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艾丽·范宁,麦茜·威廉姆斯,道格拉斯·布斯,斯蒂芬·迪兰,汤姆·斯图里奇,琼安·弗洛加特,蓓尔·波利,本·哈迪,休·奥康纳 主演的电影《玛丽·雪莱》来自哪个地区?
爱奇艺网友:电影《玛丽·雪莱》来自于英国,卢森堡,美国地区。
2、《玛丽·雪莱》是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开播的?
本片于2017年在英国,卢森堡,美国上映,《玛丽·雪莱》上映后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网友总评分高达1448分,《玛丽·雪莱》具体上映细节以及票房可以去百度百科查一查。
3、电影《玛丽·雪莱》值得观看吗?
《玛丽·雪莱》总评分1448。月点击量2次,是值得一看的爱情片。
4、《玛丽·雪莱》都有哪些演员,什么时候上映的?
答:《玛丽·雪莱》是上映的爱情片,由影星艾丽·范宁,麦茜·威廉姆斯,道格拉斯·布斯,斯蒂芬·迪兰,汤姆·斯图里奇,琼安·弗洛加特,蓓尔·波利,本·哈迪,休·奥康纳主演。由导演海法·曼苏尔携幕后团队制作。
5、《玛丽·雪莱》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爱情片电影《玛丽·雪莱》是著名演员艾丽· 代表作,《玛丽·雪莱》免费完整版2017年在英国,卢森堡,美国隆重上映,希望你能喜欢玛丽·雪莱电影,玛丽·雪莱剧情:玛丽(艾丽·范宁 Elle Fanning 饰)是一个从小就沉迷于怪力乱神的鬼怪神话之中的鬼马少女,她继承了父母的先进思想,个性独立自强又桀骜不驯。为了让女儿接受更好的教育,玛丽的父亲将她送往了自己的友人威廉(德里克·里德尔 Derek Riddell 饰)家中,在那里,玛丽遇见了浑身充满了忧郁气质的年青诗人雪莱(道格拉斯·布斯 Douglas Booth 饰)。 玛丽很快就被雪莱迷得神魂颠倒,当她决定跟他私奔到伦敦后,玛丽才发现,原来雪莱早已经有了家庭。然而玛丽不在乎这些,她坚定的选择和雪莱在一起。因为背叛了家庭,雪莱失去了来自父亲的经济资助,贫穷没有拆散他和玛丽,令他们的感情分崩离析的,是雪莱的不忠
一说到玛丽雪莱,人们立马给她戴上个帽子:“英国诗人珀西雪莱的老婆”。但她可是有“科幻小说之母”的称号,写了文学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说《科学怪人》(就是《弗兰肯斯坦》啦)。这部电影讲了她的成长故事,遇见珀西雪莱后的生活,还有写出经典之作《弗兰肯斯坦》的过程。看完这部电影,我就迫不及待想看这本小说。没想到呢,无意中发现改编后的舞台剧《弗兰肯斯坦》中文版在国内巡演。真是巧,前两个月在南京,我看了袁弘主演的这部舞台剧,太震撼了!两百年前她就写出这么拷问人性的作品,太厉害了!
