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周

最后一周

569

    5.0

    常见问题

    1、乔舒亚·杰克逊,莲妮·芭拉班,坎贝尔·斯科特 主演的电影《最后一周》来自哪个地区?

    爱奇艺网友:电影《最后一周》来自于加拿大地区。

    2、《最后一周》是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开播的?

    本片于2008年在加拿大上映,《最后一周》上映后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网友总评分高达2845分,《最后一周》具体上映细节以及票房可以去百度百科查一查。

    3、电影《最后一周》值得观看吗?

    《最后一周》总评分2845。月点击量407次,是值得一看的剧情片。

    4、《最后一周》都有哪些演员,什么时候上映的?

      答:《最后一周》是上映的剧情片,由影星乔舒亚·杰克逊,莲妮·芭拉班,坎贝尔·斯科特主演。由导演麦克·迈克高文携幕后团队制作。

    5、《最后一周》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剧情片电影《最后一周》是著名演员乔舒亚 代表作,《最后一周》免费完整版2008年在加拿大隆重上映,希望你能喜欢最后一周电影,最后一周剧情:本?泰勒(乔舒亚?杰克逊 Joshua Jackson 饰)被告知身患癌症,即使治疗存活率也只有10%。心灰意冷的本买了辆摩托车,暂缓与未婚妻萨曼萨(莲妮?芭拉班 Liane Balaban 饰)的婚礼,瞒着父母独自一人踏上了西行之路,立志遍游途中的加拿大平原小镇,与所有巨大的地标合影,直到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温哥华岛,并寻找儿时的“格朗普斯奇兽”。旅途过程中,本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并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与理想,包括未竟的作家梦。在中部的班夫国家公园,心急如焚的萨曼萨终于飞来请求本返回多伦多进行治疗,却发现二人的感情也出了问题。固执的本继续西行,直到终于发现旅行的意义


    同主演作品

     明星可左右滑动
    • 乔舒亚·杰克逊
    • 莲妮·芭拉班
    • 坎贝尔·斯科特

    用户评论

    • Jensen

              借着电影《2012》,加之这几个月诡异的天气和频繁的地震,大家交谈中不乏2012式的调侃,常常是“没两年了,该享受的快享受吧!”,“要是今年6、7月份还冷,我立马把房卖了周游世界去”,“别管吃的东西有啥不健康的了,口味喜欢就成,没两年了。”,当然,这只是调侃,大家依然要在美食和健康间纠结,盯着房价焦灼,要真六月飘雪了也只能加上几件衣服而已,卖房?疯了啊!所以,世界末日看起来飘渺,但是个人的末日却没准就会出现,在电影《最后一周》中,一上来就是一段追问“当你得知你只能再活一天,一星期,或一个月的时候,你会做什么”,而片中的主人公本•泰勒正是以自己的实践阐释着生命中最后旅程的厚度,没有奇迹,却更多引人思考的内敛情怀。

              面对生命即将终结的现实,选择说多也不多,所少也不少,可以选择自我了结,多的只是死的方式;可以选择治疗,多的只是不同的治疗手段和药丸;还可以选择活在当下,这样的选择下常常发现有太多未了的愿望。本没有专门写下遗愿清单,却以旅行的方式去追寻余生和一生的意义,欧美文化中,“在路上”总是一种探索和成长的姿态,本于是在一段旅程中开始人生最后的旅程。

              在自感来日方长的日子里,我们常常对于自己心中的愿望缺乏足够的行动力,哪怕它其实只需要你做出很小的努力,很浅的突破。如同文火加热的锅中蛙,渐渐的丧失对生命热度的感知,任生命消失,永远的想着“等明天”、“等时机成熟”、“等明年年假”、“等后年婚假”、“等儿子长大后”、“等儿子结婚后”、“等退休后”,渐渐的发现自己已经做什么都力不从心。“锅中之蛙”是比“井底之蛙”更悲剧的命运,井底之蛙看不到,而如果看到了,眼睁睁的看着愿望远去却是更大的悲哀。当本决定不管未婚妻对摩托的反感,驾车远行的一刹那,他就开始了赶超生命的突破,他不愿躺在病床上等着一个永远看似在明天的治愈的愿望,而是享受余生的每一天。片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和一个偶遇的女孩的对话,女孩活在当下的生活状态深深的感染了他,两人那感受当下的性爱温情动人。

