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本人理论书籍阅读量无限接近于零,各种电影观点皆摘抄融梗自其它优秀友邻。写出本篇长评的唯一作用就是拿来丢人,各位就当看个笑话。
在我们讨论《极速狂飙》)(英文名Le Mans)之前,我想有必要先提及另一部赛车电影——就是去年詹姆斯·曼高德导演,克里斯蒂安·贝尔与马特·达蒙主演的《极速车王》(英文名Ford v. Ferrari)。
PS:因为内地译名实在太土,所以接下来都用英文原名称呼影片。
由人物出发所产生的「戏剧冲突」,再以勒芒赛车为主体进行「视觉包装」,便有了这样一部相当工整、类型且极富娱乐性的《Ford v. Ferrari》。以好莱坞商业电影的标准来看,确实算作上乘佳作。
但48年前的那部《Le Mans》就很不同了,在大框架上简直就是《Ford v. Ferrari》的反面:让赛车的部分作为影片的「躯体」,而好莱坞那套传统的戏剧冲突反倒是“诱拐”观众的「皮囊」。
影片的第一组镜头非常简洁有效地完成了主要人物的背景介绍:天色蒙蒙亮,静谧的小镇,空旷的街道,仅有少数行人在外游走。通过车内车外两方视角,确定主要角色;随后主角驾车来到一处弯道,镜头缓缓推到他的双眼和他所注视的围栏,画面虚化,插入回忆,角色信息填补完成,精妙的叙事样本。
在这之后的第二组镜头,则是着重展现勒芒赛道内外的“众生相”:维修站、观众席、游乐场,这些空无一人的角落将会在接下来的24小时内人满为患。视点随和移动到赛场外的林地,镜头对准那些在帐篷/车内熟睡的脸庞。在这清晨中,已逐渐有人开始苏醒,脚下的这座城市也是一样。警察、清洁工、医护人员,他们的工作也被重点展现。游客开始活跃,通过火车站、主干道、乡间小路,不断向着勒芒进发,透过几个航拍镜头去表现这壮观的景象。背景音乐的鼓点激昂起来,没有任何台词,没有任何意图,只是纯粹的纪录,纪录那个时代的勒芒,和所有为之着迷的「人」。
借由这一系列的镜头排列,我们便可窥探出《Le Mans》与《Ford v. Ferrari》在内容上的区别:后者仍然遵循因果逻辑基本线性推进的好莱坞叙述结构,在跨度较大的时间和空间中提取该事件的精髓并加以改编,视点着重于特定人物,构建起传统的戏剧冲突(竞技精神与官僚主义的对抗),并让勒芒大赛作为“背景舞台”一般的存在,从而更好地衬托出“前景”的精彩。如此来看,《Ford v. Ferrari》毫无疑问,是工整的,套路的,却又极富娱乐性的。
而《Le Mans》的风格就大相径庭了:相较于《Ford v. Ferrari》所展现的65-66年间法拉利与福特的勒芒之争这个大事件,它所聚焦的范围非常有限,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都被“局限”在勒芒赛道的24小时内(而画面内的信息量也更为丰富)。另一方面,好莱坞的那套传统戏剧成分被极大的弱化,全片75%以上的时间都不曾有过台词,人物更像是一个谜团,仅用几句对话就简单交代他们的故事背景。在这般反传统的叙事逻辑下,反而彰显出本片真正的意图所在——在商业电影的框架下完成对历史事件的纪录。
看着勒芒赛道外那些车迷的真实生活样貌,我不禁这样想:在48年前,这部电影可能真的是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开赛期间实地取景,用摄影机去纪录下那些无比珍贵的历史瞬间。在当年也许它仅仅只是一部赛车电影,但现在随着时间推移,其意义也逐渐转变成真实可信的影像资料。
