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主演作品

 明星可左右滑动
  • 克里斯蒂安·贝尔
  • 艾米·亚当斯
  • 史蒂夫·卡瑞尔
  • 山姆·洛克威尔
  • 娜奥米·沃茨
  • 艾丽森·皮尔
  • 埃迪·马森
  • 贾斯汀·柯克
  • 丽莎盖伊·汉密尔顿
  • 杰西·普莱蒙
  • 比尔·坎普
  • 唐·麦克马纳斯
  • 莉莉·拉贝
  • 谢伊·惠格姆
  • 斯蒂芬·阿德利·葛尔盖
  • 泰勒·派瑞
  • 杰夫·博斯利
  • 吉利安·阿美娜特
  • 马修·雅各布斯

为您推荐

用户评论

  • Jensen

    提到克里斯蒂安·贝尔,除了佩服他精湛的演技外,另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他那“忽胖忽瘦”的身材。

    先上一组对比照,左边是他正常的身材,右边是为了扮演电影《副总统》中的迪克·切尼,而增肥后的样子,整整胖了41斤。是不是已经惊掉下巴了?

    虽然,贝尔一段露肚皮的镜头在电影正片中删除了,但是即便这样,也不影响其带来的震撼效果。

    最终,这部电影让他拿到了金球奖,并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相信他也会赢得奥斯卡)

    不过最近,贝尔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自己将改变以往这种“损害身体”的极端做法。

    “我不能再这样做了,真的不能,死亡就在面前。”

    尤其是当他得知,《至暗时刻》中加里·奥德曼在扮演丘吉尔的时候,并没有真的进行增肥。

    其实,即便按照正常的逻辑来看,这种忽胖忽瘦的减肥方法,也必然会产生问题。有很多资料显示,贝尔采用的“Yo-Yo Dieting”减肥法,会增加患心脏病、糖尿病和其他病症的风险。

    这里就不得不回顾一下,贝尔那些“减肥增肥”的光辉历史。

    其实早在《天鹅绒金矿》的时候,贝尔的身体,整体看还是挺正常的。虽然为了角色需要,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减肥。

    电影故事的背景,设置在70年代摇滚乐流行的伦敦,贝尔饰演的是一个酗酒吸毒的记者,所以会有点消瘦。

    一开始他想通过跑步来减肥,不过她的老妈表示反对。因为剧本中的角色,是因为营养不良才瘦的。所以,应该靠喝酒、节食等来进行减肥,而不是跑步运动。

    而贝尔,也很听话地照做了。摊上这样认真的老妈,也难怪贝尔会有这样的成就。

    比较大的转折,出现在2000年的《美国精神病人》,这个角色其实原本是小李子的,不过最后他去拍了《沙滩》。

    根据剧情需要,贝尔要扮演一个完美的男人。而完美的男人,一定会有一个完美的身材。所以,贝尔需要减肥增肌塑形。

    他有一年半的时间来进行准备,一开始还去健身房,不过由于不懂得怎么锻炼,很快就放弃了。只剩下42天的时候,贝尔请了一个私人教练,每天健身3小时,并进行严格的饮食控制。最终的结果,也很不错。

