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迈克尔·法斯宾德,佩内洛普·克鲁兹,卡梅隆·迪亚兹,哈维尔·巴登,布鲁诺·冈茨,罗茜·佩雷兹,卢宾·布雷兹,布拉德·皮特,高兰·维斯耶克,埃德加·拉米雷兹,迪恩·诺里斯,萨姆·斯普卢尔,,娜塔莉·多默尔,托比·凯贝尔 主演的电影《黑金杀机》来自哪个地区?
爱奇艺网友:电影《黑金杀机》来自于美国地区。
2、《黑金杀机》是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开播的?
本片于2013年在美国上映,《黑金杀机》上映后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网友总评分高达891分,《黑金杀机》具体上映细节以及票房可以去百度百科查一查。
3、电影《黑金杀机》值得观看吗?
《黑金杀机》总评分891。月点击量201次,是值得一看的剧情片。
4、《黑金杀机》都有哪些演员,什么时候上映的?
答:《黑金杀机》是2013-10-25上映的剧情片,由影星迈克尔·法斯宾德,佩内洛普·克鲁兹,卡梅隆·迪亚兹,哈维尔·巴登,布鲁诺·冈茨,罗茜·佩雷兹,卢宾·布雷兹,布拉德·皮特,高兰·维斯耶克,埃德加·拉米雷兹,迪恩·诺里斯,萨姆·斯普卢尔,,娜塔莉·多默尔,托比·凯贝尔主演。由导演雷德利·斯科特携幕后团队制作。
5、《黑金杀机》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剧情片电影《黑金杀机》是著名演员迈克尔 代表作,《黑金杀机》免费完整版2013年在美国隆重上映,希望你能喜欢黑金杀机电影,黑金杀机剧情:由迈克尔·法斯宾德饰演的律师顾问被哈维尔·巴登饰演的毒贩拉下水,卷入了一宗高达2000万美元的毒品交易两位美人(克鲁兹与迪亚茨)轮番登场与顾问周旋,而另一长发神秘男子(布拉德·皮特)的加入更令这场智力游戏扑朔迷离,为保全身而退,顾问决定用尽一切办法。
斯科特老糊涂了,为了艺术追求总想超越自己却没注意到主流电影市场已经跟不上他的脚步了,他以七十多岁人生阅历的大视角拍出来的片怎么可能让众多的晚辈观赏者们理解呢,结果必然是恶评如潮好评寥寥。有追求当然没错,脱离市场需求就错了,没有票房哪来的投资,没有投资哪来的钱去追求艺术捏?为了不让本片被恶评埋没,我来点点题。
斯科特拍的不是人类社会而是动物世界。
在草原上的动物们有两种追求是永恒的,生存和性。
影片以性开场,白色的被单下裹满了男欢女爱的味道,法斯宾德用调情的方式挑逗着克鲁兹表达性欲并帮助她实现,看似很爽却只是素食动物的性爱级别,两只兔子而已。看看接下来出场的哈维尔巴登和卡梅隆迪亚茨。养猎豹的的女人终究与众不同,通篇通体散发着发情母豹的味道,与直白表露性欲还稍显腼腆的佩内洛普相比卡梅隆的性欲更加野性,她的意识中性是自由的自然的,从来不受禁欲道德的约束。雷德利用神父作为人类文明道德标尺刻画了两个女人的显著不同。老头子的确是把卡梅隆当成了发情母豹来拍,让她和黄色的法拉利做爱明显是把极具速度感的跑车指代成了雄性猎豹。哈维尔自始至终都满足不了她的欲望,只能充当她高潮后滋润喉咙的工具。哈维尔用catfish来形容述他所见到的那本应该最让男人神魂颠倒的地方,说明他完全跟不上拍。跟母豹该怎样做爱,应当用你的牙齿去感受它喉咙中高潮迭起的颤抖,用你的身躯压制它失去一切反抗,只剩下上身喘息和下身收缩的力量,让它在你雄性荷尔蒙的气味中平静得像一只猫。哈维尔做不到这一点,跟卡梅隆相比他只是只野狗,性支配欲越强的动物生存力也越强,在残酷的大草原上野狗哈维尔和皮特被淘汰掉是必然的。
生存与性是本片核心的话题,活下来才能享受性,活下来才能繁衍生息。因此整个故事可以这样表述: 生长着毒品的大草原上有兔子,有野狗,有猎豹,有狮子。一切都遵循着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法则。两只大白兔相爱了,公兔想搞更多的钱满足母兔于是和野狗合作搞狮子的野餐,可是这份野餐猎豹也盯上了,猎豹咬死了野狗吞了午餐逃之夭夭,狮子没追着猎豹咬死了母兔。影片后面狮子教育兔子法斯宾德一大堆哲理,实际上就是一句话“兔子就是兔子,你没得选择”。主角不应该是迈克尔法斯宾德,应当是卡梅隆迪亚茨。
