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腾格尔,娜仁花 主演的电影《黑骏马》来自哪个地区?
爱奇艺网友:电影《黑骏马》来自于香港地区。
2、《黑骏马》是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开播的?
本片于1995年在香港上映,《黑骏马》上映后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网友总评分高达2254分,《黑骏马》具体上映细节以及票房可以去百度百科查一查。
3、电影《黑骏马》值得观看吗?
《黑骏马》总评分2254。月点击量668次,是值得一看的剧情片。
4、《黑骏马》都有哪些演员,什么时候上映的?
答:《黑骏马》是1997-04-02上映的剧情片,由影星腾格尔,娜仁花主演。由导演谢飞携幕后团队制作。
5、《黑骏马》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剧情片电影《黑骏马》是著名演员腾格尔 代表作,《黑骏马》免费完整版1995年在香港隆重上映,希望你能喜欢黑骏马电影,黑骏马剧情:在草原上流传了多年的《黑骏马》的旋律中,离家十二年的白音宝力格(腾格尔 饰)重返草原,他要找到当年抚养自己的奶奶和青梅竹马的索米娅(娜仁花 饰)……幼年丧母的白音宝力格被父亲送给善心的奶奶收养,他和一般年纪的奶奶亲孙女索米娅自此开始了四季迁徙的牧民生活在白音宝力格成长为少年时,一匹小马驹偶然跑到了他们的蒙古包外,这匹被名为钢嗄哈啦——黑骏马的小马陪伴着白音宝力格成长为少年。在外地工作的父亲来信,要求白音宝力格去城里的学校上学,在分别的前夕,不忍孙子离去的奶奶做主,让白音宝力格和索米娅订婚。三年后,学成乐器的白音宝力格归来,却发现索尼娅已怀有别人的孩子,无可奈何的白音宝力格再度离开了草原…… 本片根据张承志的同名小说改编。
学校这几天在组织谢飞导演的电影放映会,同时邀请他在放映结束后做个简短的交流。今晚放的是《黑骏马》,蒙语原声配中英字幕,法译名《Conte Mongole》其实不算传神,会后跟导演交流后才知道钢嘎哈啦(Ganggang Hara)在蒙语中表示漂亮的黑色,电影和小说里被作为收养的小马名,更是电影中那首歌的名字。
“ 歌曲对整部电影而言都很重要,因为全片都在讲述一个关于追寻的故事,而每个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寻找。当白音宝力格(Baiyinbulag)找到索米亚(Somiya)时才发现她已不是记忆里的索米亚。” ——谢飞
故事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青梅竹马,一朝分离,君归之日,白璧微瑕。年少时气盛,不愿接纳一个怀着别人孩子的爱人,于是远走他乡,双鬓染白时再次相见,释然了却无法释怀。
我喜欢他们说蒙语的声音,无论是唱歌还是台词都有种酣畅淋漓的直接感,而且因为听不懂,有些画面和情节当中理解不了的地方似乎就能被神秘感盖过。比如奶奶说“至少索米亚能生孩子是件好事(虽然孩子不是你的)”,她从来没有将一个活着的生命扔在过草原上,还有白音宝力格再寻索米亚一拉开帘子床上躺了四个孩子。我说从片子中感受到一种母性,不知道是因为他们长养在自然之中,或纯粹因为人口少对生命更充满热爱,影片中两位女性角色都让我想起土地的意象,沉稳厚实,滋养万物。对苦难的逆来顺受,对孩子无条件地喜爱,而这些似是天性又仿佛会遗传,看进其其格(Qiqig)的眼睛,从这个十几岁亭亭的少女身上也能找到这样无声却巨大的力量。
小说中索米亚不能生育的原因是做了绝育手术,而电影里改为最后一个孩子的难产导致日后再也不能有孩子。难以言明哪一种处理更仁慈一些,索米亚是如此渴望一个又一个需要她喂养的新生儿出现,甚至在分别时要钢嘎哈啦日后有了孩子也交由她带大,因为“少了喝她奶的孩子便无法存活”。叫我再一次想起贫瘠的土地和金色的麦田。