    在2004年的《机械师》,贝尔饰演的是一个不怎么吃和睡的人,所以角色也会非常瘦。

    电影试镜的时候,他83公斤。4个月后,贝尔一副行尸走肉的模样出现在片场,整个人瘦了28公斤。

    减肥期间,他每天只喝一杯黑咖啡、只吃一个苹果和一罐金枪鱼。为了缓解饥饿感,喝了很多水。为了节省精力,不会做不必要的运动。

    减肥一开始的时候,贝尔找了一位营养师,咨询这期间会缺少什么营养。于是,除了吃上面那点东西,他还会补充了一些维生素。

    《机械师》结束拍摄后,贝尔因要出演《蝙蝠侠:侠影之谜》,所以要进行增重。接下来的6星期,他每顿饭都吃五个披萨和一桶冰淇淋。

    由于吃的太多,这些食物根本无法在胃里进行消化。而未消化好的食物,所产生的有害物质被吸收到血液中后,会产生毒性作用。有好几次,贝尔都不得不叫了救护车。

    即便这样,他还是坚持增肥增肌,最后体重达到了200斤。不过,诺兰却觉得肌肉太多了,不符合自己想要的样子。贝尔则二话没说,直接又减掉了18斤。

    接下来的这些年,贝尔的身体像气球一样,一会儿胖一会儿又瘦。

    2006年的《重见天日》,贝尔减掉了30公斤。2008年的《蝙蝠侠:黑暗骑士》继续增重,直到2010年的《斗士》,又减掉了近30斤。

    2013年的《美国骗局》,贝尔又要增重了,吃了很多甜甜圈、芝士汉堡,看到什么吃什么。体重从84公斤,增长到了103公斤。

    比较好的是,在后来的《法老与众神》《大空头》等电影,贝尔的身材并没有忽胖忽瘦,还都比较正常,直到去年的《副总统》。

    在《副总统》首映礼的时候,贝尔还表示,为了扮演角色吃了很多派,而且相对于减肥,他觉得增肥更有意思。

    不过,好在如今的他,已经意识到这个健康问题了。大家很钦佩他对电影的奉献精神,但也真的很担心,他冒着生命危险来准备拍摄。很高兴他能有这样的改变。

    其实,印度国宝级演员阿米尔汗在《摔跤吧!爸爸》中,也尝试过这样“忽胖忽瘦”的减肥方式。

    记得在一段记录视频中,阿米尔汗表示自己很怕在电影完成拍摄后,瘦不下来。所以把“胖子”部分的镜头,放在了电影拍摄的最前面。

    因为只有这样,他才会有动力减肥,好完成下面“瘦子”的拍摄部分。

    优秀的演员,真的是用生命来践行自己喜欢的事业。

    最近的路透照显示,贝尔已经完成瘦身,开始为新电影作准备了,真的希望他能兑现诺言,不要再“糟蹋”自己了。

    好的演员,真的要爱惜自己的身体,这样才能带给观众更多优秀的作品呀!

  • Jensen

    作者:David Fear (Variety)

    译者:csh

    译文首发于《虹膜》

    或许是流感,或许是书架,又或许是上天的干预,让亚当·麦凯意识到自己并不了解迪克。

    在2016年的冬末,这位编剧兼导演刚刚结束《大空头》的颁奖季巡演,对他来说,那是一次「死亡之旅」。在那部影片中,这位导演探讨了楼市危机的问题。接下来,在奥斯卡之后的一周,这位五十岁的导演发现自己因「你所能想象到的最糟糕的流感」而倒下了。当他回忆起这件事的时候,他陷进了沙发里。那时他在曼哈顿中城西54街,和我一同呆在罗宾·威廉姆斯中心的绿色房间里。你可以听到他的闲侃,和他偶尔爆发出的笑声。

    「我的意思是,我病了将近一个月,」他说道,试着调整自己六英尺五英寸的身材,好让自己坐得舒服一点。不过,他最终还是放弃了,往后躺了躺,开始整理自己脖子上的围巾。「我是说,我简直糗大了!你可能会出门来上一两次野餐,或者去英国旅游……不过这个算是什么(指长期的巡演)?这持续了好几个月,从不间断。你能告诉我,在这种情况下,你的身体怎么能承受一场疾病?突然之间,一切都侵袭而来。」

    在神志不清的状况下,这位导演走向他的书架寻求「救赎」。「然后我看了看自己的书架,然后发现,『噢,一本迪克·切尼的书』。那可能是任何一本书,不过出于某种原因,当时是那本书吸引了我的眼球。」他已经不记得那本书是谁写的传记了——或许是巴顿·格尔曼写的《垂钓者》——不过麦凯读得越多,他就越意识到,这位前副总统对现代政治产生的影响,可能要远远超乎他的想象。当麦凯发现这一点的时候,他便开始了更深入的调查,尽可能多地阅读与切尼有关的一手(或二手)文献,详细阅读切尼的采访,并寻找这位副总统的口误。「我没有发现口误,」他说道,「我继续思考,他会不会在某些地方犯了错,说出了比他预料中更多的话。但我发现,他从来不曾犯错——在他的棋盘上没有任何破绽,这甚至让他变得更有趣了。」

    「我们开玩笑,说他是达斯·维德,」他补充道,「不过我总是觉得,我们没有意识到,他在华盛顿的政治游戏里,究竟发挥了多少作用。我总是当那只出头鸟,我会和大家说:『嘿,我觉得事情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糟。』」

    那次致命的疾病,给他带来的阅读选择,成为了《副总统》的开端。这部由麦凯导演的偏激的、极端疯狂的电影,讲述了那个小布什的白宫里,传说中真正的发号施令者——迪克·切尼的故事(这部影片在圣诞节上映)。这部影片开始于切尼在怀俄明州那酗酒的、地狱般的生活,结束于这位白宫幕后的掌权者被取出自己的心脏(译者注:切尼有心脏病时,做过多次心脏移植手术)。作为一部前副总统的传记片,这是一部调查深入、极端不敬、常常语带中伤的作品。鉴于人们对这一题材常常避重就轻,甚至沉默寡言,因此麦凯深知自己不能重复那种标准的、从A到B的传记叙事。他知道,当人们期待他往右转的时候,他就得向左转。他也因此选出了一张十年来最令人震惊的演员表。

