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伊丽莎白·班克斯,西格妮·韦弗,克里斯·梅西纳,凯特·玛拉,乌米·马萨库,科里·迈克尔·史密斯,格蕾丝·爱德华兹,瑞贝卡·亨德森,艾达·图多尔,杰弗里·坎特尔,艾莉森·杰伊,比安卡·德安布罗西奥,约翰·罗斯曼,埃莉诺·科斯基,凯拉·福斯特,约翰·马加罗,米歇尔·梅森,乔治·J·维茨纳 主演的电影《珍妮热线》来自哪个地区?
爱奇艺网友:电影《珍妮热线》来自于美国地区。
2、《珍妮热线》是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开播的?
本片于2022年在美国上映,《珍妮热线》上映后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网友总评分高达3115分,《珍妮热线》具体上映细节以及票房可以去百度百科查一查。
3、电影《珍妮热线》值得观看吗?
《珍妮热线》总评分3115。月点击量533次,是值得一看的剧情片。
4、《珍妮热线》都有哪些演员,什么时候上映的?
答:《珍妮热线》是上映的剧情片,由影星伊丽莎白·班克斯,西格妮·韦弗,克里斯·梅西纳,凯特·玛拉,乌米·马萨库,科里·迈克尔·史密斯,格蕾丝·爱德华兹,瑞贝卡·亨德森,艾达·图多尔,杰弗里·坎特尔,艾莉森·杰伊,比安卡·德安布罗西奥,约翰·罗斯曼,埃莉诺·科斯基,凯拉·福斯特,约翰·马加罗,米歇尔·梅森,乔治·J·维茨纳主演。由导演菲丽丝·奈吉携幕后团队制作。
5、《珍妮热线》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剧情片电影《珍妮热线》是著名演员伊丽莎 代表作,《珍妮热线》免费完整版2022年在美国隆重上映,希望你能喜欢珍妮热线电影,珍妮热线剧情:1968年,无论是芝加哥还是整个美国都处于政治动荡期。乔伊是一名家庭主妇,她与丈夫和女儿居住在郊区,过着平凡的生活。乔伊偶因怀孕而面临生命危险,她必须设法和一家不愿提供帮助的医疗机构周旋。为求一线生机,乔伊辗转找到“珍妮”,一个由女性组成的秘密组织,这个组织为乔伊提供了更安全的选择,也因此改变了她的人生
这部影片的题材其实非常棒,让我以为是一部剧情结构紧凑,情节环环相扣,吸引人看下去的那种经典惊悚/剧情电影;实际观影完毕,发现该片风格更偏向于是那种黑色幽默的文艺/喜剧电影;一开始女主角去医院申请坠胎被拒绝,拨打珍妮热线,对方派车来接她去地下诊所那段还稍微有点儿紧张感,之后都是平铺直叙且轻松的风格;明明是做违法手术,可给人的感觉却堪比在合法行医;并且好多情节十分离奇,例如女主角很轻松的就加入了这个地下组织,并且“地位”晋升也快,从帮忙接人到学会做流产手术再到协调整个组织的运作,好像用了很短的时间,让人不能理解;并且该片开头和中间部分还凑合,结尾却不知为何草草收场,直接几行字幕就结束了;这部影片即使拍成纯正纪录片,三星打底,也可能会获得五星评价;可拍出如此效果,两星都算好的了,不会再看了;最后说一下,片尾字幕提到了著名的“罗伊诉韦德”案让美国女性获得的坠胎权原来是间接性的,算是一个知识点,也算没白看一回。
“我们不想回到那个时代”——以一种温柔轻松的方式恰如其分地描绘了一群平凡而闪耀的女性,并及时地对堕胎自由的问题进行表态。
作为在2022年圣丹斯电影节首映,并在2022年柏林电影节荣获金熊奖最佳影片提名的女性主义电影,《珍妮热线》(Call Jane)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在美国的关于非法堕胎与女性组织互帮互助的故事改编并搬演上荧幕。
《珍妮热线》的导演是菲丽丝·奈吉(Phyllis Nagy),她同为大家较熟悉的电影《卡罗尔》的编剧。从2015年《卡罗尔》上映至今,世界在互联网时代中发生了巨变,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优秀的女性主义电影陆续在各大电影节上大放异彩。回想近年的女性主义电影,聚集于女性堕胎的题材正在成为“显题”,如在2020年、2021年分别斩获重要奖项的《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和《正发生》,以及今年的《珍妮热线》。这些电影重提堕胎相关的伤痛,或想使人唤起对疼痛的警觉。
