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凯瑞·穆里根,海伦娜·伯翰·卡特,布莱丹·格里森,安-玛莉·杜芙,本·卫肖,梅丽尔·斯特里普,萝玛拉·嘉瑞,杰夫·贝尔,萨缪尔·韦斯特,摩根·华金斯,娜塔莉·普莱斯,玛瑞沃拉·嘉沃斯卡,理查德·班克斯,李·尼古拉斯·哈里斯,亚当·那加提斯 主演的电影《妇女参政论者》来自哪个地区?
爱奇艺网友:电影《妇女参政论者》来自于英国地区。
2、《妇女参政论者》是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开播的?
本片于2015年在英国上映,《妇女参政论者》上映后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网友总评分高达2346分,《妇女参政论者》具体上映细节以及票房可以去百度百科查一查。
3、电影《妇女参政论者》值得观看吗?
《妇女参政论者》总评分2346。月点击量1次,是值得一看的剧情片。
4、《妇女参政论者》都有哪些演员,什么时候上映的?
答:《妇女参政论者》是上映的剧情片,由影星凯瑞·穆里根,海伦娜·伯翰·卡特,布莱丹·格里森,安-玛莉·杜芙,本·卫肖,梅丽尔·斯特里普,萝玛拉·嘉瑞,杰夫·贝尔,萨缪尔·韦斯特,摩根·华金斯,娜塔莉·普莱斯,玛瑞沃拉·嘉沃斯卡,理查德·班克斯,李·尼古拉斯·哈里斯,亚当·那加提斯主演。由导演莎拉·加芙隆携幕后团队制作。
5、《妇女参政论者》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剧情片电影《妇女参政论者》是著名演员凯瑞· 代表作,《妇女参政论者》免费完整版2015年在英国隆重上映,希望你能喜欢妇女参政论者电影,妇女参政论者剧情:影片讲述一个多世纪前,英国妇女为了争取选举权而不懈斗争的故事斯特里普在片中饰演的埃米琳·潘克赫斯特是一位著名的妇女选举权倡导者。她与几位同盟者发起成立了“妇女议会”,在国会开会时,她们也开会,与议会唱对台戏。由于采取了激进的斗争措施,潘克赫斯特同她的同盟者们曾多次入狱,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大的反响。
这是1912年的伦敦,这是一战还没有打响的伦敦,这是20世纪的伦敦,这是影响了日本女性运动的伦敦,这是工业化先驱的伦敦,这是功利主义盛行的伦敦。
这是最好的伦敦,伍尔夫写出了我最喜欢的《属于自己的房间》。这也是最坏的伦敦,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情况》里形容『每一个人的这种孤僻、这种目光短浅的利己主义是我们现代社会的基本的和普通的原则……在这个大城市的纷扰里表现得这样露骨,这样无耻,这样被人们有意识地运用着。』
我看到许多人庆祝盖因•福克斯和因他诞生的11月5日烟花节,我看到每年六月的Pride游行,我看到了片尾人们端着Emily Davidson的灵柩手捧百合游行。
我看到在这页影评里,许多人让我们不要忘记少部分人的牺牲,不要忘记她们的牺牲。
而我们在烟花里看到多少玩乐,又看到多少铭记?
我们在彩虹旗里看到多少玩乐,又看到多少铭记?
而就算是铭记,铭记的意义在哪里?
铭记她们的牺牲有什么意义?
铭记的意义在与同理心,在与理解你自己,同时也更好的理解她人。就好像你从小被教育着忍让自己的兄弟,却又愤恨又不自知得长大之后找了男朋友加倍地爱回你。又好像你生得俊美,却总是有人说你像男人穿女装,凭什么男人不能穿女装,而又凭什么要有什么男女装,凭什么这些二元化的言论要让你曾活的这么小心翼翼,怕自己『不女人』。我们只有在回溯自己的困境的同时,才更能理解别人。
但让我们不忘记我们的牺牲,我们的眼泪,我们饱受二元社会的剥削和洗脑,这又有什么用?
同理心有什么用?
同理心除了让人有一份虚假的安心和虚伪的相互取暖,什么都没办法改变。
你的愤怒呢?!
真正有用的是你在经历了百转千回,看透了世间百态之后的愤怒啊!
你只满足于记录那些没办法结婚的同性恋了么?
你已经满足自己挣脱开了原生家庭在自己身上重男轻女的禁锢了么?
