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并茂版请见埋汰! http://ethermetic.com/archives/2970
Moneyball小说出版于2003年,旋即成为体育圈现象书籍。第二年,SONY买下电影改编权,委托名不见经传小编剧Stan Chervin写了剧本首稿
本子随后被辗转到小说粉丝Brad Pitt手上,他对题材很感兴趣,却吃不准是否该接,因为这一版本既商业又重喜感,与小说原貌大不相同
到了07年,Pitt同意出演,但Chervin得滚蛋... SONY找来金像奖编剧Steve Zaillian写了二稿,当时定的导演是专拍俗滥喜剧的David Frankel,没多久这位也被一脚踢开,新人选是另一个大人物——金像奖导演Steven Soderbergh
Soderbergh对这项目很有激情,大有冲动想搞搞体育电影新意思,要拍得既视觉风格化又好玩(比如把数据之父Bill James用动画呈现);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对Zaillian的本子大加改动,但那最后一刻冒出的新点子彻底激怒了SONY:Soderbergh一心要走半纪录片的路子,在电影当中穿插对当事人的真实访谈
要知道,当时片子的预算定在了6千万美元;而查下票房史就知道,棒球电影绝非票房灵药,百年来在北美拿到一亿的同类型电影不过区区两部
2009年6月,SONY主席Amy Pascal和CEO Michael Lynton毅然拔了插头——面对Pitt这样的权势人物,这绝对不是轻易的决定。当时离正式开机只剩3天,而Soderbergh已经拍了近二十天的第二组素材——大把的真人访谈
在已经花掉1千万的情况下,SONY同意让Pitt和Soderbergh去别家片厂试试运气,即所谓的“turnaround”,结果无人接手,项目正式停摆,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也意味着电影彻底流产
幸运的是Pitt很不开心,他是真的想演Billy Beane,这个螳臂挡车战胜偏见的人物;同样幸运的是Pascal也不开心,她是真的看好这个素材,决定再给它一个机会
当时SONY的另一个项目The Social Network已经开拍,两个项目正好有同一个制片人——Michael De Luca。Pascal邀请TSN的大制片Scott Rudin和金牌编剧Aaron Sorkin一起参与,而Pitt本人也在此时加入了制片队伍
这个重生项目预算被砍到5千万,其中还包括已经花掉的1千万,和Pitt千万+的薪水;算剩下的不足3千万,对于片厂制作来说就是花生钱了
答应揽活前,Sorkin打了个电话给Zaillian,正在度假的后者是在罗马万神庙旁接了电话。Zaillian希望Sorkin不要肢解剧本,并问Sorkin换作是他会有啥反应,答曰:“我会烧了片厂”
Sorkin是个大球迷,90年代末还搞过电视剧Sports Night,接这活也在情理之中;片厂原本只签他3周写些新戏,后来又加了3周,可到最后Sorkin干了整整一年半。最早的页码是拍TSN时在波士顿宾馆抽空写的,等回到洛城,工作继续,Pitt会骑摩托上他家面谈,身后跟了一大群狗仔队。Pitt向Sorkin大说特说自己对70年代角色驱动电影的热爱
到了这时候,导演的空缺还没人填。SONY抛出一大堆名字后,是Pitt给了建议,就找Bennett Miller吧——要追溯源头的话,这还是Pitt好友Catherine Keener出的点子
Miller这人的挑剔很出名,出道十几年才拍了一部纪录片加一部长片Capote。和Pitt之前打过交道的他考虑了整整三周才同意执导,其间先后读了原著和三个版本剧本。飞往洛城的路上,他还不住在担心,那帮权势大佬能放手让他去拍吗?
