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佳伦,傅天骄,冯文娟,李泓良 主演的电影《伊犁河谷》来自哪个地区?
爱奇艺网友:电影《伊犁河谷》来自于中国大陆地区。
2、《伊犁河谷》是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开播的?
本片于2015年在中国大陆上映,《伊犁河谷》上映后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网友总评分高达1284分,《伊犁河谷》具体上映细节以及票房可以去百度百科查一查。
3、电影《伊犁河谷》值得观看吗?
《伊犁河谷》总评分1284。月点击量1次,是值得一看的剧情片。
4、《伊犁河谷》都有哪些演员,什么时候上映的?
答:《伊犁河谷》是上映的剧情片,由影星宋佳伦,傅天骄,冯文娟,李泓良主演。由导演金韬携幕后团队制作。
5、《伊犁河谷》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剧情片电影《伊犁河谷》是著名演员宋佳伦 代表作,《伊犁河谷》免费完整版2015年在中国大陆隆重上映,希望你能喜欢伊犁河谷电影,伊犁河谷剧情:电影《伊犁河谷》讲述的是 在新疆兵团屯垦戍边历史背景下凄婉动 人的爱情故事。该片以大美新疆、伊犁 热土作为唯美画卷,艺术描摹了兵团第 一代屯垦戍边军人和“军垦母亲”的绮丽哀 怨的悲欢历程,其间播撒了浪漫的纯真 情爱,流淌着恣意的异域风情。故事表 现了一代屯垦人的侠骨柔肠,渲染了艰 苦卓绝的兵团精神,折射出耀眼的人性 光辉
第一次听苏尔东的歌是在叔叔儿子的割礼筵席上,我大概七八岁。他唱的是那首《我的心儿啪啪跳》。他是一个戴着眼镜,看上去文质彬彬的回族大叔,但唱起歌来居然眼睛嘴巴都是戏。那些生活里稀松平常,充满回族腔调的话,在他的歌里竟然都被唱成了旋律。那时我不懂花儿这种表演形式,只觉得亲切有趣,好听。
后来在小姨的婚礼上,又听了他唱《回族姑娘》,歌词很有趣,就那么一两句,反复吟唱。当时觉得这首歌简直就是为小姨写的。虽然简单朴实直抒胸臆,但他的编曲和演唱却能够感染人的情绪,画面感十足。以至于小时候没事就把那卷婚礼录像拿出来播放,反复感受那种喜庆和充满爱意的氛围。
对,他的歌确实能给人一种氛围。歌里有阿妈,亲人,长发和黑色眼睛的姑娘,还有赞美真主,传统节日,回族美食,亲友团聚,以及种种让你生临其境的,属于故乡的美好。
因此在电影开始之前,我满怀期待想在电影里找到苏尔东给我的这种情怀。
结果呢,说不上失望,因为这并不是一首苏尔东的歌曲,无法大喜大悲或是直接的吟唱。这是一个故事,一个跨越十几年的故事,无法不沉重。
导演通过故事想让观众看到的:一个普通回族女性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隐忍和伟大。
除此之外,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新疆人和伊犁人,我更多看到的,是家乡广袤的草原,苍凉却富有生机的牧场,多种民族文化的交汇。所以电影里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从小在新疆长大的孩子只身来到外地后,对家乡一刻不停的思念和对故乡那个从不停止操劳的回族妈妈的担心。
因为这个回族妈妈的形象简直就是我们每个回族人妈妈的形象,同样胖胖的身体,圆圆的脸,永远都是一副安详而满足的表情。她们对自己的男人尊重和爱护,她们从不逃避自己的责任,她们孝敬老人,虔诚温和,做得一手好饭,把小孩子打扮的干净整洁漂漂亮亮。
就是电影里这样一位命运坎坷的回族妈妈,在最后一刻依然是顺从真主的安排,守着自己的本分,结束自己劳累困顿的一生。
