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冬,李梦男,高扬棋,陶玉玲,金玉林,朴正泽,洪贞花,金日哲,侯勇,赵保乐,高宝宝,彭丹 主演的电影《平壤之约》来自哪个地区?
爱奇艺网友:电影《平壤之约》来自于大陆地区。
2、《平壤之约》是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开播的?
本片于2012年在大陆上映,《平壤之约》上映后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网友总评分高达1478分,《平壤之约》具体上映细节以及票房可以去百度百科查一查。
3、电影《平壤之约》值得观看吗?
《平壤之约》总评分1478。月点击量920次,是值得一看的剧情片。
4、《平壤之约》都有哪些演员,什么时候上映的?
答:《平壤之约》是2012-08-03上映的剧情片,由影星刘冬,李梦男,高扬棋,陶玉玲,金玉林,朴正泽,洪贞花,金日哲,侯勇,赵保乐,高宝宝,彭丹主演。由导演西尔扎提·亚合甫,金贤哲携幕后团队制作。
5、《平壤之约》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剧情片电影《平壤之约》是著名演员刘冬, 代表作,《平壤之约》免费完整版2012年在大陆隆重上映,希望你能喜欢平壤之约电影,平壤之约剧情:中国青年舞蹈家王晓楠(刘冬 饰)在“民族舞蹈大赛”表演朝鲜舞蹈《铃铛》时,被总评审——奶奶陈秀珍教授发现犯错,瞬间总分由第一名滑落至第十名懊恼之际,奶奶安排她随中朝艺术交流团去平壤,并托付她顺便寻找朝鲜“姐姐”秀美——抗美援朝时期奶奶的朝鲜战友。途中,晓楠邂逅了来朝鲜 帮爷爷完成遗愿的中国青年摄影师高飞(高鑫 饰)。到达平壤后,晓楠和朝鲜青年舞蹈家金银顺产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误会……为了消除误会,金银顺(金玉林 饰)安排她到农村自己的家乡和乡亲们见面……观摩十万演员表演的团体操《阿里郎》的一系列排练…… 在相处的时间里,晓楠也在努力撮合朝鲜青年金成民(朴正泽 饰)和金银顺的爱情……晓楠和中国青年摄影师高飞也在偶然的见面中,经过种种周折,实现了抗美援朝老一辈人的愿望。回国后,王晓楠向奶奶——陈秀珍教授交出了一份满意的舞蹈艺术答卷,得到了奶奶的认可。那么,王晓楠在朝鲜究竟看到了什么?经历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使她在短短的时间里有了如此巨大的改变呢?
1.其实吧,这是一部朝鲜旅游宣传片。
2.银顺姐姐很有气质嘛至少是天然的,身材笑容也不错
3.傲娇的宅男翻译还是很萌
4.我在电影中看过两次中华轿车,主角们一直坐的是金杯
5.展现了一些平壤市的风景和朝鲜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虽说是和谐过的但是看着还算新鲜
6.难怪人家银顺不要嘛送的那个戒指实在是太。。。山寨了
7.金将军和科学发展观神马的洗脑。。。嗯
8.10万像素led大型集体舞
9.难怪朝鲜男足能进世界杯呢,这气势
10.正恩坐的就是这个海盗船吧。。。
11.补充一点,其实那个朝鲜小孩的爸爸和美国队长一样抱了手榴弹,可惜这不是演习,挂了,可见不管什么主义要想当英雄,挺身而出都是一样的
12.不得不说,台词的设计和表演还是很生硬的,很像follow me 跟我学韩文和中文的教学视频
[转帖“朝鲜中国网”网友评论]
原帖见:http://www.chaoxian.com.cn/bbs/thread-265258-1-1.html
发帖人:盛开的鲜花
本帖最后由 盛开的鲜花 于 2012-8-7 09:42 编辑
昨晚看了这部电影,我觉得导演和摄影功力都很不错,主演水准也不错,但作为中方投资的影片,内容实在是太不好了!
1、一个中国女人,中国的汉族女人,居然以跳朝鲜民族舞为主业,本身就很不真实。难道中国朝鲜族全死光了?朝鲜族的舞蹈人才全改行跳韩版嘻哈啦?