Miller本人并非棒球死忠,他给Pitt的点子是颠覆类型,拍一部非传统体育片;Pitt表示认同,说这将是部特洛伊木马片:外表是个Brad Pitt主演的好莱坞娱乐片,内里却是出人意料的反传统
Miller接手后,要求Zaillian和Sorkin两人分头继续改写剧本,再把成果单独发给Miller,由他来重新编辑;对两个大编剧来说,这多少有点憋屈,却也是种新鲜挑战经历
至于剧组成员,Miller想找些跟他一样有独立感官的电影人来加入这部片厂制作
摄影师Wally Pfister刚拍完超级大片Inception,但他是以新闻片摄影出道,与Nolan合作的开始也是Memento这样的独立电影,二人理念相同一拍即合,要让电影以观察的方式说故事而非直白道出。Pfister得以在Moneyball中尽情向大偶像Gordon Willis致敬,毫不讳黑:拍唯一那场棒球戏时,甚至让球场关掉一半灯,来刻意勾勒出场内明暗对比
担纲Production designer的Jess Gonchor是科恩兄弟御用,对Miller力求真实的理念也十分认同。受预算所限,球队更衣室、健身房、教练办公室、录像室等重要场景都在SONY片场搭棚完成,真实感却丝毫未减;同样道理,电影里出现的八个不同客场全在道奇球场拍摄,装扮这么多景摄制时间却只有区区三天,Gonchor的团队做到了mission impossible;那场利物浦老板面试戏,剧组只拿到红袜主场一天的拍摄许可,偏巧赶上下雨,阴暗天空成了电影美学的完美注脚
Soderbergh在任时,原打算找Scott Hatteberg和David Justice本人出演两名重要球员;Miller没这么硬核,但也找来一群球员、球探、裁判、经理、球场管理员,和专业演员混在一起组成演员阵容,来追求他最在意的真实可信
靠着Miller前作拿了影帝的Philip Seymour Hoffman,趁档期有了缺口,主动电话Miller请缨出演教练Art Howe;找Jonah Hill演胖天才是因为Miller深知他一心要摆脱喜剧形象,接了这戏必会全情投入;至于女儿角色,试了几十人后才挑中Kerris Dorsey,原因是小妮子把那首至关重要的The Show唱得导演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停机13月后,Moneyball终于正式启动,58天的主摄制期一帆风顺;但后期剪辑是个重活儿,因为Miller面对的还有成千上百的历史素材;SONY给出了12周的剪辑档期,被Miller断然拒绝;最后,Miller花了整整9个月在剪辑上,其间还不忘让两位编剧继续润色剧本
Miller呈交定稿时还是和接戏那会儿一样忐忑不安,生怕他那不够商业光鲜的心血会被片厂扯得支离破碎;出乎意料的是,SONY主席和高官们一致认可了他的努力,随后的试映观众同样如此
2011年9月23日,Moneyball终于走完了七年漫长的银幕改编路,上映至今7千4百万的北美票房已在棒球电影史上高居第6
而对我来说,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体育电影——至少,从没见过任一部体育电影的最高潮发生在。。。。。。转会期总经理的办公室
片子以“缺钱”做开头,Oakland Athletics棒球队因为财务困难,不得不放弃三个明星队员,职业经理人Billy去跟大老板要钱,大老板说自己无能为力,要Billy用现有的钱做能做的事。Billy为了补缺,到处奔走。在一次谈判上,Billy本来信心十足的要买走一个队员,却因为一个一脸稚气的小胖对老板的一个提示而失败。 事后,气愤的Billy跑去找小胖当面对峙,“Who are you? What do you do?” 小胖被Billy强大的气场彻底打败,吓的连连道歉。小胖是个非常出彩的角色,憨憨的面容,胖胖的身材,外加一个绝顶聪明的脑袋瓜(耶鲁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最后,Billy没能买走球员,却买走了小胖。小胖用自己创造的公式,挖掘出一些被严重低估价值的球员(这些人或者年龄很大,或者身体有恙,或者打球姿势诡异,或者个人生活混乱)。小胖的方法,就是组建一支理论上能赢且Billy负担得起的球队。