              面对最爱之人的生命即将消逝,爱他的人又该做些什么呢?这常常是个涉及伦理的复杂问题,不顾一切的救治常常是第一反应,这已经成了文化传承的自然反应,一种“爱”的表现。是的,站在不同亲人身份的角度,为求最爱的未婚夫、儿子、兄长活下去,这难道不是一种爱的表现吗?然而,有时候这种爱又充满了一丝让人不得不承受的强制性,本的选择被认为过于怪异,荒诞,让亲人流泪相劝,这带给本的无疑是一种纠结的压力。提到这个话题,我想起了美国电影《这究竟是谁的生命》,片中,一位车祸中全身瘫痪的男人肯,顿感人生如此继续的无力,他其实很乐观,一直积极的面对生活,开朗的大笑,感染着医院的每一个人,但是他也冷静的感到,作为雕塑家,全身瘫痪到手都无法动弹对于他来说是怎样的一种被剥夺感。所以,他并未直接冀望安乐死,而是希望离开医院,让自己来抉择自己的生命如何继续。而与很多类似情况不同的是,他的恋人恰恰最懂他,没有哭喊的求他活下去,而是深深的懂得,这才是爱人最想要的生命形式。这部影片中,极力“阻挠”主人公的恰恰是医院的大夫们,特别一位主治大夫,对于寻死的病人感到不可思议,他坚持认为病人是神经处于抑郁状态,不具备自我决策能力。正如肯后来所说,这些医生的“阻挠”恰恰证明了他们的医德,他们是很好的大夫,却不是能最懂他心的大夫,主治医生带着良好的出发点,但是对病人的关爱却依然带着强制的力量,以至于到了后面,他几乎是以战斗的姿态和病人离开医院的愿望对抗,善良的动机也慢慢走样,以至于要靠法律来评判。

              “这究竟是谁的生命?”,这是个看似简单又复杂的问题,对于一个身患绝症的病人来说,生命常常不属于自己,他们的生命要承载亲人的爱、医生的医德、社会的关怀,这几乎成了传统的,一代一代往下模仿和学习的流程,它有好的一面,给了生命末期的人一种选择,一份爱的支持。但是,它有时候又是一种压力,面对这种压力,希望平静离去的肯的呼声老是被当作不正常的精神宣泄,希望远行的本的抉择被当作一时冲动,一些病人哪怕有过一丝想静静离开人世的念头,面对亲人敖红双眼的努力,也只能忍着不断加深的病痛“与病魔作斗争”。在《最后一周》的后段,本的未婚妻也坦承了自己的心理,那种爆发式的求本回来接受治疗的动机,多少也是缘于一种社会效仿,怕放任未婚夫活在当下,会被社区看作一种失责。

              活在当下是一种洒脱和不留遗憾的生活态度,它其实本应是生命还很长的更多人可以体会的美好,但是,恰恰又是余日不多的冲击才能尽情体会的奢侈。《最后一周》末尾一段味道醇厚的男声的独白令人感到温暖和感动,“还没说出的秘密”、“还没表达的爱意”、“还没看过的乐队”,等等,多是多么平凡的小事,只需一点点活在当下的行动力就可实现。努力活在当下,同时理解和尊重身边的人为了体会当下的生命温度而做出的抉择,为他们祝愿,也为自己。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42d1c03dca4bdacb9e3d620d.html

    • Jensen

      曾经拿着喜欢的歌让别人听,别人说:"bass声太多,鼓声不够压,主唱音准有问题...blablabla"
      后来发现大制作,有很好的plot,卡司,导演的片其实也不过如此. criteria 这种东西说是仁者见仁也罢,说是自欺欺人也罢,其实都敌不过内心的感受. 不然怎么会放弃有着perfect left hip bum的娇妻踏上road trip呢.

