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小子巴比

坏小子巴比

557

    7.0

    • 主演:尼古拉斯·霍普ClaireBenitoRalphCotterill

    常见问题

    1、尼古拉斯·霍普,Claire,Benito,Ralph,Cotterill 主演的电影《坏小子巴比》来自哪个地区?

    爱奇艺网友:电影《坏小子巴比》来自于其它地区。

    2、《坏小子巴比》是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开播的?

    本片于1993年在其它上映,《坏小子巴比》上映后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网友总评分高达3899分,《坏小子巴比》具体上映细节以及票房可以去百度百科查一查。

    3、电影《坏小子巴比》值得观看吗?

    《坏小子巴比》总评分3899。月点击量21次,是值得一看的剧情片。

    4、《坏小子巴比》都有哪些演员,什么时候上映的?

      答:《坏小子巴比》是上映的剧情片,由影星尼古拉斯·霍普,Claire,Benito,Ralph,Cotterill主演。由导演洛夫·德·希尔携幕后团队制作。

    5、《坏小子巴比》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剧情片电影《坏小子巴比》是著名演员尼古拉 代表作,《坏小子巴比》免费完整版1993年在其它隆重上映,希望你能喜欢坏小子巴比电影,坏小子巴比剧情:35岁的巴比从来没有出过自己家那个脏乱低矮的小公寓,只认识他自己,家里的一只猫,和他那淫威滥施的母亲他不仅要忍受母亲的打骂,还要和母亲做爱。但是,因这个环境而呆呆傻傻的巴比却有着可以惟妙惟肖的模仿任何人的天赋。一天,一个突然出现的酒气冲天的老头自称是他的父亲,把他赶出门。愤怒的巴比闷死了父母,走出了家门。巴比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模仿着自己看到的一切。闹出了不少笑话,也受到不少挫折。一个意外的机会他穿上父亲的牧师服装,走上舞台开始模仿他所听到的各种声音,竟然一炮走红,受到众多歌迷的追捧。而他也发现自己有着可以与脑麻痹患者沟通的神奇能力。最终,巴比也遇到了自己的真爱。  澳大利亚1993年洛夫·德·希尔执导的R级黑色喜剧片,在93年威尼斯影展引起相当大震撼,并获得评审团特别奖,澳洲AFI电影奖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四项大奖,被称为90年代电影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在这部疯狂而又深刻的片子里,导演洛夫·德·希尔把他的镜头直接指向了社会:善于模仿而又诚实的巴比就像一个镜子一样,照出了世间的万象,在他无知的种种可笑中,隐藏着奇特的庄严与悲哀。世间情态种种掩饰的面纱在他的模仿下,尽如掀裙子般被掀去,只余下杂乱而又可叹的本质。男主角扮演者克.霍伯在本片中表现出了惊人的表演潜力,巴比的纯真无知而又令人怜惜的性格让他演绎得淋漓尽致。本片在当年的威尼斯影展上引起震撼,并获得评审特别奖。


    同主演作品

     明星可左右滑动
    • 尼古拉斯·霍普
    • Claire
    • Benito
    • Ralph
    • Cotterill

    用户评论

    • Jensen

             “你在做,上帝在看。”母亲盗用着上帝的威严,却忘记为自己的仲裁者身份给出解释。巴比和我们一样,出生在一个“天赋权威”的家庭中,唯一的不同是:他一直没能完整的经历“镜像期”,在自己的意识中自“我”塑形。

             这个社会属性上的“早产儿”,和因某种先天不足所导致的畸形儿一样,当他以35岁的年纪诞生在这个社会中时,人们一视同仁的叫他怪胎。要知道,巴比只是在无选择的模仿,可以把他看作社会中一个特殊的中介,可通过他所联系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不能成立的,所以我们并没有认为我们是怪胎。怪胎只是巴比!
        —————————————————————————————
             一只鹰在从小就在笼中喂养,没有看到过蓝天,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上的羽毛是那么的轻!对于为什么只能在笼子里生活,饲养员的解释是,外面的世界是有毒的。一天,鹰在无意间来到了笼外的世界,它看见其它和它长着一样羽毛的生物在天空翱翔时,无意识的去模仿着它们的动作。因为不熟练的模仿而表现出的笨拙,遭来其它鸟儿的讥笑,它心灰意冷的回到了笼中,自言自语到:“没错,外面的世界果然是有毒的,我发誓再也不出去了。”
          
             虽然巴比也曾回到家中,承认母亲说的是对的。但显然,相比于这只鹰,巴比要幸运的多。他遇见了一只乐队,这里是巴比的乌托邦,他们虽以猎奇心理来招揽客人,但也正是他们给了巴比这样的机会,成就了他们自己。看似如此,但我们毫无理由去说:由于他们对于巴比的接受是善的,才导致了如此圆满的结局。猎奇的心理可以作为第一次观赏的动机,绝对不会成为人们迷恋的原因。人们在酒吧里,依着节奏,亢奋的模仿着巴比嘴中的言语,这些言语仅是巴比通过模仿,唱出他们的心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如同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一样,虽然对于宗教信仰的自由权俨然已成为了人权的宣言,但我们从来就没有真正自由的选择过。巴比带着母亲权威下的基督教“信仰”来到世上,又机械的模仿着无神论的“训诫”。这一切好像都是无效的,信仰对于一个有限的“巴比”,是奢侈的;对于一个完美的“巴比”,是多余的。我们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明确的证明:上帝是按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人类。我们仅能看到是,这世界上充满着对上帝拙劣的模仿。巴比的出现让很多人忘记了自己也只是在模仿而已,完全是巴比模仿的太过于拙劣了,才让我们以为我们的任何举动都是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巴比被强奸过!
      巴比被鸡奸过!
      巴比只是被动的接受着这一切!
      这一切仿佛在他的母亲那里就被定义为应该如此!