队员都买好了,教练却不相信这些“老弱病残怪”能成事,于是弃之不用。结果Oakland连连溃败,比分垫底,惊动了大老板。Billy和小胖坐在大老板面前,Billy气定神闲,告诉大老板他相信小胖的算法。小胖说如果能够让他们布置的球员上场,Oakland会7连胜。面对教练的阻挠,Billy和小胖联手摆局,瞒天过海,把教练御用的队员卖给其他球队。教练哑巴吃黄连,只能硬着头皮派剩下的队员上场,没想到从此Oakland如有神助,先是实现了小胖预测的7连胜,继而打破了扬基队的记录,实现了20连胜。这时电影院里群情激昂,似乎大家都准备好了Oakland在淘汰赛上创造奇迹,取得冠军。如果真的这么演,那么就太落俗套了。还好导演没让我失望,Oakland在第一场淘汰赛上就输了。
落败淘汰赛,Billy情绪低落,却在这时收到了Boston Red Sox老板的邀请,以天价$12,500,000聘请其做经理人。接受了这个邀请,Billy就不会再为钱发愁,而可以彻底摆脱中年危机。片中对Billy中年危机的描述,润物细无声,笔墨不重,却勾画得有血有肉的,44岁,高中学历,婚姻失败,老婆改嫁,事业低迷,连12岁的女儿都担心他会不会失业。一个有趣的细节,Billy去前妻家里接女儿,前妻住的是豪宅,新的男人身材很瘦,连Billy球队的金牌球员的名字都叫错,估计是IT业的富豪。Billy坐在沙发上等女儿,跟新的男人和前妻进行了几句简短的对话,面对这两个人,自己是失败的,气氛自然尴尬无比,可以想象,每次接女儿,这种场景都会重演。如果Billy接受这笔钱,就可以一洗之前的“屈辱”,不但个人生活有了保障,还能在新的球队自由发挥,不再被金钱束手束脚。但是Billy没有接受,意料之中又意料之外。离开自己带了几十年的球队不容易,离开自己一直居住的加州不容易,最重要的是离开自己可爱懂事的女儿不容易。当钱的问题终于解决,才发现事情的关键并不是钱,说白了,一个人的成就感并不能用钱来衡量。
如果真要把这部电影当成励志片,它告诉我的并不是“努力就能创造奇迹”,而是人要有勇气作出改变。Billy一直拒绝跟球员亲近,理由是如果投入太多情感,想炒人的时候会下不了手,可却在40几岁的时候,放下了这些防御,主动跟球员沟通,为他们加油打气。在遇到小胖之前,Billy一辈子都在听老一辈人的经验之谈,十八九岁的时候,听了这帮人的游说,放弃了全奖的斯坦福,直接加盟了职业联赛,结果十年也没出成绩,到后来当上经理人,也要听这帮人的建议来买卖队员经营球队,可却在40几岁的时候,选择力排众议,听一个25岁年轻人的建议。如果相信,就要拿出勇气改变。这就是我所学到的。
在这一季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作品中,最让我意外也最惊喜的是《点球成金》(Moneyball)。真没想到我这棒球白痴竟然能对一部体育题材电影看得津津有味甚至激情投入,还被最后的尾声曲狠狠撞了一下心扉。《点球成金》从2004年一稿到最终拍摄风波连连,导演三易其人,剧本一改再改,但这些挫折都没能阻止电影拍出新视角、新风格。
《点球成金》改编自美国著名 财经记者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2003年的人物传记《魔球——逆境中制胜的智慧》。传记的主人公比利·比恩(Billy Beane)是加州奥克兰运动家棒球队的总经理,在他的开创性管理方法下,处于严重资金劣势的奥克兰运动家队在2002赛季竟创下美国职棒联盟连赢20场的历史记录,堪称奇迹。美国职棒和其他职业体育赛事一样,成绩好坏几乎全仰仗队中的球员优劣,而球员作为流动资产哪个球队出的价高就去哪队,职联赛事与其说拼技术,不如说更是拼实力、拼资金。奥克兰运动家队以四千多万的资金抗衡上亿身家的大队(比如纽约洋基对),竟能频频取得胜利,这其中的奥妙自然很值得深究。