    「我是说,你为什么觉得克里斯蒂安·贝尔就不能是迪克·切尼呢?」麦凯问着问着,自己也笑了。「是的,我承认,他们之间的差距确实挺大的。不过,我不想要找一个扮演切尼的人,而且我也和贝尔一起共事过。」——贝尔扮演了《大空头》中的对冲基金经理人迈克尔·布瑞——「我曾见过他如何拆解、重组角色的灵魂。」尽管麦凯宣称自己曾委任「一个既是作家又是记者的朋友」通过十几条渠道采访到了关于迪克及其家人的信息,但他深知要处理其中的政治运作是一件棘手的事(当我问到他采访了谁的时候,麦凯就会突然对这一话题变得守口如瓶)。「我们就说是一些私人的朋友吧,一些怀俄明州的人。他们来自行政机构,有的人不喜欢迪克,但有的人喜欢他……我得到的是两种观点的混合,这很不错。」

    「关键是,切尼是一个谜。」导演继续说道,「所以我知道,我需要一个克里斯蒂安·贝尔,来做一次『深潜』。」

    即使克里斯蒂安·贝尔曾经扮演过「黑暗骑士」,但他发现麦凯要选择他来扮演白宫的「黑暗王子」的时候,他还是觉得非常困惑;他记得自己在读过剧本之后,发消息给麦凯:「你意识到这东西他妈的会有多难了吗?」不过他还是签字同意了。于是,他和麦凯就得克服最大的问题:他的扮相。「最大的障碍是化妆上的问题。我记得克里斯蒂安说过,『如果化妆搞砸了,整部片子都得崩』。我们找到了化妆方面的艺术家格雷格·卡农(代表作:《本杰明·巴顿奇事》),然后他们在如何『易容』的问题上研究了四个月。我觉得化妆效果简直完美,不过贝尔说的是:『我觉得还能更好』。他甚至为此增重(四十五磅),所以等到一切变装都准备就绪的时候……我还记得当他走进摄影棚的那一刻,我们简直是……『老天爷呀!』」

    同时,麦凯还找了艾米·亚当斯,让她扮演迪克那同样精通权谋的妻子,琳恩·切尼;史蒂夫·卡瑞尔扮演了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山姆·洛克威尔扮演美利坚合众国的第四十三任总统,乔治·沃克·布什。(「洛克威尔的任务是最艰巨的,」导演承认道,「因为威尔·法瑞尔的版本实在太深入人心了。不过他演得很好——好得出奇——就像你在影片里看到的那样。」)接着,在麦凯筹备这部影片之际,2016年的大选开始了。麦凯自问:我们还要拍这部电影吗?「我们的感觉是,『噢,这部电影现在和现实的关系甚至更密切了』,」他说道,「我想知道我们是怎么走到这条该死的路上来的,而我有一种感觉,布什和切尼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我说过,切尼就像是一个破门而入的家伙,他掌控着那个能够开门的按钮——现在门被打开了,结果我们就看到一群野鹿和鬣狗绕着白宫奔跑。」

    麦凯真切地感觉到,这位副总统最粗暴的时刻,与当下的情况完全相似。「这完全就是川普时代的恐怖与荒谬,」麦凯说道,「于是我就有一种感觉,我觉得历史在重演。不过人们需要意识到历史的存在,循环的存在。我不知道这部电影是否能够改变什么,不过它至少能够达成某种宣泄。」

  • Jensen

    先说优点:演技上线,the big short里面常出现的夸张手法也在Vice中出现,有几个场景颇为搞笑:比如有一幕是切尼和他老婆在床上互诉衷肠,双方完全套用莎士比亚里的quote,看起来很13听起来更13;还有一幕是切尼和小弟们在外面吃饭,服务生把美国的折磨项目等等放菜单上让切尼选,切尼最后来一句all of them,服务生回答excellent choice,然后切尼等人疯狂大笑。

    缺点:太左了,太左了,太左了,重要的事说三遍。电影把小布什描写成一个完全被架空的sb,切尼描写成真正做决定的人,这还没完:Vice还给赖斯、鲍威尔等人疯狂洗地,把ISIS的锅扣在布什政权上。开什么玩笑,我至今忘不了当年鲍威尔当着全世界拿着一小瓶白色粉末鼓吹萨达姆有大杀器,奥巴马的手下们坚称叙利亚的化学武器完全被摧毁;ISIS,哪怕他们老大确实通过鲍威尔在联合国的演讲增加了曝光率,布什政权可没资助ISIS,奥巴马政权才真的给ISIS送钱送武器养大了毒蛇;要说扩张总统执行权,奥巴马政权通过NSA做的事哪一件不比布什政权狠,FISA memo丑闻现在还在发酵,可能成为奥巴马的水门。