残酷的大背景:据统计墨西哥每年近万人死于毒品犯罪,2012年11月份墨西哥米却肯州提魁奇奥市前女市长玛利亚被虐杀抛尸更是让这个被上帝遗忘的国度再次收到世界关注,在影片末尾白色的烛光中我想到了那些死难的人。如果人间有地狱的话那一定是墨西哥,影片中基本表现了墨西哥毒品战争牺牲者的三种类型:不作死就不会死的人如布拉德皮特,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人如摩托快递员卡车司机,无辜的人如佩内洛普克鲁兹。
这是一部反思人性内在最核心部分的影片,求生和性,没有文明。
终于等来机会写一部差评。我不建议影迷观看此片,理由有三个:
1. 在影评界反响不好。IMDB 给了六分,明显偏高了。烂番茄上目前只有35% 的好评。连来自《卫报》以唱反调出名的影评师们也只给了两颗星。
2. 符合了一条著名《灾难电影守则》,电影中的众多大牌在事后都决口不提此片,不愿意接受采访。
3.退一步说其实影评,演员的想法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观众怎么想。作为一个热情的百毒不侵的什么垃圾都要看一看的影迷,我把此片总结一句话:在经过111分钟疲劳的等待后,电影却最终却没能回报给观众什么。没有明堂的电影,花了大量精力找齐了各种线索拼板,却拼不出个模样。
观众辛辛苦苦守着缓慢的故事进程,天马行空的装逼对话,东奔西跑的场景切换,惊世骇俗的翻云覆雨,足足111分钟,那么最后的回报是什么:卡梅隆-迪亚兹的穿着帽兜杉性感得喝香槟?我去!Ridley Scott 毕竟是80几岁的老头子了,拿出来的东西都沾着阳痿气息。
其实迪亚兹的表演不算太坏,高潮点在她与巴登叔的法拉利缠绵一场时就早早降临。坏就坏在故事是不伦不类的,它不屑于交待清楚前因后果,人物关系,故事脉络,而是摆出台词与道具让大家玩味。
首先法斯宾德是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律师,The Counselor 一般是最低等的律师,也就打打离婚财产官司,哪来这么大本事参与几千万的毒品交易。二来这个律师到底做了些什么,他只不过放出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快递?除了这点小事他还干了啥?用得着这么大惊小怪吗?他最后的几滴眼泪显得毫无必要。是不是法叔又走火入魔了?
最后来说迪亚兹的动机是什么:a-猎豹综合性?b-性爱狂热分子?c-割头癖恋者 d-敛财者?e -母撒旦?从电影结局来看是d , 但她赶尽杀绝, 却不杀法斯宾德的角色而把杀妻的dvd寄给他?是惩罚吗?这样看来又是e
从整个故事推测,电影想把她塑造成一个德智体美劳全能型的孙二娘。但用这样蹩脚的一个剧本去塑造,显得多么的单薄。要架构一个全能的恶人,特别是女人,不是几件豹纹紧身衣,涂些妖怪色的指甲油,打几个电话说些狠话,大腿八字开几下就可以了结的。人物的丰满性是需要细节去捕捉,需要对话去衬托,需要演员不同层次的表演去完成的。看看《危情十日》中的Annie Wilkes ,看看《致命吸引力》中的Alex Forrest,看看《本能》中的Catherine Tramell, 这些让人印象深刻的致命女性角色,并没有试图去把一个男人的毒枭模式套在穿性感紧身衣的女人身上。尽管《杀死比尔》有类似嫌疑,但人家昆丁要显得纯粹很多,用真刀真枪。
看看Ridley Scott去年的《普罗米修斯》似乎有同样的毛病。电影没讲完一个人,又速速地去讲下一个人。年前的另一部装逼大片《惟神能恕》里的Kristin Scott Thomas,也是类似的恶娘角色。豹纹+几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台词。缺乏想象力。
再说剧本台词,同样也是80几岁的普利策奖得主Cormac McCarthy, 是备受推崇的编剧家,他的《No Country for Old Men》, 《The Road》 都堪称经典。老人家一贯喜欢玩点哲学结合西部大荒野,写出来的东西都是些形而上的黄金珍珠,可惜在电影里用的地方总觉得不对劲。比如一个教父型的老头儿在电话里讲了一大堆主客的二元分裂和对立性的生死观给法斯宾德,其实人家只想知道自己老婆的下落。又比如皮特那一套固定模式的油腔滑调,卡姐的“be careful what you wish for" , 还有巴登跟007里差不多的自嘲与调坎,台词一把把,一层层,把和尚的真谛往毒枭身上套。