比利·比恩的制胜法宝是其助理经理保罗·德波戴斯塔(Paul DePodesta)所推崇的棒球统计数据分析法“赛伯计量学”(Sabermetrics)。赛伯计量学通过一些统计指标来判断一个球员的场上表现,比如“投手防御率”(ERA),“上垒加长打率”(On-base plus slugging)等,把球员的防守力、攻击力等主观判断转换为客观的可衡指标。以前棒球星探们全靠经验之谈评估一个球员的表现,预测其在未来职棒生涯中的潜力;有了赛伯计量学,这些经验谈中的相当一部分转变为了可见的投资理论,依靠计算机的统计结果,哪位球员擅长哪类技术,哪位球员的综合价值超出其转会费用,一目了然。打个也许不太贴切的比喻,这赛伯计量学就如同股票分析的阴阳线走势图,把大盘与个股的种种关系由玄学变为了科学,虽非绝对准确,但对投资人来说怎么都是值得依赖的参考工具。比恩的成功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职棒的运作模式,赛伯计量学从此正式登上棒球历史舞台。
电影《点球成金》以比利·比恩慧眼挖掘助手皮特·布兰德(布兰德虽以德波戴斯塔为原型,但人物塑造中融入了大量虚构元素)为起点,着重描述了他如何顶着压力推行赛伯计量学,带领奥克兰运动家队在2002年取得20连胜的过程。但与一般的体育电影不同,《点球成金》虽以赛场赛事为主旨,但影片始终围绕着比利·比恩的球队管理与家庭生活两线展开,彼此交织补充,很多极具回味的高潮戏都发生在球场之外,人物传记风格突出。这比恩是个极有意思的人物,一方面他顶住层层压力,魄力十足地推行赛伯计量学,在实行选手买卖决断时毫不拖泥带水;另一方面他迷信自己在球场出现会为球队带来厄运,不敢观看现场比赛,一人拿个小收音机在场外焦躁不安,想听又怕听。这种两极的性格也影响到了他的私人生活。影片没有对比利·比恩的失败婚姻大行笔墨,只聚焦在他与12岁的女儿凯茜的关系上。比恩一方面对凯茜极尽怜爱之心,但另一方面却对怎么作一位好父亲摸不着头脑。这个一心扑在棒球上的硬汉一到柔情处便笨拙万分,要不是凯茜善解人意,他这个爸爸还真当得失败。
不知是否受第二任导演索德伯格的影响,虽未加入人物访谈,但《点球成金》大量采用纪录片的剪辑手法,在描述赛伯计量学原理或场上竞技策略等技术性要素时常使用三连镜层叠变焦推进,将视点聚焦于关键性数据资料,视觉性地强调其重要性。在谈到真实的人物或赛事时会剪入历史纪录片段,增加现场感。这种纪录片的叙事手法贯穿影片全体,风格凌厉冷静,毫不煽情。在描述职棒球员转会交易中,镜头与比恩一样冷酷,多采用定焦、中远景冷光、刻意延长停顿。球员们如同马匹般被换来换去,说走就走,职棒游戏规则的残忍可见一斑。但与此同时,比恩却屡次谈到棒球的迷人,谈到场上无法预料的乾坤扭转或功亏一篑。镜头在刻画比恩情迷棒球运动时用的大多是中近景,常给出面部特写,尤其试图通过对眼睛的放大来揭示他内心的波澜。比恩与凯茜相处的片段则注重强调冷色系中的暖色焦点,不多的几次出场,凯茜的服装多为红、粉紫、小碎花等轻快暖色,既中和影片整体的萧杀之气,也与情节保持视觉步调一致,节奏感盎然。
《点球成金》的另一大亮点是对声音的剪辑。在描绘第20场比赛中,场上背景的喧哗声鼓乐声与比恩的少时回忆交织在一起,两下相互映照推进。赛事行进到关键处声音却意外褪去,用静音搭配慢动作画面来调动情绪。但静音也并非唯一的工具,情绪跌宕处,悬念积累时,几不可闻的背景交响弦乐会细微漫入,由弱到强,一步步统领画面基调,不经意间便泄露了幕后心声,强烈烘托棒球赛事的戏剧气氛与观众惴惴不安的激动心情。
从表演的角度看,饰演比利·比恩的布拉德·皮特表现良好,但依然处处脱不开自身的明星影子,其表演精彩度远不及配角乔纳·希尔(Jona Hill):电影两个最重要的小高潮若没有希尔的烘托都将失色很多。希尔饰演的皮特·布兰德第一次进入球员征选讨论会议室,那份书呆子气和表面谨慎之下掩盖不住的兴奋都让人会心。他这份木讷一直贯穿电影始终,但层次并不单一。在经理办公室观看比赛录像回放一幕中,布兰德的激情与魄力正式绽放,不让人刮目相看都不行。乔纳·希尔把这个人物演活了。