    影片最后的post credit饱受外媒抨击,说是左派精英看不起选民认为美国人傻,我反而觉得post credit有点意思:现在的美国的确非常分裂啊,左和右天天干,尤其是左派的antifa到处打砸抢烧,最近还有小团伙把俩海军暴打了一通送医院了。那个说Vice无聊Fast and the furious的新片很lit的女生,现实里这种人少吗?社交平台时代人们都追求更大的感官刺激,什么媒体,电影,真人秀,难道不是精英用来控制大众思想,消磨时间,磨平棱角的工具吗?

    Edit: 赖斯—>鲍威尔高举白色粉末。

  • Jensen

    持续数年已久的伊拉克战争(2003年3月20日—2011年12月18日),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惨烈的战争之一。

    伊拉克战争

    伊美双方士兵死伤数万,百万平民流离失所,但它同时也为电影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意来源,让人们对这场惨绝人寰的战争加以重新审视与反思。

    在优秀的作品之中,既有像《美国狙击手》、《拆弹部队》这样直面战场的奥斯卡获奖电影,也有像《养家之人》这样聚焦处于战争下人们的苦难。

    凭借着《太空头》而出“头”的导演亚当·麦凯此次的新作《副总统》就讲述了在小布什总统时期,担任副总统的迪克·切尼对于这场战争的推动。

    《副总统》中的迪克·切尼

    尽管在美国政府中,副总统可谓是一个“无足轻重”的鸡肋角色,但迪克·切尼硬是凭借着自己与布什家族的亲近关系(他曾在小布什父亲老布什手下担任国防部长,又帮助小布什当上总统),在精明的算计之下,使得自己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权力最大的副总统,正如电影所表现的那样。

    于是乎,在他和小布什“执政”的时期,一场持续许久的腥风血雨到来了。

    首当其冲的便是“9·11事件”。

    就在小布什2001 年1月20日刚宣誓就职总统,入主白宫半年后不久。

    “9·11事件”(September 11 attacks)发生了。

    9·11事件

    这是一起发生在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系列恐怖袭击事件:

    两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机分别撞向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一号楼和二号楼,两座建筑随后相继倒塌,灾后遇难者统计总数高达2996人,骇人听闻,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美国2000亿美元的损失。

    更严重的是,此次事件对美国人民造成了沉重的心理阴影,弥久不散,因为在美国从未有过如此大规模地恐怖袭击事件。

    这让他们意识到这片一战、二战都未曾波及到的土地,早已不再安全,恐怖事件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

    9·11事件

    新官上任的小布什政府自然就要对此发出回应。

    2001年10月小布什发动了阿富汗战争,推翻了塔利班政权并铲除制造9·11事件的基地组织们。

    紧接着他又在2003年3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这一场历时七年多的战争,最终又推翻了萨达姆政权。

    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小布什政府认为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与9·11事件的犯罪分子“有关联”,以其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单方面向伊拉克发动了战争。

    伊拉克战争

    但事实的真相是,伊拉克战争是由副总统迪克·切尼将大量情报混淆视听,以便证明当时的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与9·11事件的犯罪分子有联系的荒诞之战,他不仅故意向国会和民众“提交虚假信息”,而且不断重复游说说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提议入侵伊拉克,保卫美利坚。

    这些在《副总统》中都有所提到,但它没有明说的是:

    尽管没有非常明确的证据,但华盛顿邮报记者一致认为,副总统切尼如此“上心”是为了控制伊拉克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

    相关的细枝末节在《副总统》中也有出现,切尼在担任小布什的副手之前,就曾是哈利伯顿集团的首席执行官(世界上最大的为能源行业提供产品及服务的供应商之一),该公司在伊拉克重建等项目中获得了巨额合同。

    片中还未曾提及的是,小布什在哈佛毕业之后,也曾经在德克萨斯州从事石油产业,从政后仍是哈肯能源公司的董事,而他之所以能够从一位生活放荡的登徒浪子站到美国总统的位置,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以切尼为首的一批石油、金融财团大亨不断造势,让他在最后关头险胜民主党的候选人戈尔。

    左图小布什,右图戈尔

    还有观点指出,伊拉克战争不仅仅只是为了控制石油贸易,还是为了清除萨达姆政权对以色列(美国铁打盟友)的威胁,在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对抗中,萨达姆政权历来是支持巴勒斯坦的,因为作为中东唯一能与以色列抗衡的国家,屡次与以色列冲突,所以萨达姆政权还在2000年公开宣布给巴勒斯坦提供每年10亿欧元的援助。