因为我很喜欢弗兰肯斯坦的故事,加之这部划时代的作品确实为后世留下许多可供借鉴之处,我兴冲冲地看了这部电影,然而仿佛是冥冥中的注定,和弗兰肯斯坦的怪物沾边的故事都拍得“一言难尽”,比如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美和蛋泥的某部。
本片是一部非常平庸的传记片,画面精致,服装考究,配乐优美,流水线式地讲述了“弗兰肯斯坦之母”玛丽雪莱的故事,从艾丽的脸到配乐布景都想呈现出哥特式的空灵感,但奈何匠气十足的剧情把空灵压得一丝不剩。看到卡司,除了某五方脸演雪莱让我极其不满之外,对其他选角还是满意的,然而五方没让我失望之余,影片的其他部分也步了他的后尘。影片想极力传达女权主义的思想(这是很好的一件事),也想极力撒诗人八卦的狗血,然而整部基本没有属于自己的亮点,注定激不起任何水花。
关于女权,作为一个女权主义者,私以为这部电影传达的并不好。这部电影也和不少女性主义电影一样,打造了一个“男女对立”的世界,男性角色几乎没有一个出彩的, 除了展现父女情深的爸爸之外,其余的男性很难找到优点,尤其和玛丽相比,全都黯然失色,变成了女性觉醒的工具,甚至脸谱化(不过这部电影里的所有人都很脸谱化)。女性的强大和美好是通过展现男性的无能和丑陋来达成的,这种看似“女尊”的表现方法,其实还是把女性放在男性的角度进行审视。没有男性的陪衬,女性很难展现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女性的强大不是因为她本身,而是因为周围的男性,甚至是一部分女性太不争气了,这种二元对立下的参照,并不能真正展现女性作为一个个体的成长。目前社交媒体上一谈到男女问题就戾气很重,把男女的性别差异过度放大,甚至认为二者的差异可以大于人性,非要非此即彼,针对性别一争高下,这种“男女对立 ”的思想恐怕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
玛丽之前就是一个沉迷爱情的少女形象,关于她的才华和聪慧的镜头非常少,我想她能写出那样重要的作品,不是只靠被爱人伤害,和医生谈恋爱,看到妹妹被玩弄的经历写出来的吧?我真的看不到玛丽的才华(也看不到其他人的才华)。在最后的读书会上,雪莱承认玛丽是真正的作者,玛丽最先燃起的不是对自己的性别和才华被承认的激动,居然是去和雪莱你侬我侬!仿佛玛丽的一切抗争只是为了让雪莱对她刮目相看,只是因为她和雪莱的感情出现了问题,虽然不排除有这种原因的可能,但是编剧这样处理无疑把刚刚通过呼号和抗争铺垫下来的女性觉醒线索给生生掐断,真的无疑当头一棒,本来想看到玛丽走上众人中间,没想到是走向了雪莱的怀抱,感觉之前的那些宣言实在是苍白无力。
玛丽的母亲是一位女权主义者,影片仿佛怕观众看不懂一样不停地通过镜头展现或者角色之口来展现这一点,然后极力展现其继母的压迫者形象,包括克莱尔近乎愚蠢的感情失败经历的副线,都在为玛丽的觉醒找催化物。然而作为一部讲述玛丽这样一位内心丰富的女性的电影,对于其内心的刻画非常少,使得其形象毫无生气,我们似乎察觉不到玛丽的心路历程。这样几乎被动的刻画方式,使得玛丽的种种行为似乎都有其动机,但又显得难以理解和捉摸,看起来非常别扭。除此之外,对于人物内心的展现还停留在梦境上,从玛丽的脸上和他人的互动上很难感受到女性的细腻感受,艾丽范宁是小仙女不假,但在这里演技明显不够,除了掉泪和大吼,基本没有什么感情起伏。
玛丽写作的过程本来可以有较为立体的展现,但上一段提过,影片对于展现人物内心似乎不敢兴趣(正面教材参见《时时刻刻》),所以写作过程变成了一个MV式的快剪(其实更像预告片?),范宁摆出各种姿势写作的串烧,配以章节节选字幕,真的可以直接配乐了,这个过程基本草草带过。
那么,这部电影大部分在讲什么呢?就是讲玛丽的感情经历,大部分故事都在讲玛丽和雪莱的虐恋情深,建议此片改名为玛丽和雪莱。