在今年九部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的作品中,我觉得只有《点球成金》是一块真正的金子,不炫技,不煽情,也不投机取巧,沉甸甸地踏实恳切。它颠覆了传统体育题材电影的套路模式,将一个风险极大的枯燥题材拍出了新鲜度与兴奋点。它的摄影风格、镜头剪切和声音剪辑都充分发挥了电影技术的长处,在冷静自制中展现(而非讲述)了最为迷人的激情。影片镜头不说话,但镜头所表达的爱意却胜过言语万千。凯茜唱给比恩的歌说“你真是个笨蛋,爸爸,你真是个笨蛋”;电影《点球成金》前后历时七年,三易剧本导演,能坚持投资拍摄完成这部作品的家伙们也堪称“笨蛋”。可正是这样的“笨蛋”才会做出泯然众人的惊人之举,才爱得踏实、纯粹,爱得义无反顾。他们是真正的金子。
职业体育就像Moneyball这部电影的名字,很多时候如此的简单而残酷。No money, no superstar; no superstar, no championship. 钱,足够多的钱,足够多到拥有足够多超级明星和顶尖教练的钱,是通往这场世俗竞技顶峰的不二捷径。
但如果单单只是这样,职业体育是否有点boring?简单到就像上了赌桌,我筹码多我all in,你跟不了几盘则注定我赢。幸好,幸好这不是职业体育的全部。捷径,并不是唯一的路径。造物主创造这个有趣的世界,总留有不同的路通往前方。于是总有人绕开这座黄金之城,即使是泅水也要渡过这条河。他们只会回首睥睨对岸的喧嚣与浮华,而岸的这边,即使依旧是流沙之地,也阻止不了他们去建筑一座通天之塔。之于一小撮体育迷而言,正是一些游离于这一金钱规则之外的异类球会,带回体育运动最原初的魅力。
作为美国最流行的两项职业运动之一,棒球其实我知之甚少。能让我马上叫出名字来的也就是纽约洋基(New York Yankees)了,但这就像不看篮球也知道芝加哥公牛、洛杉矶湖人,不懂足球也听过曼联或者巴萨。等到看Moneyball这部电影,才让我初次认识这支叫作奥克兰运动家(Oakland Athletics),职棒大联盟之一的球会。在纽约洋基队和波士顿红袜队这样每年球员薪金预算高达1亿美元以上的球队面前,奥克兰运动家队的预算据说在当年只有3900万,前两者的三分之一而已。电影的故事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讲述的是球队经理比利·比恩(Billy Beane)采纳经济学专业毕业的分析师Peter Brand的经营策略,用最经济的方式,通过数据分析,挖掘出被人低估的球员,整合出一支薪金不高,却能以小搏大竞争冠军的球队。在巨大的资金鸿沟面前,这并非一场fair play的体育比赛,小球会是一开场就以巨大的劣势输在了起跑线上的。但是Billy Beane近乎偏执的试图以他革命性的理念,来改变这项职业比赛的游戏规则。在当时看来堂吉诃德式的执拗,最终带来了史诗般的20连胜,进而是其理念推动的这项运动的巨大变革。Billy Beane的经营理念也为这家位于旧金山一桥之隔的奥克兰市球会,打上了鲜明的烙印。
在北美的小城市里经营任何一家职业球会,其实都是件很吃力的事情。除非有巨富老板不计报酬的挥金如土,靠着经营来自负盈亏的话,几乎都很难负担得起众多顶级球员的薪金要求。而小城市本身的偏僻,也难以对习惯灯红酒绿的百万富翁球员们构成多大的吸引力。如果不甘于在联赛中打酱油,想要有一番作为的,无疑需要有一套自己独特而有效的成功哲学。在篮球联盟NBA中,主场位于盐湖城的犹他爵士队曾几何时就是一支这样的球队。盐湖城,这座摩门教教徒在犹他州的戈壁漠中建起的城市,时至今日,市区人口也仅有十几万,在北美城市人口中,排到百名开外。尽管曾经举办过2002年冬奥会,09年夏天我去到这座城市,身处最核心的区域,依旧感觉到的是无尽的荒凉。但正是这样一个偏僻城市走出的爵士队,曾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本世纪初连续17年打入季后赛。而率领球队缔造这一辉煌时代的正是主帅杰里.斯隆。