你已经原谅了所有男人,女人,老男人,老女人,因为你是女生从而对你的种种羞辱,种种无知的评价,种种浅薄得让你犯尴尬症的定义了么?
『不要以为你是大学教授。所以作研究比较重要;不要以为你是杀猪的,
所以没有人会听你的话;也不要以为你是个学生,不够资格管社会的事。你
今天不生气,不站出来说话,明天你——还有我、还有你我的下一代。就要
成为沉默的牺牲者、受害人!』
如果你还有种、有良心,你一定要想办法告诉这个社会,告诉你的家人,告诉所有因为你是女生欺负过你的人,告诉每一个对你阴阳怪气的人:你受够了,你很生气!
你一定要很大声地说。
即使我们到最后没办法像"天真女侠"龙应台一样出任『文化部长』,但我们也并没有就活在几百年前那些愤怒的女人的阴影下苟且啊。
而记忆的意义在哪里?
记忆的意义在于管理好我们的愤怒,管理好我们的理智,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不要还没弄清未来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已经急急忙忙要求自己做出选择,就向错误的方向努力。
我们自身的历史,国家的历史,不同民族的历史都在提醒着我们学会停下前行的脚步,反思。
慢一点,再慢一点。
不要Emily去撞马,你也去啊。
所以你想过性别研究的意义在哪里么?
人文社科的意义在哪里么?
明明家里可以养着你一辈子,但你却一时咬牙出国读书,容忍异国他乡的孤独的意义在哪里么?
不,不应该只是愤怒,不应该只是理想情怀,不应该只是莽撞得停不下脚步,所以『 just break the window and do it.』
哪怕永远不可能,哪怕在你有生之年看不到,我们存在着就应该改变世界,让更多的人拥有改变生活的权利,从而拥有改变世界的权利啊。
然而,也正因如此,我们永远不能也不可以忘记,任何权利都是斗争。
任何斗争,都是政治。
任何政治,只要玩不好就会有人牺牲。
但政治对我们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因为我们必须得让无数个Emmeline Pankhurst活下去,为无数人赢得改变生活的权利,改变世界的权利。
因为只有政治才能改变世界。改变你,改变我,改变我们的父母,改变所有人的生活。
所以我们需要政治代表,我们需要梅姨饰演的Emmeline Pankhurst。
而我们需要也必须了解政治,参与政治,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解放自己,解放自己的兄弟姐妹,亲朋好友。
与此同时,Emmeline Pankhurst需要Watts, 需要Miller, 需要Davidson。政治家需要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律师,法官,医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千千万万的支持者。
政治代表需要我们每一个有用的人来成为国家的保险和信仰。
高晓松抨击梁植,甚至抨击清华,说,名校是什么?名校是国之重器。名校培养你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国家相信真理。你一个大名校生,一没有胸怀天下,二没有改造国家的欲望,来这里现什么眼?
我们的国家需要我们每一个有用的人来成为国家的保险,信仰和希望。
(也千万不要搞混,the government is only the institution to impose for a certain regimes. It is not what we defend and fight for as the counterpart of state and nation.)
我们只有成为那个最顶尖的人,才能站在一个领域上呼喊,才能成为捍卫国家尊严的保险,才能让一个疯狂迷乱的民族重新相信知识,相信教育,相信真理。
也只要这样才能让你身边的人相信你,相信因为你而生的『男女平等』。
所以我们不能只干嚎着铭记,而不去告诉这些躲在国会的MPs和Senates,『等到战争打响,你们就会需要女人支撑整个国家。等到金融危机,你们就会需要女人一起生产结余一起消费过剩。』
我们不能等到乌克兰全民公投,才对国防部说,『我们需要东部乌克兰的人类志和20世纪俄罗斯边境的社会成分研究』。(King 2015)
我们之中的很多人已经不是工人阶级,已经不再需要献出自己的生命让自己的声音被倾听,我们的父母辈有这个经济底气让我们去学人文社科(不论他们出于什么目的),我们就应该比1912年的这群勇敢却无奈的女人做的更好,更彻底,更加振聋发聩。
而现实是什么?