或许有人下意识地认为,在医学技术发达和医疗条件充足的今天,堕胎至少在很多地区已经不再是问题,但在宗教、政治、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事实却并非如此。可以说,以电影的方式重提堕胎自由及相关权益保障的主张,在当今美国乃至世界环境下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电影《珍妮热线》通过主演伊丽莎白·班克斯(Elizabeth Banks)的出色表演,在当地法律明令禁止堕胎的故事背景下,隐忍地展现了女性互助的力量。
由班克斯饰演的乔伊是一位拥有幸福家庭的女性,正当她怀上二胎的时候,却被医生告知将面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如果她不终止妊娠,这一疾病可能会威胁到生命安全。然而,由男性主导的医院委员会却拒绝为乔伊人工流产,因为在疾病影响孕妇生命健康并非为大概率事件的前提下,在保护孕妇生命健康和保护胎儿生命利益之间,医院保守地选择了后者。
无奈的乔伊寻找到了为女性堕胎服务的“地下组织”——Jane Collective(今年圣丹斯电影节另有一部关于此组织的纪录片:《无名姐妹》(The Janes)),在这里她意识到,珍妮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帮助女性堕胎的女人,片名《珍妮热线》指的正是这些名为“珍妮”的热心女性所接待的求助电话。在成功堕胎后,乔伊逐渐融入了组织,她也成为了一名“珍妮”。
影片对女性力量的展现还在于对组织领导者弗吉尼亚(西格妮·韦弗饰)的刻画,弗吉尼亚是一名性格坚毅又温柔的女性,她梦想着有一天所有女性都可以自由地堕胎,无论她们的经济水平如何。乔伊正是受到弗吉尼亚的鼓舞选择参与组织,为有困难的女性提供服务,甚至向“冒牌”的医生学习堕胎知识并为其他女性做手术,以降低手术费用。
可以推想,在当时法规严令限制的状况下,乔伊和弗吉尼亚所在组织冒着被囚禁的风险,来帮助那些由于各种原因想堕胎的女人,这群女性工作者的难处和心理压力可想而知。但是,《珍妮热线》却弱化了对困难和冲突的表现,我们想象的强戏剧化冲突并没有在电影中发生,电影仅将乔伊的家庭危机暴露出来——这一危机极为真实地把工作与家庭平衡的难题摆在女性面前,推动了女性对自身定位的反思。
《珍妮热线》反高潮的叙事方式实则让电影暗藏了更多的力量,给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间。其实,电影中看似较为平稳但危机四伏的情景,正如美国当今的状况。
虽然堕胎自由的大体原则早已被1973年“罗伊诉韦德案”(Roe v. Wade)确立,但反堕胎的声音和行为一直未停止。197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海德修正案(Hyde Amendment),该法案停止了联邦资金对堕胎手术的医疗补助,在实质上限制了一大部分群体的堕胎选择,贫穷的女性只得选择自行手术、摔下楼梯等不科学的方式,来试图终止妊娠;1992年“凯西诉计划生育机构案”(Casey v. Planned Parenthood)宣判,“罗伊案”确立的堕胎自由的原则被修正和限缩;2018年,密西西比州通过了一项州立法,规定怀孕15周后绝大多数堕胎行为“非法”,甚至包括因强奸、乱伦而导致的怀孕也不例外;2021年,德州通过了极为严格的“心跳法案”,以禁止孕妇在怀孕六周(胎儿出现心跳)后堕胎。
目前,与前述提及的密西西比州立法相关的“多布斯诉杰克逊妇女健康组织案”(Dobbs v. Jackson Women’s Health Organization)正处于最高法院的审理阶段,该案在去年12月1日已经过最高法院第一次辩论,审理结果预计将在今年年内揭晓。值得注意的是,该案很有可能会推翻至今有着近50年历史的“罗伊案”以及“凯西案”所确立的原则,因为如今在最高法院九位大法官的构成中,有六位保守派大法官——其中包括前总统特朗普在任期内任命的三位,而保守派一向是反对和限制堕胎的。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能在任期结束前火速任命一位保守派大法官,原因在于另一位原自由派大法官——即被称为“平权先锋”的大法官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的离世。金斯伯格曾为女性平权不断努力,为女性争取到了许多应有的权益。金斯伯格曾将生育选择权与更广大的女性权利联系在一起,认为在“罗伊案”判决中并没有突出体现有关女性应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以及在社会中的地位等理念,还认为“凯西案”的部分大法官并没有密切关注女性在无法克服州立法所确立的堕胎限制的情况下所面临的困境。