于是乎, 橡胶轮胎的摩擦声和赛车引擎的轰鸣声遍自然而然地填补了大部分对话的“缺失”,也是将观众与赛场连接的视听途径。在电影里,它们比一切台词都更具说服力,在24小时不间断的嘶吼中,焕发出速度的无穷魔力。
当然,这其中也有静谧时刻。在正式发车的一分钟前,电影再次静了下来,只有伪装成心跳声的鼓点在背景烘托氛围。摄像机对准了那些跃跃欲试的车手(由面部特写推进到眼睛的大特写)、站台上的观众、记者、维修人员等,而后又将他们的视线交代给钟表、起步指示灯和裁判手中的发车旗(这里的升格镜头处理地非常漂亮)。鼓点愈发急促,并在正式挥旗的瞬间给出两个画面定格(一个是挥旗定格,另一个是整个赛场的大全景定格),世界迎来一瞬间的完全静谧,随后引擎轰鸣,观众那根拉紧的情绪终于爆发。这便是好莱坞渲染紧张气氛时的惯用伎俩,但这片高超的剪接,摄影与音效设计,都证明它是同类型之中的佼佼者。
赛车场面的呈现也很有意思,近乎完整的展现了起跑后第一圈的赛况:这四分钟内大部分都是类似于电视直播的客观镜头,在赛道外围冷静对准其拍摄主题。只有到了第一圈冲刺的关键时刻才大量使用车内拍摄的主观镜头,对准演员(外加一部分的直升机航拍)。并在最后的直道中抛给观众一个极富视觉冲击力的低机位主观冲刺镜头,速度感被正式确立,背景音乐响起,赛车与赛车手之间的冲突再一次强化,视角在赛道内外反复跳跃,不间断地刺激观众的神经。近乎于完美的场面调度。
局限于70年代的拍摄技术,《Le Mans》的大部分赛车镜头可能没有现在的赛车电影那般狂放,其大部分的赛车镜头仍然是以车内第一/第三人称的正反打与传统赛道外的拍摄视角所组成,但通过剪辑所构建的影像逻辑和当时实拍所得到的震撼效果,其视觉冲击力放到现在来看依旧不减。而雨战的部分更是精彩,赛车冲破屏障所扬起的「水幕」是其自身速度视觉具象化的最佳体现。而48年后,利用更加先进的视觉技术和拍摄技巧,《Ford v. Ferrari》中的“雨夜之战”完美展现其对前辈的传承与延续。
人物方面则是符号化的,主要角色的关系都处理得简洁明了,不作过多深入,也不过多阐述。借角色之口完成了导演观点的表达之后,就会立即将视角转移至赛道上,保证其主体地位。于是,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对白中所产生的情感都是点到为止的,在「去语言,重环境」的视听氛围设计下,不留任何赘余,简约之美蕴含其中。
而后在第二天的赛程中,仿佛如诅咒一般,又发生了两场严重的车祸(这也是全片戏剧冲突产生最为刻意的部分)。法拉利⑧号赛车的车祸部分拍得非常怪异:在赛车即将冲出赛道时,突然给出两个「定格正反打」镜头,随后承接几组升格慢镜,在赛车停止翻滚后再一次「静音处理」,只剩下驾驶员慌乱的呼吸声。而后驾驶员逃脱的片段,又是用「正常速率」和「升格慢镜」两种镜头组成一个运动速率大相径庭的正反打,之后爆炸发生,升格、抽帧、镜头快推,各种拍摄手法一起上,以至于到了令人迷惑的地步。
但接下来保时捷二十号赛车的车祸处理就非常凌厉:邵氏经典快推镜头,车内车外视角转换,低机位下的感官刺激,实拍所无可取代的真实感,随后画面内再一次静音,事故在脑内慢速回放,重点突出特定音效,「动」与「静」,「生」与「死」,仅一瞬之间。这一切都处理得简略有序,颇有大师手笔。
车祸后,法拉利选手重伤,而男主则并无大碍,但也不得不退赛。随后,在房车内,男女主两人的对话与观点碰撞出了全片的核心思想之一:
“遭遇事故很正常,赛车本来就是一项危险的运动,任何人都可能会遇上,而且很可能不止一次。”
“如果人们要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那么他们应该是在追求某样很重要的东西吧?”
“最好是这样。”
“那为什么开得比别人快就这么重要?”
