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修·布罗德里克,让·雷诺,玛丽亚·皮提罗,汉克·阿扎利亚,凯文·杜恩 主演的电影《哥斯拉1998》来自哪个地区?
爱奇艺网友:电影《哥斯拉1998》来自于美国地区。
2、《哥斯拉1998》是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开播的?
本片于1998年在美国上映,《哥斯拉1998》上映后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网友总评分高达4572分,《哥斯拉1998》具体上映细节以及票房可以去百度百科查一查。
3、电影《哥斯拉1998》值得观看吗?
《哥斯拉1998》总评分4572。月点击量537次,是值得一看的动作片。
4、《哥斯拉1998》都有哪些演员,什么时候上映的?
答:《哥斯拉1998》是1998-05-20上映的动作片,由影星马修·布罗德里克,让·雷诺,玛丽亚·皮提罗,汉克·阿扎利亚,凯文·杜恩主演。由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携幕后团队制作。
5、《哥斯拉1998》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动作片电影《哥斯拉1998》是著名演员马修· 代表作,《哥斯拉1998》免费完整版1998年在美国隆重上映,希望你能喜欢哥斯拉1998电影,哥斯拉1998剧情:这天,美国纽约附近出现了一些异常现象:太平洋上的海浪速度超乎寻常地惊人、巴哈马巨大的原始森林里竟然出现了一个类似恐龙脚印的巨大痕迹、动物们都惊慌失措,仿佛一股巨大的力量正向纽约席卷而来 原来,世界上频繁的核试验引起的核辐射导致了气候异常和最终导致岛上蜥蜴变异。现在,它正以越来越快的步伐向纽约逼近。这下,所有的人都慌了神,美国全国的所有力量都联合了起来,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在它踏入纽约前将它干掉!
如果有人问我哪部怪兽片是整个电影史上最好的怪兽片,我肯定是说不出来的,因为我觉得怪兽电影这个类型还有很大的扩展空间,以后可能会出现一些更加精彩的怪兽电影。但如果问我电影史上哪部怪兽电影对这个类型最有里程碑意义,我会给出两个答复――一个是1933年版的《金刚》,另一个则是1954年版的《哥斯拉》。
我小时候就很爱看奥特曼电视连续剧,但比起巨大化的英雄,其实更吸引我的是那些怪兽……不同于美漫里面的超级坏蛋或者邪恶的外星人,那些怪兽大部分并没有什么邪恶的意图,它们只是很具有破坏性,所以它们不是单纯的坏蛋,只不过是在生存活动当中影响了人类的生物,它们几乎等同于人类文明和大自然失衡的一个结果 ,是一种处于灰色地带的角色 。 我在很早的时候就想看一部只有怪兽没有奥的特摄电影,很快我就得到了这个机会,在碟片时代开始后我就接触到了我人生中的第一部哥斯拉电影:《哥斯拉·摩斯拉·王者基多拉 大怪兽总攻击》,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成为了一名G迷。不久后,我同一个碟片摊找到了一部美国出品的哥斯拉电影,那个碟片海报上只露出了一条腿,然后腿的旁边是各种车辆,看起来是一部花了很多钱拍摄的大制作,然后我就对这部电影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我当时对这部电影的背景可是一无所知,只知道这是一部美利坚拍摄的哥斯拉电影。后来我花了整整十块钱买下了那张碟片……但看完后,它只给我留下了一个到现在也挥之不去的噩梦!
对于我来说,这部电影是一部“垃圾电影”这点已经是一个常识了,甚至是那种我越了解它就觉得它越烂的垃圾电影。这部电影辜负了它原本应该服务的对象,辜负了粉丝的期待,也辜负了当时主流电影界对一部高质量怪兽片的期待!