我现在非常想知道女性身体内的母性到底有多少大的能量?还有西方人眼中是否看懂这样质朴却真挚得叫人心发烫的母亲角色?从放映后并没有一个人提及相关问题,我猜测东西方观众对影片的解读角度不太一样吧。被提到的问题有男女平等(从影片中“女孩子想继续上学更难”这句台词说起),藏传佛教和喇嘛佛教、影片取景有无特殊意义、内蒙外蒙和俄罗斯蒙古人的不同、少数民族政策等等。
记一些问答中留下印象比较深比较有趣的点:
主题曲的女声是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用蒙语唱的,嗓音之清亮让腾格尔乍听之下不禁叹服。
《湘女萧萧》选了20多岁的娜仁花,这部《黑骏马》是十多年后的她,在英国进修课程后的她。
片中不少景色取自外蒙,演老奶奶的那位老人还曾问过“需要演一个外蒙的老祖母还是内蒙的老祖母”,因为受俄罗斯影响较深,在内蒙人还睡在蒙古包内地上的毯子上时,外蒙人已经有俄式钢丝床了。
光线对影片很重要,草原上的光照中午一段时间太强,为了拍最后一幕腾格尔在阳光中金色的剪影,团队早上四点天不亮就做好准备,只为了捕捉那一瞬间的光影。
其实个人原因,我被戳泪点的是奶奶在雪地中喃喃要找回孩子和小马驹到黑骏马最后与奶奶一同死去那一段。因为太真实了,一个老人被风吹乱的银丝,满脸的皱纹,弥留之际的神志也不甚清醒,却还心心念念着儿孙,眼中的慈爱。我只要想起三年前接到的那通越洋电话,和跟着奶奶一同下葬的那只狗,泪水就无法止住。
一部拍过后二十几年依旧把人看哭的影片,很高兴今晚没有错过它。
1994年,34岁的腾格尔坐在蒙古乌兰巴托的一处片场休息室里,内心疑惑、纠结。
他始终想不明白,导演谢飞为何会找自己拍电影,还担任男一号。
当时谢飞已经是圈内极具影响力的大导演,此前带着年轻演员姜文新拍的作品《本命年》在柏林拿了银熊奖,另一部作品《香魂女》更是和李安的《喜宴》共同斩获金熊奖,不管是实力还是地位都是国内标杆级别。
相比之下,被谢飞选中的自己简直就是“无名小卒”。
没演过电影不说,就是作为歌手,此前他也只是参加了几个歌唱比赛,能拿得出手的作品也只有自己创作的《蒙古人》和《父亲和我》。
这样一个不够自信的魁梧大汉戳在剧组里,在一众同事有条不紊的忙碌中,第一次体会到了大姑娘上花轿一般的茫然和娇羞。
手足无措的他,一会儿揪揪衣角,一会儿悄咪咪地偷瞄同事,被抓包后还假装镇定地抬头望天,手却紧张地立马伸进裤兜。
“你稍微放松一点,太紧张的话,你和对手演员都很容易跑戏,”谢导出言提醒,“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找一个最舒服的姿势站着,注意对方的眼神,就像你平时和朋友聊天的时候一样。”
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指导后,腾格尔慢慢适应了台词和镜头,也逐渐进入了角色状态。
一场戏结束,腾格尔觉得自己腿都软了,心里却产生了一种新奇又充实的感觉。
不过要演完整部电影,依旧不容易,因为影片故事横跨数十年,腾格尔饰演的主人公更是历经人生多重变数——
离家20年的蒙古汉子重返草原,却发现青梅竹马的初恋情人遭受恶徒强暴生下孩子,面对这一切,他陷入了迷惘。
时隔27年,我们重新回望这部如今“鲜有人知”的电影,除了惊叹于腾格尔粗犷豪放外表下藏着的细腻柔情外,影片故事中因“强暴”引发的一系列变故及人性纠缠,仍旧值得我们深思。
《黑骏马》
01
《黑骏马》是蒙古草原上流传已久的一首牧歌。
孩提时期的白音宝力格(腾格尔饰演角色的幼年时期)并不太懂歌里蕴含的意思,他不是传统的草原上的孩子,幼年的时候,他在公社长大,仗着父亲公社社长的位置“无法无天”。
父亲愁极了,妻子去世,自己又那么忙碌,这个孩子就像野马一样无人管束。最皮的时候,他竟然悄悄偷来武装部的枪玩,把天花板打了一个大洞。
草原的儿郎不在草原里奔跑着长大,又怎么能长成牛犊般的男子汉呢?
