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罗伯特·帕丁森,斯塔西·马汀,利亚姆·坎宁安,贝热尼丝·贝乔,卡罗琳·博尔顿,丽贝卡·达扬,苏菲·柯蒂斯,卢卡·伯科维奇,汤姆·斯威特,友兰达·梦露,米迦勒·埃普,斯科特·亚历山大·杨,罗德里克·希尔,杰瑞米·惠勒 主演的电影《战前童年》来自哪个地区?
爱奇艺网友:电影《战前童年》来自于英国地区。
2、《战前童年》是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开播的?
本片于2015年在英国上映,《战前童年》上映后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网友总评分高达3248分,《战前童年》具体上映细节以及票房可以去百度百科查一查。
3、电影《战前童年》值得观看吗?
《战前童年》总评分3248。月点击量1次,是值得一看的恐怖片。
4、《战前童年》都有哪些演员,什么时候上映的?
答:《战前童年》是2015-09-05上映的恐怖片,由影星罗伯特·帕丁森,斯塔西·马汀,利亚姆·坎宁安,贝热尼丝·贝乔,卡罗琳·博尔顿,丽贝卡·达扬,苏菲·柯蒂斯,卢卡·伯科维奇,汤姆·斯威特,友兰达·梦露,米迦勒·埃普,斯科特·亚历山大·杨,罗德里克·希尔,杰瑞米·惠勒主演。由导演布拉迪·科贝特携幕后团队制作。
5、《战前童年》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恐怖片电影《战前童年》是著名演员罗伯特 代表作,《战前童年》免费完整版2015年在英国隆重上映,希望你能喜欢战前童年电影,战前童年剧情:一九一八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戰勝國展開漫 長的凡爾賽條約談判過程正值叛逆期的七歲美 國男孩,個性陰晴不定,外貌清秀還時常被誤認成 女生,隨著代表美國的外交官父親及虔誠基督徒母 親,住進法國鄉間的古老莊園。當大人忙於政治大 事,孤獨而騷動的幼小心靈,在高壓管教下跌跌撞 撞、無聲怒吼,邪惡的種子悄悄萌芽⋯⋯。 《大劊人心》的冷血少年布萊迪寇貝特,首次執導 便野心勃勃,結合多位二十世紀法西斯領袖的童年 經驗,以架空歷史探索「獨裁者如何誕生」,與麥 可漢內克的《白色緞帶》遙相呼應。更以大膽張狂 的運鏡、英國音樂怪才 Scott Walker 的魔音配樂, 帶出媲美《凱文怎麼了》般震懾人心的邪氣。集坎 城影后貝芮妮絲貝喬等一流卡司外,還有羅伯派汀 森客串演出。
第16届#法罗岛电影节#无人知晓单元第8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战前童年》,下面请看前线处于敏感时期的孩童们一步步滑向无底深渊的评价了!
果树:
作为处女作很强,氛围控制得一流。最大的不满在于剧作本身。
曲有误:
非常成熟的处女作,一流的视听,整体观感在《光之声》之上。
Her Majesty:
作为处女作很成熟了,但某些地方能明显看出导演还驾驭不了。
布谷卟咕:
黑色幽默,角度奇特,颜值赛高,运镜流畅,音乐应景,不多见的时代剧。居然是处女作!