      "我能和你生活, 却不能带你上路."


      不是一类人不进一家门,进了一家门也不见得是一类人.
      其实和谁过不也是过, 只是在发现自己真没几天的时候才会有勇气不再这么过. Samantha 名字拗口, Ben却很简洁. 正如Ben是个头脑简单的大男孩,而S却已然一副家庭主妇. 寂寞的人告诉不寂寞的人自己有多寂寞, 不寂寞的人装作听见却听不进去.

      " This isn't about us. That's the problem, Samantha. This is about me."


      road trip应该是一类人的事情吧. 要不怎么说它是soul journey呢.
      如果有天真要road trip,带着你的嫁妆,唱着你的歌儿,放着这片的OST. 哦,对了, wish u also have a soul mate be there with you.

    • Jensen

      看完电影,心里闹腾的,正如剧末写到的那几行字:奋斗、寻觅、追求、永不放弃。
      人的生命有限,谁都会死。这应该是全世界最公平的地方。
      活着并不难,当你知道生命突然要被压缩了,你会怎么办?紧张?厌世?还是顺其自然,去发现那本该去发现的生命之美?
      我觉得特别是现在社会的人们,面对多元化的选择面前,面对压力徒生的社会,更值得去看下这部电影,它会让你明白,在自然面前,我们才会找到自己。那些被忽略的美好,一切琐碎的感动都可以在天与地之间的交谈里被清晰放大,或许置身于那一种环境里,更容易让我们回归一种对生命原始的认知。
      活着真好,一场变故后醒来发现自己无恙,真好。即使知道时日不多,却依然可以自由追逐,真好!在孤独的荒野里,还有人牵挂你,真好!原以为可以自私的狂奔后安静下来享受一个人的孤独时,发现那些爱你的人无时不刻不在等待你,真好!
      我的座驾载着我最后一周的梦想,却让我攒够了足以一生回忆的感悟和记忆。我一路的狂飙却让我对生命有了重新的认识。斯坦利杯,勇气和幸运的象征;那荒蛮广袤的草原,让我感受了一番牛仔的奔放不羁;那一夜,无爱也可以有性;我不欺瞒对你的爱,可是我知道,你是爱我的,于是,不论如何,我的回归是一种必然。亲爱的,虽然那时候你问我说为什么向你求婚是因为找不出不求婚的理由。现在才知道,爱你,是一辈子的事。还有,爱你们,我的家人。
      加拿大的风光真不错,虽然是浮光掠影,但还是给人一种视觉上的满足。一次旅行,或长或短,在乎心灵的历练和对生命的意义的追求。
      如果我们能把有限的生命都当成宝贵的当下,相信,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会变得更有意义。
      对,活在当下。谢谢身边爱你的人!

    • Jensen

      对生命意义的追寻或者终只是对顺应规范的一种消极宣泄,恰如背过爱人后的手淫,未必快乐,但却受用。累积在心中的抑郁大多需要强而有力外因的催化来使其暴露。BEN坚信着什么,又去寻找了什么,看到的,听到的,所有呢喃低语着的,通通这些又有着如何的意义,或者,或者,仅仅感受事物所该有的状态,每一刻,都是生命所该有的静止,在我们游离的眼神里模糊直至消失不见,我们感动着即使不知道因何而感动。

      BEN终究会回来,未必是真的寻找到了什么,或者仅仅是难以抵御牵挂的温暖,又或者仅仅是习惯,人很容易知道自己反对什么,却很难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当BEN罗列SAM的种种不是时,大概也未曾知道自己究竟想要怎样的女人,抑或是怎样的生活。