在这样的思索之下,父亲将他送到伯勒根的白发额吉家,让他能像爷爷和父亲一样,在无边的牧野里茁壮成长。
白发奶奶家没有男子汉,只有一个和白音同岁的小姑娘索米娅。
在索米娅的陪伴下,白音学会了哄羊羔、赶牛犊、骑着犍牛去芨芨草丛里拖水、用自制的小马杆套奔跑着的羊和小马驹……
草原那么大,大得将天地都变成了青色,它欢迎他,拥抱他,像慈母一样将他融化在怀抱里。白音从来没有奔跑得这么畅快,玩得这么痛快过。在这样的快乐里,父母的缺席似乎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白音神气活现地在犍牛背上摇晃,不再留恋父亲骑着铁青马离去的背影。
不过,奶奶虽然能给他充足的爱,却无法给他草原儿郎都有的小马。也对,额吉家只有索米娅,怎么会预备陪伴男子汉长大的小马呢。
白音有些沮丧。幸运的是,这份沮丧并没有持续多久。
两个孩子本命年的时候,草原上刮起了一场天昏地暗的风雪。这样的天气足以冻死怀驹的骒马,但神奇的是,一头小马驹却躲过冰冷的风雪,藏在了他们的包门前。
两个孩子兴奋地将马驹又牵又抱地拖进了包。奶奶像当初搂着白音那样把小马驹搂进了自己的怀里,用自己的被子温暖它僵冷的身躯。
她说,这是神打发来的小马,白音宝力格也是神赐给她的男孩,现在,神知道他长大了,知道白音宝力格是个好孩子,就送了他一匹这样好的马。
于是,所有人都知道,伯勒根的白发额吉家有了新成员。
当两个孩子在草原上纵情奔跑的时候,那匹叫做钢嘎哈拉的漆黑小马就静静地卧在一旁,偶尔轻轻跃起,久久地凝望天边的流云。
很快,钢嘎哈拉就长成了威风凛凛的三岁马,白音也到了十五岁,正式踏入由少年转变成青年的奇妙分界。
他逐渐成熟,不再整日奔跑在青青的原野上,有时安静地在包里读书,有时候研究他很喜欢的音乐。
索米娅也长大了,她变得曼妙而美丽,几乎是顷刻之间就完成了从胖乎乎的小丫头,到大放异彩的颀长姑娘的蜕变。
白音觉得自己的心绪乱了。索米娅朝他奔跑,在一呼一吸之间,就完成了对一个男人神圣的启蒙。
那天深夜,祖孙三人看望公社里的父亲回来,停在了那条叫做伯勒根的小河边。
“伯勒根,伯勒根,姑娘涉过河水,不见故乡亲人。”
奶奶说,这是出嫁的姑娘告别家人的地方。她已经跨过这条小河,和家人分别五十年了。索米娅,她的索米娅,她是多么不舍得这个孩子,不舍得她跨过这条河水,流淌到遥远的地方。
她急急地说:“我看,我看,你们俩就在咱们自己的家里成亲吧!你们结成夫妻!这样,我一个宝贝也不会丢掉。”
两个孩子害羞地逃掉,那晚过后,他们突然陷入了一种奇妙的疏远之中。他们不再一起到草地上翻滚玩耍,自觉分担了男人和女人的不同工作,一起静候着那个明媚幸福的未来。
进入人生的新阶段需要一个契机,对于白音来说,公社突然安排的外出学习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等八个月的培训结束,他长成铁块一样的男子汉,就可以正式和索米娅结婚,组建一个令人羡慕的家。
白音坐在大车上摇晃着远去,索米娅流着泪,送了一程又一程。
不知是幸还是不幸,白音很容易就融入了崭新的文明之中,像一块海绵一样贪婪地吸取着知识。他的能力也得到了赏识,培训他的老师亲手写了封介绍信,将他送入大学校园修习音乐。
八个月变成了三年。三年过后,白音婉拒了老师继续留在城里的邀请,他归心似箭,想回到伯勒根的那个包里,去迎娶他心爱的新娘。
他就像一匹饥饿已久的小马,迫切地想回到草原里,去收获属于自己的满足。
结婚的时间一定要定到秋天,那时候,所有忙碌的事情都歇了下来,父亲还能在伯勒根待一段时间,好好痛饮奶奶准备的奶子酒……
只是,索米娅似乎有些紧张,最近,她总是用古怪的眼神望着自己,有时候甚至有几分恐惧和戒备。难道对于女孩子来讲,结婚这件事会让她们非常不安吗?白音有些迟钝地想着。
直到一次聚会,草原上恶名远扬的黄毛希拉出口羞辱,他才明白在那个女孩儿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希拉是一个恶棍,他总是用自己的肮脏染指美丽的草原姑娘。白音走后,额吉家没有男人,他就一直纠缠欺负索米娅,趁她打水的时候强迫了她。
他冲白音露出恶毒的笑,索米娅的肚子里,已经留下了他肮脏的种子。
白音几乎疯了,他拿着刀,一遍一遍在心中模拟杀死希拉的场景。
可是,奶奶却不赞同他的做法。她阻止他复仇,更对他的疯狂和执拗表示不解,她不明白,肚子里有了孩子,不正能证明索米娅能生养吗?