现实是我们连一个像样的女权运动都不曾有,我们连允许一个像样的女权运动都不曾有,我们连允许知道这样一个像样的女权运动的存在的权利都不曾有。
连日本这样以物化女性著名的国家都曾在20世界呼应伦敦的Suffragette运动,我的心里充满了羞耻,充满了愤怒,我不知道我的父母朋友还要生活在这样的二元压迫里不自知多久,我更恨我自己不知如何讲这份羞耻与愤怒好好地传递给她们。
那些这些做性别研究的跑哪儿去了?!
那些留学生,这些Vassar,七姐妹的毕业生跑哪儿去了?!
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李银河早就退休在家写书了,谈起潘綏銘,我们还仍然再讨论中国女性的『性屈从』。
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国内的性教育,性别教育还是一片可耻的空白?
这让我们用哪个年月的性别理论作斗争?凭借怎样文盲的群众基础争取妇女权益?以怎样『宝马车里哭,结婚先要有车有房』这般物欲横流的性别共识解放男性?
我们的Emma Watson在哪里?我们的SheforHe, HeforShe又在哪里?
所以啊所以,学术界的人们请拿出一点文人的骨气来抵挡消费社会下的诱惑,拿出一点年轻人的血气方刚来构建只有你们才能做到的信仰,拿出一点坚持来鼓舞我们这群学政治的神经病,和我们还没有被污染的一点梦想情节。
所以如果有一天,当你发现你已经被这个二元的世界洗脑,发现不知何时开始否定自己就如同抹杀自己一般,请你看在这篇文章的份上,相信自己经历过的所有苦难,所有颠沛流离,所有迷茫困顿都有它们存在的价值。
也请你相信一定会有人理解,在意,关注着这样的一个你,相信就算是这般穷酸,颠簸,只能睡在『教堂』的你也一定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而如果有一天你做到了,一定也会有人拼了命努力为你们创造出一个环境,绝不会让我心爱的你死在时代的马蹄下。
我们可以拉钩。
References
King, Charles. 2015. “The Declin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Why Flying Blind is Dangerous.” Foreign
Affairs. June 16.
龙应台. 2014. 《野火集》1985, 6. (ISSN: 9576070589).
Engels, Friedrich, 1820-1895, and David McLellan. The Condition of the Working Class in England. Oxford;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Web.
虽然是背景是1912年的伦敦,但我相信任何一个女人看应该都会有代入感。
“We don't want to break the law, we want to make the law."
没有刻意的狗血和煽情,只有沉重。
这个电影提醒了我,现在的我们在享受着的权利根本不是理所当然,是靠着少部分人的奋斗和牺牲争取来的。
她们的工时比男人多,得到的工资比男人少,回家后工资被丈夫收管。
她们无法学习,无法作为独立个体做决定,只能被父亲,丈夫,兄弟,儿子代表。
她们被老板性骚扰,被丈夫家暴,没有人听她们的申诉。
她们站了出来,想用和平的方式呼吁平权,却换来一次次的失望,被威胁,被暴力镇压,被关进牢房虐待。
而社会回报她们的,是冷眼和奚落,这其中还包括了本该亲近的丈夫家人,和其他的女人。
所以她们只能采取更加激烈的方式,砸窗户,炸邮筒,因为只有掀起WAR,才能让自己被听到。
女主Maud Watts的心态转变一点也不突兀,从一开始不想惹麻烦,在警官审讯时强调自己不属于Suffragette,再到决定加入Suffragette的行动时,她写信给警官(不确定职称):
“I'm worth no more, no less than you.”
看之前我以为电影里会有胜利喝彩的场面作为高潮,然而错得离谱…
电影从始至终只有她们遭受的痛苦,压迫,最后以Suffragette的成员Emily的葬礼结尾。
为了让国王和记者们注意到,Emily冲进了赛马场,她的死亡在全世界范围被报道,最终英国一步步通过了女性投票权。
电影刚开始不久还和小伙伴笑着说Suffragette成员们拉Maud Watts进去说的话好像邪教,慢慢就笑不出来了。
没有那样“邪教”一样坚定的信仰和坚持,她们的女儿依然会在12岁进工厂开始工作,被性骚扰而不能发声,她们的孩子依然会是丈夫的物品,由丈夫随意处置。
为了本来就该有的权利,她们suffer,甚至死,才换来了现在我们习以为常的right。
所以,如今看到有人上街举着条幅呐喊,呼吁平权,游行,饥饿抗议,如果做不到加入和支持,也不要站在一旁说风凉话笑ta们歇斯底里。
随意把ta们边缘化妖魔化,就等于站在了压迫的那一方。
英国14年交出了pride,15年交出了suffragette.n感觉好像很难想象,女性获得选举权不过百年来的事情而已。(片尾字幕显示:最早的是新西兰1893,美国在1920,英国在1928)更令我震惊的是,在影片描绘的1912年,尚没有选举权的妇女们,还没有对自己孩子的权利。(In 1925, the law recognised a mother's rights over her children.)