    而且在打击萨达姆政权的同时还有利于维护美国在中东的利益,巩固自己的霸权主义。

    总而言之,伊拉克这个国家对于美国至关重要,亦或者说是小布什政府觉得这对美国至关重要,于是在种种利益关系之下,战争爆发了。

    这场战争导致的后果也是惨烈的,不仅让许多无辜的平民陷身于战乱之中,而且伴随着另外一场阿富汗战争和一系列政策的连锁效应,导致美国财政从2001年战前的尚有盈余发展到全年财政赤字1万亿美元的新高。

    在小布什第一任期结束的2004年,美国就已从上世纪70年代的最大债权国,变成了最大的债务国。

    在2006年进行的全民调查中,小布什的执政认可度停留在32%,创造了历代美国总统最低认可度记录。

    2007年~2009年从美国华尔街而始的全球金融危机,也有很大部分就是因为上述行为的蝴蝶效应。

    然而这些行为在《副总统》中显然都被异化了,副总统切尼邪恶的一面被过度地放大,让他看起来像是幕后操纵一切的主使。

    迪克·切尼本人

    但在实际上,影响到这一切的是小布什政府、共和党这个整体,当然也可以说是相互关联的其他国家都有连带关系,而切尼只不过是其中比较有话语权的人物罢了。

    例如,美国国防部长唐纳德·亨利·拉姆斯菲尔德在“倒萨”的作战计划上独断专行,极力推动“倒萨”政策,手段之强硬,目的之极端,遭美国海陆空军三方报社发表社论,多位议员、将军要求下台。

    《副总统》中的唐纳德·亨利·拉姆斯菲尔德

    副美国国防部长保罗·沃尔福威茨,远在老布什总统时期(1989年~1993年)就强烈反对让萨达姆政权掌权,在克林顿总统时期(1993年1月20日~2001年1月20日)又四处游说,让伊拉克流亡者支持的伊拉克游击武装提供资源,但都被一一否决,直至小布什时期他才如愿以偿,被大众讽刺为“伊战设计师”。

    《副总统》中的保罗·沃尔福威茨

    这些在片中出现的人物和未曾出现的人,共同推动了历史的进程,让世界呈现出现如今的模样,尽管大多数的行为都令人不齿,但始终是一个事实。

    《副总统》用非常戏谑偏激的喜剧手法,对他们进行了讽刺。

    然而,《副总统》中最大的讽刺莫过于片尾彩蛋:

    一群人刚看完《副总统》对此发起讨论,有些人说起希拉里,有些人说起川普,还有些人却聊起最新的《速度与激情》。

    既讽刺了时政,又讽刺了观众,最后甚至还讽刺了自己,不能像爆米花电影一样吸引人。

    但不论观众们关心什么,他们始终是在历史的迷雾下,被权利支配者们操盘。

    在虚无缥缈的荣耀下,为了一场虚构的威胁,去打一场注定不义的战争,并为此丧失性命。

    这或许就是《副总统》更深的一层戏谑。

  • Jensen

    《VICE(副总统)》,2018年 观感:拼凑而成的半虚构历史

    有好几个朋友推荐了这部电影,而且还被提名了多项奥斯卡奖(成为历史上被提名最佳电影的最具争议的电影),又是关于小布什政府和伊拉克战争的,因此就看了一下。

    看完后大失所望,而且很吃惊:这样水平的电影居然还被提名奥斯卡。可见美国政治分化已经到了什么地步了,完全屁股决定脑袋。说这部电影好的,一定是普通民主党(包括整个好莱坞)和反伊战的人。说电影不好的,就是大部分的共和党以及稍微对历史还有点了解和尊重的人。

    1、 这部电影非常奇特,又是历史重构(reconstruction),又像纪录片,但里面包含大量的想象,其实就是历史虚构。可以归类为historical fiction,而且是政治立场驱动的historical fiction,为了达到特定的预设结果,要安排一些特定的场景与对话,纪录片形式是不足够的,于是加上历史想象。由于应用了演员,又不得不把所有有演员参与的历史人物的印象影响重构——例如鲍威尔的联合国讲话;小布什在航空母舰上宣布伊战圆满结束,这些场景全部用影片中的演员按照真实情况重构一遍,然后配上低清效果。为了虚构一小部分,就要重构所有相关历史,我觉得可能达到历史题材电影的一个新的高峰。其效果就是让不熟悉这段历史,不熟悉电影手法的人完全没有办法辨别这个片子什么地方是纪录片,什么地方是真实的,它把历史和虚构用我所没有见过的方式融合在一起,在政治宣传领域达到了一个新阶段。