索米娅虽然也很痛苦,但面对这个小生命的到来,她有着和奶奶如出一辙的喜悦。
白音看着她偷偷准备给孩子的衣服,看着她面对自己时高高提起的戒备心,突然觉得有一些痛苦。大概是他从骨子里就不是草原上的牧人,大概是他学习了太多别的东西,他无法容忍这边土地上那些令人绝望的习性和自然法则。
在不远之外的地方,明明有更加纯粹、更加文明、更尊重人的美好,还有他在草原上永远也无法得到的富有事业魅力的人生。
抱着某种隐秘的心思,白音最终选择了逃避。
他硬起心肠离开。不去想失去心爱之人的索米娅会多么痛苦,不去想失去男人的额吉一家会遭遇怎样的磨难,不去想他爱了一整个少年时代的女孩儿,会陷入怎样的泥泞之中。
他连自己都救不了,又怎么救得了别人呢……
02
就这样,一逃离就是十四年
他以为十四年前的自己能循着一条新途,步入一条更加纯粹美好的理想之路,忘记草原上的那段痛苦。
可这十四年与他为伴的,只有枯燥的公文、无休止的会议、喧嚣的人流,以及一些大谈民族振兴,自己却转身移民加拿大和美国的人。
他以为自己抛却了丑恶,但一转身,却只陷入一个表面光鲜的所谓文明之中。
那索米娅呢,此刻的她是否也正深陷洪流之中,等待着自己将她从苦难的漩涡中拯救?
白音骑上一匹崭新的黑骏马,第3次踏入草原。
额吉早就去世了,索米娅也没能像她期望的那样留在伯勒根的土地上。她最终还是踏过了那条河,流淌到一个永远也见不到故土的地方。
白音踏入她家门的时候,突然无法描述自己的心情。
他知道这一次的见面可能会再次重温可怕的痛苦,知道即便寻到了那个朝霞一般的姑娘她也不会再属于自己,但他仍然为这一刻感到幸福。
那是在外漂泊的这14年里,他从未再体会过的满足。
只可惜,白音以为自己的归来是为了扮演一个拯救者的角色,可他的索米娅比他想象的还要坚强,已经把人生过成了他们当初期望的模样。
她有疼爱他的丈夫,有四个可爱的孩子,她还拼命为学校干活,为心爱的女儿其其格争取了上学的机会。她成了孩子们心中温柔又美好的索米娅老师,有依靠有冲劲有梦想。
真正飘零无所依靠的是他,渴望回到奶奶怀抱,回到索米娅身边,回到过去的,只有他白音。
03
“漂亮善跑的--黑骏马,
拴在--那榆木的车上,
善良心好的--我的妹妹哟,
嫁到了山外--那遥远的地方。”
《黑骏马》的旋律仍然在蒙古草原上流淌,似乎仍然只是一个哥哥跨越整个草原,找寻着自己妹妹的故事。但只有那置身其中的一人一马知道,歌谣里包含了多少相思和痛苦。
这部电影的编剧张承志用自己的笔触将这首歌谣完整化,白音和索米娅虽是虚构,却更是文明侵入的瞬间,第一代受到波及的草原儿郎的缩影。
在古老的草原文明中,有一些人尽皆知却又能被轻易原谅的丑恶,那是希拉,是隐藏在茫茫绿色底下的肮脏。
白音以为自己是接受了崭新文明的孩子,以为自己能彻底根除这份丑恶。但他却没想到,在心爱女孩被丑恶撕扯的时候,他根本没有与之对抗的勇气。