现在的网络环境里有些话题永远无法好好谈论,总是无休无止的党同伐异。当我们谈论女权的时候,希望大家都能了解,到现在这个程度,前人已经付出了什么吧。
一些记下来的台词:
"You want me to respect the law, then make the law respectable."
"It's deeds, not words that will get us the vote."
"The finest eloquence is that which gets things done."
"I would rather be a rabel then a slave."
"I'm worth no more, no less than you."
"We break the windows. We burn things. 'Cause war is the only language men listen to."
"We are in every home. We're half the human race. You can't stop us all. And we will win."
电影里那个支持妻子,帮助女权运动的男士太令人敬佩了。这世上多的是明哲保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比如小本演的那个丈夫,我实在也骂不出口,他也是做了多数人会做的选择,不显得奇怪的选择。
记得之前去NY City Museum,有一个展厅专门记录的是平权运动,从同工同酬、黑人、女性、到LGBT,那些几个世纪以来人们的斗争。n不知道多少年后我们的教材里也会有这样一章。
题外话。n编剧Abi好像很喜欢女性视角哪。当时追着这部路透,想着我们Bel和Freddie又演同一部啦还是差不多的时代背景,结果并没有对手戏XDD 用的梅姨演女权组织首领也是挺合适…梅姨还演了她编剧的铁娘子。
以另一种方式过此生
——关于英国电影《女权之声》
张泠
2015年,关于二十世纪初英国女性争取投票权的电影《女权之声》(Suffragette)上映,引发系列争议。有人批评几位主演(凯瑞·穆里根、海伦娜·伯翰·卡特、梅丽尔·斯特里普)穿的T恤衫印有“我宁愿反抗也不当奴隶”伤害非裔人感情,也有人认为影片“洗白”女性主义抗争史,只关注白人女性运动者而忽略其他族裔参与者(这些批评主要来自美国)。一部电影引发如此多话题,很可细述。我的观影经验及听到、读到的经验,这几乎是“泪与火的旅程”,有悲哀的瞬间,也有坚定抗争的力量。情感表达不至于滥情,一个世纪前的历史在当代听到回声。
英国女性争取投票权的运动和平进行了五十年,被嘲讽、忽略,收效甚微,直到“女性社会与政治联盟”(WSPU)创始人、女性投票权运动倡导者潘克赫斯特(Pankhurst,1858-1928)夫人号召女性要使用激进和暴力手段,令掌权者听见她们的声音。《女权之声》故事便始于此时此地,1912年的伦敦,从一位劳动阶层女性的视角叙述(这人物并非历史上实有其人,却也并非虚构,而是几位真实人物的合体,如女工安妮·肯尼Annie Kenney、裁缝与社会主义者汉娜·米切尔Hannah Mitchell与康斯坦斯·利顿Constance Lytton)。24岁的洗衣女工莫德(凯瑞·穆里根饰),与丈夫和儿子过着清贫但尚称得上满足的生活,直到偶然卷入女性争取投票权的运动,被警察殴打和羞辱、被丈夫训斥、被邻居侧目而视,她更意识到自己自7岁起在洗衣工厂超时劳动、超低工资、被工厂主性骚扰敢怒而不敢言、兢兢业业只为作贤妻良母……有改变的可能性,如她在国会作证讲述自己工作状况后所言:“我可以另一种方式度过此生”。
然而,这代价对于劳动阶层的女性尤其惨痛:莫德被丈夫扫地出门、被拒绝探视儿子、因反抗厂主而失业、屡次被捕入狱、在狱中绝食而被强行以吸管插入鼻中鼻饲……她与女性战友支持和鼓舞彼此,所有不公对待都令她们成为更义无反顾的战士。她们打破窗玻璃、炸邮筒、破坏电讯系统、炸政要官邸。莫德对警探讲的话振聋发聩:“我们打破窗户,烧掉房子,只有这样你们才能听得到我们的声音!……我们在千家万户,是人类的一半,你们无法阻止我们!我们最终会胜利!” 她们使用激进手段唤起注意,但需要强调的是:她们破坏财物,从未伤害和恐吓过人,有些英文评论将她们的行为称为“恐怖活动”是极不恰当的。她们集会、出狱时,总带着、传递着小花,在手中、胸前、帽檐,美好的生命的希望。无人因她们而伤亡,运动中流血牺牲的,是她们自己。
