却为了家庭回归平凡的前代革命斗士:
父辈们被泥沙掩盖的足迹,与青年一代桀骜的身影相交织,构成了回荡于历史时空的双向指涉,无形间将影片的立意拔高一层。
更让人动容的是,哪怕起初意见不和,又或是妥协于命运的安排,他们最终仍默许、甚至帮助自己的孩子偷渡边境,亲情的深沉和伟大在此得到了最佳诠释。
当反抗的接力棒递到下一代手中,搏击俗世的精神被延续下来,足以牵动银幕外的每个人去思考那一经典的问题:何为自由?
德国人自省的勇气,从来叫人肃然起敬。不论荧幕还是宽屏,不管解剖罪行还是温故战后余波,都不乏揭开民族伤疤的杰作。
网上许多人评价称,这部电影让人想到另一部著名德国片——《浪潮》。
同样包含纳粹、独裁等敏感元素,后者以极富煽动性的剧作手法,记录了以实验为起步的正规课堂,如何在极权的诱惑力下,滑向不可控的狂热深渊。
相较之下,《沉默的教室》虽处理得冷静克制,却也不失突出的教化意义。它像是对某种病态、消极心理的矫正,向在迷雾中跌撞前行的人们诉出真理:
忘记身后聒噪,和远方虚幻的楼阁,紧随内心最诚实的那个声音,自会穿过黑夜,抵达破晓时分。
关于自由的电影,我们并不陌生。
不论《飞越疯人院》中看穿体制虚伪的麦克墨菲:
《死亡诗社》中的灵魂工程师Captain Keating:
《海盗电台》中以摇滚为武器的乌托邦:
还是《云图》关于自由在六重时空下的轮回演绎:
电影诞生百余年来,题材和类型不断扩充,技术频繁更迭。但同样的主旨,不论以何种形式包裹,都具有丰沛的情感穿透力。
只因“自由”是如此迷人的字眼,才让所有被塞进框架的规约和指令,在犹如春风化雨的台词和镜头前瞬间哑然。
片中的高潮,是当库尔特逃往西德后,官员要求学生们承认库尔特带头发起了默哀事件,泰奥和保罗因拒绝服从,被喝令逐出教室后,莱娜突然站起身:
“是我想出的主意。”
紧接着,教室里的人纷纷起立:
“还有我的。”
“也是我的主意。”
“还有我。”
年轻人的血总是滚热,而对于匈牙利十月起义的始末,即便我们并不了解,或难以定性,也能隔着一方屏幕,被这群学子的勇气和激情所打动。
这种自我觉醒的标识,足以劈开混沌,令尊严之光重新照入生命。
故事最后,学生们以流亡者的身份踏上离乡的列车,电影在此处戛然中止,又让人思绪起伏。就如泰奥看向窗外、若有所思的眼神,带给人一丝艰难的希望。
或许你还记得,在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被推倒那天留下的一组老照片,高墙两头被拆散的人群欢呼着,涌向检查站另一端。
当我们将目光拉回当下,距离柏林墙坍塌数年后,世界各地仍在敌对分裂的道路上苦苦挣扎,数以亿计平凡人沦为政治角力的牺牲品。
面对持续加深的裂痕,我们又当如何补救?