    2、 电影的人物刻画一方面是一边倒的,另一方面是非常不完整的。比如小布什的刻画,就摘取了他参加父亲酒会里喝醉的一幕,显然就是希望通过这个场景来给观众形成印象是一个不靠谱的浪子。Rumsfeld这个人物的想象非常模糊,他是什么背景?干什么的?什么性格?都没有交代,观众有印象的可能就是两个场景,一个是他对国会实习生的讲话,一副政客嘴脸,一个就是当Cheney问及他“我们信仰什么”是他嘲笑的关上门并大笑不止,表明这是一个没有任何信仰的犬儒主义者和政客。这是非常粗糙地矮化。对于z主角Dick Cheney,不知道作者/导演要塑造一个什么人物?Cheney到底是个什么性格?他到底是一个极度热爱家庭的温情父亲和丈夫(跌落至谷底但可以被爱唤醒的有责任感的男人,又深深热爱自己两个女儿的父亲),还是一个精于心机非常冷漠的大政客?大关注的是什么?金钱?权力?某种特定政治信仰?对这个人的描述非常的模糊,看完电影你除了认为他独揽大权,和美国发动伊战有直接关系之外,看不出其他的。这个电影的人物刻画如此薄弱,原因也在于一两个小时的重构叙事影片是没有办法把人物性格背景展示出来的(但纪录片通过旁白和访谈却是可以做到的)。那么为什么电影要拍成重构的叙事影片而非纪录片?因为它要塑造、构造特定场景的对话和互动,而这些互动可能是虚构和想象的。为了部分的虚构而牺牲了历史叙事的客观性、真实性、完整性。

    3、 这个电影在历史问题上槽点实在太多,多得没有办法一一道来。我只是这个电影对历史的叙述非常、非常、非常的不完整,只抓取了整个大事件中极小的个别事件,以非常跳跃、非连贯、缺乏逻辑、发散的方式牵强的串在一起,引导观众接受某种作者/导演认定的结论。这个结论大致是:

    1)美国政府编造了证据,对伊拉克这个主权国发动了攻击并颠覆了政权;

    2)Dick Cheney及其幕僚策划了对伊战争以及其他对一些政策举动(包括酷刑及关塔那摩)。他们(而非小布什)对此要负主要或全部责任;

    3)Dick Cheney攻打伊拉克是有预谋的,并且和他在Haliburton的任职有关。

    4)攻打伊拉克造成了人命伤亡,并催生了ISIS;

    就这么几个主要结论,把非常复杂的历史事件简单粗暴的呈现出来,在一些非常重大、关键的地方仅做暗示,但因为自己的证据不足,又不敢做实。例如,止于指控说Cheney就是为了Haliburton等能源公司的利益攻打伊拉克的,这是美国伊战最大最主要的阴谋论,但电影止于把这个说出来,只提到了Haliburton在伊战后希望争取项目,以及股价上涨。还有就是暗示说Dick Cheney早在911当天就在酝酿某种阴谋(例如扩大行政权力甚至具体到攻打伊拉克),但又不敢这么说出来,让读者如此联想。对于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很容易受到电影的暗示所引导,得出导演希望得到的结论。

    这种对如此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的草率和非专业实在让人震惊,而且考虑到电影潜在的影响力,只能说极度不负责任。可见在美国的政治环境下,为了获取本党的政治目的,一切手段都可以应用,我只能说这种片子可能比戈培尔的宣传片还有力。相比这部片子,之前Michael Moore的片子就是小儿科了。

    4、 伊拉克战争的形成是非常复杂的。这部电影把当时非常复杂的背景环境基本都忽略了,只强调一条线索(即萨达姆和基地组织/911的关系),试图说明Cheney发动对伊拉克战争就是依靠的这一条。这个并不是当时的历史情况。在2002-2003年,我在国外,通过主流新闻报道非常投入的跟进了整个事件我凭借记忆简单概括当时的场景:

    1) 美国在911后确实被伊斯兰恐怖主义彻底震撼,作为全球军事、政治、经济的老大,怎么能忍受曼哈顿的两栋地标大楼被恐怖主义炸掉而束手无策?全国上下都希望惩罚真凶,并且残酷打击所有庇护恐怖主义分子的个人、机构/团体和国家。这是本世纪初美国总体的情绪和立场,不退回到2001-2003年那个历史时点是不能理解的。公众总体上支持一切反恐的举措。这和美国发动越南时有很大的区别。美国老百姓不是都能理解远在亚洲、和自己无关的代理战争。但恐怖主义在美国本土发生了,对伊斯兰又十分恐惧,对反恐是非常支持的。