玛丽雪莱到底是以什么名垂青史的呢?是和雪莱的爱情吗?显然是她的作品《弗兰克斯坦或是现代普罗米修斯》啊。但是这部电影完全把几乎全部笔墨用到爱情上去了,还是老样子,害怕观众看不懂,加入了克莱尔和拜伦的感情线来衬托玛丽和雪莱的感情。玛丽的婚外情也加入其中,几个人之间的感情纠葛没完没了,雪莱和拜伦都变成了彻底的渣男(虽然历史上也好不到哪里去),但是在电影里渣到我都不理解了,基本毫无铺垫。导演啊,你都没工夫好好刻画玛丽了,就更没功夫刻画男性角色了,这里面的所有角色都是“扁平”到脸谱化,没有一个让我感到有爱有欲望,甚至我有一种看《傲慢与偏见》的感觉,玛丽是伊丽莎白,克莱尔是吉蒂,根本没有角色本身的特色。
作为一部在英国取景的电影,大量美丽的风景自然不能缺少,不断闪现的天空的镜头,氤氲着水汽的树木,加上生硬的剪辑,静态镜头太多,人物又没有大幅度的动作,让本片有了一种PPT电影的感觉,剪辑师仿佛不会转场。
拍玛丽雪莱本来是一个很好的题材,可以挖掘女性主义,探讨一个开始不能署名的女性作家的心路历程,探讨雪莱作为一个浪漫派,崇尚自由的诗人又怎样有意无意地扮演一个压迫者的角色;可以探讨小说的创作,科幻,哥特,关于生命创造,关于规训,有很多宏大的主题可以挖掘。我也不是专业人士,只是觉得这部电影沦为了一场名人八卦,一部“套路”的传记,一句苍白的女权宣言,真是非常可惜了。
代玛丽雪莱专业研究者Vera发
========================================================
总体上而言,电影在服装、背景和氛围营造方面可圈可点,让人似乎回到了19世纪初伦敦没有太阳的白天和日内瓦大雨倾盆的黑夜。主演范宁演得也很出色,眼神中透露出比她年轻的面容所能承载的更为深刻成熟的东西:那是一种受难中的高贵,痛苦中的忍耐以及忠于自我的勇气。整部电影看似平淡无奇,毫无波折,即使有波折之处(私奔、孩子死去)也没有音乐和情感的渲染,但事实上从电影的第一个镜头玛丽在母亲沃斯通克拉夫特墓前读书开始,到接下来零零碎碎的情节和片段都像是四散掉落的珍珠,而短短几分钟《弗兰肯斯坦》这本小说的创作的镜头就像是一条结实的线绳,将它们一个一个穿了起来。
电影主要触及到四个关系:玛丽和她母亲沃斯通克拉夫特,和她父亲戈德温,以及和她丈夫雪莱的关系,克莱尔和拜伦的关系。玛丽的母亲可以说是西方真正意义上第一个女权主义者,电影中通过戈德温之口说起她:“你母亲是一个战士,她和世间的一切为敌”。母亲不同凡响的勇敢是玛丽敢于走上背离世俗之路的动力源泉。还有一处提到她母亲是在拜伦指给她看一幅Henry Fuslei的画像,画的是一个睡眠中的女性正在做噩梦,她的梦外化为一只可怕的猿猴蹲坐在她身上。画面中女性姿态放荡的躯体,散乱的头发,猿猴狡黠邪恶的面容,充满了淫欲、暴力的暗示,似乎女性既是被蹂躏践踏的受害者,又成为这种畸形关系的共谋。而Fuseli正是沃斯通克拉夫特的第一个情人(他们的感情使她吃了很多的苦头)。这幅画事实上是一个隐喻,即对于一个十九世纪的女性而言,什么是她们最大的噩梦?小说于是引入了两个平行的恋爱关系——玛丽和雪莱,克莱尔与拜伦。前者可谓真爱,父亲断绝父女关系的威胁,和爱人已有家室的事实都无力扑灭这场爱情之火,但是当雪莱妻子和玛丽当面对质时,她已经犀利地点明了他们未来的结局:“我几年前也是和他私奔的”,(看看现在的我,就能想象未来的你)。诗人的爱情如苍穹之云,如星空之月,中看不中用。强行实行“恋爱自由”的理论,和妹妹克莱尔肆意调情,不顾暴雨如注带着生病的女儿奔走,以及留下一堆未解决的前妻和孩子的问题.......这些都让敏感的玛丽陷入无助和绝望。当她的孤独和愤怒都化作一个复仇的怪物时,雪莱竟然建议将之改成“一个代表着完美之人的天使”。玛丽的委屈和怨气爆发了,她惊诧于爱人和现实的绝缘,她喊道“你看看我!”(你如何要求一个额头上结满风霜的人去迎合你对未来天真的期许?)电影最后,雪莱当众承认,“是我让她陷入如弗兰肯斯坦的造物一般的无尽孤独之中。”雪莱无法理解玛丽巨大的隐痛,但克莱尔能。虽然她也是玛丽生活的捣蛋者之一,但她自身的爱情悲剧让她对玛丽(和怪物)感同身受,她的理解是同样作为女性受害者的同病相怜。比起雪莱对爱情的随意态度,拜伦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自恋让他把任何一个情人的爱都当作是自己理所应当享用的祭品,他的道德盲点让克莱尔的一生都在为自己冲动的过错赎罪。