      巴比以自己在别人看来的悲惨经历所塑造的天赋,和运动神经元患者进行交流。这结成了他与安琪儿的姻缘。在安琪儿的父母看来,他们是可悲可憎的,是需要用祷告来赎清身上的罪恶。而在巴比和安琪儿看来,安琪儿的父母被人类社会所毒害,被原罪似的“癌”威胁着。
      在安琪儿的身边,巴比的“主动”成了爱的见证。终于,象征着希望的新生命诞生了,巴比的孩子们将带着他父亲的基因,去向何处?

    • Jensen

      过几年又回头看这篇高中时候写的评 真是屎啊 但是敝屎自珍 懒得删了。。。就这吧


      ===========================================




      终于没有再犹豫的直接给了评。我妈为了制止我冲动消费曾经跟我说过一句话,如果你上街看到什么东西喜欢,如果不是一眼望过去今天不买回家就想跳河,那你就别买。你知道的,中年妇女总是有道理的。世界是她们的。
      坏小子巴比就是试穿完很喜欢的那件永远没机会穿的裙子。

      好东西总是触动人,不动声色一招制敌。
      《看电影》上知道这片子的。铜版纸反光,读起来总是很想撕书,况且这杂志的字儿真是小的出奇。在一片花花绿绿刀光剑影胸部大腿中,有一小豆腐块儿,主标题片名,副标题“宗教 音乐 爱情 三位一体的救赎”。
      很令LZ羞臊的是,我没犹豫的就被这个装逼的副标题吸引了。看完小豆腐块儿好像很酷的介绍,周末放假回家迅速扒到了资源。

      高中住校,周末回家也就玩一会儿的电脑。够下几个片子充当下周精神食粮。常年如此。当我付出难以想象的痛苦代价给这个匀龟速下载的片子争取到一些宝贵时间之后,我可生气。为了跟母上争取一个小时自由,我要写两套数学模拟卷。所以深夜我怀着难以平复的气愤心情开始看,这他妈啥事儿啊,万一不好看我不是白遭罪了吗。
      事情的结果很愉快,我的两套卷子没白写。

      美女分很多种,第一眼类型的,还有耐看款的。耐看款的在这个急躁的没耐心的世界不吃香,第一眼美女某种意义上更占优势,上来就吸引眼球,所以哪怕她是个傻逼,还是很多人愿意付出时间精力代价换取如家一夜。
      其实我也不知道举这个例子和本片有什么直接联系,可能我是想说,坏小子巴比是一个很耐看的...姑娘?

      bubby和母亲生活在一个很有参照意义的环境下。bubby35岁了,但是对整个世界的了解,不超过20个平方。母亲给他描述了一个简单粗暴又危险的“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是有毒的,你只要出门不带防毒面具,就会死。
      他的一切认知源自模仿,模仿妈妈,模仿猫,模仿蟑螂。晚上和母亲做爱,白天被反锁在家,在椅子上坐得直直的一动不动,因为母亲出门前总会指着房梁上面容诡异的耶稣像告诉他“big brother is wacthing u!”(...当然这是我改了的哈哈哈哈哈我怎么老在严肃的时候笑场)
      bubby是一个智力健全的成年人。我为什么没用“心智健全”这个词?因为他有智,没心。被心理扭曲的母亲,把对世界的绝望发泄在了唯一的儿子身上。bubby问母亲,呼吸是什么?母亲突然狠狠掐住他,在他窒息之前松开,“这就是。”

      回想一下每个人的童年。小孩儿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他们被迫接受成人世界关于一切的定义和标准,什么能吃,什么不行,什么是好,什么是错。长大后我常见那些小孩儿,“这孩子啊,特别懂事儿,特别有眼色。“
      小孩儿锻炼出察言观色的本领,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他可能无意识地做了什么事,本能的会回头看母亲,如果大人给出了一个嫌恶的表情,他可能就知道了这是不讨人喜欢的。小孩儿长大的过程就是,对世界小心翼翼的触碰,然后根据回应来确定自己心里的一些标准。

      小女孩儿喜欢涂妈妈的口红,穿不合脚的高跟鞋。小男孩儿会拿着火机和烟假模假样的抽。这些行为就是对成人世界的模仿。bubby是一个35岁的孩子,他知道了原来外面的世界像被保鲜膜裹住一样痛苦,他就毫不吝啬的把这个感受分享给了猫。
      他趁母亲出门上班,换上母亲的肥裙子,用填充物装出一对大乳房----其实他妈的一双大胸决定了bubby的朴素审美。然后很酷的跟猫君对话,然后学着母亲对自己的样子,原样照搬,是的,我说的原样照搬就是动作语气神情一丝不差的,原样照搬。他这样和猫在一起。
      然后猫就在保鲜膜中僵硬成了一个标本。

      bubby失去了他在世界上的第一个朋友,确切说是玩伴。尽管他不明白为什么,生死对他毫无意义,他甚至不知道这代表着永恒失去。


      像这样的生活一日一日,无新意了35年。直到父亲回来了。(..........对我就是只会叙述剧情)
      总之号称自己是神父的他爹回来了,不是个什么好东西。后来bubby和母亲乱伦的事曝光,人类本能的嫉妒和独占欲,让他对突然出现的父亲十分憎恨。被赶出门外的bubby极度恐慌,大声的咳,直到一个整夜过去,被欺骗的愤怒感燃烧了本来就没什么理智的他。他像裹死猫一样这样杀死了父母。然后出门流浪。

      外面的世界很小,就是一个小镇。但是对bubby来说就是一个新宇宙般神秘。冷酷的世界才不会对一个35岁的孩子报以笑容,闯红灯被司机骂,偷袭面包店被店员骂,所有人对这个疯子害怕又嫌恶。bubby所做的一切回应,就是重复那些咒骂。

      他和唱诗班的美丽女孩上床,第一次吃披萨,只会重复父亲调戏母亲的下流话语。他被一个流浪乐队收留,因为他一遍遍的重复人们对他的咒骂。酒吧的观众以为这是新噱头,bubby在舞台上重复脏话,人们叫他爸爸。
      他像这丑陋世界的一面镜子,把所有美好和肮脏原样奉还。

      一直在墙上看着bubby的耶稣,他爹赫洛神父,教堂里的长者对bubby说,我们不相信上帝,我们也不需要上帝。我们安排自己的生活可以比上帝安排世界还要好还要有序。去他妈的!他根本不存在!