迎合美国人的胃口,NBA是一个喜欢缔造超级个人英雄的联赛。所以这个联赛上充斥着崇尚个人主义,依仗身体或者个人技术优势,几乎蛮干的单打独斗。但杰里.斯隆的球队恰恰相反,即使在拥有斯托克顿和卡尔.马龙这样的好球员的时候,爵士队也是建立在严格执行挡拆、空切、传递和投篮等纯粹篮球团队技战术基础上的球队。钢铁的意志、铁血的纪律,让这支球队即使在核心球员缺阵的时候,也决不容易被人击倒。即使都是替补队员,即使实力差距上半场你就轻松领先三十分,但千万不要以为比赛就结束了,不管落后多少,不管对手状态有多火热,他们都会一如既往、毫不动摇的严格执行团队战术,冷静将比分一点点搬回来,直至将对手击倒。即使最后他们还是没能赢得比赛,没有人能轻易的跨过他们的尸体。就是这样一个严格而固执的主教练,在苦寒的盐湖城一待就是28年,将他麾下的爵士队打造成为一支另类于NBA的铁血军团。
这并非仅在北美体育界存在的个案。在欧洲最流行或者说全世界最流行的足球(soccer)运动里,也能找到不少坚持着自己独特哲学的异类球会。如果镜头切到现代足球鼻祖的英国,首都伦敦可谓首屈一指的大都会,却林立着大大小小数十家职业球会,大城市也经不住僧多粥少。而位于伦敦的某家球会,在当今第一足球联赛-英格兰超级联赛中,论历史不如曼彻斯特联队、利物浦队辉煌灿烂,论财力则远不及俄罗斯寡头阿布拉莫维奇名下的切尔西,以及身价高达200亿英镑的阿拉伯巨富曼苏尔入主的曼彻斯特城队富有,却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有着不逊于其他几家球会的庞大球迷群体,这就是绰号“兵工厂”的阿森纳队。和杰里.斯隆神似的是,这家俱乐部执教长达15年的法国教练阿尔塞纳.温格也偏执的坚持着他数十年如一日的独特足球哲学:年轻、技术、进攻。他总能挑选到全世界各个角落的年轻天才。19岁抑或甚至只有16岁?年龄从来不是问题,只要你有足够的天赋,他就敢给你足够的机会。但足球一定要能在脚下踢得漂亮。这是一支不乏可以用脚拉小提琴的天才之队,要的就是攻势如水银泻地般的流畅写意,配上新球场的美轮美奂,华丽丽得每次90分钟都要像上映一部唯美的电影。如果说美国人的篮球是崇尚个人进攻的,而欧洲人的足球却倾向于团队防守。曾几何时,1:0的保守主义曾经盛行于欧洲联赛各个赛场。而阿森纳的足球却简单到只有三个词:进攻,进攻,再进攻。无论是大比分领先还是打平就出线,场上球员只有一个任务-进攻!直到最后一刻。正是在这位人称“教授”的教练手下,阿森纳缔造了前无古人,恐怕后也难有来者的49场英超不败。
然而成功和荣耀总在大众的眼中清晰可见,挫折与艰辛却只有冷暖自知。而既然不甘于蝇营狗苟,又要选择与众不同的去与体制或惯例抗衡,则必然面对更多的艰苦和磨难。Moneyball这部电影的精彩之处就在于它决不只是一部励志体育片的小格局,而是像纪录片般冷峻的剖开群众喜闻乐见的happy ending,在奥克兰运动家队20连胜之后猝不及防的送上季后赛首轮被淘汰的戛然而止。这才是这个世界血淋淋的真相!你有一颗去赢得unfair game的勇敢的心,但这并不保证你能凯旋归来。出发时我们意气风发、豪气干云,可是古来征战又有几人能免于战死沙场。
杰里.斯隆也经历着同样的伤痛,他率领的犹他爵士队甚至于97,98两年突破西部列强成功杀入最后的总决赛,离总冠军仅一步之遥。但结果是他们还是一次又一次的输了,败在了乔丹、皮蓬、罗德曼、库科齐等明星璀璨的芝加哥公牛队手下,未能带给这座西部之城至今未曾获得的荣誉。
同样,06年温格麾下的阿森纳一路高歌猛进,杀入欧洲最高荣誉-欧洲冠军联赛决赛,结果却在决赛最后15分钟折戟沉沙。为了球队百年根基,耗资3.6亿英镑建成的新球场,也将俱乐部拖入了财政困顿的泥沼。至今球队已在各项赛事中阔别冠军长达6年之久。
这些另类却才华横溢的人,不仅要面对现实世界里理想折戟的苦痛,还有长久坚持里的各种诱惑。对岸总有橄榄枝伸过来,若伸出手去抓住它,名利双收看来是如此的触手可及。然而时间里有一味平静到抽离了甜苦的坚持,它稀缺,却总会让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们感到沉静和温暖。