      我们大都难以抵御生活的习惯以及他人的目光,由是,或许我们更应该去试着理解孩子们的白日梦,以及所有建立在自私之上的情感。至于如果生命还剩一周我们会做什么,或者6天的时间去发呆,最后一天躺在床上,生活远比想象要无趣的多,这也正是我们向往那一瞬间情绪的原因。

    • Jensen

      刚刚看完《one week》,讲的是男主角在片子开头就被告知身患癌症,而且已经到了晚期,他拒绝接受治疗,反而决定起程去旅行……(关于剧情不多说了,感兴趣的话可以找来看看,不想提前知道情节的话就别往下看了呵呵)

      Ben的旅程再次点燃我离开的念头,但是,就像那位自称得过癌症的旅人的问题一样,自己也会这样问自己:“你要去哪里?”然后回答:“西面”“那具体的目的地呢?”“没有”“so,这是一个只有方向没有目的地的旅程?……”“……”没有答案,因为他的旅程才刚刚开始,换句话说,他的目的地就是他的答案,他找到答案也就等于到了目的地。Ben的另一个问题也很经典,他问“你怎样知道自己在爱里?”旅人回答:“你这么问,就说明你还没在”……这问题我敢说很多人都问过,至少是想问,我自己就有过这个念头,当然一百个人可能会给出一百个答案,因为每个人的心不同,所以看到的世界都不一样,所以只有自己去体会,没有标准。

      Ben的旅程始终是以他自己的视角进行,被医生宣判“死刑”时的心理活动、旅程中不断闪现的记忆画面、还有他对前来找他的未婚妻所说的话:“这不是关于我们两个人的问题,这只是我自己的问题……”他的犹豫与迷茫在这一刻完全暴露,互相的不理解也找到了根源,一个是一相情愿的以两个人的视角看问题,而另一个则始终蜷缩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向前迈,他的求婚也不过是因为没有不在一起的理由而做出的连自己都不肯定的决定。当被问到什么才是他想要的生活的时候,他立刻转身指着高山蓝天说:“这个!这才是我想要的!”语气那么的肯定。当婚姻与独立生活的路口摆在眼前的时候他义无返顾的选择了自己的生活,那表现就像个孩子一样固执与纯真。可影片最后,Ben结束了旅程还是回到了自己的家,可见他其实是清楚的,自己躲避的不过是一个不确定的状态,并不是生活本身。他爱家人,爱生活,爱生命,对自己的人生有着积极的态度,“奋斗、寻觅、追求、永不放弃!”在旅程之前他就曾对他的学生们讲过,旅程的意义不过是再次证明而已。当他回来的时候,他宛如新生,可以自信地面对曾经不敢面对的事,他不仅再次写书,而且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在电波中与听众分享。

      除了Ben的旅程这条主线以外,还有几处支系情节设置的也很有意思,比如因为Ben的爽约而躲过了火车出轨灾难的女护士、比如因为受了Ben的影响找到了人生挚爱的女牛仔、比如一直珍藏Ben所拍摄照片的沙滩情侣,这些人物或事件表面看与故事没有一点关系,发生的事也都是在与Ben形成交集以后的延续,但是这恰恰说明了Ben存在的意义,因为有他才改变了这些人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就像轨道一样错综复杂,有时平行有时交叉,也许刚好会因为相撞而改变了原有的路线,也许因为改变了路线而错过了本该有的交点。生活就是这么的不确定,这么的充满了未知,每个人的存在都变得很有意义,就像花了一晚上看个电影接着就想写点东西整理个思路,而你又刚好看到,谁知道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我们在改变着,同时也在被改变着,这其实很好。

      很少看完片子还会一口气写这么多东西,应该是因为题材很对我胃口的原因吧,确实是为数不多的有冲动想再多看几遍的电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