如今,假如“多布斯案”最终由代表密西西比州卫生部门的多布斯胜诉,对于女性堕胎的限制将极有可能倒退至五十年前的情况。也许不知在何时何地,就暗藏着明天可能找不到一家能公开做堕胎手术诊所的危机。这并非危言耸听,实际上,危机已经在近年逐步成为显而易见的现实。
在此时出现在人们眼前的《珍妮热线》,以一种温柔轻松的方式恰如其分地描绘了一群平凡而闪耀的女性,并及时地对堕胎自由的问题进行表态。导演菲利丝曾在接受采访时说道,这部电影的剧本并没有按照往常处理女性及堕胎问题的方式进行,即人们倾向于展示女性受苦,她在其中更多地看到了女性通力合作解决问题的信念,正是这一点吸引了她执导该片。
《珍妮热线》没有过多暴露往日的伤痛与困境,选择用一种展现女性互助的美好方式来写就女性团结的宣言,同样也是以一种更具希望的方式延续堕胎权利的呼吁,正如导演所说:“如果没有她们,我就不会拥有我这一生所享受的自由。”相较于《从不,很少,有时,总是》、《正发生》对某一女性角色堕胎故事的描绘,《珍妮热线》基于真实事件改编,将政治动荡的六十年代重提,有着更为宏大的意义指向,也以一种看似不起眼但后劲十足的方式,让这部电影发人警醒。
《珍妮热线》的结局是令女性皆大欢喜的,又是平静美好、充满希望的,“珍妮”们将寻求堕胎帮助的卡片放进壁炉中燃烧,因为卡片中的问题将随着“罗伊诉韦德案”的胜利而迎刃而解。可是,在当今复杂的政治与社会环境下,堕胎自由在司法裁决与不断进行的政治博弈中,会走向何处,与之关联的女性权益又会如何被影响……“经历过那个时代——相信我,我们不想再回到那个时代。”演员西格妮·韦弗这样说道。
作者:长颈鹿
©《珍妮热线》(Call Jane,2022)中国大陆地区独家版权方
前段时间,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主竞赛单元十项奖项揭晓,在《珍妮热线》中饰演Virginia的西格妮·韦弗女士荣获最佳女配角。
先前《珍妮热线》也曾入围柏林主竞赛单元,北美定档10.28上映。
《珍妮热线》是讲一个女性独自前往堕胎之路进而参与女性权利斗争的故事。
导演通过乔伊这个中产阶级女性的视角探入到社会底层,以此看到女性在堕胎困境中的无望与伤痛。
最关键的是,影片改编自美国真实历史事件,讲述60年代末的社会运动。女性争取堕胎权利之路,在现实中道阻且长。
再往深处看,它也在表现底层女性在面对堕胎机会时的望而却步(由于高昂的价格),导演进而将讨论视角移至阶级以及种族层面。
文:Protokollant
责编:刘小黛
公众号:抛开书本
一、“珍妮”之痛
当一个女人对自己的身体失去控制权,这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暴力。
在社会意义上生活优渥、家庭美满的乔伊“理应”对生活怀有幸福与感激,但影片中的她却是越来越脱离家庭,开着车独自前往能够让自己真正自由的地方。
并因此机会,她结识并帮助了更多与她有着同样堕胎需求的女性,她们统称为“珍妮”,一个致力于帮助女性获取身体自由的群体。
乔伊为何出逃?因为她痛!
在身体不佳,明知怀孕生育会危害身体的情况下,她所面对的不是身边人的体贴谅解,而是丈夫的无言沉默以及医生们(宗教父权意识下的)强硬地拒绝流产手术。
通过合法渠道她获得不了所应有的保护,她便开始联系地下堕胎机构,经过两次辗转,她重新夺回了对于自己身体的掌控权,但是其间所遭受的恐惧与伤害,却是她(珍妮们)一生的伤痛。
可以说,在获取自由的同时,乔伊(珍妮们)遭受到了身心的折磨。
受堕胎机构邀请,乔伊便开始承担起接送堕胎女性以及术中安慰的角色。
这一片段感动我的,不仅是因为我看到了受伤的女性受到了真心守护,更是看到了一种女性对于女性的共情与同理心。
她们都曾遭受过同样的痛苦与孤独,所以也会更能体会对方的心理感受,她们这种心灵上的宽解与温暖,本身带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但纵使乔伊的轻声细语会缓解手术台上女性的紧张,但这也无法掩盖冰冷器具和针孔插入女性下体所带给她们的恐惧,毕竟,她们本不应该遭受这些!