      如果你看bubby最初的眼神,你会忘记这只是部电影,这只是个演员,纯真的让你真的会相信他是一个孩子。
      一个主演能得到这种评价,他真的很牛逼。





      文字和语言永远有隔阂,永远有隔阂。你永远没办法表达清楚。

    • Jensen

      最近两周看了几部叙事比较舒缓然而又都给人振聋发聩效果的影片。《十二怒汉》、《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坏小子巴比》,导演的拍摄都非常有一套,能够抓住观众的内心,牵动你的思绪,让你感觉自己进入了主角的世界,但是又像永远隔着一层纱,欲拒还迎,直接感叹一个字:爽!这里单说刚看完的bad boy。
      一部意大利导演的影片,整部电影的视觉也是意大利式,刮不净的胡须,藏不住的胸毛。影片分为三部分:不曾踏出一步的小屋子,新接触到的花花世界,享受自我的酒吧和疗养院。小屋子里,母亲教育巴比,外面的世界充满毒气,没有面罩你会死的很难看;在屋子里你也只能呆坐着,上帝在注意着发生的一切,若有犯错,将会被打出脑浆;再加上母子的不伦肉欲。巴比三十五岁了,没出过家门,没见过第二个人除了自己的母亲,接触到的生物还有蟑螂和一只小黑猫。这就像我们前些年经常谈论的狼孩,没有接触过文明的新世界,唯一的认同就是大草原和狼群。从一开始我就在想:巴比是弱智还是幼稚?如果不是那阵急促的敲门声,这个小屋子可能永远隔离在世俗之外,但是剧情衔接的就是这样自然,巴比缺少一个父亲,然后父亲回来了,母亲是变态,父亲当然也不是什么好鸟。巴比的母亲在声讨这个不负责任的老男人,可是照样被他的甜言蜜语所引诱,两个人又回到了那个疯狂的年轻时代,置巴比于不顾,巴比的母亲此时也忘记了巴比,床和大奶子属于了这个新来的父亲,属于巴比的是窗帘外的沙发。女人终究需要的是情欲,而不仅仅是肉欲。当巴比被推出门外,所有的恐惧覆盖过来,艰难的呼吸,冰冷的地板,这些他可以忍受,但是欺骗不行,他发现事情根本不是那样,外面的空气没有毒,而且母亲也不再需要面罩,他疯狂的冲进屋里,砸坏了一切。醉酒的父母二人疯狂的捶打巴比,巴比只是想让他们永远安静点,然后成了塑料袋杀手,在巴比看来,小黑猫和他们并无二致。饿坏的巴比终于来到了外面的世界。西方人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存在,他们真心喜欢有趣的事物,但也就是喜欢有趣,而不是真心的帮助。贵少妇看到这么一个有模仿天赋的智障儿,直接带着他去诊断是否精神病,然而当在车上试图摸她的奶子时,巴比只能被扔下车。莫名其妙的,巴比被带到了一辆载有乐队的车上,rocker么就是这样任性,他们也喜欢有趣的事物,喜欢被人抛弃的事物。当乐队发现巴比是杀人犯的时候,巴比的下场只能是再次被抛弃。因为想摸别人的大奶子,而且本来也该得到”乖孩子“称赞的时候,他却被送进了监狱,然后又是被鸡奸……被抛弃、受冷挨饿、遭鸡奸、被打骂,外面的世界没有毒气,但是巴比也确实不属于这个世界了。西方人一方面是虔诚的基督教信仰者,一方面又不断拿上帝来开涮。一个老头开始出来训话,这个世界从来己,如没有上帝,人只有靠自果真有上帝那就让他来惩罚我好了。巴比失落的回到了曾经的小屋,第一次那么多磨难没有打垮的巴比 哭了 ,这是信仰垮掉的结果,妈妈欺骗他,朋友抛弃他,上帝也忽悠他,一声声的喊着”mom mom“……穿上父亲留下的牧师服他再次来到了外面的世界,遇到了先前的乐队,鉴于自己的模仿天赋和音乐天赋,他成了酒吧的宠儿,但是这一切不是他想要的,他惦念着自己捡来的那只小猫,当目睹小猫再一次的离开他时,他也只能再次迷失。很巧妙的是,巴比竟然能够听懂麻痹患儿的话,其实他们本来就是属于一类人,苟延残喘的活着又不被世界所接受的那部分人,他留在了疗养院,帮助那些麻痹患者,也拯救了同样不被父母、不被世俗所接受的有大奶子的肥胖的但善良的安琪儿姑娘,遇到了自己的真爱。屌丝逆袭的戏码开始上演,酒吧里的大明星,安琪儿的好老公,巴比终于成为了人生赢家。影片最后,幼稚但不是傻子的巴比拥有了自己想要的一切:大奶子、孩子还有猫。
      回头看看是巴比是自己成就了自己还是恰好撞上了自己所想要的,他有天赋,然后就去唱了,他有爱,然后勇敢的表白了,并且伤心果敢地拒绝了麻痹患者 丹 选择了安琪儿,他会去报复欺负自己爱人的安琪儿父母,他接受了心理咨询师的净化——不能杀人,要作有贡献的人。所以巴比一直在努力,打破信仰,树立信仰,打破信仰,树立信仰,做自己能做的一切。
      你所处的环境是假的,你所信奉的信仰是假的,你所被迫接受的一切都是假的……不堪一击的……冲破藩篱,相信自己才是真的,社会是黑暗的,但是你个人的存在却应该是阳光的。
                                                                                        ——致”坏小子“巴比 pop