Xavier-耐观影:
镜头语言的丰富多彩很符合80后及处女作,中间部分的描述似乎感受到一战版的闪灵,不足的是结尾的氛围和前面脱的太开了,出戏严重。
迷幻松饼:
这个电影仿佛是弗洛伊德拍的……极端家长+缺爱+暴力性格+沉默寡言+性早熟=独裁者?未免有点牵强。配乐不错很渲染氛围,但是有点刻意惊悚。空镜很有味道。
非有想非无想:
所以男孩长大就成了五方,五方是一个剃着光头的法西斯。有极权独裁者的形成,有从孩童视角独特的对一战时混乱的欧洲以及日后二战法西斯形成的环境解释和描摹,但都不够彻底和深入。
psychopath.MN:
视听与影像大多惊喜,可内容文本上的表达实在欠缺。一段跨国的短居指代整个childhood,教育的失败进而四个月所展现的不正常与反抗来暗示一个孩子的未来难免过于牵强。最后的结尾落于一个新的时代分裂太开,过于刻意。
热可可加盐:
家庭争吵引出家庭教育及“爱”的缺失,凡尔赛条约点出一战背景及欧洲史上首次全面战争对人造成的恐慌(从而得出I don't believe in praying anymore!)但从如若“童年”相对完整的话,逻辑上到达“战前”相对可信但并不完备。除此之外声画俱佳,压抑诡谲的配乐与古典主义打光相得益彰。
欧.尹:
自诩为“世界公民”的美国家庭与底层原住民影射了战胜国与战败国,而影片借所谓独裁者的诞生讲述凡尔赛合约对二战轴心的催生,更将其直接落点到童年之上,题材不可谓不深伟,构思不可谓不巧妙。然而,在如此主题下,作者似乎未能给出任何透彻或深刻的思考与讨论,视听表面优秀,然未能真正与文本契合,诚其憾也。
鲍勃粥:
作为处女作似乎已经非常不错,最大的问题在于“核心”的丢失,视角略有凌乱和游走,没有足够固化之“童年”二字之上。且配乐许多时候先于图像出现,略有喧宾夺主之感。文本结构略有松散,许多被强化的部分没有回弹,比如被突然辞退的莫娜的可能的复仇。在家中议事部分的功能略有模糊,似是被过度提供的历史背景,也像是没有到位的权力结构展现,有些失控。此外的视觉美学都可圈可点。
Spy Liu:
摄影不错。 配乐过满实在有些喧宾夺主,往往剧情还没开始靠配乐就知道走向了。剧本挺烂的,一个人怎样从单纯的孩子变成法西斯主义者,电影的叙述根本无法令人信服。可以看出导演想表现很多,诸如权力、教育、战争、和平等主题,但实在导演掌控不了,导致最后电影一个主题也讲不好,接着就显得电影十分无聊且难看。 最后,我想说,熊孩子嘛,多打几顿就行了,就是因为打得少了,才会变成结尾这个样子。
子夜无人:
最精彩的就是结尾十分钟,从稚子撕心裂肺的咆哮到他摔倒,然后镜头切过,这种螳臂当车的反抗没能阻挡时代的洪流继续向肮脏、媾和的方向流淌,战争依然会发生,人类陷入的疯狂永远像是邪神的信徒,曾经的少年长成为新的战士、又有新一代少年的梦想等着濒临破碎。可惜这之前的大部分时间实在太呆滞,不是《白丝带》那种沉默、压抑中酝酿的风暴,人物关系都是教条式,孩童视角的拍法也没能做到极致。
#FIFF16#无人知晓单元第8日场刊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感觉并没有什么特指哪一个独裁者,而是许多个独裁者的集大成者。导演自己也说,他想讲的是凡尔赛条约期间疯癫狂妄的法西斯主义的诞生。虽然这个电影不是什么四小时的黑白电影(导演怎么知道大家对于黑白长片的恐惧),但确实不太容易get到点吧。
之前看大家的短评,发现有人评价,配乐略屌。自己看完电影后,简直想给这时时刻刻吓到人畜的配乐打满分。好像是那种精神病患的狂想吧,如果非要描述下听过的感受。尤其是最后一幕,独裁者终于从童年走到人前,各种敲锣打鼓,就算镜头不转,配乐都让人产生眩晕感,再配合最后一幕,像是镜头调入了一个漩涡,和耳边那种狂躁,融为一体,简直是分分钟吓到晚上睡不着的节奏。
不过不知是我不懂?电影一开头就直接进入到Prescott拿石头砸神父的情节。我还以为至少铺垫下。当然,我希望的铺垫就是,告诉我到底是什么导致了Prescott变成了独裁者。不过导演说,想要表现一种法西斯主义的诞生,可能只是把Prescott当做这个意向的具化,所以可能他也说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导致法西斯。当然,Prescott变成这样,可能是环境的改变,或者他父亲的工作(也许他跟在父亲旁,过早看到什么邪恶之类),总之一上来就是教堂门口砸神父,拒绝道歉什么的,还是蛮震撼的。
还有,Prescott问mother是不是爱教堂的人,胜过爱他。虽然不知道是什么让他产生了这种想法,但是,他确实因为这,非常恐惧,还做噩梦尿床。