或许答案,恰恰源自每一个人。
这是一部有点奇怪的电影,很多人认为它工整地叙述了一部西方视角的反社反共求自由的坎坷历程,一如多少年来那样在传统电影语境中将西方视为彻彻底底希望的化身而把红色阵营的此时此刻比作当下炼狱,但同时奇怪的是,我们也不乏能从电影中多个主要人物口中听到他们对社会主义的坚定和信赖,即使被出卖,被告知父辈的真相以至人生崩溃,被专权欺凌护佑不了自己的学生,这份信赖单薄到身处极端情境犹似自保的借口,却在整个电影的氛围里,与主题似乎略微相悖的观点最终都并没有给予相应传统上的讽刺效果,而在它与传统无异的结局里,导演把自己的小心思插在了斡旋之地——他确实对那个时代那些制度中一部份被忽略的美丽心存怀念。有很多人说这电影立场完全偏西方,这是不公的。从电台对足球队长的诈死煽动到库尔特的主席老爸一句一句详解匈牙利事变中其他残酷细节可知,主创方并没有按照经验——理论的完全偏袒。而事实上西德或西方形象的存在,只是作为一个代替表现希望的象征符号。本片真正临摹的恐怖,不是一种意识形态间的对立,而是一种全景式的权力控制技术,一种递进威胁的专政之能。法西斯这种类反派,一直长存在那个世代东西德乃至东西方对官方之敌的宣传里,所以以至于本片在不那么严苛的生活环境中无意渲染两大主义的优劣与否,而以东德为例点出了专制之恶。
是专制而不是主义。
感同身受的异国观众如我们,尽可以在相似的官方话语,雷同的境外反动分子外号,熟悉的调查分化手段,钢铁般的女探员和她私下的卑鄙上找到历史的影子,瑞泽尔说过,当年如果马克思有余力能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官僚体系做一设想和研究,他可能更青睐资本主义,毕竟社会科学的发展早已经证明,政治思想和制度的变迁与官僚体系或者说治理组织的合理化是完全两个方面,穷极社资两姓百年间各类极权政府,由一两处卡里斯马统治上升到一整个科层结构的专政化,系统在自我演变,阵营和利弊权衡的价值体系也渐趋分崩离析。
能来这个页面的豆友,基本上也经历过去年辗转多次的的士司机之旅,在四五个打车页面寻觅光州之魂,大概率也看过1987,之后也可能会去维基南韩那份历史。
阵营与敌意的幻变是如此戏谑,从迅雷D盘俯瞰而下,光影明灭间历史经验用最戏剧化的桥段打磨着似有似无的自由基石,荒谬共着深谋,残忍拌着无畏
过去在东欧,资本主义是反动分子。在韩国台湾,在冷战时期的美国欧联,赤色分子是永久的梦魇。而学运,则从五四到法国五月风暴,到布拉格之春,本片的布达佩斯,历历长存,同志亦凡人问为什么同一种制度会在不同国家引起人性之恶(该条短评已被和谐),也就是问到底是制度引起的独裁还是其他原因导致的专政,其实关于这一点,看电影是没法厘清的,不那么艰涩地从学理上了解,大家可以去看托克维尔的那本书《美国的民主》,尤其下卷,那是你将会在未来每个夜晚都可能无法入眠的文字。他谈到过度平等引起的无可逃避的专制倾向使人深思。
让我真正感慨想到的是,导演在淡化意识形态之争的时候,既没有片面歌颂西方电台的客观真实,又没有一昧从各个方面全景展现东德的窒息环境,在压迫的间隙下,东德的大众坚持着自我关怀,仍有许多不断产生的新美好和坚守的旧人。
本片核心情节,则采选的是由一场似乎无关大碍的默哀而层层递进牵动的政治恐怖,自老师到校长,督导到教育部科员,最后到部长。看客们似乎觉得太过小题大做,可深知学生背景们的官员却依旧要锱铢必较,穷凶极恶地在找到责任人的同时还要瓦解学生彼此间的团结,因为他们知道一个人的思想叛国并不要紧,要紧的是基于一人的传染而团结更多人的威胁,一个精通权力技术的官僚系统,自然明白只有另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系统才能有对抗的资格,而消解这个资格的必要,不是基于所谓人性之恶,而是一个组织,一个以统治为目标的团体对维存自我的应当之举,这是没有意识形态区分的普遍现象,以电影的手法可以填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大家因而可以感受到相似的惊悚。19世纪以来工业化迅速发展带来的越发精妙的权力技术手段在不断深入到日常治理的同时也深入到了独裁的智慧里,这点大家可以看福柯的《规训与惩罚》,科层制的演变可移步韦伯的支配社会学,来略作深入一点的理解
Jensen
震撼人心的故事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
ID:ttyingtan
文:香蕉姐