要说唯一的亮点,可能就是巴登把迪亚兹的私处比作Catfish(猫鱼,红尾鸭嘴鱼)。巴登说:Really it was...Hallucinatory. You see a thing like that, it changes you. 法斯宾德说:Jesus. 观众们大笑。
总体来说,台词有深度,但没有情节的依托,显得有些空虚。写了一堆,我总结出三条:
1. 近几年来有皮特在电影最好不要看
2. 两个80多岁老人构架的电影,可能大脑耗氧量太高,最好不要在工作8小时后看。
3. 有夫妻同时出演的电影基本都不怎么好看
欢迎反声为辩。
法斯宾德和巴登出钱,经皮特中介,把墨西哥毒贩的粪车封装毒品转手卖給芝加哥的下家。毒贩收到钱负责运输进入美国,交货方式是交付卡车启动模块。
卡车发动模块应该由摩托车超速男交给皮特。但是超速男因为超速,被警察拘留。此时迪亚兹买通警察,以法律援助的名义让法斯宾德接触超速男的母亲。母亲说服法斯宾德去保释超速男。超速男被保释后,拿到启动模块,他应当把该模块交给皮特。但是超速男被迪亚兹的人跟踪,斩首。迪亚兹拿到毒品卡车。
墨西哥毒贩没有送到货,怀疑到法斯宾德头上。法斯宾德开始抓狂。他找到皮特。皮特老奸巨猾意图吓走法斯宾德,说我要逃了,你也赶紧逃吧。与此同时,皮特找人安排从迪亚兹处夺回卡车,意图独吞毒品。皮特找人在高速公路上假扮警察,夺下卡车,将卡车运到芝加哥,拿到货款两千万(电子货币形式)。(不是毒贩的人抢到卡车。毒贩的交易是把毒品給皮特一伙。运到芝加哥只有皮特三人的买卖)。
其间,毒贩意图控制巴登,但失手将其爆头。毒贩虽然没有经济损失,但是决不能允许别人抢他的东西。作为惩罚,毒贩绑架了他女朋哦与科鲁慈,杀死并录制视频,交给法斯宾德。法斯宾德精神崩溃。
皮特假戏真做,将计就计远走伦敦。迪亚兹抢来的卡车,被皮特抢走,想再抢回来,于是安排了伦敦一幕,先设计色诱骗下皮特密码等信息,后杀死皮特抢到他的电脑等文件包。拿到两千万,找财务顾问洗钱,换身份去香港。
(虽然情节很简单,电影就没有正面交代。我理解的故事是这样的,供参考)
他好像很优雅的样子,去到大厅的另一边,找到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他站在她面前,鞠了一小躬,说:我想吃你的下面——Reiner
在看本片之前如果怀着对《敢死队》那种激情澎湃,死拼到底或者《偷天换日》那种构思精巧,奇谋秘计的期待,注定是要失望的。《黑金杀机》的主线情节虽然属于高智商犯罪且镜头精简,叙事到位,然而作为观众却会感到拖沓和不知所云。这使得本片在北美首周仅仅获得了800万美元的票房。对于这样一部卡司阵容强大,导演声名素著的电影而言简直就是一场滑铁卢。这使我想起1982年Ridley Scott的《银翼杀手》。该片首周票房仅为615万美元,口碑两极分化,市场一路看衰。而11年后《银翼杀手》被美国国家登记部永久保存,成为国家级典藏。有意思的是,这两部电影被诟病的内容几乎一模一样。
本片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Counselor经不起诱惑与Reiner一起参与了贩毒集团一单生意,毒品从墨西哥华瑞斯城运往美国。没有料到的是Reiner的情人Malkina螳螂捕蝉,指使杀手使用钢丝杀害负责运送毒品的摩托骑手,劫走装载毒品的卡车。同样牵连其中的Westray通知Counselor祸事临门,并打算抽身而退。之后峰回路转,卡车被贩毒集团的人追回。Malkina与Westray互通消息,原来Westray竟是Malkina的内应,两人话不投机,不欢而散(注意Malkina打的第二个有关毒品交易的电话,影片中并未明确与她通话的人,但是我们应当注意Counselor第一次与Westray见面时问Westray与Reiner共享的女人中是否包括Malkina,Westray停顿了一下才否认。这暗示Westray与Malkina有所勾连。当Reiner和Counselor被贩毒集团追杀时,Westray却是被Malkina骗走账号密码并加以杀害。这里也可以看出Westray与Malkina在这笔生意中关系匪浅。因此与Malkina通话的这个人应当是Westray,这是一场从Counselor为Ruth辩护就开始的合谋陷害)。而Malkina应当在交易过程中另布置下了自己的人(Malkina在被Westray问及你知道卡车的下落时回答:I know where the truck is going. I always did。),两千万最终落入了Malkina的腰包,Westray则被Malkina灭口。Counselor因为替运毒骑手保释而成为嫌疑人,与Reiner一起变成了被贩毒集团追捕的替罪羊。Laura则因为Counselor的潜逃被贩毒集团残忍杀害。