后来的Ada,她出来,当然是有戏的。而Prescott对她表现出相当的爱恋,最后Ada似乎跟她父亲有一腿,深深的打击了Ada。以至于,他看到Ada和他父亲调情,本来十分饿的他,拒绝吃饭(不知是不是觉得吃饭就想起Ada本来要帮他要点心上来,结果抛下他,跟他父亲调情,这他接受不了。)。后来,他居然用自己的方式赶走了Ada。而mother对Ada的一番话,也是耐人寻味。她问Ada是想当老师吗,现在这样是她想要的吗?Ada说是。当时mother挺动情的,说Ada像年轻时候的她。mother在Prescott问他爹Ada是不是教他法语时,应该就发现了Ada和他爹的鬼祟,不过她没揭穿。反而帮他爹演示。之后Prescott感觉受到深深伤害,应该跟mother正式决裂就是这里吧。mother还把他当做小孩,殊不知他都情窦初开,却发现被自己爹抢了先。我觉得,Prescott至少觉得自己受到了来自父母两方面的欺骗。不过当Prescott跟mother说他不再需要Ada时,mother嘴角居然带了一丝笑意。mother大约对于儿子的敏感和聪明,有点意外又有点高兴吧。
Ada这个神奇的存在,.下去领鸡腿以前的最后一个镜头惊艳到我。她背后是一缕暖色阳光,她眼中含着眼泪、梨花带雨,面上的表情却是倔强的,十分美。
除了这个镜头,另外就是,Prescott砸了mother以后泡上楼梯摔倒的俯视角度和,最后一幕的晕眩镜头。很有feel。
ps:电影居然是讲凡尔赛条约签订前的巴黎,这里简直就是暴风眼。之前,看过讲顾维钧的电影,曾经在又红又专的角度看过这个。这部电影中,从神父的弥撒中,看到,当时的巴黎,简直是每一根毛发都渗透着政治的意味。大约我们眼中的凡尔赛条约,是中国的耻辱。而外国人,就是法西斯主义的培养皿吧。
在伯利恒之野地里有牧羊的人,夜间按着更次看守羊群。
有主的使者站在他们旁边,主的荣光四面照着他们,牧羊的人就甚惧怕。
那天使对他们说:“不要惧怕!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
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
你们要看见一个婴孩,包着布,卧在马槽里,那就是记号了。”
忽然,有一大队天兵同那天使赞美神说: “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
悦的人!”
————《路加福音 2:1》
1918年圣诞前夕,欧战行将终结,巴黎郊外一所天主教堂里,这个初来乍到的美国男孩与许多当地的同龄人一起穿着简陋的戏服,排演着一出关于耶稣降生的小场景剧。小男孩扮演的是向牧羊人昭告救世主降生的那位天使,他用生涩的法语努力念出台词,他清癯的面容与杂乱的金色长发让他在一群乡下孩子当中显得格格不入,更匪夷所思的是,这个小孩在排练结束之后,竟躲在暗处朝大人们投掷石子,在被发现之后,他头也不回地跑进被黑暗笼罩的森林,摔得头破血流。过了一会,他那虔诚、瘦弱、严肃的天主教徒母亲一脸失措地从追赶来的大人手中接过儿子的躯体,轻声安慰早已失去意识的男孩。与此同时,男孩的父亲——伍德罗.威尔逊总统的幕僚——与朋友待在一所几近荒废的大宅里,就着威士忌讨论混乱的时局、战争与人性。这个充满威严与睿智的男人看上去有些苦闷,他的使命召唤他跟随总统来到了法国,而自己和自己的家人不得不在这个破落阴森的地方待上好几个月。当他的妻子带着不省人事的男孩回到家,并且提起孩子的怪异举动时,他说:“我明天会和他谈谈”,然而,明眼人都能发现父亲话语中的困惑与漠然。在洗净孩子身上的血污之后,母亲准备安抚孩子入睡。此时,夜已经很深了。
这是电影《战前童年》的第一幕,接下来,这位降临伯利恒的天使即将遭受可怖的压迫与折磨,从这座黑暗的子宫当中以恶魔的姿态重生。这部电影是一次对极权领袖的心理侧写,描述了家庭强权和社会强权是如何在本性之恶的地基上一步步塑造出扭曲的极权人格,它同时亦是一则影射一战后成为孕育法西斯主义温床的欧陆的社会寓言,片中的男孩指代的是极权政体本身,而使得男孩的人格逐渐陷入黑暗的诸般品行,其实也就是代表着广义上滋生极权的土壤。它的立意颇为宏伟,但依然能够扎实细致地从格局较小的儿童视角进行叙述,使男孩的蜕变和极权者品性的成形显得合情合理,同时又不丢掉其特有的象征意味。两股意涵相互交织,互为表里,这固然是来自萨特原著中已有的设置,而作为一部改编作品,导演对于压抑、阴暗、暴戾氛围的营造和人物心理活动细节的展现都是一流的。阴冷苍白的画面色调,生硬疯癫的运镜和剪辑、规整但缺乏生气的构图以及时而轰鸣时而嘶叫的诡异配乐无一不带来一种沉重、焦灼、令人不寒而栗的观感。这些元素贯穿了片中划分的三个章节,在这个层层递进的过程当中,令一个男孩变成独裁者的那些契机被一一披露,而在由男孩父亲引领的另一条线索上,战胜国对战败国命运的裁决也在一片贪婪的混乱当中逐渐尘埃落定,正如彼时长发披肩的男孩没法预见自己最终会变成一个可怖的光头的极权领袖,彼时在地图上决定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的官僚们也无法知晓自己所代表的旧帝国主义将会蒙尘和遭到遗弃,被更纯粹且邪恶的极权主义所取代。于是,在因果律的作用机制下,那些施加在男孩身上的负担和折磨即将与他体内蕴藏的邪恶一同发酵,而他日后会施加在他的人民身上的种种行径此时也初现端倪。
