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汤姆·康特奈,迈克尔·雷德格瑞夫,阿维丝·班内奇 主演的电影《长跑者的寂寞》来自哪个地区?
爱奇艺网友:电影《长跑者的寂寞》来自于英国地区。
2、《长跑者的寂寞》是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开播的?
本片于1962年在英国上映,《长跑者的寂寞》上映后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网友总评分高达5826分,《长跑者的寂寞》具体上映细节以及票房可以去百度百科查一查。
3、电影《长跑者的寂寞》值得观看吗?
《长跑者的寂寞》总评分5826。月点击量1次,是值得一看的剧情片。
4、《长跑者的寂寞》都有哪些演员,什么时候上映的?
答:《长跑者的寂寞》是1962-09-21上映的剧情片,由影星汤姆·康特奈,迈克尔·雷德格瑞夫,阿维丝·班内奇主演。由导演托尼·理查德森携幕后团队制作。
5、《长跑者的寂寞》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剧情片电影《长跑者的寂寞》是著名演员汤姆· 代表作,《长跑者的寂寞》免费完整版1962年在英国隆重上映,希望你能喜欢长跑者的寂寞电影,长跑者的寂寞剧情:跑不开的回忆——《长跑者的寂寞》 英国少年感化院里生活的少年犯了克林,因偷窃罪被囚,然而他于长跑的才华,令他受到高度重视,更获颁奖牌不过,在漫长又孤独的集训中,他每每回忆起监禁前所遭遇的种种不幸。生活在这种矛盾之中,他对社会越来越不满,也充满了抵抗的态度。曾是英国“自由电影运动”热心分子的托尼·李察逊,以意识流手法探讨年轻人的叛逆心理,《长跑者的寂寞》可算是英国“愤怒派”代表性名作之一。
跑步总我是生活里的重头戏,尤其是和警察赛跑。跑步这件事难以理解,我只知道要一直跑,不问为什么,跑过田野穿过树林,而终点遥不可及,这就是长跑者的寂寞。——开场独白
一、梗概
不良少年Smith,终日游手好闲玩世不恭,对父亲的死耿耿于怀,对母亲怀有怨恨,对冷漠的社会敌视,对工厂主愤怒。
女友Audrey给了他短暂的温暖,他却在现实问题上不得不再次向社会低头,「为什么你总是逃避」,爱人的问让他无力。
因为盗窃45英镑,他被送进了少年感化院劳动。
二、逃跑,妥协还是反抗
感化院是传统的社会秩序的代表。在这里,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任何事情都被安排好,会有人监督你起床、劳动、吃饭……在这里,因为更擅长跑步,Smith取代了老大Stacey的位置。
同伴说,如果我像你那样跑得快,我就会从这逃出去了。Smith反问「逃跑有什么意义?最好的办法是学着狡猾,让他们以为你会乖乖听话,但我才不会真的听那些狗杂种呢。」
而Stacey因为无法适应角色被取代,选择了逃跑。Stacey被认为是传统秩序里的失败者,而这样的心灰意冷者对体制是无用的,被抛弃的。
院长迫切地需要靠Smith来赢得越野比赛,创造历史性的记录,因而特别关照Smith,甚至给他描绘这样的未来蓝图,最为一名田径选手的远大前程:「奥林匹克是文明最美好的结晶,也是运动员的最高荣誉……」
比赛的最初,Smith也为「32岁就能退休,开捷豹,被粉丝追捧的体育明星」而鼓舞,燃起斗志遥遥领先。但跑到终点时,过往的经历不断在Smith脑海闪现。父亲的死,勤勤恳恳地工作只为拿一周八英镑的薪水,受尽工厂主的盘剥……家庭的冷漠,母亲的出轨……警察的鄙夷……女友面前的无力……
他认清了事实。当比赛完成后自己不过会作为一颗棋子被抛弃,社会依旧是那个社会,冰冷、灰暗、压抑。大幅领先的Smith选择停下,微笑着,将胜利拱手让与本无机会的对手,表达对旧世界旧秩序的不满与蔑视。
三、长跑者的寂寞
一直在旧秩序里挣扎,却无法改变任何事实,希望的未来如此遥不可及,就像跑步这件事难以理解一样,我们只知道要不问为什么地前进,而终点却遥不可及。