“许多人碌碌无为度过了一生。赛车对某些人来说十分重要,当你在赛车时,它就像是....生命。其他任何事情都只能屈居其后。”
就这样,当他们终于坦露内心的真实想法后,影片进入了最终高潮前的最后缓冲,暧昧的氛围更进一步但也止于此步,视点再次聚焦于场内场外的芸芸众生,不断提醒观众这些繁杂的面孔才是影片的中心。
最后二十分钟,剧情再一次给男主创造了重返赛场的机会,而最终高潮也由此展开。法拉利与保时捷,德莱尼与他的老对手斯塔勒,标准的好莱坞式戏剧高潮。
到了此时,两位惺惺相惜的对手已经无缘最高荣耀,在剔除功利的竞争下,在消去配乐的画面内,只剩下了纯粹的速度,引擎和轮胎的嘶吼便是最优雅的交响曲,共同将这一段的视听水准推向令人窒息的高潮,直至冲线时刻。
到了最后,德莱尼的队友成功守住了阵地,拿下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冠军,而他只是隔着人群,远远观望。这头平稳的运镜和那边炽热的手持镜头形成了鲜明对比。他是落寞的,但他也并不孤独,先是来自对手的敬意,而后视线穿过流动的人潮,男女主又一次对视,升格慢镜恰到好处的让时间凝滞,氛围的营造,暧昧的形成,一切尽在不言中。
48年后,这一段的情感内核被《Ford v. Ferrari》重新拿来「二次创作」。相同的“失意”与“释怀”,来自对手的脱帽致敬,和来自挚友的慰问与鼓励。当然,受限于其面向的主流观众,《Ford v. Ferrari》中的情感表达仍然无法完全脱离“对话”,在传统的技法上,顺从并屈服于观众的观影预期。
而《Le Mans》的落点就不一样了,当传统的情感段落结束后,镜头又聚焦于领奖台,并不断退拉,直至画面停留在能够俯瞰整个赛场的航拍镜头。于是,导演最后一次提醒着我们,这部电影的主角不是个人,是呼啸而驰的赛车,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是一个被纪录的时代。片尾字幕的形式变成了老旧发黄的相片,仿佛暗示他们也早已知晓影片最后化身成「历史影像」的结局。
对于《Ford v. Ferrari》,我们清楚它本质是一部依据历史上勒芒赛道的法拉利福特之争所改编的好莱坞传记电影,它仍然是服务于观众、取悦于观众的存在,我们可以轻易理解它。而面对《Le Mans》,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它是那么独特的一个存在:摄制组在70s动身前往勒芒真实取材,画面中的一切都是「纪录」而非「仿造」,而他们又在这真实的氛围中安插了属于好莱坞的虚构事件,却又刻意削弱其存在。于是在48年后的今天,面对着这些“转瞬即逝”的历史时刻,看着特定时代的人在特定环境下所展现的特定样貌,我们不禁感叹影像的珍贵,高歌赞美「纪录」的伟大所在。
—————————————————————————————————————————————
Lisa Belgetti: When people risk their lives, shouldn't it be for something very important?
Michael Delaney: Well, it better be.
Lisa Belgetti: But what is so important about driving faster than anyone else?
Michael Delaney: Lotta people go through life doing things badly. Racing's important to men who do it well. When you're racing, it's life. Anything that happens before or after is just waiting.
Michael Delaney: This isn't just a thousand to one shot. This is a professional bloodsport. And it can happen to you. And then it can happen to you again.
David Townsend: Michael, I want you to drive flat out. I want Porsche to win Le Mans.
Michael Delaney: Racing is life. Everything that happens before or after is just waiting.
David Townsend: Are you fit Michael?
Michael Delaney: Well, a little stiff...
David Townsend: [interrupts] I say, are you fit?
Michael Delaney: Knees are sore
David Townsend: Stahler's Ferrari is in the pits with ignition problems, we've got 21 in with a broken rear wishbone. Dix is fixing it now. I want you to replace Ritter, he's not fit enough
Mrs. Anna Ritter: Darling, does it really matter?
Johann Ritter: Yes, it does
Mrs. Anna Ritter: But you were going to quit anyway
Johann Ritter: Yup, but not this way
When people risk their lives...shouldn't it be for something very important?
Well, it better be.
But what is so important about driving faster than anyone else?
Racing's important to men who do it well.When you're racing it's...it's life.Anything that happens before or after...it's just waiting.