    • Jensen

      至今我还没有恰当的一句话来概述这部93年的电影。

      “坏小子巴比”来自巴比有天晚上离家出走,路上碰到一个唱诗班的女孩,两人在床上做爱时候,女孩问:你叫什么?巴比说:巴比。女孩暧昧调情道:坏小子,巴比。

      《坏小子巴比》是澳大利亚和意大利的合拍片,由洛夫·德·希尔执导的R级黑色喜剧片,当年(93年)在威尼斯影展就引起了相当大的震撼,相继获得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澳洲AFI电影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西雅图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等四项大奖,被誉为九十年代世界电影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电影从一个封闭的阴暗的破旧的还带有窒息的小屋开始的:一个肥胖的介于中年和老年之间女人(巴比的母亲)麻利地给一个带有木呐的中年男子(巴比)打肥皂刮胡子洗澡。巴比也给母亲涂眼影画口红,母亲要玫瑰红,巴比就说:玫瑰红。看似无聊的事情,巴比却津津乐道。他可以在把蟑螂的腿撕下一个个连接,看蟑螂的肉身来回摇晃。巴比乐此不彼地在肮脏的小屋里四肢爬行,而这个小屋就是巴比三十五年来的所有的全部世界。

      破屋靠门的墙上挂着一副防毒面具,巴比的母亲总是出门前带上,进门后取下挂上。从母亲的嘴里巴比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一个毒气充斥弥漫着的可怕世界,巴比最怕的惩罚就是被母亲揪着耳朵拽向房门,要把他推向外面的毒气世界里。每天在母亲走后,巴比唯一做的就是独自坐在餐桌前不敢随意走动,因为,母亲总是告诫他:别动!上帝在注视他,无时无刻不在!你要动,看我把你脑浆打出来!有时屎尿拉在身上,巴比会低声对回家的母亲说:巴比今天淘气了。在母亲简单地给他擦洗之前是免不了一顿暴打的。

      晚餐基本上是千遍一律的单调和简单。母亲的温顺和蜜语总是在床上,母亲裸着肥胖的身子骑在巴比身上,巴比仰面躺着双手不停玩弄着母亲硕大的乳房,笑的有些痴呆有些单纯。母亲身体扭曲着,脸上泛着红晕:真是个好小伙子,乖小伙子,漂亮的小伙子!巴比,妈妈非常爱你,好孩子,你喜欢摸她们吧,她们长的很漂亮,对吗。

      这样白天被母亲恐吓殴打,晚上被母亲淫欲的日子,不知道确切从哪天开始的。

      巴比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会穿着母亲的裙子,用东西把胸前塞的鼓鼓的,学母亲的模样和教训他的时候的粗暴口气和语调。

      母亲是巴比三十五年来对世界了解的唯一来源。巴比问:呼吸是什么?正在做饭的母亲突然放下手上的活,从后面用粗壮的臂膀掐住巴比的脖子,用另一只手死死捂住巴比的嘴和鼻子。在一阵沉默之后巴比因窒息而开始挣扎,母亲“啪”的松开:这就是——呼吸。

      在亲身学得知识或者说常识之后,巴比就天天在一只闯入他家并和他熟识并陪伴他的猫的身上不断尝试着“呼吸”。终于有一天,巴比在用食用保鲜膜把猫浑身上下缠个严死合缝之后,猫没有了呼吸。但对于巴比来说“活”与“死”无关紧要,就好比一个玩了很长时间的玩具,坏了也舍不得仍掉,猫就是巴比的玩具。

      三十五年固守生活的打破来自一个醉醺醺的满面络腮胡子茬的自称是巴比父亲的赫洛神父。这个男人教会巴比“爸爸”这个单词;这个男人不知道当年他离开女友三十五之后,会有一个三十五岁的傻儿子;这个男人说“巴比”这名字太傻气,但用在这个傻儿子身上也还……用就用吧。巴比对于这个陌生的爸爸的闯入从无所谓到惊讶,又从惊讶到不适,由不适到不安,由不安到惶恐。这个不断要酒喝的男人把他从母亲床上赶下,自己无所顾忌地和母亲做爱。因为这个男人,巴比再摸母亲乳房时就会遭到这男人的狂骂和暴打。

      巴比把自己头发剪些下来粘在腮帮子上,学他父亲。

      巴比不会自己组织自己想表达的语言,巴比所说的话都是鹦鹉学舌学来的。

      “你是个性感的女人,佛罗伦丝。”

      “我能从你的裙子看到里面,那是天堂之门。”

      “上帝,你的奶子太完美了,简直又大又美。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父亲气急败坏地把巴比赶出门,母亲临关门前把防毒面具仍了出来。巴比带上防毒面具在楼道里躺了一夜,不敢出楼。第二天,父母跨过他身上出去。巴比把家里砸的粉碎。晚上父母回来见此景大发雷霆直至疲倦睡去。巴比用食用保鲜膜把父母头包裹紧:这下会安静了。

      果然,一切回归了平静。百无聊赖的平静。

      巴比戴上防毒面具谨慎又好奇地,忐忑地小心翼翼地扶着墙走进那所谓满是毒气的世界。

      好奇和惶恐是巴比对世界的初步认知。

      当天晚上,巴比就碰到唱诗班的女孩,第一次进了酒吧吃了披萨,还按照女孩的指引上了床。女孩教巴比怎样用舌头添她的下面,并在做爱时给巴比唱她最好的朋友耶稣最喜欢听的颂歌。说巴比是个怪人,大孩子,坏小子。

      天亮后离开女孩的房间,在大街上巴比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对一片树叶,对一个路过的小孩等等。在车上面对红灯,他对警察说了那天夜里一群醉鬼对他说的粗口,被警察拖下来打了一顿。又被一群好心的没有名气的摇滚乐队手架上了他们的车,开始了暂时的新生活。