在切入这部电影之前,首先要强调一点:Ridley Scott是一位字斟句酌的艺术家,他在影片中所描绘的每一个场景,收录的每一句台词都非常明确地服务于特定的主题。Ridley Scott的电影没有盲肠。
侯孝贤曾经说过,每个导演一生只能拍出一部电影,他的电影可能范围很广,但角度就是固定的那个。我深表赞同。如果我们认真去看Ridley Scott的电影,就会发现早在1979年的《异形》里他已经对人的本能表达过深刻且犀利的思考。同样的特点《黑金杀机》中也显而易见。
影片前一个小时中充斥了各种关于性的描写。Counselor和Laura整整6分钟的床戏,Laura直白地用语言表达她的性渴求,她希望Counselor抚摸她,用手指干她。尚未装修完工的夜店内Reiner给Counselor讲的那个关于Peterson表弟的黄段子。当然,最让人震惊的莫过于Malkina上了Reiner的法拉利。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细节也充满了性暗示,例如Malkina见到Counselor时拍了一下他的屁股,Malkina和Laura在泳池边赤裸着聊天,以及Laura与Counselor通电话时告诉他第一次在停车场见面时她就想和他做爱。
影片中关于杀戮的表现则更为立体。Malkina的出场是在一片粗犷的草原上,她养的大猫正在猎捕野兔。她深浓的眼线和浅蓝色的眼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告诉Reiner:Truth has no temperature。我们注意到Malkina身上的豹纹纹身,她的首饰并不精巧细致,而她的鸡尾酒是血一样的红色,种种细节形象鲜明地展现了一个野性的女人。影片中一共死了8个人(Reiner,摩托骑手,Laura,Westray,公路上枪战死的3个和油桶里浸泡的那个welcome to America),4个主要演员中3个人的死亡都是被斩首,这是一种带有原始意味的杀戮方式。影片对他们做了特别的描写,他们分别是摩托骑手,Westray和Laura。摩托骑手是被精确计算高度的钢丝斩首,身首异处。Westray是被bolito勒颈致死。值得注意的是,警察赶来处理尸体的时候,Westray的头部被放在生殖器官上方。此处画面给予特写,导演的意图不言而喻。Laura的死亡过程并未拍摄出来,然而我们从Counselor和Westray之前的对话可以得知,她在摄像机前哭泣,一个带着面罩的男人走进房间,砍掉了她的头……Reiner的死本身并没有什么可以讨论的,亮点在于Reiner死后,附近生活贫困的年轻人抢夺他身上的财务,此时两头猎豹从车内出来,惊走了掠夺者。这场景酷似非洲大草原上日日上演的弱肉强食。
性与杀戮是人类不可否认也难以摆脱的本性。从达尔文到弗洛伊德,从生物进化到心理探索都在不断证明,从本源上我们并不比那些野生动物更高级。这也是所有贪婪,冷酷,欲望,残忍的根源。正像片中毒枭所说的那样:“你现在走到十字路口,你想选择,但选择并不存在,你只能接受。选择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就做好了。”人生来就带着本能,按照基督教的说法,这是人的原罪。
Ridley Scott是欣赏人的本性的,尽管它很残酷,然而它非常真实。在《异形》中Ridley Scott借Ash的话表达了这种欣赏:“我崇拜它(异形)的纯粹。它是生存的强者。不被良知,悔恨和道德所左右。”在《黑金杀机》的片尾导演则是通过Malkina的话再次表达了同样的观点:“猎食者的优雅,美丽和纯粹的心,哪里都找不到。它们的本性和作为没有差别,猎杀就是它们的本分。”Malkina的话并没有到此结束,她接着说道:“我们人当然是另一回事,人心的虚弱逼得我们走向绝境。”我们看到了人的另一面或者说人类社会,现代文明有别于人类本能的另一面——虚伪。