这就是长跑者一样的寂寞。
二战后的英国,国力迅速衰退,战后的人民,已经褪去了战时的爱国主义热情,当大家发现,期望战后新秩序带来美好社会的理想越发不切实际时,电视里的说教越来越空洞、滑稽时,悲观失望之中,大家开始怀疑旧的一套社会秩序是否可行,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旁观者、愤怒者,秩序的反抗者,严厉的批评者。
青年一代迷茫、愤怒,不愿意像父辈一样走进工厂忍受剥削。他们希望走出去到伦敦去,却又无可奈何、终日困顿,以嘲讽为乐。
不得不说,在任何一个不能给人以信心,美好遥不可及的社会,都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冷眼旁观,他们嘲讽传统的社会规则,或许他们狡猾地,像乖孩子一样安分守己扮演自己的角色,但他们的内心如此失落,忍受着长跑者一样的寂寞。
《长跑者的孤独》(下简称《长跑者》)是英国自由电影运动主将托尼·理查德森导演的“厨房水槽”现实主义代表之作,讲述了一个因偷窃进入感化院的“愤怒青年”的故事。本片使用了诸如跳切、手持、快速闪回等大量法国新浪潮的技巧,其对《四百击》的致敬更是在结尾的定格以及法版海报中一览无遗。
本文将《四百击》《长跑者》中的两段奔跑段落进行对比,着重从两者使用的电影语言风格的异同来分析其表达效果与精神内核。前者使用的是影片的倒数第四镜与最为经典的倒数第三镜,后者则是影片中段的一次主角在野外进行长跑训练的场景。
《四百击》的奔跑段落先是一个从背面拍摄的安托万远去的固定机位的镜头,随后便是是一个全程手持跟拍的长镜头,安托万始终处在画框的中央,是一个中全景,摄影机从侧前方较为清晰地展现了他的动作和姿态,以及面部表情。背景中的树木、土丘等视觉元素逐渐减少,视野逐渐空旷,仿佛前方的大海是可以预见的。
《长跑者的孤独》这段奔跑由五个镜头组成:
Shot1:大远景,地平线较低,日出时微亮的天空几乎充满了整个画框。主角在地面上变成一个极小的黑点,从一颗较矮的树跑向另一颗较高的树,同时也跑向了刚露出地平线的太阳。广角镜头跟随主角微摇。
Shot2:中全景,几乎与《四百击》中对称的构图,一个向左一个向右,不同之处在于摄影机的位置,《四百击》是一个正常镜头在侧前方的跟拍,而《长跑者》中的这个镜头则是一个长焦镜头在远处的摇摄,且摄影机大部分时间处于主角的侧后方,看不到主角的脸。主角始终处在一个逆光的剪影,顺接第一个镜头落幅的位置,接连跑过太阳和树,然后跑向远方。
Shot3:远景,剪辑省略了一段时间,主角跑到了一处树木丛生的湖边。主角始终处于模糊的背景之中,被前景杂乱的树枝所遮挡。
Shot4:大远景,展现环境,清澈的湖边树木丛生。同样看不清主角的面部表情和细节的姿态。
Shot5:全景,长焦镜头,摄影机从岸上的主角下摇到水面的镜像,并跟随主角左摇。水面上的一些枯枝等遮挡物使主角的脸仍处于模糊的状态。
从文本上看,在这个场景中,两者都用“奔跑”在追寻某个东西,《四百击》中是大海,《长跑者的孤独》是反抗、打破权利体系。看似前者有一个具体的意象,但这个意象所代表的实际意义是不明的,安托万只是受某种直觉般的精神力趋势,想要追寻大海,但对于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他是不自知的,他在寻到海之后继续的迷茫是可以预见的。而《长跑者》的男主则不同,他自始至终明白自己要反抗并试图推翻现有的不公,只是在反抗的过程中对自己采取的方法产生了质疑,他的迷茫是来自于策略的调整而不是目的的不明,因此他在感化院的大部分时间使用了绥靖策略,而在最后一段奔跑中实现了顿悟和转变,转向了一种无所畏惧的更彻底和直接的反抗。
可以说,前者用“坚定、清晰”的镜头语言来表现一种内在的、宿命般的迷茫,这种迷茫随着电影时间与真实时间的同步流逝,对于观众与主角来说,似乎都是逐渐显露清晰的,直到最后海边的定格镜头,这种迷茫情绪达到了顶点,并戛然而止。而后者则是用“模糊”的镜头语言直接展现了一个愤怒青年的迷茫,我们可以看到,这五组镜头中,主角的脸从未清晰地呈现于银幕,大远景、剪影、前景枝叶的遮挡、水中模糊的镜像,似乎都在传递这种模糊而迷失的情绪,包括跳跃的剪辑,要知道,这段奔跑在整部影片中就是一个不断闪回着的暧昧的叙事支线。