事实不是如此。
记得韩国人曾对我说,对朝鲜民族舞蹈的理解,中国朝鲜族与朝鲜和韩国水平一样高,而且风格上分别形成3大流派,即韩国的古典正统派、朝鲜的创新派、中国朝鲜族的兼收并蓄派。其中:中国朝鲜族的兼收并蓄派最值得肯定,既有古典舞蹈的端庄大气,也巧妙地融入了时尚元素。
所以,我觉得中国实在是没有必要派舞蹈家去朝鲜拜师学艺。交流当然需要,但一般都是朝鲜族舞蹈家去,而且是双方平等地交流,不存在所谓中国人跳的不好去了朝鲜一学就变好的神话。
2、影片结束时女主角的独白听来也让人感觉很不舒服。说什么自己原先跳舞只希望观众的掌声,去了朝鲜才明白舞蹈的真谛在于一种原生态的发自内心的欢乐。我觉得这简直是在侮辱中国人的心智,把中国艺术家说成层次比朝鲜人低的怪物。
事实上,舞蹈就是用肢体语言表达内心情绪,这是每一个学过舞蹈【我小学时在少年宫也学过芭蕾,还出演过舞剧《闪闪的红星》中的“男一号”“潘冬子”哈】的人都明白的常识。
3、影片违背真实的情节很多:
(1)有所谓朝鲜陪同金成民带着女主角去朝鲜舞蹈家金银顺家的情节,去过朝鲜的人都知道,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2)金银顺的养子,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居然在冷饮亭油腔滑调地调侃自己养母和“叔叔”金成民恋爱,这哪里是平壤小孩啊?完全是中国或韩国的小淘气比如鲜花小时候那样的才做得出来的事情。
虽然那孩子的表情、动作确实很朝鲜,但情节放在平壤实在难以让人置信。
(3)影片中称金银顺的养子是人民军因公牺牲军官的儿子,被金银顺收养,这也不符合朝鲜的国情。
朝鲜未婚人士是不能收养遗孤的,即便是已婚人士要收养没有亲缘关系的孩子也很麻烦;烈士的孩子国家更是会统一收养,送入万景台革命学校接受忠诚教育,将他们培养成维护统治的核心力量。
3、影片中有大段借金银顺之口宣传朝鲜体制和领袖崇拜的内容。作为中国投资的影片,出现这些内容是非常不应该的,与我们国家的理念不符。
更要命的是,影片结束时女主角的独白,似乎在呼应金银顺对朝鲜体制和领袖的宣传,给我很不好的联想。
4、影片还杜撰了所谓朝鲜阿里郎团体操中“中朝友好”的章节由中国女主角参与创作的情节,这简直就是在为朝鲜掩饰其真实动机。事实是,朝鲜2次核爆后,国际处境空前孤立,为了突破孤立才打中国的主意的,现在说成中国人参与,不知道意欲何为啊?我猜测中方编剧中了朝鲜人的计啦!
5、本来是很单纯的“学艺”题材,影片非得加入中国老革命寻找朝鲜老战友的瞎话,进一步降低了影片的格调。事实上,朝鲜严格控制两国老同事之间的交往,以防范所谓“中国影响”,哪来的一个摄影师去朝鲜呼啦一下就找到一帮老头老太,在风景如画的妙香山拿着旧照片扯淡的好事儿哈?这摄影师回国还开摄影展,如此神通广大,不能不给我此人是中国籍朝鲜五毛的联想。
总之,这部电影在表演上、艺术上不算差,但在思想内容上则很不好,我看简直成了中国出钱、为朝鲜体制做的软性广告啦。
《平壤之约》其实还是透露了神秘朝鲜的很多真实信息,否则韩国不会成为国际上第一个购买该片发行权的国家。在平壤的外国游客必须有导游无时无刻寸步不离地陪伴,导演把这个“纪律”描写在影片里,朝方也欣然准许了,真是习惯成自然啊。影片里平壤的人们维持着起码的体面(似乎好过文革时候的北京),在平壤的人民之中还有爱心和爱情存在,还有纯真的羞涩和单纯的信念,他们和中国年轻人接触时的理念碰撞痕迹清晰,这都被导演诚实地记录了下来。不过,国内的80后90后对这些东西是毫无感觉的,他们直接用全球化的眼光评判此片,把它和好莱坞的商业片作比较,这就完全错了 - 这不是商业片,这是一部朝鲜的国家形象片。