认为本片拖沓的观众一定对影片开头Counselor为Laura选购钻石时与钻石商人的对话困惑不解。它看似与主线故事全不相干,同时看似指向不明的台词又占据了大量的时间。这段对话是整部电影最为艰难的部分,抓住了它就扼住了整部电影的咽喉。我不知该从何说起,但我会试图将它阐述明白。
这段对话非常有层次感。
第一层,价值(准确地说是用金钱衡量的价格)。钻石商人告诉Counselor:“你在钻石中寻找的不是优点,这是一门恶毒的生意,我们只寻找缺点。”这是一个强烈的对比,钻石的美丽与生意的恶毒,这种光芒四射的美丽是用挑剔瑕疵的方式来进行金钱交易的。美可以被购买,而红钻之美,之稀有,它价值甚至高过信仰。这段话很现实,很本色。事实上贯穿整部电影的毒品交易,围绕两千万美金展开的无视“道德问题”的杀戮正是这种现实的最清晰的写照。
第二层,被偷窃的上帝。年迈的钻石商人与Counselor谈起闪族文化,他说:“这个世界上只有闪族文化,在此之前是希腊文化,之后则没有。”传统的希腊文化信仰众神,给予他们力量的英雄是战士。闪族文化则信仰上帝,犹太人的英雄是信仰上帝的人,是摩西,是耶稣。相对于先期的希腊文化,闪族文化是一种升华,它对于上帝的信仰来自于这个民族在数个世纪中所经历的苦难。如果说希腊文化更倾向于对于未知世界的敬畏,闪族文化则更接近于对灵魂的救赎。驱逐犹太人的国家,无论是古巴比伦,马其顿,奥斯曼还是后来的纳粹德国,其命运都是灭亡。这不是一个民族的诅咒,它与魔法无关,从本质上说这是对上帝的驱逐,人性在此过程中泯灭,国家随之消亡。在此逻辑上我们才能明白为什么钻石商人说人只信仰上帝,而这个上帝只是犹太人的上帝,不存在别的上帝。也有只在此逻辑上我们才能明白为什么西方偷窃了上帝,上帝又如何能够被偷窃。因为西方人或者说现代文明社会所需要的只是作为象征符号的上帝用来“原谅”人们的罪过粉饰太平,他们拒绝灵魂与上帝的对话,他们摒弃了产生上帝这个民族的苦难。没有了那些血与火的战争,没有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教堂里的十字架,人们向其告解的神父,原谅罪恶的上帝就如同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代表的仅仅只是人性中的虚伪与懦弱罢了。
现在我们能够进一步地解释片头的床戏为何如此拖沓。它描述的不仅仅是Counselor和Laura的感情,他们的情欲,还有一点就是人的虚伪。
Counselor:说点性感的话来听听。
Laura:我要你往上摸我的衣服。
Counselor:可你没穿啊。
Laura:这跟那有什么关系?你喜欢我说这种话。
Counselor:我知道,但是要有真实感啊。告诉我你想要我对你做什么吧。
Laura:我要你摸我。
Laura心里真正期待的是情人直接的爱抚,而她说的则是另一个想象中的浪漫且体面的画面。从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Counselor也喜欢这种“体面的”情话,同时他也明确地知道这些话没有“真实感”。
再看游泳池边Malkina与Laura的对话。Malkina得知Laura是一个church lady,于是问她:神父问过你的性事吗?
Laura:他不会问,但是你对神父应该毫无保留。
Malkina:你做过的所有下流事,你要假装你不会再犯了是吗?
Laura:我想是吧。
……
Malkina:这世界很奇怪。我是说你的世界。
Laura是一个体面的女性,这一点在她的衣着品味,家居环境和语言行为中表现得非常明显。然而这样一位优雅得体的女性在与Counselor的性事中确实非常的“下流”。对此产生的负罪感会通过她向神父忏悔而得到上帝的原谅。是的,“上帝”就是这么随便!这确实是一个奇怪的逻辑,这个逻辑与崇尚本性的Malkina格格不入。于是她去了教堂。Malkina凸显曲线的穿着与教堂里古旧保守的其他女性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是一次人类本性和社会道德的碰撞。从这个角度看,它有趣极了!