但国内的很多观众并不了解这部营销式诈骗的好莱坞工业流水化垃圾的恶劣,甚至国内的观众大多数最早接触的是这一部,甚至有一部分把这部当成是原作……所以我不得不说明一下为什么这部电影是个垃圾电影。
为了更方便的说明白这部电影是部垃圾电影,接下来我将以好几个方面来说明这点:
1933年,一部叫做《金刚》的好莱坞怪兽电影诞生了,这部电影展示了当年好莱坞最顶尖的工业技术,用定格动画和模型创造出了一个震撼当时世界影坛的巨型大猩猩。《金刚》可能不是世界上第一部怪兽电影,但他绝对是对这个类型电影最重要的一个里程碑,《金刚》取得了这种类型片从未取得过的成功,掀起了一股怪兽热潮,很快就在一大堆传统的狼人、吸血鬼题材的电影当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横跨整个世纪的经典。《金刚》后来飘洋过海来到了亚洲,并且震撼了当时亚洲的观众。日本也金刚的影响下制作了三部山寨金刚的电影,它们分别是《日版金刚》、《在江户出现的金刚 变化之卷》、《在江户出现的金刚 黄金之卷》……
1945年,二战末期,广岛长崎被炸,日本人为支持他们的军国主义政府以及大东亚共荣圈而发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行为付出了代价。(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本叫做《核击日本》的书,或者一部叫做《赤足小子》的动画电影) 与此同时,日本之前制作的那三部山寨金刚的电影也在广岛的毁灭当中化为了乌有。
1954年3月, 在马绍尔群岛比基尼环礁,美国进行氢弹实验,使日本的金枪鱼渔船“第五福龙丸号”受到波及,船员1人死亡,人们对氢弹的恐惧开始蔓延。 这对日本来说是第三次核武器受害,但不同于前两次,这一次在舆论上它是完全无辜的受害者。随着对核子武器的恐慌,一部继《金刚》之后怪兽题材电影的第二座里程碑也即将诞生。
《哥斯拉》三位创始人之一的圆谷英二脑海里早就有这么一个构想:拍一套超越人类所知的巨大生物袭击人类的怪兽电影,来挑战怪兽电影《金刚》。不过此设想已超出了日本电影界的常识,而且理解到当时公司很难制作完成,所以设想方案也跟着结束了。不过,制片人田中友幸把第五福龙丸被炸作题材,想出了个原始恐龙在比基尼环礁附近被氢弹实验弄醒并且巨大化复活袭击东京的情节。最终,田中的这个设想被采用,《哥斯拉》被制造了出来。
“哥斯拉”的名字出自日本小说家香山滋的同名小说(外网博主的说法更多的是说这个名字源自东宝的一个高层的外号,由于没有搜到更详细的资料,所以暂时用百度的说法),这个名字在日文中的意思是猩猩和鲸鱼的结合体 。 为了在银幕上展示这只怪物,圆谷英二发明了一种用人套上怪兽皮套在微缩模型中表演的方式来表现怪兽在城市中肆虐,这种表现形式在这部电影成功后延续了下来,《哥斯拉》也开创了一种新的片种——特摄片。 正是因为有了《哥斯拉》的成功,才有了之后的《奥特曼》、《加美拉》等特摄片。所以哥斯拉毫无疑问就是特摄的始祖, 之后我们看的所有的特摄剧集和电影都是哥斯拉的延续。
1954年11月3日, 电影《哥斯拉》上映,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圆谷英二因此片荣获特殊技术部门奖,同年更得到日本电影技术奖。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由于核武器实验导致一种侏罗纪时期至白垩纪时期幸存下来的恐龙发生了变异,变异成了一个50米高并且极具破坏性的放射能怪兽。这个由人类核子武器造成的产物袭击了东京,将东京彻底摧毁。而人类的武器拿这个怪物没有任何办法,唯一能够阻止它的是一个独眼博士发明的氧气破坏者。但独眼博士害怕他的发明会变成像核弹那样可怕的战争兵器,于是独眼博士最后决定烧毁所有发明图纸后让他和他的发明与哥斯拉一起同归于尽……