电影的结尾,刚结束了这个苦逼02季季后赛的Billy Beane,被邀请到波士顿红袜队老板的办公室,递过来的是$12,500,000天价薪水,还有这家财力雄厚的球会为他实现夺冠理想提供的坚实财政后盾。电影没有煽情的去讲述原因,Billy只是说不想给金钱第二次左右他做决定的机会,然后平静的拒绝了这份邀约,回到了那家穷酸得让自己习惯了的球会。最后字幕升起,导演悄悄的告诉我们这些棒球盲们,两年后波士顿红袜队就用Billy的理念建设球队获得了阔别多年的冠军,而直到今天,留在奥克兰的Billy Beane还在为他的第一座冠军奖杯而努力。
在相隔落基山脉的盐湖城,老帅杰里.斯隆没能敌过时间的残酷与世事的变迁。对于篮球的赤诚热爱,以及28年来对这个球会和小城的眷恋,在2011年2月11日这天画上了句点。也许28年太长太长了,年近70的老人累了,离家也太久,终于是时候返回伊利诺伊南部小镇上的家,归田园居了。也许很多年以后篮球迷们会遗忘某年某季的冠军是谁,但他们会记住盐湖城那个从未获得总冠军的教练-杰里.斯隆。
大西洋的另一侧,巨大的薪水差距,以及奖杯的诱惑,让温格苦心培养的一批年轻人在2011年夏天纷纷出走。这种釜底抽薪的逃离,让阿森纳经历了赛季初2:8负于宿敌曼联的历史性惨败,每个阿森纳球迷都眼睁睁的看着,这座建于流沙之上的塔还未通天,却已悲剧性的轰然倒塌。到这我也以为阿尔塞纳.温格也终究不敌世事变迁,被压在倒塌的瓦砾之下奄奄一息了。然而,他还是爬了起来,蹒跚却继续前行。最近的11场比赛,阿森纳重新获得了9场胜利。当然,大家都清楚,这只是重筑塔基,通天塔建成之日看起来仍遥不可及。
这些执拗的人或许还是没法改变这个世界,庆幸的是,这个世界也最终没能改变这些执拗的人。
附图文:http://www.douban.com/note/184761211/
Jensen
我最难以释怀的一件事,是在大一军训时,被一个姑娘说:其实你挺普通的。听到这话,我虽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但长达数十秒的沉默彻底出卖了我。姑娘接着说,我是不是伤到你了,不好意思呵呵。我操,这比刚才那句还伤。就好像在说,哦,对不起,没想到我这么快就把你打败了一样。
按照我当年的拙见,一个男生,若被女生评价“挺普通的”,相当于被判了死刑——没有吸引力。在达尔文进化论中则意味着丧失求偶竞争力,也就意味着被淘汰,意味着是个“撸Sir”。虽然我被判刑的那一天还没有loser这个罪名。
出乎意料的是,每逢我提起这事,便遭到朋友们(很有可能也包括你们)的一致不屑:我们也是普通人,你也是普通人,大家都是普通人,何必在意呢,难道你自认为与众不同?是啊,大家都说大家是普通人,大家也都在高考前虚报回家用功的时间,大家还都在自习室待了一整天之后,临睡前在微博上发状态:唉,今天什么也没学。有时候大家说给大家听的话,最不该信的就是大家。
我那么说,并非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也没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举个例子,假如你在街上,随便拽着一个路人,对他说,哈哈你长着一张路人脸,他多少是不会开心的,虽然他的确是个路人。我只是希望——借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里的一句台词——无论我做什么,都希望这个世界会因为有我,而有哪怕是一点点的不一样。这个要求不过分吧,算上我引发的蝴蝶效应的话。
其实,在《点球成金》里,布拉德皮特饰演的比利,也算是名正言顺loser了。他上大学之前被球探发现,放弃斯坦福大学的全额奖学金,走上棒球运动员之路,上路后才发觉自己根本不上道。被命运玩弄了一把的他,也让我想到自己的一些经历。