Father:你是天主教徒吗?
Malkina:不是。
Father:那我没办法赦免你。
……(不要怀疑,这串省略号的的确确是在表示我的无语= =)
在对话的过程中神父一反慈爱包容的形象,他狭隘,傲慢,浮躁,嗤笑,仿佛遇到了什么不可理喻的事情。这也正是人类的道德原则对人类本性的一贯态度。但是当Malkina(本性)单刀直入地问道:女人对你说她们的性事吗?每个来告解的女人会对你说她通奸或者私通什么的,所以你对女人的看法一定很特殊。神父(道德)慌乱了。他开始回避,开始抗拒。他告诉Malkina:我不能谈这件事。你真的必须离开了。如果你不走,我走。那是神父明确知晓存在但没有胆量承认的魔物,是“上帝”法度之外的存在。于是他落荒而逃。
在这场较量中,道德看似高贵冷艳,实则脆弱得不堪一击。我们不应忘记,道德正是维系人类社会最为基本的原则。
第三层,不逊于永恒的渺小。相比较人类短暂的生命和易逝的美丽,钻石的永恒让人欣羡不已。人们用钻石作为女性的饰品不仅是因为它炫目的光泽,更是出于对女性短暂且脆弱的美丽能够恒久保持的美好期许。所以钻石商人坦言:“虽然不可得,渴望像钻石那般恒久远可不是小愿望。想让所爱之人变得更美丽,就是承认她的脆弱和这层脆弱的高贵。”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使用了“高贵”这个词。何以这层脆弱是高贵的?钻石商人的这段话中没有给出解释。但是当Counselor为自己的贪婪承受无比痛苦的后果时,毒枭告诉他:“人生不能回头。但对知道日子所剩无几的人来说,死亡得到了不同的意义。”这与犹太人的上帝如出一辙。在经历了贪婪无知所带来的苦难之后,人才学会反思。冯友兰先生说过,这种反思是对人生的思考。在此基础上,人生才从终极关怀中得到不同的意义,生命的价值超越了它脆弱的存在,打磨出高贵的光芒。因此“我们向黑暗宣誓,人生的短暂不会折损我们,我们不会因此更渺小。”
钻石商人的三段话是整部电影的缩影,人类的本性——道德的虚伪——灵魂的高贵,它由浅至深,自始至终贯穿了整个故事。
Ridley Scott眼中的世界是可怕的。人类从出生到死亡,无时无刻不在经受着本能的诱惑和虚伪的束缚,在夹缝中艰难求生。Counselor在逃亡过程中得知Laura被贩毒集团抓走,但他穷途末路,求救无门。在被明确告知没有希望,他仍然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挽回Laura的命运。毒枭告诉Counselor:“说道悲伤,交易的通则就不适用了,因为悲伤超乎价值。人愿意交出全世界,只求解除内心的悲伤,然而悲伤却什么都买不到,因为悲伤不值钱。”人的悲伤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也无法用虚伪的道德法则去否认,然而它如此地强烈,强烈到足以颠覆人所有的既成法则,而悲伤却是来自爱的破碎与希望的丧失。
影片中Laura问Malkina:“我知道你认为我的世界很单纯,但是有希望是那样糟糕的事情吗?”Malkina:“我不知道。我不能给你建议。你该对自己的事情小心,天使,你不一定能心想事成。” 爱与希望是人心中的天使,它支撑着人生存下去。与人的本性相比它显得幼稚天真,与虚伪的道德原则相比它又显得如此美好纯粹。怀揣着希望未必是件好事,它未必能实现,然而没有它的后果我们承受不起。墨西哥的小酒店主对Counselor说:我不相信死亡没有意义。但我的家人全死了,没有意义的人是我。到这个时候Counselor仍然没有放弃Laura,他给店主看Laura的相片,那是他生存的意义。然而隔天早上他就收到了那张来自死神的光盘,盘面上的“HOLA!”语气那么轻佻,却打碎了Counselor全部残存的希望。他一面流泪一面大声喊着:“哦,上帝!上帝!”然而能够拯救他的上帝从来就不在教堂里。他的痛苦,他的无助就仿佛两千多年前被驱逐的犹太人所经历的磨难,我相信此刻Counselor口中不断重复的上帝才是真实的。“一切现实的灭绝,就算是人死了也不能接受这个概念。然而在那样盛气凌人的绝望里,你会发现古老的理解,贤人之石总是被人厌恶,被埋在土里。”在那样的一瞬间,充满内心的是对人类不可逃脱的命运的悲悯,是对人类执着于爱和希望的震动,它如同夜风中忽明忽暗的烛火,感觉那么渺小,那温暖又让人无比珍惜。