再来说戈德温。他既是玛丽的文学启蒙导师,又是召唤怪物的一片暗影。他教导玛丽“去找到你自己的声音”,开启了她的文学梦想。但当私奔后的玛丽在市集偶遇父亲时,父亲对她冷漠地如当时冬天的温度。就像玛丽质疑她父亲:“我们是按照你的理论生活的”,但他却否定女儿的自由恋爱并和她断绝父女关系一样,小说中的怪物也是弗兰肯斯坦一手创造的,却同样被无情抛弃。(当然她父亲作为过来人,了解把理论不加三思地付诸现实的代价,这也是他身上的ambiguity)因此可以说,《弗兰肯斯坦》中的怪物就是画中的梦魇,是雪莱前妻的自杀,是玛丽梦中复活的孩子,是她被抢走的作者头衔,是许久未见的父亲转身而去的背影,是克莱尔雨夜的狂奔......一切的一切都不再散漫无序。不过窃以为有一个情节设计多余,即玛丽去苏格兰那部分,如果是为了设计在那里遇见雪莱的话,更是没必要,因为事实上,他们是在戈德温家里相遇的。顺便提一下电影中出现过的诗歌:雪莱的”Queen Mab”,柯勒律治的”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和拜伦的”She Walks in Beauty”.
以上是作为普通观众的影评部分,主要是对电影本身的理解和解读。接下来是作为玛丽雪莱研究者的吐槽部分。电影作为一种商业的产物,戏剧化和好看是首要目标,真实性则会退居第二。为了不让大家对玛丽雪莱产生误解,我列举一下被影片歪曲的几个主要的地方(细节部分就不追究了)
1,雪莱和玛丽第一次见面是在戈德温家里而非苏格兰。
2,玛丽知道雪莱是有妇之夫,因为是他们夫妻一起到戈德温家里吃饭的。可能为了道德上的考虑,导演把玛丽无辜化了,事实上雪莱妻子的死一直如一个罪恶的秤砣一样悬在玛丽的心口。
3,雪莱到死还是一个籍籍无名的诗人,他所有的诗歌加起来卖出去的数目不及弗兰肯斯坦一部作品。直到1824和1839年玛丽编辑了雪莱全集后,他才渐渐奠定其地位。因此,公园里有粉丝签名情节是假的,因为他名气大所以要他来写小说序言也是假的。这就引出来本片最具欺骗性的情节——争夺作品权的问题。当时小说写出来后,雪莱帮助修改了一些字词,写了序言,联系出版商匿名出版,确实一些人猜测这本书是雪莱写的,包括大名鼎鼎的Walter Scott,但是玛丽写信给Scott谦卑而礼貌地澄清了他的误解。所谓夫妻之间因此而起的冲突和冷战全是为了契合女权主题编造出来的。
4,克拉拉是玛丽第三个孩子,她的死亡确实是由于雪莱的鲁莽,但当时他并未和玛丽在一起,是他为了图自己方便要求玛丽连夜带着生病的孩子去罗马投奔他,因此孩子病情加重,死在那里。
5,玛丽的性格也是一个误解。范宁演出了她性格中坚毅、隐忍、高贵的一面,但是她的另一面是内敛和软弱(她自己对自己的评价)。电影中玛丽和父亲的正面对抗,和雪莱的激烈争执以及对拜伦的大胆挑战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虽然她内心也许这样做过无数次....玛丽一生都并非一个女权主义者。她在日记里说,“我的性格决定了我不可能再写一部《女权辩护》,我总是无法宣告自己”。“对于女性问题,我从未确定自己的观点,我认为不是撤销所有的束缚,就能保证社会的进步,人生来总是要学会自我否定”。她当然为女性的被压迫鸣不平,但她同时认为,在生活的复杂性面前,任何口号和理论都是无能为力的,反而是女性身上原有的对爱的守护和忠诚能够守住一方幸福。
总体评价——虽然从透过人物经历从女权主义这个视角阐释《弗兰肯斯坦》的诞生并无不妥,但是这同时也压缩了这部作品的丰富内涵和玛丽作为一个作家用文字走出小我探寻真理的使命感。
以上。
玛丽雪莱,因为写作《弗兰肯斯坦》被视为科幻小说之母;珀西·雪莱,创作了《西风颂》等诗篇而成为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这是历史书上给出的介绍。
但几乎从他们生前一直到现在,他们在坊间却有另一些不怎么雅观的称号。无他,因为他们的思想太过激进,保守的人们无法接受。小报乐于挖掘他们八卦绯闻的蛛丝马迹,迎合观众们猎奇又厌恶激进派的心态。
八卦小报怎么看他们的呢?