新的文明教他追逐美好,告诉他在不远的地方有绝对的纯粹。可他却没想过,当文明开始侵入,丑恶不再能存于世的时候,比丑恶更先牺牲的却是那些人性最光辉的影子,是因为爱存在,又因为人们过分追求纯粹而消失的本真。
那是失去一切也要护着无辜生命的索米娅,是那个爱着草原和索米娅的少年白音,更是包容着每一条生命的奶奶。
在奶奶心里,白音、索米娅、钢嘎哈拉,甚至那个强暴所致的孩子其其格,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她倾尽一切要保护的孩子。
而索米娅最后说,希望白音以后有孩子的时候,能把孩子给她带,就像白音的父亲当初将他托付给奶奶一样。
她们多么相似,都是草原女性,是像草原一样温和地热爱着所有孩子的母亲。
或许她们过分圣母,就像草原一样,既容纳其其格这样不被人祝福的孩子,又存留希拉这样丑恶的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她们确实是人性最美的,如今却渐渐被抛弃的部分之一。
04
文明的进步固然是好,但人们在追寻所谓更纯粹的时候,是否反而丢掉了自己最本真的感情和包容?
就像白音抛弃种在他心里的女孩儿,就像越来越多人难以理解奶奶的博爱,就像人们拼命去追名逐利,却忘了初心何起。
腾格尔还是在唱歌,这场短暂的旅行以他自己都没想过的方式,给了他再次起航的勇气。
好与坏,是与非,谁真正知道呢?
我只要,活得像自己就好。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是吃鱼呀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谢飞导演在影片中采用如诗一般的视觉语言完全体现了张承志在原作中那种草原深处的坚强与惆怅、年轻时和成年后对爱情的不同理解。那宽广无垠的大草原,白发苍苍的奶奶,温柔善良的姑娘,奔跑着的黑骏马,充满忧伤的歌曲,纯洁而伤感无奈的爱情故事,让人从中体会到生活的残酷与内心深藏的感情之间的矛盾与呼应。就要离开的前夜,我,白音宝力格终于和索米娅能够一起回忆从前的往事,也终于知道自己离开草原后索米娅和奶奶所经历的艰难,在这里影片达到了一个高潮,那汹涌而来的忧伤和凄凉让每一个人泪流满面,这一刻我才发现曾经看得那么重的事情原来是那么微不足道,曾经坚持的决定原来是那么让人后悔不已。
过去的终于不可挽回,而我们必须继续面对各自的人生,白音宝力格选择了善意的默认了其其格的猜测,让小姑娘有一个可以期待的梦想,而索米娅则继续她草原上的生活,在分别的时候,她难以自抑地说:“以后你有了孩子,就送来吧。我给你带大”,这里,导演用一个长镜头连接我和索米娅,让索米娅在我的视野中越来越近又渐渐远去......