在看完整部电影之后我惊讶地发现整部电影竟然没有提及Counselor的名字,一次都没有。如果说这是偶然,发生在Ridley Scott的电影里,你相信吗?对于Ridley Scott来说,从来没有单纯代表人物本身的角色,在他的电影里每一个角色都经过提炼。他们往往代表一个群体,一类价值或者一种信念。如果说Malkina代表了本性,Laura代表了希望,Reiner代表了贪婪,Westray代表了人与人之间不可信任的脆弱联系,那么Counselor则代表了人本身。是的,他没有名字,他的名字就是人类。他小心翼翼地观望,他经不住贪婪的诱惑,他爱,他怀着希望,他维持着风度和体面,遵循着人类社会浮于表面的道德法则,同时他也胆怯,为不可消除的过去悔恨悲伤,而他的懦弱最终将他逼入绝境。
我很喜欢杜冷丁在《银翼杀手》影评的开篇:“1968年,上帝降临地球.那时他借Stanley Kubrick的手送给我们一个礼物:2001 : A Space Odyssey.1982年,上帝再次降临.于是我们选派了一个代表,虔诚的送上地球人的还礼......那个礼物叫Blade Runner,那个去给上帝献礼的人,叫Ridley Scott.”无论是在《银翼杀手》还是《普罗米修斯》中,Ridley Scott毫无疑问地站在人群中间,虔诚而又固执向上帝追索着对自身本真与起源的疑问,而《黑金杀机》则更多地浸染了导演对于社会,历史,文明的感悟和对人类本身的关怀。这部电影里沉淀的不仅仅是思想还有77年的岁月。如今Ridly Scott向上帝走近了一程,用充满了审视和悲悯的目光回望着在他身后依旧迷茫的众人。
愿上帝与我们同在,阿门。
P.S. 感谢自由的天马行空指出的错误,我确实把沙漠之星的工作人员和最后穿蓝色工作服的人搞混了,同时把Hernandez律师和毒枭搞混了。文中已更正。
Jensen
涉及剧透,请谨慎点击
=========================================
首先,觉得必须吐槽的是海报和中文翻译。黑金杀机?你真的确定吗?这个中文名加上这个海报,大家再一看卡司,我擦,这逼肯定是犯罪动作大片啊。正准备好看一贩毒动作大片的小伙伴们,我真心理解你们一种想要吃盘爽口卤菜,却上来一盘肥腻闷烧肉的感受。给一星的,我一律不吐槽,不强制推荐。毕竟你一个卖肥肉的,硬是装成卖下酒菜的,这不是吭人嘛!还能不能愉快地玩耍了?
*************************下面是我针对内容的。********************************
The counselor
看美律政剧的基本上都知道,在美国的法庭上,法官称呼律师为“counselor”,在法律的语境中,应该就是“lawer”的意思。在此片中,法鲨的正职是律师,影片的名称好像就是给大家用他的正职点题。如果要细究的话,就要想想“counselor”的意思,其实全称应该是“counselor at law”,联合“counsel” (其中意义就有建议,咨询),这个职位其实是“在法律方面给出建议、提供咨询的人”。再扯也远一点,很多语境中,“counselor”是和“advisor”是一个意思。
但是在影片当中,法鲨除去在监狱当中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他一直都在寻找“advice”。我记得的就有三幕很简单粗暴地点题了:
a. 与皮特在酒吧的一幕
法鲨: “Do you think the drug lords hired kidnappers to keep them supplied with young girls?”
(提出问题,寻求答案)
皮特: “I think they have kidnappers on full retainer.”
法鲨: “I should keep that in mind, too.” (认为得到答案/获得咨询)
皮特: “I can’t advise you, counselor.” (拒绝对其解释负责)
b. 出事之后去找巴登
法鲨: “What do you think I should do?” (寻求求生的途径)
巴登: “I don‘t know, counselor, I don't know.” (简单粗暴被拒绝回答)
c. 在车里电话的那段
法鲨: “Could I come to florida?” (寻求求生的最后一线希望,自己提出建议的选项)
电话那头: “Florida is closed.” (选项被驳回)
法鲨: “I would do whatever you suggest”
(这里已经不提出具体问题,而是直接告诉他,我需要你给我建议)
电话那头: “I have no suggestions, counselor.” (最后得到建议的希望破灭)
HOLA!