《四百击》中的安托万对大海的追寻是一种近乎直觉性的、无意识的追求,这种看似毫无缘由的行为(无因的反叛)有一种通俗存在主义的痕迹。而《四百击》作为一部特吕弗自传式表达的作品,聚焦的是其个人的生命经验,这也是法国新浪潮的一个普遍特征。因此,《四百击》中的奔跑长镜头使用清晰的跟拍,让一个清楚完整的角色的情感经验毫无保留地呈现在银幕上,让观众跟随安托万感受这种迷茫的体验。
而《长跑者》中这组镜头序列对奔跑中男主角的处理,则是将其形象完全模糊化,几乎成为了一种象征性的符号——一个看不清脸看不清姿态的奔跑者,似乎可以代表任何人。托尼·理查德森的这种处理,似乎是要将男主角视为某一类人的象征,这一类人便是有着阶级意识的愤怒的青年,他们渴望打破社会中的种种不公,他们持续反抗,同时也持续迷茫。
因此,《四百击》与《长跑者》中这组奔跑镜头语言上的不同处理,也表现了法国新浪潮与英国厨房水槽运动的一个本质区别,即阶级意识对于前者来说并非重点,通常是缺失的,而对于后者来说则是其几乎所有电影文本与表达的根本出发点。
某年南配殿小电影。当年图书馆还是做了不少事情推广艺术电影的,不知道现在干嘛去了。
镜头扫过一个个刚进感化院的年轻人的时候,我被其中一个的眼睛吸引住了,一双很悲伤的眼睛,使得他的整个面容看起来说不出的悲戚,但是他完完全全是个一闪而过的配角。最后我们看到了主角史密斯,不是不失望的,因为他看起来有点老,也不漂亮,更让人失望的是他看着不像英国人,并不是因为他没有绅士气,你不能要求所有英国人都有陈旧的绅士气,但是他连英国小痞子都不像。在那张比实际年龄老的脸上我看见的是嘲弄和对抗。史密斯被送进来的原因是偷了面包店的钱。很习惯的开始猜测他的生活环境,贫穷、父母离异或者其中一个死亡或者干脆两个都没有了,在社会底层的泥泞中长大起来的孩子堕落的几率远远高于其他同龄人,虽然我并不主张把这作为心甘情愿堕落的借口。而史密斯,嗯,他的背景果然没让我的猜测落空。他的父亲因病死亡,生前和母亲常常争吵,母亲是个泼辣的市井妇女,父亲死后没几天拿到抚恤金开始和以前的相好同居。史密斯没有上学没有工作,和同样游手好闲的朋友终日闲荡,在伊丽莎白时期这样的人在街上是要被抓进去的。
如果在现实中看见这样的人我第一反应肯定是哼哼鼻子然后厌恶的扭头走开去,但是放到小说和荧幕上我开始幻想这种更为不羁的生活,无法无天对于循规蹈矩的我而言无疑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所以我十分开心的看着他俩开走停在路旁忘了拿走钥匙的汽车,顺便带上两个小妞兜风,将汽车停回来的时候顺便划破放在后座上的衣服和帽子。去玩老虎机,趁着老板不注意将里面的硬币全部摇出来若无其事的带走。旁边的人显然和我有同感,笑的前俯后仰,乐不可支。
史密斯的妈妈生命力很顽强,而且相当会享受生活,懂得不为逝去的东西哭泣,比悼念死者更重要的是当下的生活。所以丈夫生前她就会和别的男人在一起,丈夫重病的时候会冷静的说反正没救了,重要的是为病人减轻痛苦,成为未亡人之后也心安理得领回应得的抚恤金然后带领着四个孩子大肆购物,接着和老相好正式同居。她的日子有声有色,不缺少刺激。
很难讲史密斯对待母亲相好的态度是为了死去的父亲不平,怨气大概更多的在于自己的地位被取代。他每次提出抗议都是说这个家我说了算,我现在是当家的人,并没有爸爸如何如何,到后来发现没人承认自己的地位才大声吼出你在父亲尸骨未寒就去领钱然后逍遥快活,理所当然被他妈妈甩了一巴掌。
他把和女友在什尼尼治度过的一夜当作人生中最美好的事情,其实我很怀疑他对此的态度,不可否认他确实觉得那一夜很美好,他也喜欢自己的女友奥黛丽,不过那可能是再正常不过的选择,相比于没有什么地位的家庭,他在女友面前自尊心无疑有了很大的满足。在挨了母亲一巴掌之后他开始更深切的怀念那一天,可是要去那儿需要钱,于是看见面包店窗子没关的时候他福至神临的想到了盗窃。