最终,战友艾米莉·戴维森(Emily Davison,1872-1913)在1913年的德比赛马日冲向国王的马,要将条幅“votes for women”悬挂其上,被疾驰的马踏而丧生。这一景象被当时的默片拍摄,也被世界媒体广为报导。她的牺牲,使得女性投票权运动为更多人关注。遗落在现场的条幅,被一位父亲拾起,裹在新生女儿身上,参加了戴维森的葬礼。历史上实有其人的戴维森,受过良好教育,因是女性,就业机会受限,加入抗争后,曾被捕9次 。她以生命践行了潘克赫斯特倡导的宗旨:“行胜于言”,也宣称了: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女性抗争者们在狱中绝食,为狱友争取更人道的对待方式,为怕闹出人命对政府不利,狱方强行通过她们的鼻子喂食。这一过程极度痛苦而屈辱,她们的痛苦喊叫(戴维森曾被强行喂食49次),触目惊心。屡次入狱、也曾被鼻饲的潘科赫斯特在回忆录里写道:“在我有生之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尖叫回荡在我耳膜引起的痛苦”。这段落被《女权之声》重现,声音慑人,久久回响。而戴维森在赛马场一场,通过喧闹音景、震天马蹄声与她倒地后的突然沉默对照,令人窒息……摄影师Eduard Grau以晃动的、迫近的手持摄影,传达混乱的及时性和紧迫感,使片中影像粗粝、充满新闻纪录式的当代质感及感官性。
1918年,英国规定:男性21岁以上、女性30岁以上有投票权;1928年规定,21岁以上女性可以投票。争取女性投票权的运动告一段落,而期间,曾有超过一千位女性被捕入狱。在女性争取投票权的抗争中,“一战”也起到重要作用(这一点在影片中被省略)。战争期间,潘克赫斯特提议结束武力抗争、支持政府、一致对外(德国),战后政府为安抚为国服务的各方,突破社会阶层和性别偏见,形式上做到政治权利的相对公平。《女权之声》结尾字幕,出现女性获得投票权的国家与年份。世界战争和权力格局重组,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也给改变不公带来机会,如俄国(1917)和中国革命(1949)使得社会主义国家女性、“二战”和反殖使得欧洲国家(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和前殖民地国家(如印度)女性有投票权。而被西方人视为“文明”的瑞士,女性在1971年才有投票权。我听到后排的美国观众惊呼,他们一定不愿意相信,中国女性怎么可能比瑞士女性更早获得投票权……
《女权之声》是几乎全部女性团队的制作,编剧艾比·摩根(《铁娘子》编剧)、导演萨拉·加芙隆(曾执导《砖路》Brick Lane)、两位制片人及主要演员皆为女性。回应关于种族问题和“洗白”的批评,导演萨拉·加芙隆解释,根据她们十年来所做的历史研究,1912年左右的英国劳工阶层女性抗争者中,白人女性为绝对主体,“二战”后的五十年代,因移民政策的改变,英国的人口才更多元。当时有两位亚洲女性参与其中,但她们是贵族,被官方更客气地对待,与劳动阶层女性不同。英国演员海伦娜·伯翰·卡特扮演自制炸药炸毁邮筒的药剂师埃迪斯,坚定的反抗性别歧视的战士,而她祖母的父亲,正是曾激烈反对女性投票权的英国首相赫伯特·阿斯奎斯。海伦娜说:“我要以这种方式跟我的长辈谈谈。”
加芙隆提及影片的当代相关性:全球仍有6200万女孩因性别歧视无法受教育、英国只有22%议员是女性、多数行业有同工不同酬问题、三分之一英国女性遭受各种形式的性暴力。而电影行业内部的性别不公、薪酬差异等近年也被更多女性从业者批评,至今,全世界只有1-10%的电影出自女性导演。历史由强力男性书写,关于女性的历史被抑制、抹去。很多出身底层的勇敢女性终年劳作,识字率低,也无暇写自传,无法书写自己的历史,但她们是推动变革的先锋。加芙隆愿意继续挖掘那些被历史遮蔽的女性的故事,令她们的声音被听到。