勒芒,正在举办第38届考验效率与耐力的汽车拉力赛—勒芒24小时耐力赛。本赛道上进行的是全球最著名的赛车盛事。查尔斯法鲁和乔治斯杜兰一战后不久构思了这个赛道,赛道长13.496公里,即8.418英里,由乡村公路构成,通过主要高速路口连接。一年363天,几乎全部向公众车辆开放。在3.2英里长的穆尔桑直道,车辆会达到最高速度,时速可230英里。第一次比赛在1923年举行,单圈记录是9分39秒,平均速度每小时66.69英里。去年的单圈记录是3分22秒,平均速度每小时145.508英里。比赛向六个级别的车辆开放,从最小的量产型,到最大的跑车样板发动机,全部在同一赛道同时展开比赛。共55辆汽车,110位车手,代表世界各地的许多国家。无论晴天还是雨天,他们都会日夜兼程地行驶。在赛车服里面,每位车手都必须穿着防火内衣,它可以抵挡在汽油燃烧时2400华氏度的高温达15秒,车手的血型必须标注在赛车服或防撞头盔上。赛车由两位车手轮流驾驶,24小时内任一位车手驾驶总时长不能超过14小时。驾驶过程中每位车手必须至少休息一小时,禁止任何人连续驾驶超过四小时。以三色旗向下挥舞为信号,测试车辆抵达安全站时的驾驶速度。今年比赛开始前各位车手会由安全装置固定在驾驶座椅上,赛道如果出现黄旗和黄灯,则说明发生了车祸。在赛车界,我们称之为“碰撞”。黄色就表示危险,不要超车。比赛从周六下午四点开始,周日下午四点结束,24小时内行驶路程最远的车辆获胜。速度较快的车辆,行驶路程会超过三千英里。
Jensen
说起史蒂夫·麦奎因(Steve McQueen),很多中国观众都很陌生,赛车总动员的主角闪电麦昆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的一生十分传奇,被誉为king of cool,在好莱坞影史上是一个永恒的文化符号。在最近昆汀的影片《好莱坞往事》中,由戴米恩·路易斯扮演,他重返大银幕,重回好莱坞的黄金时代。
电影开始展现了宁谧的乡村风光,一名车手驾驶着小车从林间小道开到了清晨的小城,街道上人烟稀少,冷冷清清。镜头给到街边的妇女,此时我们不知道她是谁,但仿佛感到车手停在路边在暗中默默观察者她,二人肯定有着微妙的关系。他来到公路旁缓缓停车,下车,扶车凝望远方,镜头从他身后缓缓绕到他的正面,他若有所思地凝视前方,目光凝重,思绪回到了一年前。原来他在同样的位置出了一场事故,寡妇的老公法拉利18号就是在同样的赛事中丧生的。麦奎因回到现实再次上路,此时电影的片名,Le Mans出现在银幕中央。镜头给到了赛场周围空无一人的游乐场,未来的一天内这里会充满光临的游客。摩天轮,丛林鼠,清晨的太阳从林间缓缓升起,晨光撒在了林中无数帐篷上面,观众们纷纷起床整理,有人在车里过夜,有人在路边熟睡,清洁工开始清扫马路,工作人员开始检修赛道,邮递员开始递送报纸,警察这火车站集合,为几分钟后的人潮做准备。从这里开始便洋溢着紧张刺激的气氛,勒芒24小时拉力赛马上就要开始,人们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观众开始坐不住了。观众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到达,现场是水泄不通,人潮涌动。车手们开始换服装,赛车开始最后的组装。麦奎因迟迟从后场走向场边,他大步流星地前进,寡妇在赛场边把目光锁定在他的前行步伐上。麦奎因看表,带围巾,戴头盔的姿势十分帅气,男子气概十足,果断自信。戴上围巾围住鼻子和嘴之后的麦奎因凭借双眼和眉毛就可以完成绝妙的表演。
n
倒计时片段堪称影史一绝,长达数分钟的倒计时,全部被一分不差地记录在影片中,自从车手进入赛车,观众就开始紧张起来。倒计时除了越来越响的心脏跳动声以外全程无声,是我今年最紧张的一次等待,完全坐不住,一切声音都在比赛开始的一瞬间爆炸般恢复,铃响时分,镜头卡壳,如同火箭升空般的引擎点火声持续数秒,比赛开始。接下来就是赛车在赛道上的飞驰,时间很长。n
夕阳西下,人群散退,只剩车手还在赛道上风驰电掣,游乐场此时灯火通明,人山人海,观众转移到这里休闲娱乐,放松一天紧绷的神经,过山车伴随着舒缓的爵士乐,寡妇在里面漫步,仿佛在寻找什么,麦奎因也下场休息,来到了自助餐去用餐,在这里他又遇到了寡妇,他取完餐,发现只有寡妇对面有位置,what a coincidence 他坐下,寡妇在看杂志,二人开始了你一言我一语的对话,慢慢的,他们的对话声音逐渐变小,气氛逐渐放松,笑容逐渐回到了寡妇的脸上,镜头拉远,能看到二人坐在整个餐厅的角落的沙发,有说有笑,却听不见他们的声音,电影镜头变成了一副画,停留在这宁静的良夜。n