      巴比和乐队的成员相处平安,乐队的朋友也很照顾巴比。但是,有一天晚上演出结束回到住处喝啤酒时,大家忽然发现桌上的报纸头版头条写着“保鲜膜杀手逍遥法外”的标题,下面配着大幅被保鲜膜紧裹的死者头像。大家在议论纷纷的时候,巴比欣喜地指着照片对大伙说:“爸爸”“妈妈”。一下子气氛变得异样了,巴比还若无其事笑着继续念叨“爸爸,妈妈”。有人随口说让巴比出去找些钱来,把巴比吱走。大家从巴比携带的箱子里发现了保鲜膜包裹的发了硬的死猫,恰好这时巴比又离奇的找来了钱。外面警笛传来,大家都认为麻烦要来了。

      当夜,大家就和往常一样开着箱式卡车谈着吉他唱着歌上路了。大家把巴比托付在一个画家朋友处就笑着道别离开了。

      有次和画家朋友去酒吧,巴比着迷于邻桌的一个和他母亲一样又着硕大乳房的胖女人。他情不自禁地过去用他父亲曾经赞美他母亲的语言去搭讪,胖女人羞愤得躲避大叫,巴比入狱了。

      巴比被关在单号里,他还是那么平静,每天就是在地上爬着找蟑螂,狱警的问话也不去搭理。直到一天他听到了爱尔兰的风笛声穿越监狱高高的小窗飘扬进他的耳膜,他开始激越而又狂躁,发疯般的在号子里来回蹦窜。狱警强行把巴比换到另一间牢房,谁承想同监的是个彪悍的同性恋,强行把巴比鸡奸了。

      可能是认为巴比智障,监狱长释放了巴比,并给了十美元的路费。

      在教堂里巴比结识了一位长者,他对巴比说:我们不相信上帝,我们也不需要上帝。我们安排自己的生活可以比上帝安排世界还要好还要有序。去他妈的!他根本不存在!上帝帮不了你,巴比,自己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不知道巴比有没有领悟和理解长者的一番长篇宏论,反正在夜晚的街头巴比反复说着:去你的,上帝!你若敢,就来把我打垮好了。

      可是对上帝的摒弃还是没有对胖女人的大乳房有吸引了。巴比又是怀有迷恋的当街抚摸被众人拳打脚踢一番。

      巴比遍体鳞伤地回到那久违了的被关了三十五年的阴暗小屋,躺在母亲最后死去的地方,蜷缩着痛哭流涕:妈妈,你是对的,巴比不适合去外面。

      在宣泄完眼泪之后,巴比换上了父亲神父的服装,再次走进他“不适合的外面”。

      似乎一切要从头开始一样,巴比首先去了唱诗班女孩带他去的酒吧吃了第一次吃的披萨。然后又被一个街头穷酒鬼拖进酒吧,在嘈杂喧闹的各色声音中,他毫不犹豫地听出了在拐弯抹角处弹唱的以前摇滚乐队的哥们。伴随音乐的节拍,在队友的鼓励配合下,巴比站上舞台拿起麦克风,把以前所有听来的不同人的不同语气的语句翻版出来:

      别挡我们的道,你 这该死的怪物!

      你这混蛋的基佬!

      嘿,儿子,你可以叫我爸爸。

      你这该死的又开始学我了,他妈的闭嘴。

      。。。。。。

      巴比似乎在发泄,似乎在述说,似乎在学唱,似乎在控告。总之,酒吧的人们被一种情绪挑起着,和巴比应和着。巴比开始火了。成了人们推崇的明星。巴比的现在名字叫“爸爸”

      巴比又来到垃圾堆,却发现第二次遇到的流浪猫被一群无聊少年打死。巴比带着死猫在路边的椅子上发呆,遇到了福利院的安琪儿推着小儿麻痹症的还口吃含混的年轻患者。巴比能听懂患者的口齿极其模糊的语言,福利院的人大为吃惊,加上患者对巴比的无比喜爱,巴比白天在福利院,晚上去酒吧唱歌巴比成了大家都喜爱的明星和大男孩。

      巴比也和安琪儿相爱。

      故事的结尾是个大团圆式的美满结局:巴比和两个孩子在绿树青草间追逐嬉闹,安琪儿在一边幸福满足地微笑观望。

      这部凝重又掺杂一丝苦涩喜悦的片子被定为喜剧片,尽管有的贴上“黑色喜剧”的标签,但多少还是让人费解迷惑,至少我个人这么认为。也有的影评和宣传把它与《一树梨花压海棠》和《青涩禁果》以及《老男孩》等影片排列在一起,谓之“乱伦影片”。我以为不能说没有虚张声势网罗票房的嫌疑。片子的开头是描绘了母亲和儿子的不伦恋欲,在两人赤裸滚在床上的镜头,但除了当时的刹那一怔之后,你丝毫看不到淫秽的毫不掩饰的肉欲,也没有激发观众的对母子的耻辱下流和为人不齿的有乱纲常违背人伦的感觉。观众更多的是对巴比非正常生活所带来的他自己还不知晓的麻木状态的同情和怜悯。

      片子还是不时地加上喜剧幽默的成分的。比如巴比把自己的头发剪下来用糖浆粘在腮帮子上学他父亲;巴比学着排在他前面的女士的语气语调,一字不差的对服务生说买蛋糕;再如巴比对拥有36C乳房的女孩一本正经地说:你的奶子太小了。等等这样的幽默因素在整个片子里孩是不少的,但看了之后,我们就是笑不出来,会心之后是更多的酸楚。

      整个电影的影调明显清晰:阴暗幽深的夜晚,惨亮中性的白天,霓虹暧昧的夜城市。色调的转换配合着人物内心的起伏,自然而不造作,刻意又不僵硬。当受伤的巴比蓬头垢面地坐在小屋的地上,背靠着灰暗的布满污渍的墙,几点不规则的象是那种边缘的光线透过一些杂乱的缝隙而形成的光斑,随意洒在屋里,墙体,身上,无力而又略显污浊。这光线不仅不温暖,还更散发着孤独和悲凉。地上刑警勾勒出的死者最后形状的白线,又把观众带回了影片开头的片段。巴比无助疲惫瘫坐在白线上,让你感到生者与死者的越过时空的交织。仅母亲生前不停打骂过他,乱伦过他,但此刻母亲从前所有的泼捍与淫荡——荡然无存。那勾勒的白线是巴比和母亲最后能够的身体接触,是巴比所能感觉母亲最后一缕游丝般的温暖。这时候镜头推近,巴比的眼睛木然混沌又满是哀怨善良。一个低沉的喉音断续响起:告诉你一个故事,悲伤但真实。告诉你一个故事,一个你认识的人,坏小子巴比,坏小子巴比……。然后摇滚声起。这一段酸楚而揪心,接下来巴比的笑声就是你泪水下落的西皮慢板。