从年轻到年长的男性对此片的反响,也耐人寻味。在伦敦,一位13岁男孩看完《女权之声》后在电影院里站起来大喊:votes for women! 制片人艾莉森·欧文14岁的儿子与男校同学去集体观看,回去组了个女性主义社团。片中饰演爱尔兰警探的男演员布莱丹·格里森慨叹:“我这辈子从没进过雌激素这么高的剧组,感觉很好!”当然,也有轻佻的男性网友写道:戴维森闯入赛马场被马踏而丧生,不知那匹马后来怎么样了?居高临下的讥笑、嘲讽一直都在,一百年前如此,一百年后依然如此。女性成长期间接受的教育通常是“别找麻烦,别出风头,作个好女孩”,而《女权之声》中的女性,为了抗争歧视和不公、争取自己的正当权益,不惜使用武力,被污名化,她们说:我们不想成为违法者(law breakers),而要成为立法者(lawmakers)!1979年,英国出现第一位女性首相,不远的未来,也许美国会出现第一位女性总统。但日常的与结构性的各种暴力、歧视,并不会因这些标志性的事件而消失(也如《女权之声》导演所言,希望影片有更广泛的意义,抗争的不仅是性别问题,包括一切族群、阶层等等不公)。这些是一个个未完成的故事,应有权益的获得,并非通过上层开恩施舍,而是旷日持久的抗争,甚至付出流血牺牲的代价。争取公平正义的抗争会持续下去,街头、家里、电影银幕,都是没有硝烟的战场。
Jensen
我是去看Me and Earl and the Dying Girl的,看完了小清新忽然瞅见Suffragette的宣传海报,看到梅姨,Mulligan和Helena的三个大脑袋,忍不住又看了这部。本来是想回去写论文的,呃,deeds,not words!
Suffrage指选举投票权,或者叫参政权,电影suffragette 译作妇女参政论者,指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不惜暴力运动争取妇女参政权的女性。当时致力于妇女参政权运动的团体主要有两类:一类采取游说或请愿等和平运动方式;而另一类则不惜激进运动和暴力手段争取权利。后者就是suffragette,尤指当时英国Women’s Social and Political Union (WSPU)的成员,她们的领袖就是电影里梅姨饰演的Emmeline Pankhurst。打酱油的梅姨来去匆匆地发表了振奋人心演讲,高喊“别说,去做” (Deeds not words),“We don't want to be law breakers, we want to be law makers.”,成员们高举手臂慷慨激昂,其中之一就是女主Maud Watts。
故事发生在1912年的英国伦敦,在那个女性没有参政权、声音受到蔑视、受到不平等对待、不受男性尊重的时代。尤其是底层女性,逆来顺受地过着艰辛的生活。电影中,Maud问直男癌丈夫“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将来我们有了女儿,她会过怎样的生活?”,丈夫不假思索地说:“像你一样的生活”。这种生活就是没有自主选择权的生活,就像她一样,底层出生,从小在洗衣厂做工,工时长薪水低,被雇主性侵敢怒却不敢言,嫁给同阶层的丈夫,蜗居小宅,工钱上交,履行着女人的天职“洗衣做饭带孩子”,就这样过一生当在国会作证被问“投票权对你有何意义?”时,她说“我想也许,在这辈子,生活能有所不同。”是的,她在想“改变生活,改变命运”的可能性。
Maud心态的改变是有迹可循的。其实一开始她并非suffragette,遇到暴乱抗争运动仓皇而逃,偶遇诊所里suffragette的集会并未参与,甚至第一次入狱被提审时她也强调 ”I’m not a suffragette”。后来,生活所迫,政府所激,领袖鼓舞,同侪激励,她逐渐觉醒,有了改变的决心和勇气。当撞见工友Violet才12岁的女儿被雇主性侵,她仿佛看见了过去的自己,屈辱、愤恨,却无能无力,也许,她该做点什么。最初的转变,也许从阴差阳错地替Violet到国会提供证词开始。当国会成员承诺考虑修改法案,她无疑是满腔期待,可后来却意识到骗局、被卷入抗争然后被捕。当被释放回家时,丈夫让人心寒,他不关心妻子有没有受苦,只是劈头盖脸责怪她弃家庭于不顾,让自己蒙羞。当她看到同事不惧暴力镇压勇敢反抗,当她被领袖的演讲激起满腔热情,当她协助领袖逃走再一次被捕,当她被丈夫扫地出门、被邻里和同事冷眼旁观,当她眼睁睁看着心爱的儿子被收养却因自己没有监护权无能无力,当她又一次被雇主打压……她终于不再沉默,不再胆怯,她反击雇主、不惧政府威胁、拒绝拉拢。终于,她选择了勇敢抗争,投入运动最前线,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suffragette。