我想, 怀念单纯和痴狂的60年代和70年代的老一辈中国人,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会发现很多很多自己熟悉的场景,比如小学生排着队、唱着歌,走很远的路去参加“有意义的活动”;比如为了买一件称心的礼物,坐着不方便的交通工具、费了很长时间、还耽误了重要的约会;比如工人学生机关干部可以拿出整天整天的时间来排节目、都不上班;比如动不动就拿“敬爱的将军”来吓唬人。一国的首都里似乎毫无商业活动的迹象,大家最关心的事情就是:跳集体舞。电影在描述这些场景的时候,是怀着无比的诚意而没有丝毫的揶揄。这就是在中国已经随风飘逝的纯真年代。问题在于,精神不能代替物质,中国人费了30年才搞懂这个道理。(中国完全用物质取代精神,则是走了另一个极端,或许正被朝鲜人讥笑呢。)
其实,政治宣传并不是此片的最大问题,好莱坞的电影里那个没有美国至上的宣传,那个没有“政治上的正确”?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其实是某些电影的通病 - 没有剧烈的戏剧冲突和峰回路转的剧情高潮,情节安排极其的平淡和乏味,缺乏任何时事参照物,似乎是发生在另一个平行宇宙的事情。这大概是合拍双方妥协的无奈后果。但反过来一想,难道这不正是最真实的反映了朝鲜的现实吗?与世隔绝,沉浸在自己贫瘠而又单纯、可能很残酷的世界里,等待着一位贤君,领导人民走向开放。也许,看完电影以后,你能体会到那种心情。
我是在《南方周末》上知道这部影片的——《平壤之约》,朝鲜第一部与外国的合拍片,当然这个外国自然是我们——中国。nn报纸说,8月3号,该片在北京上映。8月4号,我从西四到东四跑了四个电影院,都没有这个电影。回到家一查才发现,全北京就两电影院放这电影。一个是五环外的中国电影博物馆,另一个还稍微靠谱点,三里河的国宾菁英电影院。nn今天我叫上一个朋友一起去看,整个放映厅就我们两人外加一个电影院的职员大叔,人生第一次有看专场的感觉。nnnn整个影片讲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中国舞蹈家王晓楠前往平壤向朝鲜同行金银顺学习朝鲜舞的诀窍,其中发生了一些小的误会,当然最后是凝结出了新的友谊,同时帮她奶奶寻找到了抗美援朝时期的朝鲜老战友。nn故事线索非常的清晰,推进得也还干净利索,没有絮絮叨叨的歌功颂德,也没有矫揉造作的情深意长,作为一部主旋律影片,而且还是和朝鲜合拍的主旋律影片,真的也算是清醒自然、落落大方。nn nnn但是,整部影片的内核是分裂的,中朝双方在电影里其实一直都在各说各话。nn从剧情的侧重而言,中方是想好好和朝鲜同志叙叙旧,聊聊抗美援朝的并肩作战,说白了就是生怕别人忘了这一茬。而朝鲜编导的心思完全不在这上面,在我看来,整部影片的方向还是被朝鲜人控制的,而他们无非是想说清楚两点:nn一,我们活得很好,不用大家担心。通过剧情的发展,观众跟随镜头去了平壤的医院,窗明几净、设施先进、护士靓丽,谁说我们输液都用啤酒瓶,有点常识行不行?观众跟随中国女主角又到了朝鲜的农村,看到了乡下아줌마 (大妈)略微发福的身材、红扑扑的脸蛋,还请中国客人吃苹果,谁说我们啃树皮、闹灾荒、营养不良,那是李明博傀儡政权下的南朝鲜老百姓吧?我们吃得很饱很撑行不行?剧中小男孩在路边买了个冰欺凌,只是要告诉大家——谁说我们只有计划经济,我们也有路边摊,我们还卖冰欺凌,你想买随时可以买,很好吃的行不行?nn二,我们有领袖的庇佑,我们有集体的力量,我们有阿里郎团体操,OK,足够了。在我印象里,影片出现金日成、金正日就一个镜头,演员行走在他们二位巨大的壁画前面,但是,你可以发现领袖的影子其实无处不在,行动的逻辑永远是领袖的旨意,集体因为个人而存在,无数人的努力得讨好某个人才有意义的,整齐划一的背后是虚无的煽动、持续的教导、单调的重复、沉重的扭曲。