偷盗的过程很简单也很好玩,更为好玩的是藏钱的过程。而且他十分小心的考虑了种种情况,连最初几天不能陡然用钱以免露馅都考虑到了,甚至周密的考虑了把钱藏在何处最安全。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全部都哈哈大笑,史密斯的年龄开始变小相对于他的脸而言他的神情开始像个小孩子偷了大人的钱之后他们的脸就会显出这样努力无辜的神情。对待前来盘问的警察的时候也是如此,同样好玩的还有他的母亲。
等到最后警察第三次站在门口不停盘问,雨水将史密斯辛辛苦苦藏在管子里的钞票冲出来的时候我们已经笑得不行,而眼看着就要露馅慌忙挡在警察面前徒劳的用脚去蹭纸币想让其消失的史密斯那一时刻成为我们最喜爱的角色之一。
相比之下,他在感化院如何显得玩世不恭、愤世疾俗都没什么意思了。
我也不想费心的去考虑为什么在最后冲线的时刻他选择了放弃,如果只是因为狱友们的取笑比如他是院长跟前的大红人或者是我们的叛徒之类的,或者因为无法面对以前朋友怀疑的神色就热血冲昏头脑的话,(当然这是很有可能的,只是我一点都不喜欢这样的人。因为别人的态度而影响自己的选择,这样的懦夫我看都不要看)我马上就会讨厌起史密斯来。还好似乎并非如此。原本可以不辜负感化院长的期望打败公立学校拿到第一然后得高分提前出狱,可是在最后时刻他放弃了,看着气急败坏的院长露出了得意的笑。坐在我旁边的观众很失望的说哎呀多么好的机会啊。
理由当然当然可以说不向体制不向这可憎的纪律妥协不做院长的棋子,但实际原因是没意思,单纯的没意思而已。
后来翻了小说(收在《丧失为人资格》那本颓废小说集中),电影加了不少内容,可以参见另外一篇《旧货贩子的女儿》,那篇我觉得更好。
Jensen
提起跑步者们的艺术形象,热爱电影的各位青年大概脑海中会浮现出为爱狂奔的罗拉,《马拉松》里一脸憨笑的曹承佑,当然跑出等身富贵荣华的阿甘更是少不了。跑步可以让主角们身心健康,神清气爽,爱情美满,成名成家,顺便也让观众们缩在椅子上的心脏激昂地加快跳动速率。如果你抱着这种“心灵健身”的期待去看英国电影《长跑者的孤独》,大概会失望了。影片的主角科林·史密斯有句台词,很可以概括这部电影里跑步的意义:“Running's always been a big thing in our family, especially running away from the police.”(跑步总是我们家的重头戏,尤其是和警察赛跑)
这部电影摄于1962年,本片由亚伦·西利托改编自他的同名小说,是导演托尼·理查森最具代表性的“愤青式”作品,影片讲述了少年科林,因犯偷窃罪而被囚,在少年感化院里,院长发现史密斯擅长长跑,决定把他训练成一名出色的运劝员,争取在全英青少年罪犯教养院越野长跑大赛中赢得蓝缎奖怀,以此作为自己升官发财的资本。科林的长跑天赋被挖掘了出来,他得到了强化式训练,但这更给他带来无尽的空虚与困惑,他回忆起以前的种种不幸遭遇,于是对社会的不满更深,并对社会持抵抗态度,最后的长跑比赛中他不愿成为院长的工具,遥遥领先大半赛程之后停在了距离终点几十米的地方,一脚把院长志在必得的奖杯踢进了阴沟,影片在科林罚作苦役的画面中结束。
影片主演汤姆·考特里凭借此片拿下了当年的英国电影学院最佳新人奖,电影中他的台词简短呛人(感化院院长问道:“你进那家面包店行窃时在想什么?”科林回答:“我忙着进去行窃,什么也没想。”“那你有没有害怕?”“我要是害怕就不会去了。”),伴着明明暗暗的眼神,一个兀傲的坏坯子就这么活灵活现地出来了。有位爱看文艺片的女生这么评价:“我们看见了主角史密斯,不是不失望的,他看起来有点老,也不漂亮,看着不像英国人,并不是因为他没有绅士气,你不能要求所有英国人都有绅士气,但是他连英国小痞子都不像。在那张比实际年龄老的脸上我看见的是嘲弄和对抗。”