雪莱?那个因为不服牛津学校“学长制”而对高年级同学大打出手的小流氓?那个胆敢发表“无神论的必要性”的“疯子雪莱”?瞧瞧,他把原配抛弃了,去追求一个这么小的小萝莉!他把老父亲抛弃了,因为父亲不认同这个激进的儿子!他竟然鼓吹革命万岁、穷人造反!他竟然鼓吹婚姻自由!他竟然支持爱尔兰独立!
还有玛丽?那个反对婚姻的疯子老爸,和鼓吹女权的疯子老妈,生出来的孩子还能有什么好的!小小年纪就被骗子雪莱诱拐走了,这还是个有妇之夫!他们逃去欧洲还带了个叫克莱尔的女伴,不用说,肯定和雪莱有奸情!玛丽摊上这么个风流浪子,迟早被抛弃!什么?在雪莱死后,玛丽还一直称颂俩人的感情和雪莱的伟大?肯定是玛丽为了自己的面子,给雪莱文过饰非来着!
很遗憾,这样的八卦非常有市场,以至于流传到今天,大家仍然愿意相信。胡布勒写了本《怪物》,根据玛丽的《弗兰肯斯坦》展开了合理的想象,她竟然写出这么悲伤、恐怖的故事,一定经历了特别可怕的事情吧?结合八卦小报的记载和雪莱夫妇日记中蛛丝马迹的搜寻,《怪物》编织了这么个逻辑完整的故事:因为雪莱的自私无情和风流滥交,让玛丽受尽折磨,一个被抛弃的妻子,一个被伤害的女性,催生出《弗兰肯斯坦》这么个怪物。
幸好,可能胡布勒没注意到玛丽还曾写过小说《Matilta》,暗示了女儿对父亲乱伦般的爱慕。不然,《怪物》这本书可能还会加上乱伦这浓墨重彩的一笔呢!
看了《玛丽·雪莱》这部电影,基调基本和《怪物》一脉相承,就是用雪莱的“渣”,反衬玛丽的“受害”,其实棒打两头,把两人的成就和思想贬到了泥土里。
到底这些八卦有没有根据?
雪莱夫妇生前的熟人罗塞蒂,写了一本传记《雪莱夫人》,澄清了其中不少谣传:比如所谓克莱尔和雪莱的绯闻,很可能是子虚乌有,被人编造出来的污蔑之词。
而更重要的,是对雪莱夫妇思想的侮蔑。
比如雪莱鼓吹的婚姻自由。
这部电影里有个镜头,雪莱以为玛丽有婚外情,反而兴冲冲地说,没事啊,我支持你自由追求你的爱情!
这个镜头,俨然把雪莱的“婚姻自由”思想等同于滥交,或者说得轻一点,open relationship,就是那个年代的道德家对雪莱等人最常见的污蔑之词。
而雪莱到底是怎么看这点的?