电影的开始都是新疆的好山好水,一家人平平淡淡的生活。这时候爸爸看起来很有爱,除了再三提到要去拿定金之外,似乎并没有为后面的发展做任何铺垫。另外小阿尔萨捡石头受伤和爸爸失踪都是直接交代给观众结果,连过多的镜头都没有。小阿尔萨受伤要输血到痊愈三下五除二就完了,老师给他捐血和爸爸随口一提说不住校是因为害怕同学闲言碎语都显得突兀,以至于我旁边坐的大叔说小阿尔萨是老师的儿子......好吧。接着就是小阿尔萨在和小伙伴游泳,妈妈回到家看到马说不对劲,这时因为之前用了很多画面在描写小阿尔萨游泳,我不由得吓了一跳,难道是小阿尔萨又出事了?可没想到居然是爸爸被水冲跑了,也是来的突兀,接受无能。可妈妈就很快面对现实了,于是整部电影,整部电影妈妈都是一副爸爸一会儿就回来的状态,这里妈妈的执念没有表现出来充分的理由,嗯不知道怎么形容,就是导演让妈妈一直坚信爸爸会回来,这是一个设定,但是剧情各方面并没有去解释这个设定。可能和我看电影的习惯有关,我一向不喜欢导演强迫观众去接受某个设定,譬如通过台词表现出来,而我倾向于从情节里让观众去接受这个设定。接着小阿尔萨长大了,除了干巴巴的旁白,这个过渡并不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然后小阿尔萨对玉石又有了执念,当然这也是通过他不断重复他要当雕玉师的台词来呈现的,可能前面捡石头也算吧。之后又是认亲生母亲的桥段,小阿尔萨和亲母扮演者之间存在着浓浓的违和感,但回族母亲的表现倒是让人感动,她抚养养子多年做出的巨大牺牲和痛苦诠释的很到位,总之这一段一直煽情到阿尔萨告别回族妈妈来到上海。上海一家人的表现像是凑成的一家人,倒是阿尔萨显得自然一点,真是诡异。回族妈妈这边的生活让人心疼,总是止不住的代入成自己所认识的那些母亲形象,一个人艰苦的过日子,守着执念等着儿子丈夫回来身边。阿尔萨的生活刚开始还可以,后面就表现的潦草了,瞬间就过了好几个假期到快要高考依然让人感觉不到时间流逝。这时候妈妈突然搭飞机来新疆看病重的回族妈妈,我等了半天也没见着两人相见,说好高考完带阿尔萨来看回族妈妈,就那么不了了之了。然后老师就突然给病榻上的回族妈妈读起了阿尔萨的录取通知书,挺有跳跃感的。阿尔萨要考回新疆跟母亲相见了,回族妈妈不愿去看病怕阿尔萨回来看不到她,就在火车站等着,可是居然又冷不丁来了句要回蜂厂呢,就走了。也太突然了。更突然的是镜头一闪,失踪多年的爸爸在出租车上坐着,小阿尔萨从火车站出来上了摆渡船,镜头又一闪爸爸也站在了摆渡船上,镜头再一闪船居然翻了,接着父子相认......这一切来的依然很突然,我想静静。到了蜂厂以后,我就明白了这时电影结尾要跟电影开头的场景呼应,心里咯噔一声,心想回族妈妈这会儿绝对已经去世了。果不其然,儿子的喊声没有人回答。这时电影比较精彩的一幕出现了,爸爸和儿子进了门,儿子看到了挂在墙上一副上海的挂毯,爸爸拿起了多年前自己被水冲走后留下的白帽,暗示出回族妈妈每天都在思念着他们。然而这个始终记挂着这两个男人的妈妈,已经在椅子上安详的去世了,面朝着那片翠绿广袤的牧场,手里拿着最后播出儿子电话的手机。遗憾,失望,回荡在每个观众的心里。爸爸和儿子跪下为自己的爱人,母亲做了最后的祷告,望她的灵魂在真主那里得到永恒和回赐。
故事没有圆满,抽泣的小姨说,她哪怕最后睁开看一眼也行啊。是啊,只是睁开看一眼这样微小的愿望,为什么早早的不去实现呢。
我爱我的母亲,我爱我的家乡。我愿意永远守护她。
如今我长大了,听了许多歌。有描写爱情的歌,有吟唱家乡的歌,有抒发远方游子心情的歌。我发现爱听的歌都有同样的一个特点,他们都能够把我带入一种怀念的情绪和熟悉的氛围里。但苏尔东的歌不一样,他的歌本身就是回忆。
就像这部片子对我的意义一样,它的叙述完整与否,电影的艺术造诣如何都没有所谓,因为对我来说它就代表着母亲的爱,家乡的爱。
谢谢苏尔东,谢谢伊犁河。
都没和正题有什么关系的剧情...不是滚早地就是睡NR床上什么乱七八糟的......不想说啦.不尊重历史不尊重先辈!