二、谁代表所谓的政治正确
看完影片,可以很明显感受到导演是想要把政治意识融入影片,菲丽丝·奈吉不仅是在表现女性的堕胎困境,更是在表明一个女人身而为人对于自己身体的掌控力,以及她作为一个社会个体,要为她理应所享有的社会权利与公平、对于政治偏见与压迫进行斗争,要用自己的身体说话。
影片中秘密女性组织负责人Virginia(本届北影节最佳女配角)就是最为有力的代表,她多次入狱、释放再入狱...
为了传达自己的女性力量以及帮助更多的弱势群体,她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地去触犯法律,用自己的力量去保护本应被社会保护的人。
这里需要反思的是,她多次入狱,就代表她是一个对社会有害的人吗?法律究竟在为谁而说话?
极其讽刺的是,到了影片末尾一位警察身份的男性来找乔伊,他不是为了质问乔伊所从事的地下堕胎事业,而是为了寻求帮助,他需要一个机构来帮助自己的朋友摆脱怀孕之痛。
这个片段很奇妙,妙在他是作为权力的施压者出现,而在这里却选择背叛法律,为爱的人对“违法堕胎”进行屈服。
三、每个人都是弱势群体
跳出女性堕胎被限这个视角,这也可以看作是一部为弱势群体而斗争的作品。
“珍妮”帮助“珍妮”,这在秘密堕胎机构已成为共识,但导演不想局限于此,她还试图触碰更多的政治边界,比如说阶级差异和种族矛盾。
拥有完美生活的乔伊面对堕胎都是如此的痛苦,更别说当时处于社会底层以及备受歧视的黑人女性。
为帮助更多的女人摆脱痛苦,乔伊跟医生协商,试图通过增加手术量来减免部分贫困女性的堕胎手术,但医生的犹疑则说明了他的伪善本质。
他表面说着在帮助女性堕胎,实际在用高昂的价格谋取性别暴利,他身拥诺大的游泳池,却无视眼前支付不起费用的女性的无奈与退缩。
或许在这里,即便堕胎是违法的,但也是仅限于有钱人的“放肆”,贫困的女人,连触犯法律的资格都没有。
毋庸置疑,《珍妮日记》是部完成度很高的作品,其中包括的不论是性别暴力、种族议题抑或是阶级问题都能准确而敏锐地契合当下的政治正确,以一种安全的、完整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它给我的感受跟前段时间热度很高的一部电影《祝你好运,里奥·格兰德》类似,它们就像在玩一种填字游戏,整体框架摆在那,把该有的社会议题填进去,再利用叙事技巧把片段串联起来,构成一部近乎完美的电影作品。
但是,也正是这种完美给我一种不适感,或许我更多想要感受的,是一种细腻真实的生活感知、漫无意识的情绪流露以及对于人物心灵的温柔捕捉。
添加微信号paokaishubenxbb加入全国影迷群
笑中带泪地看完,理智上知道还可以处理得更好,更不一样,但情感上就是很attached.
这部片子对我而言最大的触动,还是帮我找到了作为一名feminist(to-be)视野上的盲点。故事的时代背景——风起云涌、嬉皮乱舞、左翼学运、民权的60年代末——其实我蛮熟悉,甚至开过讲座,但我所熟悉的1968,是一个男性主导的1968,无论是Hippies还是Yippies,是芝加哥七君子还是黑人民权领袖,是反越战还是反种族歧视,都是男性在担任主角。
女性的位置在哪里?除了成为某某activist的伴侣,然后以支持者的身份参与他们的政治活动之外,女性有自己独立的位置、故事和斗争吗?
我们当然知道,女学生们也在女性KOL们的带领下掀起了「第二次女权运动」,但是更多的平凡女性呢?
这也是为什么我蛮欣赏剧本将主角定为中产白人主妇——一个在我们对60年代的叙事与想象里几乎没有存在感的群体——毕竟,她们在那个年代或许只是中产保守派男性们的「附属」。但Call Jane是:女性之间的共同命运与彼此关照,创造出一种可以超越阶级的深刻连接,这是独属于女性的精神财富,也是全片令我最感动的地方。
本片的商业气息是明显的——成熟到近乎套路的剧作和影像语言,轻快得几乎令许多人愤怒的情感基调。但我觉得,如果cinema is a political act, 导演或许也在我们当下的时代背景里,以本片做出了她自己的、对未来的宣言。
Microactivism(日常的政治)并不见得就不如Macro-acitvism重要。Call Jane,也可以是女性版的《芝加哥七君子》。
Jensen
前段时间,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主竞赛单元十项奖项揭晓,在《珍妮热线》中饰演Virginia的西格妮·韦弗女士荣获最佳女配角。
《珍妮热线》是讲一个女性独自前往堕胎之路进而参与女性权利斗争的故事。导演通过乔伊这个中产阶级女性的视角探入到社会底层,以此看到女性在堕胎困境中的无望与伤痛,再往深处看,它也在表现底层女性在面对堕胎机会时的望而却步(由于高昂的价格),导演进而将讨论视角移至阶级以及种族层面。
一、“珍妮”之痛
当一个女人对自己的身体失去控制权,这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暴力。
在社会意义上生活优渥、家庭美满的乔伊“理应”对生活怀有幸福与感激,但影片中的她却是越来越脱离家庭,开着车独自前往能够让自己真正自由的地方,并因此机会,她结识并帮助了更多与她有着同样堕胎需求的女性,她们统称为“珍妮”,一个致力于帮助女性获取身体自由的群体。
乔伊为何出逃?因为她痛!