主角科林不是良民,观众都“不是不失望的”,影片里的主角不是什么挑战邪恶体制的英雄,他的确是个坑蒙拐骗样样俱全的小混混,当局也倒不是什么压迫百姓的万恶旧社会,主角却坚定不移在犯罪的道路上一往无前,他甚至连自己出了感化院以后的犯罪生涯也有计划。鉴于观众们应该都是些奉公守法的好公民,当时据说有些观众看完影片之后十分愤怒,声称自己根本都不希望看到科林从感化院里脱身。而另一部分观众则激动地“将帽子抛上天空”。单枪匹马的科林确实不是什么英雄,但却令人同情甚至尊重,他们的处境让我想起了丹东的那句名言:“真实,严酷的真实”,他面对的是一个时代青年的困惑和整个社会制度的壁垒森严。
第二次世界大战六年战乱,从根本上改变了英国的传统思想。带着战争风尘从世界各地返回英国的海、陆、空士兵,以及似乎把地球大大缩小了的现代化交通和通讯设备,使人们对世界获得了从来没有过的了解和崭新的看法,对人类发展趋势有了新的设想。他们希望并模糊地认为,战后的世界必然有一场史无前例的变革。的确,1945年,英国工党以压倒多数上台执政,在人们的心底唤起了热切的期望。他们简直认为一种按照社会主义理想建立起来的社会秩序已经开始,实现社会改革,机会均等,消除贫富差别,建立名符其实的福利社会,仿佛计日可待了。诚然,工党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对铁路、矿业等主要工业实行了“国有化,,国民经济好转,财政收入也有增加,社会分化渐见缓和。但是,这一切距离人们的理想和要求仍有天壤之别。虽然他们追求向往的新社会还是若明若暗,可是总觉得昔日的社会传统应该一扫无遗。而工党显然再也无意继续前进了,在1950年大选中以微弱的多数获胜,可是第二年就在一片抱怨声中下台了。继任的保守党更没有丝毫进行改革的迹象,这使英国人民大失所望。这种悲观失望情绪日益严重,尤其是青年人,他们感到自己追求的新型社会化为泡影了,于是就越来越变为社会的旁观者,甚至反抗者,拒绝同政府合作,对政府、教会、社会进行尖锐严厉的批评。
在这样的环境下,一大批描绘社会边缘人的写实电影出现,而年轻人的反叛也成为电影中常见的题材。在林赛·安德逊导演的 《如果》(If)中(1968),造反学生一枪把企图用说教来安抚他们的校长干掉。而《长跑者的孤独》中的科林,一时也成了广大英国青年们的偶像。英国电影中的感化院和寄宿学校一样,是英国根深蒂固的社会等级秩序的象征,是阶级意识的缩影,影片虽然对科林的反叛刻画入微,但是结尾处科林却没能“飞越感化院”,而是在督导的看管下,带着愤怒的眼神做着苦役。本片的导演和编剧都是五十年代英国“愤怒的青年”时期的文化风云人物,随着年华逝去不再是“青年”更加不再“愤怒”。导演托尼·理查森毕业于牛津大学,是该校戏剧协会的主持者,他与人创建的英国舞台公司收购了英国皇家大剧院,同年发起的英国“自由电影”运动,托尼·理查森是其核心人物之一,1958年他成功地执导了舞台剧《愤怒回首》,两年后同剧作者约翰·奥斯本一起组建了制片公司将其搬上了银幕。
1961年他再将描写布莱克普尔工人阶级生活的戏剧改编成的影片《甜言蜜语》 ,之后就是《长跑者的孤独》, 1963年他再次与约翰·奥斯本合作将十八世纪小说《汤姆·琼斯》改编成电影,其前卫而个人化的导演风格,使其成为了一部混杂了多种不同手法,但却丝毫不矛盾和混乱的佳作,影片一举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四项大奖,巨大的成功将理查森的事业推向了顶点,在此之后,他来到了好莱坞,但跟别人合作的一些片子都不成气候,他也力不从心,1968年在拍摄《英烈传》期间他与长期的合伙人约翰·奥斯本分手; 1991年,托尼·理查森由于艾滋病在美国洛杉矶逝世。
编剧亚伦·西利托借着在“愤怒的青年”时期积攒的人气,开始自己的转型,频频参与或亲手将自己的作品改编成电影,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长跑者的孤独》就是其中翘楚,内容比小说原著丰富许多,西利托功不可没。尔后,他在创作小说的同时,间而尝试诗歌、电视连续剧剧本、儿童文学作品、游记的创作,也获得了很大成功。从网上流传的他的近照来看,作家身形似乎并没有发福太多,不知道他是否和自己笔下的主角一样跑步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