男孩出生在一个典型的精英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政府高官,母亲则是知识分子。在世界业已连成整体的时代,他们站在主导者与压迫者的立场上称自己为世界公民,以彰显一种片面的责任感,但这个家庭无疑也是刻板保守、缺乏家庭应有的温情的,男孩的情感全然没有表达的渠道。公务繁忙的父亲性格愤世嫉俗,对家庭事务显得反应迟钝且不负责任;母亲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办事循规蹈矩、不容置疑,喜欢以教条和训诫而不是情感来教育儿子,使得自己的行为正当化,她对儿子逐渐浮现的古怪行为既担心忧虑,却又完全无法理解,只能通过各种强制手段严加管教:辞退关心男孩的老女佣;为了逼他离开房间而不提供食物;强迫他向神父道歉,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对男孩内心邪恶的纵容,令他作出更为激烈的反弹最终完全脱离了母亲这种机械式的拘束与控制。另一方面,男孩的父亲施加给孩子的则是冰冷的漠视乃至嫌恶,他从根本上放弃理解自己的儿子,却又要求他承认自己的绝对权威,无条件给予自己尊重,用类似列强对付战败国的态度与手段,蛮横地批评责骂甚至拳脚相向。不难看出,男孩父母的行为恰恰为他提供了施行极权统治的样板,在被家庭的强权磨砺得冷酷无情,学会封锁自己所有的情感之余,聪敏的他也有样学样,开始对人颐气指使,对违背自己意愿的事加以猛烈的抵抗和决绝的报复,甚至因为不想同母亲出门而自顾自“命令”道:“这周每一天都会下雨”,完全是一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法西斯主义者应有的姿态,而父母一方在见识到儿子的改变之后做出的反应——徒劳反击、无奈投降或全然无视,或许正是绥靖政策的体现。
来自外界的种种暴行是极权的催化剂,而在转变为独裁者的过程中,男孩的内心也在不断地经历转变。首当其冲的便是性的觉醒,面对和蔼慈祥的老女佣和美貌温柔的家庭教师Ada,男孩开始试图理解那种难以抗拒的欲望,然而在这么一个压抑的环境当中,它却被无情地阻拦乃至粉碎,这种欲望和情感上的缺失让他变得更加冷酷;其次便是他对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的错乱模糊,执意留起长发的他反复被认错性别,袒露身体的他遭到父亲无情的追打,这种错位令他困惑和愤怒,从而不得不向极权主义寻求解决之道,因为极权语境下的一切都维持着绝对的秩序;再者则是信仰的崩塌,慈眉目善的神父强迫他在每个离开教堂的人面前唯唯诺诺地低头认错,而绝大部分的过客对这个站在神父旁边瘦削可怜的身影作出的声明不以为意,这种对自尊的残酷打击使得男孩对宗教——一种规范社会的权力——彻底失去了信心,也使得他产生了一种对体制的报复性心理。
于是,在内外合力的扭曲与重塑之下,男孩走上了那条黑暗的道路,教堂里宣告耶稣诞生的天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以绝对的权柄统治地狱的恶魔。在这股合力当中,有的只不过是无心或无奈之举,有的是冷漠的并发症,有的则是来自体制的强暴,也有错误表达的关爱甚至人性和人格本身具有的邪恶,然而,当事者——男孩身边的大人们——却没有一个察觉到它们的不合理与残酷,而是听之任之,任由这股力量对男孩肆意妄为。这种视而不见、知而不管的傲慢,也许才是造就极权的根源。
Jensen
很难想象[战前童年]是一部处女作,因为导演的镜头语言与对场景的掌控都相当老辣。
电影的观感近乎迈克尔·哈内克的[白丝带],最精彩的部分是对于灵异惊悚氛围的营造,在影片开场,观众就如困斗之兽,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浑身汗毛竖起,如坐针毡的进入这个如黑洞般神秘莫测的故事中。
88年生人的布拉迪·科贝特在圈里有一手好资源,看看本片的卡司:罗伯特·帕丁森、贝热尼丝·贝乔、友兰达·梦露..........