再见吧,我的沙娜,继续走向你的人生。让我带着对你的思念,带着我们永远不会玷污的爱情,带着你给我的力量和思索,也去开辟我的前途……
一部好的电影能够让人落泪,更让人能够在回味中体会到生活和爱情的力量,黑骏马,应该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
影片伊始,伴随渐渐响起的悠长的蒙古调子,画面进入蒙古高原的傍晚,连绵的草场与广袤的天际相衔,瓦蓝夜空中呈现出长调的蒙语词,男主人公从画面左端渐渐进入,他的驰骋似与无垠的草原与夜空相融,仿佛在进行一场艰难的找寻。伴随着轻柔的马儿踏水声和男主人公的内心独白,我们从中得知,这是白与草原相别十二个春秋后的一场还乡之旅。n随着白记忆潮水般的袭来,我们进入了他的孩提时代——一个母亲早亡的男孩,被父亲送到草原上的远亲奶奶抱养,和奶奶以及她的孙女索米亚共同生活在一起。壮丽的草原风光,温馨的祖孙、兄妹情乃至爱情,单纯、闲适的劳作生活,是白整个童年时代的基调。草原上的生活是如此简单,以致时间之行进,仿佛只是夏草场、秋营盘与冬窝子三地间的地理位移。恰在一个雪夜,祖孙三人神迹般地喜得一匹小马驹,为白本波澜不惊的生活带来一份礼物,使他能真正地像一个蒙古汉子那样在浩瀚的草原上自由地纵情驰骋与游戏。而这匹日后的“黑骏马”,恰恰是整部影片叙事以及情感抒发的一条独到而重要的线索。n然而,正当这平静的草原生活看似就要定格时,一封来自爸爸的信将我们唤醒。值得一提的是,恰在此时,白正在放牧间隙慵懒地躺在草原,晴朗蔚蓝的高空中,飞机呼啸而过,留下白色的轨迹。绵长的轨迹为白音宝力格的别离埋下伏笔,而飞机作为主流的工业化文明的代表,显然是象征着促使白背井离乡的真正诱因。剧情自然展开——爸爸是让他离开草原,接受教育。白对于这个学习机会显然十分期待,并轻松愉快地向奶奶和索米亚许诺只走八个月。但是奶奶和索米亚对此却是十分悲观:奶奶通过一次仪式化的拜佛带白来到了自己仅出嫁时经过后便从未再至的河流,带他来到了自己的家乡。这显然是对白的提醒与告诫:归乡是蒙古人肩上永不能抛弃的使命。奶奶太舍不得白音宝力格,乃至她不得不急切地提议白与索米亚的婚事,从而可以给即将离乡的白一种更为现实的牵挂,在后来的叙事中,这份牵挂确然成为白归乡的几乎可以说是最根本的因素。n回忆之河继续流淌,许诺八个月归期的白音宝力格三年后返乡,准备和索米亚成婚,但迎接他的却是索米亚失身于希拉并怀有身孕的残酷现实。由于无法忍受感情上的“背叛”,白音宝力格斩断与草原的千丝万缕,再度离去。这是一个痛苦的抉择过程,当奶奶和索米亚对和白共处的未来尚存希望之时,白一句“这是你的家,该走的是我”则对这一切进行了彻底的宣判。但是这场抉择的痛苦挣扎中,白是一意孤行的,他只是固守于自己的价值判断(而这价值判断的标准,显然植根于白离乡多年所受的教育)从而最终选择逃避,让时间冲刷痛苦,以时间埋葬亲情与爱情。值得一提的是,在之前的一个小叙事段落中,导演以奶奶的语重心长的宽慰话语为媒介,完成了一场对主流(汉族)伦理观的质询——“这男人就得有个男人的样子…..这种事我见得多了,事情总会过去的”。此外,白的这次离乡场景,导演给予了细腻刻画:被白雪覆盖的草原,祈福的奶奶,泪眼朦胧不置一言的索米亚,以及白乘车行进中紧追不舍的“黑骏马”——这无疑是一场永别,在这场仪式中,语言多么苍白。n影片再次切到了与影片开头同时空的画面,上面呈现的唱词暗示了这第三次回归恰是一场白对于奶奶和索米亚的找寻。白找到了索米亚的家,12年后的索米亚已是五个孩子的母亲,而奶奶和“黑骏马”却早已不在。家访的教师对索米亚不经意的夸赞恰是一种对12年前白所做抉择的反讽。“我们早把你忘了”,索米亚的丈夫达瓦仓如是说。无力面对达瓦仓的责备,白只得暂时逃离,与琪琪格同去饮马,与拉柴回来的索米亚相遇。当深夜白和索米亚失眠独处,白说出了钩沉已葬埋的记忆从而为自己的记忆寻觅归宿的渴望:“索米亚,说点什么,好吗?”,影片随着索米亚坚定又艰难的回答话音,带来了一个堪称经典的“闪回”:茫茫风雪中,年迈的奶奶略有些神经质地拿着12年前白送的望远镜找寻白,“白音宝力格,放羊还没回来?”然而心酸的询问却只能由自己来回答。n之后的白教小学生唱《蒙古人》的场景可以说是对影片主题的一次很好的复沓呈现,正如这歌所唱道的“辽阔无边的草原,是哺育我成长的摇篮;养育我的这片土地,当我身躯一样珍惜”。这便是影片中反复探索的蒙古人的魂魄——辽阔的大地不光培育了是豪迈的性格和对自由的热求,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的蒙古人的魂灵中更有着这样的特质:有所敬畏与懂得感恩。n这是一个关于思念的故事,在这场绵延的思念中,思念者与被思念者交替缺席,亲情爱情只是一场凝固的遗憾;这亦然是一个反思与回归的故事,是蒙古民族的一则自我寓言。n