多年前,一部反思独裁统治的电影《浪潮》,让香蕉姐印象极为深刻。n
一场出于玩乐心态的课堂实验,最终沿着不可控的方向滑向“独裁”与“纳粹”的深渊。
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发起者,战败后被迫分裂的受害者;
德国似乎从未停止过对历史的反思,相关佳作也是层出不穷。
今年上映的一部口碑不俗的新片《沉默的教室》,就和《浪潮》有异曲同工之妙。
课堂上一次玩笑性质的事件,竟酿成巨大的悲剧,甚至改写了他们每个人的命运。
烂番茄新鲜度86%,也是不错的成绩。
故事发生在1956年的东柏林。
那时候,柏林墙还没有建起,东西德还可以通行,只不过需要经过严格的检查。
一辆由东德边境开往西德美占区的火车上。
来自东德一所中学的毕业班学生泰奥和库尔特在接受警察的检查和盘问。
两人去西德是为了拜祭库尔特的外公,他生前曾是纳粹党卫军里的装甲掷弹兵。
当然,两个青春期少年,冒着穿越边境线的风险,还有一个目的。
那就是在西德的电影院观看在东德看不到的大尺度电影《丛林女神莉亚娜》。
电影放映前, 按照惯例,会播放几分钟的新闻。
当时新闻播放的正是发生在匈牙利的武装暴动,史称匈牙利十月事件。
匈牙利十月事件:1956年10月23日至11月4日发生在匈牙利的由群众和平游行而引发的武装暴动。
在苏联的两次军事干预下,事件被平息。事件共造成约2700匈牙利人死亡。
西德新闻将暴动者描绘为自由斗士,他们燃烧占领国旗帜,声称要把苏联赶出匈牙利。
这让几个东德学生异常激动。n
因为他们同样厌恶占领在他们土地上的苏联军队。
两人回到东德,发现当局对匈牙利十月事件的报道完全不一样。
他们将暴动定性为“由法西斯分子领导”的“反革命暴乱”,目的是“反对社会主义人民政权”。
为了进一步了解匈牙利事件,学生们决定结伴去找老埃德加,听柏林RIAS广播台的报道。
柏林RIAS广播台,即美国占领区广播电台,是冷战期间美国设在西柏林美国占领区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
建于二战结束后的1946年,以向柏林附近的德国居民提供新闻和政治报道。
他们对从RIAS广播台听到的消息,很惊骇!
苏联出动装甲部队镇压受压迫人民的自由意愿;
匈牙利自由斗士伤亡惨重,超过一百人阵亡,其中包括匈牙利国家足球队队长费伦茨·普斯卡什。
这让这群充满理想主义的热血青年,悲伤又愤怒。
他们还得知,欧洲委员会众议院为此倡议,为了纪念阵亡的匈牙利民族英雄,默哀两分钟。
原本一件与他们无关的事,青年学生出于义愤,感慨一阵也就算了,或许过几天就会忘记。
这样他们也会和大部分东德毕业生一样,按照父母的意愿考大学,就业,结婚,组建家庭……n
但是,命运的车轮偏要把他们卷入政治的洪流中。
库尔特一时兴起,上历史课前,提议全班同学默哀两分钟,为了纪念那些牺牲的同志。
于是,上课的时候,无论老师怎么提问,全班同学鸦雀无声,一个字也不说。
历史老师以为大家在抗议他,羞愤万加,夺门而出。
其实,大家同意库尔特默哀的提议,更多是出于游戏心态,或者只是为了显得合群。
你看,在举手表决时,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气走老师后,全班表现的也是玩笑得逞后的欢乐……
整个事件不过是一群易受煽动的热血青年,由于厌恶苏联占领者,同情匈牙利牺牲的同志,整出的一场恶作剧。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事情却按照他们未预料的方向愈演愈烈……
事后,历史老师把毕业班的违纪情况报告给了校长。
校长考虑到这届学生都是优秀的毕业生,坚定的社会主义者,本打算不了了之的。
谁曾想此事惊动了地区教育局。
恐怖的事情发生了。
又一次上历史课时,学生们被一个一个叫去校长办公室。
先是莱娜,后是埃里克,再是泰奥……
原来在东西方关系紧张的时局下,这些学生玩笑性质的默哀行动,竟被当局当做反叛者抗议示威。
一夜之间,他们成了整个国家的敌人。
虽然大家统一口径,一致声称他们默哀只是为了悼念逝去的足球明星费伦茨·普斯卡什。
试图说明这次莽撞的事件仅仅是出于体育精神,与政治无关。
然而,当局有的是方法治他们。
女官员凯瑟勒以东德报纸为据,证实普斯卡什并未死亡,整个班级收听敌台的秘密被揭发。
除此之外,当局更是发挥了他们控制民众的各种手段,离间、胁迫、利益诱惑……
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们相互出卖,供出谁是带头人!