阿里郎团体操的确磅礴而瑰丽,但又有多少人说得清精彩背后的邪恶与卑鄙?nn我很欣慰地看到,影片克制地展现了中朝之间的差异。nn中方女一号王晓楠不理解朝鲜为什么要搞阿里郎这种耗人耗力的团体操,朝鲜同志一本正经地回答道:“十万人不仅是十万人,十万人也是一个人。”虽然王晓楠在影片里友好地放射出了对朝鲜人民集体主义精神的憧憬眼光,但是她没有台词去赞同或是反对,让无声去代替我们的评价。nn我也可以想象朝鲜观众如何看待王晓楠这个中国女孩——得失心太重,个人主义思想盛行,无组织无纪律,用点小恩小惠就想偷师舞艺,但我恰恰认为这是中方对这部影片的一种事实捍卫,因为中国人已经没有那么多的人性上的约束和政治上的束缚,自由自在对于朝鲜人而言还是个陌生的词汇。nn中朝双方的角力还体现在一些小的方面。譬如,影片一开始,透过王晓楠从北京到平壤这样的一个行程,北京给出了“CBD、鸟巢”这些地标建筑的镜头,车水马龙、鳞次栉比,尽显帝都的霸气;平壤自知此役必输,只能展现下畅通无阻的大街和几个纪念建筑,让中国女主角配合地表现了下“看到大都市”的兴奋。在双方女演员的部分,我们输了,因为朝方的那位女演员是专业的朝鲜舞演员,从长相、气质到舞姿,绝对算是顶尖的人物,我们输得也合情合理,毕竟不是比东北大秧歌。而且,朝鲜演员在表演上也技高一筹,没有李春姬老师的打鸡血,与生俱来的质朴腼腆、该坚持原则时的坚定姿态,都刻画得很符合人性,相反我们的演员有点放不开,活泼的时候略显做作、严肃的时候又变僵硬,演技略显稚嫩。nnn n说了这么多,或许那些不关心政治的朋友,会觉得厌烦了,不就是个电影吗,你当新闻联播看,累不累啊?nn确实有点。nn其实,就怀抱着一颗看旅行节目的心情看这个电影,也会很多收获。整个电影有百分之七十的场景都和朝鲜舞有关,你可以深切地欣赏到这门艺术的魅力。朝鲜半岛从来都说“南男北女”,看看朝鲜那些纯天然无整形的姑娘们,对这个民族的好感应该会上升不少。长达十分钟的阿里郎团体操展现,让人不禁怀疑,导演是否想在此刻把赴朝旅行社的垂询电话给打出来?很有广告的嫌疑。nn艺术和体育真的是跨越政治与人心的东西。就像你看福原爱满嘴东北话的卖萌,某一瞬间你真的会觉得“中日友好”是大有可能的。平壤之约也有这样的功效,当中朝艺术家翩翩起舞的时刻,某一瞬间你真的会觉得中朝人民是心连心的。nn忽略空荡荡的影院,祝愿中朝关系有更多的捧场者,祝愿朝鲜人民真的像电影里一样幸福,吃得很饱。n
Jensen
该片是看了好多天才终于看完的,看片的感觉是平淡如水,能看完确实需要一点点的耐心
就影像和表演,都很不错,比国内的一些宣传的很响的大烂片强多了(《青春期3》《我爱灰太狼》),至少是用心在拍的,对观众也是种尊重,谈不上有多好也也不能说差....这就是三星的理由
此片若是二十年前看,想来会有不错的感观。
而在今日看来,却给人一种时空倒错的感觉.....没什么不对,但又似乎没什么是对的....
曾经习以为常却荒谬的东西,再一次的展现在眼前,这是一种什么感觉,就好比街头行骗的骗子,所有人围观的人都知道他是行骗,而他自己却依然表演的那么认真,他就真的不知道他的骗术早已被人们看穿么?或许出于同情,偶尔会有人扔下点硬币,然而这会不会让其更加的沉醉于自己的骗术的成功呢?
再或者就好比,圈着父母的幼儿说是肚子痛要吃糖,而父母也真的拿糠去治娃的“肚子痛".....这样说法不知会不会更温馨些
有时候我们怀念过去,并不因为过去有多好,而是因为那时候我我们还年轻。
朝鲜就像像个不愿长大的孩子,而我们却也只是个肆意挥霍和颠狂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