灯光在过山车上闪烁,车灯在赛场上闪烁。n
麦奎因的赛车又出了事故,他在看另外一辆车爆炸的残骸,再回过头来发现前方有一辆慢车已来不及躲闪,然后经历了数次碰撞,终于停在了赛道边,他毫发未伤,坐在车里愣神,此时是刚才事故的闪回,全程除了车碰撞上赛道发出都刺耳金属声鸦雀无声,沉默,碰撞,沉默,碰撞,来回数十秒,带领观众好好回味了一下刚才碰撞的全程,和麦奎因的心理。一句话没有,一点儿配乐没有,麦奎因的心理全在沉默与碰撞声中,他捡回了一条命,赶紧被救护人员救出。他来到医务室,又见寡妇,此时另一辆爆炸的车手伤势较重,法拉利的车手,寡妇认识,寡妇目送他远去,又看了麦奎因几眼,准备离开。麦奎因被检查后也要离开,在出口处看到被记者堵截盘问的寡妇,于是英雄救美,互送寡妇突出重围,上车送走,麦奎因的冷面硬汉形象深感人心。他穿上飞行员夹克,拎上旅行包回到房车准备离开,看见寡妇在门口等候。下雨,麦奎因将寡妇领到房车内。二人进行了关于电影主题的简短对话。对话内容可以从短评和另外一篇也是唯一一篇影评中看到。麦奎因安慰惊魂未定的寡妇。到了最后一圈,本已退赛的麦奎因,被赞助商老板邀请驾驶另外一辆赛车。原本的车手被嫌不够快,但这是他退役前最后一场比赛,那个人十分失落。麦奎因速度惊人,超越了法拉利的第一辆车。n
电影结尾,麦奎因没有获得第一,而是作为第二名,失望地结束了比赛,在观众都在为保时捷22号欢呼庆祝的时候,麦奎因一人孤独落魄地站在场边,赞助商老板举着香槟,只是简单地跟他说了一句谢谢你,Michael 麦奎因无奈地一笑,目光望向了远处被人群阻隔的同事遗孀。他向寡妇走去,镜头在两人间多次切换,两人凝望彼此,镜头被相隔的人流一次次阻挡隔离,寡妇的眼里流露出平静的惋惜,麦奎因的双眼充满了沮丧的含情脉脉。人群一次次挡住镜头,镜头慢慢锁定在二人的面部,仿佛要定格在特写上。全片二人的交流更多是非言语层面,通过眼神和面部表情,二人的对白也多次被处理成无声画面,导演做出了大量留白和省略,这种手法现在十分罕见,导演仿佛在刻意强调语言苍白无力的局限性,和沟通的障碍的普遍性。当我们预想影片定格在麦奎因或寡妇的特写而结束时,我们想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而导演切换到空中的俯瞰镜头,注视着宏大现场欢庆的人群,熙熙攘攘的人群,早已将两位主人公淹没,这时我们想,这是一部完美的电影。我们知道,这部电影的感情线不是重点,故事的重点也不仅仅是二人本身,而是已更宏大的历史视角,去看待塞车这项运动已经身在其中人们与之的交互影响,麦奎因是车手,寡妇是已逝车手之妻,不同身份的二人,都处于这项赛事的语境中,这不是机器层面的语境,更深层上是人性的关系。这种电影和手法至今已经消失殆尽,弱化对白,弱化情节,弱化人物,全片被无数次说成是一部纪录片,纪录片的风格,纪录片的手法,配乐就是轮胎在赛场上的摩擦声,对白就是眼神交流,音效震耳欲聋,不仅赛场的观众捂上了耳朵,想必很多观众也无数次调低了音量。这种巨响的赛场过程的拍摄,本身也是无声的过程,我们听不见人物内心的声音,也听不见观众交流的语言,所有人的行为和思绪,都融在了嘈杂的轮胎声中。有人说胶皮轮胎的摩擦和引擎启动声是世间最完美的声音,但这也是世间最静谧无声的声音,引擎启动的那一刻,世界静止了,存在停滞了。观众仿佛跟随车手一起,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就是电影的使命,不断打造一个又一个梦境,供观众体会,躲避,逃离。这部电影的选角堪称完美,史蒂夫麦奎因在生活中本身就热爱赛车,从片尾字幕我们看到,他在本片中也贡献了相当多的驾驶戏份,很多场景都是真实地由他驾驶而拍摄。将现实世界融入电影,又将电影梦境从现实世界抽离开,堪称绝妙。麦奎因在当时的偶像地位,明星效应达到顶峰,king of cool的头衔不是白拿的。他在好莱坞影史上的地位不可撼动,他用独特的演技和深沉的面孔为观众一次又一次奉献了完美的观影体验,很多人就是为了他而观看了一部又一部电影。他是一个传奇,也是一段神话,这部电影因为他的表演而堪称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