都没和正题有什么关系的剧情...不是滚早地就是睡NR床上什么乱七八糟的......不想说啦.不尊重历史不尊重先辈!
都没和正题有什么关系的剧情...不是滚早地就是睡NR床上什么乱七八糟的......不想说啦.不尊重历史不尊重先辈!
声明一下:影片是【伊犁河谷】,与【伊犁河】不是同一部影片,很多人评论对象都搞错了。个人觉得【伊犁河谷】这部电影有情怀,需耐心去看,去体会感悟那个年代发生的事情,估计不了解历史的都会觉得故事匪夷所思,很多影评人真是不置可否,对历史不能深入去探究就盲目写影评,造成影片不能得到应有的评分。
本片完整展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新疆得以解放, 几十万战士们放下枪支弹药,拿起锄头镰刀,开始对当地进行大规模生产建设的历史背景。在此期间,王震将军提出“没有老婆安不了心,没有孩子扎不下根。”,于是来自全国各地,各种身份背景下几万女兵先后进入新疆,与生产建设兵团中的男兵们结成革命伴侣。影片重点描述了在这过程中五位男兵和女兵的爱情故事,有着各自的特点,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伊犁河谷上革命伴侣之间的和谐与幸福。不过感觉全片在抓阄找革命伴侣的事件上叙述得过于详细,而真正结成伴侣后的生活描述得很少,以及生产建设的情节几乎没有。不过总的来说是一部非常纪实的影片,值得回味。
Jensen
“英雄,在没有战争的时候,都是普通人。”这句台词是对新疆建设兵团的最好写照。军人的故事,不一定是战火硝烟。男欢女爱的小故事,同样可以动人。
《伊犁河谷》 ,就是这种思路的体现。1951年,新疆解放, 17万战士放下枪、拿起锄头,加入生产建设行列。“没有老婆安不了心,没有孩子扎不下根。”在王震将军这一考虑下,五十年代初,数万女兵先后入疆,与男兵们结成革命伴侣,在新疆坚守终生。影片以此为背景,描写了我们的女兵们融入骑兵团这个从前只有男子汉的大家庭、找到自己另一半的历程。五个女兵的爱情,各有特点,没有血与火、没有玛丽苏,却令人回味无穷。
路华、王喜凤、团长徐祖雄三人,形成了复杂的三角恋关系。喜凤善良又有领导力,是女兵心中的大姐大。她和徐曾在山东共事,都经历丧偶之痛,喜凤来到新疆不久,就表达了心中的爱慕之情。路华是年龄最小的女兵,圆而不胖的脸蛋上写着些许稚气。她是徐亡妻的妹妹,除了本人对徐的爱慕,也有替死去的姐姐照顾他的想法。徐钟情于路华,可是在最后抓阄抓到她的时候却念了王喜凤的名字。对于放弃路华的原因,存在各种各样的猜测,有人认为团长担心年龄差距会不能给对方幸福,有人认为团长因为路华是自己小姨子而背上了道德包袱,路华自己的猜测则是:团长担心娶了最小的女兵而引人非议。但无论如何,作为现代人的我很难接受这种行为,本是两情相悦,却输给了过多的顾虑,不免令人叹息。他在战场上英勇无畏,可在感情的问题上却显得怯懦,这的确给团长的形象点上了污点,但这样的矛盾也使得这个人物更加鲜活与真实。
郑招娣原本是地下党员,因为上线失联而被作为舞女改造,为找寻未婚夫而加入解放军入疆。当初的经历让她受到了歧视,即使抓阄抓到了她都团起来丢回去,宁愿弃权也不肯要。但是她又很幸运地遇到了邱可法,一个真心爱她的人,不在乎她的出身、也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最终她见到了未婚夫,却决心坚守伊犁,而与执意要回上海的未婚夫分道扬镳,跟邱可法开启了真正属于她的新的爱情。在新婚之夜,她用家乡的习俗“女儿柴”——赤裸绕篝火跑上整整100圈,来表达自己与爱人百年好合的心愿。可以说,这一段爱情,是整部电影里最令人欣慰的。