从他的诗作和论述不难看到,雪莱痛恨一切压迫人的东西,封建专制、腐朽习俗、宗教迷信,反对压迫和追求自由,这是雪莱一切诗作和行动的出发点。的确雪莱主张废除婚姻制度,这是因为在他眼里,婚姻就是压迫人制度的一部分,让自由相爱的人们不能在一起,把妇女束缚在完全没有感情交流、专制独裁的丈夫身边。从“伊斯兰的反叛”中的茜丝娜,到“倩契”里的女儿,雪莱笔下有大量独立、坚强和伟大的女性形象,更别提雪莱是个享受孤独和厌恶社交的人,很难想象雪莱会沉迷于风流乡中,追逐乱交的乐趣。
雪莱主张的,是相爱男女之间的自由契约,出发点是尊重双方的自由意志,但绝不是否定对配偶的忠贞和热爱。终其一生,雪莱和玛丽都在感情上彼此相依,思想上碰撞交流,事业上互相支持。玛丽编的《雪莱诗集》,在几乎每首诗前都有大段的前言,记录了夫妻俩的生活往事和思想探讨。比如雪莱怎么鼓励玛丽进行文学创作,赞美她在写作上的才华;比如玛丽怎么和雪莱一起欣赏自然美景,钦佩他的天才和热情。
更重要的是,雪莱和玛丽的“婚姻自由”思想并非无水之源,深深受到了玛丽的“疯子”父母的影响。
要知道他们生活的19世纪初,英国社会还是相当保守,但雪莱夫妇胆敢如此激进大胆,玛丽父母的榜样力量功不可没。玛丽的父亲威廉·葛德文,本身就是废除婚姻论的大力倡导者。而玛丽的母亲沃尔斯通克拉夫特/Wollstonecraft,首位女权主义理论家,一位大胆、坚强的女丈夫,虽然早在生产玛丽的时候,就不幸去世了,但对玛丽和雪莱,却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沃尔斯通克拉夫特本人,就是“婚姻自由”思想的践行者。她相信相比婚姻制度本身,男女间的相爱(affaction)重要得多。当然这并不等同于所谓“真爱至上”,在《女权辩护》一书中,她提出男女间的结合,最完美的就是从充满激情火花的相互吸引,转变为互相尊重、互相支持的伙伴关系。她甚至不否认妇女要重视端庄仪表、要注重抚育子女,但这必须基于妇女本身接受了良好教育、具备了德性品质,以及丈夫的充分扶持基础上。
换言之,在沃尔斯通克拉夫特眼中,取代婚姻的,应当是一种自由的联合(free union)。
人要先自立、自足、自由,才能相爱,这已经有些接近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的理论了。
而这种“自由联合”的婚姻思想,深刻影响了她的丈夫葛德文,尤其是她未能谋面的女儿、女婿。我们知道,雪莱一开始就是葛德文的大粉丝,对葛德文追求进步、废除婚姻等思想深信不疑。他上门拜访葛德文,这也是促成雪莱和玛丽相识的契机。
雪莱、玛丽同时也对沃尔斯通克拉夫特敬佩有加,正如电影表现的那样,在她的坟墓前,他们约会、私定终身。而当雪莱带着玛丽私奔时,身边就带着沃尔斯通克拉夫特的游记《Short Residence in Sweden》,里面记录着沃尔斯通克拉夫特对妇女地位的关切,对北欧地区男女自由恋爱传统的赞扬。当他们旅行到意大利比萨,遇见了沃尔斯通克拉夫特生前的好友King女士。King讲述了这位伟大女性的事迹和对她的热爱,让雪莱夫妇欣喜不已。总之,雪莱夫妇踏着葛德文夫妇的思想足迹,同样追求着自由,这种追求贯穿了他们的一生。
当然,可能相比这些,大家还是对八卦更感兴趣。我只是想说,玛丽并不像电影中那样总是哭哭啼啼、受着委屈,她和雪莱可能更享受自由,更加坚强,更有思想。
她和雪莱并不是怪物。
Jensen
没想到看完电影看影评,竟然一片批评之声,说丑化玛丽雪莱和她的丈夫以及拜伦等等。问题是,难道只有玛丽和珀西是灵魂伴侣,才让她配的上自己的文学成就吗?