    2) 美国很快就知道911的真凶是基地组织,并且发现基地组织由阿富汗的塔利班庇护,在向塔利班要求交出本拉登未果后,就决定攻打阿富汗。对于美国来说,基地组织是一个跨国的准地下网络,很难打击。但阿富汗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美国政府不能对911的后果无作为,必须对谁发动打击,结果瞄准了阿富汗。但在初期,对911的主谋是谁肯定是有讨论的,这部电影所做的事情是放大了对伊拉克的猜测:专门说Cheney怀疑伊拉克,好像Cheney早有预谋,故意要往伊拉克身上引。实际上很多中东国家都是嫌疑。包括大多劫机者来自的沙特阿拉伯。这就是导演引导的手法。

    3) 美国很快就打败了阿富汗塔利班,但发现本拉登逃跑了,还没有抓住。这就说明抓911真凶的事业还没有成功(直到奥巴马第一任后期,本拉登才在巴基斯坦被美国特种部队奇袭击毙),反恐战争没有目标了,没有“抓手”了,这时当然要寻找新的目标,让反恐事业得以前进

    4) 伊拉克很快就成为反恐的新目标,因为

    i) 伊拉克有进攻科威特的往绩,在第一次海湾战争被击败,但老布什手下留情,放了萨达姆一马。

    ii) 伊拉克和美国及以色列关系非常紧张,大家还记得飞毛腿和爱国者对抗的故事吧。萨达姆希望将自己打造成阿拉伯民族英雄,独立代表中东和美国对抗。美国早就想把他除掉

    iii) 共和党的一群主要都是犹太人的智囊/知识分子——新保守主义者(neo-Conservatives)一直都有一个独立的议程,即希望美国借军事/政治力量,在中东推动民主国家。一方面可以推动西方的lib dem体制及核心价值观,一方面还有一个潜意识即保护以色列。之前,一般都认为neo-Conservative是劫持并利用了小布什政府实现自己目标的小团体的。2002年,小布什提出的美国先发制人之布什主义(Bush Doctrine)即被认为是neo-Conservatives的主张。Paul Wolfowitz是neo-Conservatives白宫里的代表。但大家可以注意到,这部电影对neo-Conservative几乎只字未提!Wolfowitz(也是犹太人)整个就是一个边缘人物。我认为这是希望淡化一切其他对布什的影响因素,将其全部摊到Cheney身上。另外民主党的base是犹太人,对于处理压倒性为犹太人背景的neo-Conservaitve处理上要比较谨慎。这是制片者的考虑

    iv) 布什自称是一个再生的基督徒(born-again Christian)。道德和正义在他任内的话语体系里非常重要。他的行为是有意识形态和价值导向维度的,包括支持了neo-Conservatives。仅仅用地缘政治(甚至简化到若干美国能源或军工企业的经济利益)来判断布什及其政府的行为是不对的。

    v) 萨达姆被各国(包括法、德、俄、中)普遍认为或怀疑在偷偷进行大规模杀伤武器的研发,并拥有储备,虽然伊拉克宣称武器均已销毁,大家没有对此直接证据,只能怀疑。但各国八九不离十基本都认为伊拉克肯定多少有大规模杀伤武器。当时的顾虑并不是伊拉克会使用这些武器,而是会出于经济或其他目的把这些武器销售给国际恐怖主义。这种可能性肯定是不能排除的。

    vi) 最初,美国是通过联合国要求对伊拉克进行大规模杀伤武器的检查。萨达姆一直不予配合,并对国际组织提供的要求和熟视无睹(关注当时新闻的人应该还记得伊拉克政府的强硬以及他们出来发表强硬措辞、开战后瞬间逃跑的那个外交部长)。在伊拉克持续反复不配合联合国的调查行动,发表强硬措辞,漠视通牒后,美国即联合盟国发动了进攻。这是美国对伊战争的主要契机。没有萨达姆的嘴硬,美国当时不能开展。事后我们发现,萨达姆就像打阿拉伯英雄,就是逞能,开战很快就落败。他根本没有抵御美国的实力。当时看(在2003年那个时点),他的行为极度不理智,只能用莫名其妙来形容。