当然他也和拉斯•冯•提尔、哈内克等文艺大导合作过,这些人的风格总感觉多多少少在[战前童年]中有所体现。
或许科贝特是最会“学习”的学生,他将自己所擅长的方向无限放大,形成了独属于自己的风格,并令人惊叹不已,这对于一位新人导演来说颇为难得。
[战前童年]的优秀体现在各个方面,但是最抢眼的还是氛围塑造。
电影的故事背景被设置在一战,一个美国男孩普雷斯科特跟随父亲(美国总统的幕僚)前往法国,在一个破败的大宅里,与各界政治人士探讨国家大事。
父亲沉迷于政治,母亲永远用严苛死板的方式管教男孩。在经历了一系列压迫后,男孩从单纯的逆反变为对父母集权的反抗进而演变成一种隐喻象征的独裁统治,而本片还有另一个别名,正是[独裁者之诞生]。
前文提到电影的氛围感做得很好,导演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达成,这其中最抢眼的是对配乐、镜头、表演的处理。
首先,影片的配乐来自斯考特·沃克的管弦配乐,可以说是本片成功的一大功臣。
这位美国音乐家在片中奉献了一场鬼使神差的音乐表演,最厉害的是在影片开头,伴随一战纪录影像的展开,神出鬼没的镜头从黑暗的背景处出现,缓缓推进,窥探着正在做祷告的男孩。
此时导演利用烛光设计出低照明的场景,这一刻仿佛恶灵进入男孩体内,独裁者的召唤蔓延开来。
另一处印象深刻的配乐处理,源自男孩窥见到老师艾德莱与父亲共处一室,男孩内心的敏感与对性的渴望在滋生,忽然插入的短促的音乐,暗示了男孩内心的细微波澜。
诸如此类的配乐处理不仅有效控制了惊悚氛围,还做到了克制隐忍,并放大了角色的心理波动。
其次,如果说配乐是隐藏戏剧能量,那么镜头的有效调度则是外化这种能量。
那种阴森恐怖感,可以联想到伯格曼在其电影中塑造出的宗教压抑,严肃苛刻的母亲,威严不苟言笑的父亲,他们都缺乏对孩子本能的关爱,更多的是以一种宗教/政治压迫,达到对弱小群体的示威。
[战前童年]中充满着考究对称的构图,影片从一开始就以一种第三视角展开,镜头每一次晃动都好似人物的灵魂在神灵面前做着艰难抉择。
尤其是在开篇段落中,表现男孩梦境时,强大的低音处理,镜头在大宅内随意移动,拍摄到那些苍老陈旧的房屋设施,纵深的推进镜头,让观众对这些习以为常的生活即景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最后镜头停止在360°的旋转天花板上。
而电影最后的篇章,政界人士签署凡尔赛条约时,最终镜头也是停留在旋转的天花板上,此处正是解答了影片开篇男孩梦境的寓意所在:成为独裁者。
另外,电影在室内场景的采光上摒弃了人工光的处理,多以蜡烛产生的烛光压低画面的能见度,令人倍感窒息。这是实现绝佳氛围的第二诀窍。
最后,所有外在形式的辅助都通过演员的表演呈现出来。
尤其是饰演小男孩的汤姆·斯威特他的每一个眼神都带有深藏不露的“杀气”,导演通过他间歇性的发狂之举,表现出独裁者童年成长的大环境,在这片恶土上,流淌着邪恶的血液。
虽然从某种层面来看科贝特的技术手法偏于形式化,对于故事本身的挖掘程度还有待提升。
但还是禁不住赞叹,毕竟对于新人导演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如何创造凌厉的风格,令人过目不忘,而这些科贝特都已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