      巴比的扮演者尼古拉斯·霍普在这部片子中充分发挥了他那不俗的表演天赋,把巴比那种木然,无知,胆怯,善良,纯真,无奈,孤寂,空白,痛苦,泄恨等等诸多成分相搅拌若隐若现的神态表演的入木三分浑然天成。之后在2000年他又主演了《穿越黑暗》和《寻找1967的女神》,2004年的《狂蟒之灾2—-搜寻血兰》等影片。

      总而言之,无论从影片本身还是从导演对影片的深浅把握,对社会状态的理解和诠释,对人性角落边缘的灰暗面的关注和提取放大,以及演员的自然深刻用功的表演来理论,《坏小子巴比》这部投资75万美元的低成本影片都是世界电影史上不可忽略的影片,是每一个电影发烧友不得不去关注的影片。

    • Jensen

             [坏小子巴比] bad boy bubby
      年代:1993 出品:澳大利亚/意大利 导演:洛夫·德·希尔 主演:尼古拉斯·霍普/卡莫尔·约翰逊

              人人都爱傻小子

             电影之神青睐傻瓜,只因为傻瓜更加纯粹,傻瓜的大脑沟回也许更加粗粝直接,方才能衬出衮衮众生的虚与委蛇。而扮演傻瓜的演员也往往因为耐得烦,装得傻才可以夺得奖项与桂冠,虽然限于题材的晦涩与画面的大胆,R级黑色喜剧[坏小子巴比]并未进入主流影片的市场,它的出现还是引起了轩然大波。作为澳洲电影[坏小子巴比]在93年威尼斯影展引起强烈震撼,并获得评委会特别奖。在主场澳洲则实至名归的获得AFI电影奖最佳导演等四项大奖。主演尼古拉斯·霍普也因为在这部影片中的出色表演由一个默默无闻的爱好者荣膺最佳男主角。其中,究竟有多少是“傻瓜效应”的作用,我们不得而知。时至如今,出场凄惨的“坏小子巴比”似乎也泯然众人,不少影评人却仍然认为[坏小子巴比]理当名垂影史。这种现象的出现,除了电影本身张狂大胆的乱伦题材为社会主流视角所不容,电影本身对人类关怀的复杂与深邃,也是普通观众的精神世界所难以触及的。
             一、生于狂野
             被称作“黑色喜剧”的[坏小子巴比]开场毫无喜剧成分,身陷禁室的35岁巴比眼神茫然而呆滞,朋友只有蟑螂和一只不幸的猫儿,每天的娱乐便是模仿母亲,折磨猫儿和蟑螂。而母亲则是禁锢他,侮辱他,抽打他,乱伦他的人。他将蟑螂的腿全部拔掉,看着无助的蟑螂卖力挣扎,而他的母亲只需一句话,就能让他独坐空房,不敢动弹。巴比是悲哀的,他想要知道外面的世界,母亲告诉他外面的世界有毒气,他想要了解生存的基本,却只能独坐空房,他想要懂得“呼吸”乃至生存的意义。母亲却从后面用粗壮的臂膀勒住巴比的脖子,另一只手死死捂住巴比脸。在一阵沉默之后巴比因窒息而开始挣扎,母亲猛地松开说:“这就是——呼吸。”
             如果说母亲已是人类丑恶的极限,那么巴比的父亲则超出了极限,他甫一出场,便是一个满脸胡茬,酒气熏人,辞色虚伪的正脸特写。他满口油滑,满口谎言,却又能骗得母亲弗洛伦斯心花怒放,而这个男人教会了巴比叫“爸爸”。巴比也同样在他的身上学会了淫言秽语的调戏母亲。令人讽刺的是,巴比从父亲那里得到的是神父使用的罗马领,还有惟妙惟肖的与母亲调情的能力。于是终于有一天,他用同样的淫腔淫调去调戏母亲的时候,他被气急败坏的父亲和害怕暴露乱伦之罪的母亲一顿老拳赶出了房间,此时他仍然以为外面充满了毒气,戴上了防毒面具,声嘶力竭的去呼吸,第一次为自己的“生存”去做努力。
             文学意义上的“套中人”是将自己禁锢在套子里的别里科夫,而影片中的套中人,正是巴比自己,他精神与身体上的双重枷锁由父母所赋予。母亲骗巴比门外充满毒气,出入都戴上防毒面罩,以禁锢其肉体,母亲向巴比宣扬“上帝在监视,我来执行”禁锢其精神,而她还淫其身体,完全丧失了人伦。这也许是导演洛夫·德·希尔想要阐述的观念,一个孩子诞生在这个世界上,便会被禁锢肉体,禁锢精神,脏污其身。而被脏污的并非只是巴比一人,而是整个人类,巴比,正是人类之子。这样的电影开场会让大多数观影者望而却步,震撼于画面与情节的惊世骇俗和肮脏,并震惊于影片背后影射的更多人类的压抑和丑恶。据说在前期创作阶段,洛夫·德·希尔曾经尝试了1.66:1的失真镜头来拍摄在房间里的这段故事,从而导致本就压抑的剧情更让人无法忍受,几乎让人产生幽闭恐怖症,有鉴于此,洛夫·德·希尔不得不取消了这段失真,尽管如此,被观影者誉为黑色的30分钟的说法仍然广为流传。
            30分钟的分界点是影片的第一个高潮,在小小的囹圄所创造的世界终于被巴比识破后,他愤怒地砸碎了这个虚假的世界。在醉鬼父母所营造的尖笑与殴打的人间地狱中。他拾起了保鲜膜,裹住了父母的头颅,世界安静了。自此,如破壳而出的鸟儿,巴比终于挥舞着沉重的翅膀飞向外面的世界。在无意中弑父杀母的人类之子终于怀着原罪,真正意义上的呱呱坠地。