    vii) 美国既然打下了伊拉克,全球都相信很快就会发现大规模杀伤武器。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居然没有发现大规模杀伤武器!!当时美国政府和英国政府(美国最主要的盟友)绝对是傻了眼了。他们做梦也无法理解伊拉克居然没有大规模杀伤武器,同时萨达姆如此强硬的拒绝配合联合国进行检查。如果你没有大规模杀伤武器,你配合调查不就完了么?萨达姆的嘴硬和理性葬送了自己,也让美国和英国完全完全的错误估计。当时美国提供的大规模杀伤武器的证据非常弱,基本拼凑而成,并且让鲍威尔用自己的人品人格担保去联合国讲话,这些都是事实。美国政府认为,打下了伊拉克自然就会找到这些武器。早些时候的证据也不重要了,结果居然没找到这些武器!因此,说Cheney和Rumsfeld早就知道伊拉克没有这种武器而硬是发动战争是不成立的。我印象中电影也不敢做这种暗示。

    viii) 电影中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希望说明:Cheney等人虚构了萨达姆和基地组织/911的关系,籍此说服美国人支持攻打伊拉克。这个和当时的情况是不符的。当时美国民众反恐心切,基本指哪儿打哪儿,根本不是要引导的重点,重点是说服美国国内的政治军事精英以及国际社会,特别是安理会、西方以及愿意当美国盟友的“新兴国家”(主要为东欧国家)。当时熟悉中东政治的人都知道,萨达姆是一个世俗政权,靠个人权威对伊拉克的多宗派(什叶、逊尼派)、多民族(阿拉伯人、库德人)等进行统治,属于传统的世俗威权主义。他是泛阿拉伯民族主义的代表,不是原教旨伊斯兰的代表。他和基地组织这种伊斯兰恐怖主义没什么关系。甚至,萨达姆作为世俗政权,可能还是原教旨主义反对的对象。但问题是:不能排除他们有出于利益考虑的联系,如果有联系,万一伊拉克把大规模杀伤武器卖给基地组织或其他恐怖主义组织怎么办?如果设想他拥有这样的武器,同时他又如此反美,“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他把武器卖给基地组织大概不是什么很难理解的事情吧?回到911后的本世纪初,在对恐怖主义的巨大恐惧下,有这种联想就足够了。同时萨达姆拒绝充分配合联合国对大规模杀伤武器的调查!这就让人们愿意支持打倒萨达姆,尽管他们不一定认为萨达姆和911有直接联系。这就是说服精英们的真正理由。

    ix) 有了上面这种萨达姆和基地组织在未来发生联系的可能性作为基础,鼓动对伊战争的话语实际上落在了对萨达姆政权的描述上。我记得当时美国盟友英国首相布莱尔就把主要时间花在对萨达姆的描述上。这是一个专制的屠戮自己百姓的专制者。从人道主义干预的角度,就应该打倒萨达姆。这是为了帮助伊拉克人民。让伊拉克获得民主。这是当时支持对伊战争的非常重要的依据与叙事。因此,对伊战争发生,西方社会非常关注伊拉克老百姓对战争的举动(例如是否积极的推翻萨达姆雕像),以及民主机制在伊拉克的建立。这是他们评价这场战争是否为正义战的依据。在这个角度上,反对者的理据是伊拉克没有发生这种人道主义干预的具体事件,就此进攻一个主权国家是不对的;另外伊拉克在战后陷入内乱,民主难以落地,ISIS崛起,都是在事后证明这场战争非正义战、应当予以批判的原因。

    首先,不能抛开911后的美国乃至国际社会的心态、脱离历史语境去探讨伊拉克战争。其次,发动战争是各种力量聚合的结果,比如美国民众希望寻找一个抓手,解决给911报仇的问题;人们恐惧萨达姆在未来与基地组织联手打击美国;新保守主义者希望在中东推动民主;西方水对萨达姆政权的普遍憎恶,等等。把这些因素全部忽略,说成是Cheney早已酝酿的个人阴谋,就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的捏造。

    5、 上面展我开写了许多,旨在说明这部片子多么的不严谨,它不是客观呈现,而是戏剧化的曲解历史,以达到某种针对现实政治的目标——包括反对共和党、反对Trump(包括将Trump对待伊朗的态度和Cheney对待伊拉克的态度联系起来,以及批判Trump扩大总统行政权力的做法)等。。这部电影没有任何的历史价值。除了Christian Bale的精彩演出外,我认为也没有电影价值。里面跳跃式的叙事让人非常崩溃。还有其中加插一段Cheney不再介入政治而“养老”的剧情简直就是莫名其妙,不知道想说什么。

    6、 基于美国左翼反共和党、反Trump的强烈立场,在左翼主导的好莱坞,这部片子居然被多项提名到奥斯卡了。我觉得为这种片子捧场的人——除非是确实不了解历史的——和为戈培尔宣传片捧场的纳粹并没有本质区别。而对导演,只能说,要么是不诚实,要么是无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