Jensen
重庆青年电影艺术展在第三届(也就是今年)邀请了谢飞导演作为名誉主席,也同时举办了谢飞导演回顾展的活动,于是有幸在大银幕上看谢飞导演的经典作品。作为谢飞老师的影迷,银幕重温《黑骏马》和《香魂女》是很棒的观影体验。无论是香魂淀上随风摇曳的荷花,还是悠扬的蒙古长调,都给人视听上的享受。银幕上演的悲情故事和对生命的思考生发的些许沉重感倒是很应和观影日当天细雨纷纷的天气。
改编自张承志同名小说的《黑骏马》,是一部民族风格浓郁的影片,它讲诉的是个体矛盾和选择的故事。与《本命年》不同,在《黑骏马》里,城市处于缺席的状态,故事发生在内蒙古草原上,人物性格淳朴,关系亲密。影片戏剧性并不强,推动叙事的主要因素是白音宝力格几次的“离去”与“归来”带来的内心变化。内在的冲突赋予了影片细腻的质感,片中导演大量运用人物面部特写镜头,将他们纠结的心理毫不隐晦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让观者设身处地去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并与角色获得认同。
影片后半段出现的索米娅回忆白音宝力格离去之后的闪回镜头是该片最触动人心的段落:寒风中思念白音宝力格的奶奶念叨着他的名字,索米娅在雪地里面对死去的黑骏马泣不成声。时空复现交织的策略使影片情感的表达更富有感染力,足以触到观众的泪点。
如果说《本命年》体现的是谢飞导演的纪实美学,那么在《黑骏马》里,这种美学诉求便变成了对诗意的探寻。影片中,大全景下是茫茫草原,人物和谐地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内蒙古长调的多次出现更是加强了这种诗意。影片最后,白音宝力格骑着马再一次离开草原离开曾经的爱情,镜头定格在白音宝力格在夕阳下的剪影,将影片的诗情画意和崇高意境推向高潮。
凄美的爱情故事源于不同时期的白音宝力格对于爱的理解和选择,纵然结局是令人遗憾和叹息的,但是对于艺术作品而言,让人遗憾未尝不比让人满足来得更为深切,遗憾构筑了另一种美。
《香魂女》是一部女性主义电影。观看《香魂女》的过程中,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张艺谋的《菊豆》,比如它们都有对民俗的展现,对偷情之类场景的刻画。但不同于《菊豆》里那呼天抢地的压抑和对封建糟粕的肆意控诉,尽管都有社会批判性,《香魂女》却“柔软”很多。《香魂女》在空间的表现上和片头片尾出现的船歌同样是充满诗意的,结尾处香二嫂对环环的理解和释怀甚至能让人感到些许暖意,谢飞导演从女性的悲剧引发人们对于时代的反思。
较之批判性,影片更大程度上体现的是谢飞导演的人道主义关怀,这种关怀很直接地体现在对女性生存困境的关注上。影片中的环环如同香二嫂的“镜像”,是女性悲剧的循环和延伸。香二嫂这一女性角色性格的塑造是本片最大的亮点,她是个复杂的人,她能干勤劳,打点操持家庭,事业上的成功并未带给她社会地位的提升;为了儿子能娶到环环不惜采取手段,曾经的受害者也再施害于另一人;同时她也是个女人,她渴望爱。当爱情离她而去时,处于痛苦和煎熬中的她明白了环环的苦衷,这样的剧情设计便自然削减了影片的批判性,给了观众一点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并相互拯救的希望。
2012年谢飞监制电影《万箭穿心》,片中的李宝莉的遭遇就像是香二嫂命运的轮回,可悲的是,几十年过去了,女性悲剧仍在上演。这不是巧合,影片之下,是谢老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ps.第一次见到为人谦和的谢飞老师,现场关于电影的交流让人收获不少,也很敬佩谢老对青年电影人的支持鼓励和对电影艺术教育的无私付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