我上高中那会,因为成绩不错,顺其自然地选择了理科,又因为高考成绩凑合,顺其自然地选了在当时前景还不错的工科专业(大学在外地)。这一系列顺其自然,导致我上大学时几近崩溃。我发现这二十年来,在“顺其自然”里养尊处优的我,几乎没怎么考虑过,什么才是我真正想要的。于是我在大二彻底放弃学习,整日躲在图书馆里,以寻求“什么才是我想要的”这一问题的答案为借口,借看书来逃避现实。当时也没什么耐性,好看的书就一口气看完,不好看的就随便翻翻,好在翻着翻着,我似乎距离答案近了一些。虽然看不清楚它到底长什么样,但我肯定,它是存在的,而且就在那儿。
电影里有一句台词我非常喜欢,当青年比利面对人生的重要抉择时,球探告诉他——“我们每个人都会在某个时间点,被告知不能再玩孩子们玩的游戏,只是被告知的时间因人而异,有些人是18岁,有些人是40岁,但迟早会被告知的。”
我在大三,也做了一个类似于“被告知”的决定——休学,为了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当时我自认为很有写广告文案的天赋,并且认定自己就是the choosing one。我武断的自信来源广泛,比方说我在看广告时,经常会想,如果这支广告由我来做,会是怎样,会不会更好(通常我的结论是,一定会更好);再比如据我妈描述,我从小就不爱看电视剧,只爱看插播在电视剧中的广告,等等。
至于休学的过程,很麻烦,再加上我不想让家里人知道,过程就更为复杂。我主要是想等过年回家时,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能够长期保持经济独立时再告诉他们。于是我在刚开学没几天的一个上午,跑去辅导员办公室,让他帮我办理休学手续,并连蒙带骗地不让他告诉我的父母(想到这里,觉得整个过程挺对不起一些人的,包括面对我突然一走了之的朋友们)。但我就这样,看似义务反顾,实际上如鸵鸟将脑袋埋在沙石里一般,去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
所以当我看到青年比利被三振出局,由一个满怀希望的人,瞬间转变成一个loser时,内心既有一丝共鸣,又有一份恐惧。这就好比你把红内裤穿在蓝秋裤外面,准备行侠仗义之时,你大爷突然跑过来,告诉你其实并没有超能力,就是个普通人一样悲惨和尴尬。背负的期望值越大,辜负这个期望时便愈显失败。当时我很怕,怕没有文凭找不到工作,怕一年以后,所有人(包括我自己)都承认,我休学只是为了逃避现实,命运如比利一样多舛——收到一个新世界的邀请函,又被这个世界轰出门外。
但,即便是这样,我还是想请你相信这个世界,相信在我们认真做出选择时,这个世界远没有它所看上去的那么残酷。
影片最后,面临波士顿红袜队邀请比利做球队经理时,他说,当初在抉择斯坦福大学和棒球生涯时,我因为钱(球队开出的薪资比斯坦福大学的奖学金高)做出过错误决定,我不想再次因为钱而做错另一个决定。虽然这两次抉择都至关重要,但我个人认为,比利人生中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当笼罩在他身上的“天才球员”光环尽失,比利主动选择成为一名球探,而不是继续当一名苟延残喘的球员。
这个抉择和前两个决定之间有着天壤之别,因为他关系到命运,并且不受任何外界诱惑的干扰,是内心最深处所做出的选择。同时也是最让我有共鸣的地方。虽然这个抉择,电影只用了一句台词略过,因为做这个抉择的过程冗长、痛苦、无法判断,没有戏剧性,但将放到现实中看,这个决定才是最真实的,最艰难的,同时也是最伟大的。
能做出这样的决定,才是比利和loser的最大区别。
当我在休学后的第二个月,拿到第一份工作的offer时,激动程度丝毫不亚于比利看到他所信赖的球员击出代表连赢20场的本垒打。
我知道我选对了。也祝愿你们,因为一个源于内心深处的,最真实的抉择,交好运。
最后,用比利的女儿给他灌的歌作为这篇文章收尾。
You are such a loser, Dad
You are such a loser, Dad
You are such a loser, Dad
Just enjoy the 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