要问影片中最有趣的情侣,非肖迎春和张大力莫属。张一见面就和肖套近乎,之后更是屡屡示爱;然而肖的回应却十分尖锐:“就算世上只剩下两个男人,我也绝不会嫁给你。”当我们都认为张注定以热脸贴冷屁股的结局收场时,打脸剧情出现了:张抓阄抓到了另一位女兵,肖当场大哭起来,痛斥张为什么没抓到自己,而后又央求战友把老公让给他,于是我们终于看到了真相!也许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反向机制吧?很多时候,人为了掩盖自己的情感和心思,下意识做出反向表态。这在爱情中并不少见,然而发生在大大咧咧的东北大妞身上,却令人始料未及,正因此也更显可爱。
还有一对情侣,他们把喜剧和悲剧都推到了顶点,他们就是全团仅有的两副眼镜——吴文化和解悄然。吴文化不仅拥有悬河一般的口才,而且对音乐有着极高悟性,很快便学会当地民歌和冬不拉;解悄然则文质彬彬、才华横溢,有着进步青年的开明与通情达理,也勇于追求爱情。他们的爱情发展得很快也很顺利,以至于在牧民毡房中留宿时发生了那种事情,导致悄然怀孕,喜凤不得不帮他们在抓阄中搞鬼,让吴把纸条藏在袖子里上台。谁承想手一哆嗦,纸条溜进盒子里,他和喜凤的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影院也顿时鸦雀无声。当吴用颤抖的双手抓出一个交给喜凤,后者也哆嗦着打开它。还好命中有缘,当“解悄然”三个字露出,喜凤大声公布,悄然兴奋地跑上前去,吴文化一下就把她抱了起来,影院的气氛也一下轻松了,许多观众情不自禁地为他们鼓掌。但命运的玩笑,有时却开得令人痛心。在抢救哈族朋友阿依古丽的时候,怀孕的悄然因为剧烈运动倒在营门口,由于抢救不及时流产,她自己也因失血过多而不治。当她最后一次苏醒,吴文化和战友们尽力摆出快乐的表情,骗她说孩子已经生下来了,一会儿醒了抱过来。悄然想必已经猜到了战友为了让她振作而撒了谎,便推辞了,只是对爱人说想听他唱首欢乐的歌。在爱人和战友的歌声中,她安详地闭上了眼,永远的离开了大家,离开了生活和战斗的土地。语文课上总是讲这样的一个套路:以哀景衬哀情,更显其哀。可在这一幕中,这种以喜景衬哀情所营造的反差,却使得悲痛更深入人心;如果说还有什么可以让哀伤更进一层的话,那就是用喜剧为悲剧做铺垫。
说平凡,是因为整部电影几乎都是生活、恋爱这种在平凡不过的事情;但是说伟大,就要结合历史去看。当影片中多次出现解放军和当地少数民族同胞共同劳动、一起玩乐、互相学习的画面,我的脑海中浮现出学过的历史。新疆之所以若即若离,很重要的原因是,“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恶劣气候,使得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多少汉族定居,古代的军屯亦不能长久,于是民族的文化没有交融,汉地与新疆之间长期存在隔阂。兵团人深入不毛,睡地窝子、面临土匪和野兽、忍受冰火两重天,并在那里世代扎根,与少数民族同胞打成一片。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文化,让戈壁沙滩变成良田,积雪融化灌溉农庄。由此,新疆人民与内地人民紧紧地连在一起,这个民族交汇之地再也不可分割。他们在生活中的每一幕,都是中国民族团结史上不可或缺的画面。
整部影片分成了多条主线,并不存在太过明显的核心人物,青涩的娃娃兵、老干部、知识分子、直率的东北妞、背负歧视努力融入的改造妓女,她们的故事拼接在一起,就是当年第一批军垦母亲的感情历程。不论哪一类,她们都是巾帼英雄,都为巩固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都是同样的伟大、同样的可爱,创作者向她们致以了同等的敬意。