            二、镜中人,拷贝猫
             孩子从一出生就开始模仿父母,而被禁锢在密室中的巴比无疑是最好的练习者,因为与世隔绝,他足足练习了35年模仿,使得他的能力炉火纯青,几如一面镜子反射出他人的言行。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本作的情节设置与法国心理学家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不谋而合。镜像阶段,顾名思义,既是人类在没有分辨自我与他者的能力的婴儿时期,对于他人的行为会进行无意义模仿行为。婴儿靠着误会自己成为他者才体认到自己的存在,而体认自我的过程对于任何人类来说都是饱含期待与错觉的,巴比将模仿他人的形象当做自我完善的一个方式,在囚牢中,他模仿猫,模仿妈妈,模仿父亲,在离开监狱后,他模仿见到的每一个人。
            巴比的蜕变过程充满阵痛。影片给了逃出囹圄的巴比一个侧面特写,他的背后,是夜色中的万家灯火芸芸众生。从憨直的嘴角露出了奇特微笑,他穿越过都市扭曲机器所造就的垃圾场,孤独而渺小的身影在巨大的灯下瑟缩。他在圣歌的吟唱中平生第一次接触到了母亲以外的女人。他被赶出商店,被白昼的世界里晕头转向,他被粗野男人被电锯的毁灭力而震惊,被孩子的童真感染却被店员扔出商店,被责骂怒斥,他向警察重复混混的脏话,被痛殴倒地,又毫不意外地痛殴了超市店员。而以往那个一成不变的破旧房间,那张将他桎梏在一隅的镜子渐渐破碎。
      电影中,巴比一再重复着着“镜像阶段”的模仿行为所造成的荒谬误会,他模仿母亲用胶带缠住猫儿,猫死了,继而缠住了父母,然后父母也撒手人寰。世界给他以辱骂与暴力,他便以辱骂和暴力返还给这世界,他既是毫无保留的承受者,也是蛮不讲理的复仇者;他拷贝着人类的荒诞,又将荒诞还给人类。他将猫儿带在身边直到猫儿发出尸臭。拷贝猫这个词正好也是犯罪学中模仿犯的代名词,而屡屡出现的不幸小猫,未尝不是巴比的镜中倒影。表面上,他似乎毫无任何变化的重复着他人言行,在经历着苦乐交加的人生后,他渐渐开始有选择的使用这些世界赠与的“工具”,他也渐渐通过这些经历了解到,自己并不需要通过模仿进行人生。因为他通过体认“区别”的存在初步形成了自我概念。而当孩子能够从镜中明了自我的形象,明了与他人的区别之时,镜像阶段也就走到了尽头。

             三,宗教,音乐,女性,三位一体的救赎
              母亲与父亲,本该是一对美好的词汇,在家庭的社会属性中,母亲代表着爱与理解,父亲则代表着理性与坚强,二者合而为一塑造一个完整的社会人格,将一个嫩弱无知的初生婴儿从一个生物实体的人转化为一个社会实体的人。这个过程本应是完善而健全的,电影却剥去了父母的存在,以宗教,音乐,女性们来开启巴比的灵智。
             耶稣的十字架变成了母亲悬在巴比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教士的罗马领则是父亲的欺骗道具,在巴比悲剧的成长历程中,宗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总是重复妈妈的话“上帝看得到一切!若他告诉我你动了,我将把你脑浆打出来!” 却不知藉宗教之名,多少荒唐的事情施行在自己身上。于是影片最为激烈的剖白从一位科学家口中说出:
            “ ……相信上帝不存在是所有人类的责任,这样我们才会有未来,因为只有到那时,我们才能自己承担起我们自己的责任,而这就是你要做的!巴比:相信上帝不存在,自己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这样的话语无疑会造成宗教人士的不适,也同样造成了这部电影评价的两极化,巴比的主演尼古拉斯·霍普自己碰巧就是一名天主教徒,尽管洛夫·德·希尔对他有知遇之恩,谈起影片中对宗教的态度,他仍然表示难以接受。观众们还因为屡出裸露镜头而指责本片歧视女性、甚至动物保护组织也来参一脚,抗议在拍摄过程中死去的小猫。
              在这里洛夫·德·希尔也许并非要将宗教推下神坛,但他却狠狠地批驳了部分以宗教之名行罪恶之实的人类,片中有段耐人寻味的对话发生在巴比与乐队朋友之间,朋友借着画布向巴比更是向观影者绘制了一幅画卷:同一信仰却相互残杀的人群;信仰自杀能够达到彼岸的人们;信奉融合与非暴力的人却为暴力所杀,杀戮与被杀都毫无意义。导演借这次对话再次表达了他的观点:勿以上帝之名行罪恶,人类应该背负起自己的责任。
              如果说宗教在巴比成长中扮演了消极的一面,音乐毫无疑问是积极而富含生命力的一面。巴比的世界随着音乐而行进,他循着圣歌见到了女人,他听着摇滚乐结识了朋友,他被管风琴感召步入教堂,他和着吉他声登上舞台。音乐引人向善的作用在影片有两段极富写意的情节里展现了出来:其一是行使恶行抢劫超市的巴比经过一间仓库,却见到一位貌若天使的少女轻盈的拉着小提琴,一曲终了,回声绕梁,她轻轻抬起手,似是恶徒巴比以救赎;其二,是身陷监狱的巴比,在响彻云霄狂放而自由的风笛声渴望逃出生天,却被拖入更为幽深的囹圄。在这两个场景中,音乐变成了美与真的象征,音乐是高尚的,纯洁的,富有神性的。而与音乐结缘的巴比,在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亦发人深省。他走投无路的时候,是摇滚乐队收留了他,并为他作词歌唱,而渡尽劫波之后,巴比又循着音乐找到了他们,在朋友们的招呼下,巴比站上舞台拿起麦克风,和着歌声对这个世界开始怒吼,他重复着谩骂,调笑,淫言秽语,观众们却由于他的真诚所感染,巴比在台上有种“世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的精神感染力,他的暴躁或许是嬉笑怒骂也或许是毒针猛药,他如实的反映着现代社会的病态和癫狂。
             迷恋母亲,杀死父亲,巴比的行为早已被俄狄浦斯情节所解释,在影片中,母亲并非他追女人生的最后一站。由于没有廉耻观念,巴比每遇到一个身材如母亲般肥硕的女人,便会上前出言调戏出手抚摸,这种本能驱动的行为并无掩饰,有趣的是不同女人的反应亦不相同。他遇到过唱诗班的少女,遇到过有钱富豪女,他被提琴少女的音乐救赎,被摇滚骨肉皮勾引……太多的女性在他的人生中出现。而女性或为他洁面刮胡洗澡,或给他以饭食,或“坦诚相见”,或拳脚相加,既有母性的伟大,亦有性欲肉欲的交织,同样也有对性骚扰的反抗。女人让男人成长,让巴比从一个从本能而行的野兽成为有所不为的男性,而这一切都因为巴比的真命天女的出现,有趣的是她的名字恰恰就叫天使(ANGEL)。
      影片最为高杆的地方在于结尾。巴比站上舞台,唱起调戏她母亲的歌曲,歌声趋至高潮,他与充气娃娃,象征中纯净的母亲,现实中的“天使”结合到了一起。摇滚乐褪去,圣歌鸣响,宗教,音乐,女性终于三位一体,自此,巴比,背负人类的原罪的孩子终于被女性“天使”所拯救。