强硬的教育部长拿出对付阶级敌人那一套,威胁说:
一周之内说出带头人的名字,不然整个班级将在全国范围都不能参加毕业考。
女官员以亲人要挟莱娜,要求她说出领导者,否则奶奶的工作,全家的唯一收入来源就保不住了。
甚至为了达到目的,不惜颠覆一个男孩的信仰,摧毁他的精神世界。n
在埃里克心中,父亲就是反抗纳粹英勇牺牲的英雄,如同神一样的人物。
但是女官员却告诉他,他的父亲曾与纳粹勾结,出卖同伴,被苏联军队当做叛徒吊死了。n
为了让埃里克相信,还拿出照片佐证。
随后,撂下狠话:
如果不说出带头人,就要在报纸上公布埃里克父亲的不耻历史。
这对埃里克来说无疑意味着从天堂到地狱的转折,他也因此走向了“毁灭”。
(剧透预警)
其实到最后,学生们有没有供出带头人,已经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当所有人被绑在一条快要沉没的船上,说出带头人,就会获救。
面对这样的人性抉择,你会怎么做?
说,意味着背叛;不说,自己连同家人都会遭受灾难。
影片最后以一种令人振奋的方式表达了态度。
全班同学团结一致证明:默哀举动是大家一起做出的决定。
这一幕很容易让人想起电影《死亡诗社》的结尾,学生们反抗校方,站在桌子上向基汀老师致敬。
因为基汀老师曾这样站在讲台上,提醒大家:时刻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世界。
电影以这种集体的方式告诉统治者们:
请不要低估我们,我们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有益的;n
我们会判断,会选择,会反抗……
这样的结局,大家可能会觉得有些理想主义,但这部电影可是和《浪潮》一样,都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
事实证明,现实往往比电影更戏剧化。
以上照片里的人正是电影里学生们的原型。
在真实事件里,班里差不多所有学生在1956年底,离开了他们的家人,到西德参加了高中毕业考。
这一由玩笑引发的悲剧也改变了他们一生的轨迹。
除了学生们的行动,影片对待历史的公允、真诚态度也是非常令人动容的。
电影里,有一个细节很打动香蕉姐。
泰奥拿花生敲了一个苏联士兵的脑袋,一群苏联士兵追上来,香蕉姐以为他们要暴揍泰奥一顿。
毕竟俗套剧都是这么演的。
没想到,被打的苏联士兵先是问了泰奥多少岁?
泰奥回答:18岁。
他说:我21岁,我也没兴趣待在这地方。
曾经占领东柏林,致使骨肉离别的苏联军队固然讨厌;
但他们也是被政治利用,远离家乡亲人,被迫履行职责的无辜民众。
除此之外,影片中还有一个重要议题——父辈与子辈的矛盾。
二战结束,德国被分裂为东西德,东德在苏联统治下的那一代人妥协软弱;
而年轻一代充满理想与正义,深谙自由的可贵。
在这种情况下,父子冲突是德国人必须要面对的伤疤。
影片中当局者为了胁迫孩子们,牵扯出父辈的历史,硬是把隐藏的伤疤翻出来让人物去抉择。
类似这样反思历史,直面过去的主题,一直是德国电影的重要一环。
相关题材的电影更是佳作迭出,随便一举都是经典:
《希特勒的男孩》、《朗读者》、《浪潮》、《逃出柏林》、《窃听风暴》……
在电影里,他们面对历史,观点往往不偏不倚,给人留下思考的空间。
在现实里,德国面对极权历史,也一直在忏悔、反思、重建未来。
虽然他们的反思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曾集体沉默、回避历史、否认罪责。n
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德国才开始全面反省纳粹历史。
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认罪的镜头,已成为德国反思历史的经典象征。
“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n
德国不仅用道歉表达忏悔,还用实际行动补偿。
2001年6月,德国议会批准成立资金为45亿美元的基金,用来赔偿纳粹时期被迫为德国企业卖苦力的劳工。
2002年,德国赔偿金额达到1040亿美元,它每年还继续向10万受害者赔偿624亿美元的养老金。
也许所有的道歉和赔偿都无法弥补受害者家庭的损失。
但至少他们得到了公平的对待,而不是无视、否认、诋毁。
就像今年一部涉及慰安妇的韩国电影《她的故事》里表达的那样:
对受害者来说,他们最需要的就是:
一句道歉,以及公平的对待。
文/香蕉姐
2018.11.8/青岛
(更多原创影评,微信搜索ttyingtan,或保存图片,然后扫描识别二维码关注,后台回复片名 沉默的教室看 片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