诚然,《伊犁河谷》在个别地方衔接略有生硬(后面会说),但是,我认为它的情节设计,还是颇有可圈可点之处的。比如,官兵们为了迎接女兵,在河里洗澡,却与女兵偶遇,场面一度尴尬,但是关键时刻有一个男兵唱起《掀起你的盖头来》 ,紧接着,其他男兵也跟着唱了起来,再后来女兵们也一起唱,欢乐的歌声在河谷飘荡,尴尬的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愉快;在最后泪别悄然的场景中,所有人在吴文化的带领下再次唱响这首歌,回忆起他们最初的相遇,首尾呼应,以乐衬哀,更让这份感伤久久不散。再如,喜凤策马狂奔追逐徐祖雄,却总追不上,而路华拦在面前,他却直接把她抱了起来,紧追在后的喜凤也只好立住了马,在一旁默默地流泪。通过这一鲜明对比,徐的所爱一目了然。这种心态的处理,放在很多其他的影视作品中,也许是当众宣布“我的真爱是xxx”,或者干脆就是两个人面对面的直接表白,而在《伊犁河谷》中却通过情景展现,体现出文学的含蓄美。
一部经典的电影,总会留下很多经典的台词和对白。在《伊犁河谷》中,从团长对女兵的教导:“没有战争的时候,英雄也是普通人”,到喜凤“如果她真的比我更爱那个人,我愿意成全他们的爱情”,还有路华发现抓阄真相后与徐祖雄的最后对白,“你有权利拒绝我的爱,但你没有权利安排我的爱!”,不可谓不深刻、不精彩。这些亮眼的台词,流露着编剧对当时的时代精神、以及对爱情的理解,也让我不得不佩服编剧的文字功底。
电影的摄影和音乐也都非常给力。摄影师很好的把握了光与影,壮美的河谷风光、骑兵团万马奔腾的气势、热恋的甜蜜与惬意,无不体现的淋漓尽致;音乐配合情景,有的雄浑、有的欢快、有的绵长、有的沉重,恰到好处地烘托了气氛,又隐约带着地域风情。这些营造了一种代入感,令观众仿佛身临其境,为电影增添了许多感染力。
有人指责这部电影“大言不惭”地展现当时的分配婚姻,但我觉得这不是污点,而是亮点。首先,这符合当时的史实,当时动员女兵进疆确实是为了让战士们能够扎根。并且,尽管原本的政策是“组织介绍,双方交流,自觉自愿,合法手续”,中下层为了快速解决这个问题,也的确出现了强制分配,片中的抓阄现象据说也是存在的。那么,对这些事实,创作团队并没有为了歌颂而予以回避,而是把这些不人性的现象大胆展现出来,不正是其难能可贵之处吗?因为一些事件不符合现在的价值观,就把它全都篡改和抹杀掉,整部影片只有简单的伟光正和虚幻的浪漫美好,而背离了自己所致敬的历史,这难道是艺术人的历史情怀,这样的作品难道还算是良心之作?
当然,这部电影也是有缺憾的。首先,可能是因为控制时间的剪辑,使得个别地方显得有点生硬。比如,路华从开始怒怼团长到心生爱慕,以及悄然和吴文化瞬间就成了伴侣,其中没有任何的铺垫或解释,这就有点突兀。其次,原著和剧本中提到:“这次抓阄是联谊,如果大家接触之后发现不合适,也不强求。”我认为影片中如果体现了这一点,更能为观众所接受,也符合当时政策的初衷(不过可能这样拍也影响后面的剧情,比如路华对团长最后的质问。亦或导演有意批评执行中的过激行为)。此外就是细节,例如团长从44年到50年代初,居然一直是团长,这对于一个战斗英雄、留苏高材生而言是不可想象的。原著中,他在整个二战期间在苏联留学并参战,解放战争中回国,从连长打到团长,而一同留学的前妻在苏德战争中牺牲,我认为这个设定更为妥当。顺便说一下,他留学的伏龙芝是中高级军官院校,那么他在国内怎么也得是营长了,因此学校也应改为基层军官学校。但瑕不掩瑜,它打动了我,将我深深带入到剧情里,久久不能忘怀,因此,这部作品无疑是成功之作,如果未来有人在翻拍或借鉴的时候,能够填上这些坑,也许可以像《芳华》一样,引领人们追忆革命年代的军垦往事。
就像西南那个文工团承载了刘峰、小萍、穗子他们的芳华,伊犁河谷、建设兵团,也承载了这一批人的芳华。他们献身新疆,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巩固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金韬先生和刘凡先生谨以此片 ,致敬最可爱的人们,和他们远去的芳华。的确电影中的一些行为和观念,不适合被今天的人接受,但是,请永远铭记他们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