这是一场关于爱、情、道德、欲的故事。法鲨和科鲁兹的有爱又有情。性生活和谐,离开了彼此就无比想念。法鲨还专门去荷兰找钻石(其实荷兰有名的钻石城市是Antwerpen,有钱的朋友可以结婚前去耍顺便买钻戒)。这看似会成就一个完美的婚姻(虽然Laura和大嘴迪有一腿的潜质)。但是命运似乎一切都安排好了。
在法鲨求婚得到肯定的回答,彼此祝酒时,
法鲨对Laura说: “I intend to love you until I die.”
Laura笑了一笑回答: “Me first.”
法鲨甜蜜却又肯定地拒绝道: “Not on you life.” (这辈子都不可能)
这是一场扣字的游戏:“intend to” 表明了“我计划,我想要”爱你一辈子直到我死。至于最后发生什么,也不是我说了算。这是作为一个在贩毒中想捞一笔的律师的现实考虑,也可以解释为作为律师的职业病。(说到这里不得不说法鲨在片中作为律师的扣字行为,开场戏扣Laura的“I want you to put your hand up my dress”; 然后求婚场景解释“glory”; 改正中间人的“don't put me in the centre”; 改正最后救命稻草的“Hiatus”,都大难临头了还给别人拼写。)无论如何,最后Laura比法鲨先死的结局,居然成为了法鲨最后能为Laura做的事情。因为死更容易,死亡并不是痛苦的终结。活下来,承受死亡带来的痛苦才是最大的折磨。
在出事后,法鲨和皮特见面。皮特问他有没有看过snuff film (就是真实的杀人现场制作的影片)。皮特告诉他 “you cannot watch without being accessory to a murder” (只要看了的人就都是谋杀的共犯)。最后法鲨在破旧的旅馆里收到那张带有“HOLA!”(你好!)字样的DVD,他一看到就立马出现反胃的表情。你以为是什么?那就是一个snuff film,而主角就是他美丽的未婚妻。而这个时候,真正打开看不看这个snuff film有什么本质的关系吗?没有了。法鲨也是杀死Laura的共犯。这也被巴登命中,因为巴登曾经告诉他如果你坚持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you will eventually come to moral decisions that will take you completely by surprise”。在他和Laura命运之轮无法更换的情况下,法鲨被道德选择突击。相对来说,这对Laura反而是一种变相的解脱。大嘴迪曾经告诉Laura “you should be careful what you wish for, angel, you might not get it.”。Laura很坚定地告诉大嘴迪她知道。然后,她承诺“wish„死在法鲨之前的那个世界最终成为了她现实结局的那个世界。
How much is enough?
在贪婪的世界里面,多少是足够?这个是个无解的回答。死亡也许能让人收手,也许不能。不管是巴登还是皮特,都告诉法鲨,你现在收还来得及,到了最后你想收手就由不得了你了。这一切阻止了法鲨吗?没有,法鲨那个坚定啊。巴登分析说,你是遇到了麻烦才会走这一趟。走这一趟的麻烦,或者说原始动力是什么呢?是遇到了Laura,想要打捞一笔带她远走高飞吗?(毕竟求婚的意愿发生在想捞一笔的前面。)如果是这样,Laura的惨死给了法鲨在道德选择上最重的一击。佛家讲因果关系,我看不出比这更讽刺更黑暗的结局了。
片中每个人几乎都在拒绝为任何人给出advicae,毕竟给出在道德,金钱,情欲之间的选择建议是一件极度不负责的事情,也是一种想要免责的心态。最后出了事,担责的必定而且只能是你自己。
活在自己做出选择的世界里面,面对现实。
This is my advice。
P. S.
五月刚才墨西哥回来。城市里面各种带重械的警察随处可见就不说了。去之前,还有一个州因为毒枭和居民自卫队内战,也严格被我们排除在旅行安排之外。我们在北部的时候,某天在去一个小县城的路上,遇到军队盘查,仔细询问了我们的行程和一切细节,大概持续了半个小时左右,因为外国人运毒非常常见(尤其是白种人)。每到一个城市就听说这个城市前几天有枪战,死了多少个cartel。当地人对于毒枭真是深恶痛绝,对于政府也是深感失望,但是每天除了小心注意安全,貌似也不能做任何事情。美国啊,墨西哥人民真是深受你的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