在身体不佳,明知怀孕生育会危害身体的情况下,她所面对的不是身边人的体贴谅解,而是丈夫的无言沉默以及医生们(宗教父权意识下的)强硬的拒绝流产手术。通过合法渠道她获得不了所应有的保护,她便开始联系地下堕胎机构,经过两次辗转,她重新夺回了对于自己身体的掌控权,但是其间所遭受的恐惧与伤害,却是她(珍妮们)一生的伤痛。
可以说,在获取自由的同时,乔伊(珍妮们)遭受到了身心的折磨。
受堕胎机构邀请,乔伊便开始承担起接送堕胎女性以及术中安慰的角色。这一片段感动我的,不仅是因为我看到了受伤的女性受到了真心守护,更是看到了一种女性对于女性的共情与同理心,她们都曾遭受过同样的痛苦与孤独,所以也会更能体会对方的心理感受,她们这种心灵上的宽解与温暖,本身带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但纵使乔伊的轻声细语会缓解手术台上女性的紧张,但这也无法掩盖冰冷器具和针孔插入女性下体所带给她们的恐惧,毕竟,她们本不应该遭受这些!
二、谁代表所谓的政治正确
看完影片,可以很明显感受到导演是想要把政治意识融入影片,菲丽丝·奈吉不仅是在表现女性的堕胎困境,更是在表明一个女人身而为人对于自己身体的掌控力,以及她作为一个社会个体,要为她理应所享有的社会权利与公平、对于政治偏见与压迫进行斗争,要用自己的身体说话。
影片中秘密女性组织负责人Virginia(本届北影节最佳女配角)就是最为有力的代表,她多次入狱、释放再入狱...为了传达自己的女性力量以及帮助更多的弱势群体,她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地去触犯法律,用自己的力量去保护本应被社会保护的人。
这里需要反思的是,她多次入狱,就代表她是一个对社会有害的人吗?法律究竟在为谁而说话?
极其讽刺的是,到了影片末尾一位警察身份的男性来找乔伊,他不是为了质问乔伊所从事的地下堕胎事业,而是为了寻求帮助,他需要一个机构来帮助自己的朋友摆脱怀孕之痛。这个片段很奇妙,妙在他是作为权力的施压者出现,而在这里却选择背叛法律,为爱的人对“违法堕胎”进行屈服。
三、每个人都是弱势群体
跳出女性堕胎被限这个视角,这也可以看作是一部为弱势群体而斗争的作品。“珍妮”帮助“珍妮”,这在秘密堕胎机构已成为共识,但导演不想局限于此,她还试图触碰更多的政治边界,比如说阶级差异和种族矛盾。
拥有完美生活的乔伊面对堕胎都是如此的痛苦,更别说当时处于社会底层以及备受歧视的黑人女性。为帮助更多的女人摆脱痛苦,乔伊跟医生协商,试图通过增加手术量来减免部分贫困女性的堕胎手术,但医生的犹疑则说明了他的伪善本质。他表面说着在帮助女性堕胎,实际在用高昂的价格谋取性别暴利,他身拥诺大的游泳池,却无视眼前支付不起费用的女性的无奈与退缩。
或许在这里,即便堕胎是违法的,但也是仅限于有钱人的”放肆“,贫困的女人,连触犯法律的资格都没有。
毋庸置疑,《珍妮日记》是部完成度很高的作品,其中包括的不论是性别暴力、种族议题抑或是阶级问题都能准确而敏锐地契合当下的政治正确,以一种安全的、完整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它给我的感受跟前段时间热度很高的一部电影《祝你好运,里奥·格兰德》类似,它们就像在玩一种填字游戏,整体框架摆在那,把该有的社会议题填进去,再利用叙事技巧把片段串联起来,构成一部近乎完美的电影作品。
但是,也正是这种完美给我一种不适感,或许我更多想要感受的,是一种细腻真实的生活感知、漫无意识的情绪流露以及对于人物心灵的温柔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