当然影片不是完全每个细节尊重史实(特别是结局),叙事手法也有待提高,但是对于玛丽雪莱人生中很多方面是大体相符的。甚至说,玛丽雪莱的真实生活,通过她和亲友的个人书信就能发现,其实比电影里描述的还要不幸许多。
比如,玛丽的继母确实和她关系并不好。她后来拉着妹妹出逃,其实还在家里落下了一个长姐,而长姐是她母亲和另一个男人生的孩子,在她们母亲死后更没有人关爱,一辈子都很抑郁,后来年纪轻轻就自杀了。
再比如,雪莱和拜伦确实都是womaniser,他们留下了大量对当时各种女性的情书,还有不少私生子。而玛丽雪莱的妹妹,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她和姐夫有xing关系,但珀西雪莱确实也留下了好多对她有挑逗意味的书信。玛丽生完第二个孩子之后身体还在康复期,珀西就拉着她妹妹去周游意大利去了,留下她一个人在家看孩子。以及他的第一任原配妻子,其实和他生了两个孩子,第一个是在他和玛丽私奔前一年生的(不像电影里说的年龄差那么多),第二个是和玛丽私奔后几个月才生的--也就是说遇见玛丽的时候,珀西的妻子实际是怀着孕的。这些电影里都已经做了更加温和的处理。
影片里还没有说明的是,其实真实历史中可能并没有玛丽的觉醒和珀西的浪子回头,在出版弗兰肯斯坦之后,她的生活并没有变好。玛丽其实总共生了四个孩子,三个都在襁褓中就夭折了,这些孩子都夭折于他们夫妇俩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尤其是后来为了逃债,俩人搬到了意大利,在意大利玛丽接连失去了两个孩子,还因为一次流产差点自己丢了性命。在这个时候,雪莱还在跟他的情人厮混。其中一个孩子的死,更是和他脱不了直接干系,当时他在一个庄园里鬼混,玛丽给他写信求他回家看看孩子,他却执意坚持玛丽带着孩子去找他,而孩子也正好死在了旅途之中。这个时期,她在写作中明确表示过自己的不幸,也有抑郁的倾向。但是到最后,她都没有选择离开珀西雪莱。
而玛丽的妹妹克莱尔,实际也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女性,她曾一度作为英国外交使节出使德国和俄国,会说五种语言,也在文学艺术上知识颇丰;但是在生了拜伦的孩子之后,孩子被拜伦夺走,连探视都困难,后来她女儿十岁就死于修道院(对拜伦不喜欢她就丢给了修道院),她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后来也非常抑郁一度尝试自杀。甚至玛丽的母亲,标准的女权斗士Wollstonecraft,当年也是被美国外交官抛弃之后多次自杀未遂,后来才坚强地站立起来,但是因为未婚生子一辈子都背负着骂名,死后随着社会进步名声才逐渐被平反。
玛丽雪莱自己,由于留下了很多日记,我们也可以看到她并不是那种刻板印象中的“大女主”型女权斗士。当然,她怀有很多先锋的思想,但是她同时也是一个心思细腻敏感,时常焦虑和自我怀疑的女性,也经常透露出对自身处境的无助感。不完美的玛丽雪莱,甚至于说是受害者的玛丽雪莱,极可能才是真实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当我们看待一个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还要继续“恐弱”,不能看到她生活和所在的社会对女性的不友好? 每一个女性的故事,本来就是复杂多面的,承认一个先锋女性也可以是受害者,并不是否认她的成就和思想的超前性,也并非完全否认她身边的男性角色,只是展现出她人生的另一面,而这些对女性不友好的一面,所叙述的故事本身也是有力量的。玛丽雪莱的一生并不完美,也生活在各种困顿之中,但她能将这种生活转化为文字,也足以证明了她独特的才华和超脱的勇气,这样的女性,不需要强势独立,就已经足够强大美丽。
最后附上上野老师的一句话:自称受害者并不是软弱的表现,反而是强大的证明,那是一种“不畏惧当受害者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