她们炸邮筒,破坏电讯系统,炸政要官邸,被捕入狱,饱受折磨,绝食抗议。当时政府担心她们会在狱中死亡,担心被抨击手染献血,就把食管插入绝食者鼻中,强迫进食。 此外政府还通过了“猫捉老鼠法案”(The Cat and Mouse Act),就是在绝食者濒临饿死边缘,特设她们出狱,待她们身体复元,再加以逮捕。因为猫有先戏弄老鼠再将其杀死的习性,故名如此。suffragette一次次入狱,不断地抗争。最终,Emily冲入马场撞向国王的马匹,让国王和全世界震惊而关注她们的抗争。
Maud写信给拉拢威胁他的警官时说“我们是平等的,我的价值不比你多,也不比你少”。是呀,如果像法国大革命说的“自由平等是天赋人权”,就应该受到平等对待,享受同等权利。妇女参政、拥有投票权一点儿也不奇怪,就像工人阶级的男性也并非一开始就拥有投票权。儿女和妻子也非丈夫的附属品,父母对儿女应有同等监护权利。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步,的确应该做个守法的人,但如果立法有问题,应该先完善立法,然后遵纪守法。有人说,那非要暴力运动吗?其实她们不是没用过和平方式,最早是1832年众议员亨利·亨特(Henry Hunt)代表玛莉·史密斯(Mary Smith),向众议院呈交要求妇女参政权的请愿,到影片中的1912年,80年过去了。之后1870-1884年,国会几乎每年都有就妇女参政权的辩论可是,一次次地和平请愿和游说,政府还是无动于衷。还有人说,不能像甘地老爷子那样来个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吗?理论上可以,也确实有人批评运动者开始过分集中在国会运动,忽视了动员全国各地群众支持的机会。但看看电影中当时的环境,新闻媒体受政府控制,所谓的国会听证是形式主义,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实在是漫漫长路。无论如何,我还是由衷地敬佩那些勇敢的suffragette,“虽千万人吾往矣”,她们勇于追求和维护应有的权利,不惧暴力压迫,甚至敢于流血牺牲。而沉默的大多数,不是没有胆量和魄力,就是麻木不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又有什么立场去讥诮和奚落呢?
本片卡司十分强大,主演表演很棒,几个配角也相当出彩。配乐也棒棒哒!整部电影的基调沉重,虽无大起大落,却不觉冗长枯燥。结局也非运动胜利的大煽情、更改法案的欢呼与喝彩,而是Emily葬礼的黑白与默哀。然后就是黑幕,打出了一行行白字:
1918年年满30岁女性拥有投票权
1928年女性与男性有平等投票权利(年满21岁)
然后就是其他国家女性获得投票权的年份……
……
1949 China
……
1949年至今,仍有许多沉痛和代价!需要反思的何其多,需要完善的又何其多……前路漫漫,而我始终相信,这个世界,这个社会会变得更好!因为总有人秉承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追寻着公平公正、爱与真理,“虽千万人吾往矣”。
然后来几个小八卦:
1.t扮演Maud工友Violet的Anne-Marie Duff 是一美James McAvoy的太太,姐弟恋哦~
2.t1912年妇女争取选举权的运动愈演愈烈,当时的首相H. H. Asquith差点儿让步,却在签署文件前临时反悔,Edith打破他办公室的窗户表示抗议。有意思的是,电影里Edith 的扮演者Helena Bonham Carter竟然是H. H. Asquith的great-granddaughter。
3.t电影中并未出现首相H. H. Asquith,而出现了当时的内阁大臣劳合乔治 (David Lloyd George), 就是历史课本里的那个后来当上英国首相,控制巴黎和会的三巨头之一,另外两个是克里蒙梭和威尔逊。对了,会议还是那个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