             孤独行者,导演与演员的交错人生。
             我们难以找到两部类同的洛夫·德·希尔的电影,他似乎可以驾驭任何题材,而他的电影风格亦是踪迹难寻.在[超完美复仇]中,他给我们留下的是妻子对丈夫的无情复仇,在[追踪者]中,他讲述的是种族之间的激烈斗争,在[十只独木舟]里,他则是以土著家庭为单位探讨亲情,[劣酒博士]则干脆玩起了致敬科幻默片的把戏。从电影看来他似乎对宗教,种族,婚姻都颇有微词,看得更细一些,便有一些感觉到他拍摄电影的语言与讲述故事的方法。在拍摄[追踪者]的访谈时,他曾经形容,想要创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小社会与小环境,而他的大多数电影也正是如此做的,在巴比的房间中,在科学家的厂房里,在小酒馆的舞台上,他缩小了观众视野所限的空间,通过“缩小”他也同样放大了某些东西,而这就是他的特质,他1951年出生于荷兰。童年时光在印度尼西亚度过,直到八岁才举家迁到澳洲,漂泊不定的生活并未给予他一个澳洲白人的生活观念,他并未被限定在土地,宗教,人种等观念中,漂泊的生活给予了他一种超然审视的眼光,在无法迅速融入一个环境的时候,这种超然的眼光为他自己造就了一个孤独的世界。
             洛夫·德·希尔的超然眼光同样也发掘了一个伟大的表演天才,尼古拉斯·霍普。导演在一部19分钟的自述式的短剧[Confessor Caressor]中发现了他杰出的表演能力,他扮演了一个在摄像机前告解的杀人强奸犯,固然本片有向[人咬狗]等伪纪录片致敬的情节在内,但这段短剧已将他杰出的才气与把握表演气氛的能力展露无疑。尼古拉斯·霍普在[巴比]中的表演尤其突出,霍普的表演善于把握人物心理的微小活动与表情的细节,在巴比的灵智尚未开化的时候,他的眼神是呆滞单调的,而情感的宣泄也较为僵硬与虚弱。而随着巴比来到外面的世界,霍普将这种情绪渐进式的展露完美地表现了出来。随着阅历的增长与情感的愈加丰富,巴比的表情,眼神,都更加的丰富与完整,可以说,是尼古拉斯不仅赋予了角色以生命,还给角色赋予了生命的周期。自这部开启了他演艺生涯的片子开始,尼古拉斯·霍普便开始活跃于澳洲美国的电视与电影界。似乎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导演也将尼古拉斯·霍普的访谈以及她曾经演出过的短片放入了DVD 花絮中。同样值得注意的还有本片拍摄的一些细节。
             本片成本仅为75万美元,却动用了创纪录的32位电影摄像师,令人惊讶的是,洛夫能够将这些不同摄像师拍下的胶片素材组合起来,取舍之,删减之,最终得到的作品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的,几无破绽的整体,诸多的素材都给人以仿佛从人眼视角观看的感觉。除此之外,他还动用了较为先进的声音录制技术,在影片开始压抑的低频嗡嗡声,巴比发声时喉部的颤抖,这些都被录音设备真实的记录了下来,观者在感受这些莫名其妙的杂音的同时却也有一种别样的真实感。他热爱的音乐不仅在电影中如实的反馈出来,且锦上添花一般的为表演与影片增色。更难得的是,这部电影的剧本几乎在十年前就已经完成,经过十年的淬炼,终于使得[巴比]一鸣惊人。
            
             
             滚石乐队曾经在1965年唱出了那句著名的“I can't get no satisfaction”,时至如今,在都市丛林与钢铁怪物中生存的人类似乎越来越向无尽的物欲倾斜,一如歌声所唱。曾几何时,人类也如舞台上的巴比,如痴如狂的索取着,或者如angel的父母,不眠不休的咒骂着。人们为了宗教与主义,对异见者横加迫害,杀死对方,也杀死了自己。
             时至如今,人们为何仍然无法得到满足?
             洛夫·德·希尔早在93年就给了我们答案-------影片的结尾,在都市丛林的一角绿色中,安吉尔相夫教子,巴比与孩童追逐嬉闹。面朝人海,春暖花开。


      原载于《看电影》
                                      BY jabberwock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