50年代,核恐惧在世界各地蔓延,在《哥斯拉》前后就已经出现了一大堆关于核实验使物种变异的科幻怪物恐怖片,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雷·哈里豪森负责制作特效的《原子怪兽》和被很多恐怖片影迷奉为经典的《它们!》。《哥斯拉》并不是第一部讲述核辐射导致物种变异的怪兽电影,但他却是那个时期最能表现核子恐慌的怪兽电影,他比其他同一时期的同类型怪兽电影都要可怕的多,因为他是最能够表现人类在这种巨大灾难中无力的电影。而这就体现在哥斯拉这个怪兽本身,哥斯拉是一个比同时期所有的怪物电影里面的怪物都要更具有破坏性的怪物,他就像一颗行走的原子弹,无法被摧毁,走过之处所有的一切都会被破坏殆尽,人类的所有武器在他身上都没有任何效果,它比所有的建筑物都高,当他生气的时候他的背部会发光然后从嘴中喷出类似核爆所产生的能量的原子吐息。它是那个时代真真正正体现了人们对核子武器恐惧的怪兽,也是真真正正让人们感到无力的怪物,在他之前从来就没有一个怪物有如此强大的破坏力。但我估计很多人由于看了不少后来的特摄片而忽略了这点,因为在其他特摄片里面看怪兽拆迁以及对军队武器的免疫看多了,忽略了在哥斯拉之前可没有任何一只怪兽有如此强大的破坏力,也没有任何一只怪兽能够有如此巨大。而到了现在,也没有任何一只怪物能够比哥斯拉更能体现人类对失控的核能的恐惧。
直至今日,哥斯拉仍就是这一系列50年代怪兽片的代表。在烂番茄上,影评人给了他93%的好评率,观众给了89%的好评率,这比同时期的大多数同类型电影都要高。
在IMDB上他也有7.5的高分,也比同期许多同类型电影的评分高。
1956年,《哥斯拉》经过重新剪辑以及添加了著名好莱坞演员“雷蒙德·布尔”的大量情节后以《Godzilla, King of the Monsters!》之名出口美国,成为了首部在全美上映的日本电影,在纽约创造了长达47周上演的记录。
并且法国也将原版电影与美国版本剪辑后放映,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哥斯拉》的第一部上映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东宝很快就在第二年推出了续集《哥斯拉的反击》。主创人员在这部续集里加入了一只新的怪兽“安基拉斯”,它是哥斯拉在这部电影里的主要对手,从此哥斯拉的电影里面开始出现各种与其他怪兽大战的对手戏。
1962年,东宝推出了《金刚大战哥斯拉》,把影史最有名的两只怪兽放在了一部电影里面,这也是这两只怪兽首次在彩色电影当中登场。这部电影在商业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之后的60年代哥斯拉电影发展中,东宝让哥斯拉和他旗下的其他怪兽IP联动,拍摄出了《魔斯拉决战哥斯拉》、《哥斯拉之三大怪兽》等商业性质浓烈的怪兽电影。
东宝在哥斯拉之后拍摄过一大堆在商业口碑上很成功的怪兽电影以及科幻特摄电影,但最成功的IP仍就是哥斯拉。
到了70年代,哥斯拉系列特摄片的质量开始下滑,他开始把受众群体瞄向儿童群体,制作了一大堆粗制滥造的儿童电影,比如《哥斯拉对美加洛》、《哥斯拉·迷你拉·加巴拉:全体怪兽大进击》。
而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的哥斯拉也渐渐的失去了他核恐惧的特性,越来越娱乐化,逐渐变成了人类用来对抗其他怪兽和侵略者的工具。
1974年和1975年,随着《哥斯拉对机械哥斯拉》、《机械哥斯拉的反击》这两部制作还不错的昭和晚期哥斯拉电影的放映,整个昭和系列的哥斯拉也莫名其妙的画上了句号。
70年代后期,随着好莱坞特效技术的革新与发展,出现了像《星球大战》那样经典的科幻电影,这些电影的出现对日本的特摄产业造成了一定的打击,因为这些电影的出现,宣告着日本的特摄技术的效果再也无法对抗好莱坞的精良制作,特摄的黄金时代也因此画上了句号。1984年,日本拍摄了一部内核相当硬核的科幻电影《再见,朱庇特》,这部电影改编自小松左京的小说,虽然这部电影用到了很多对于当时的日本来说相当先进的特摄技术,但是呈现出来的效果仍旧不及好莱坞所拍摄的《星球大战》系列电影。好莱坞的《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以及其他科幻电影在日本收获了一大票粉丝,让许多日本人见识到好莱坞工业强大的同时,也让他们开始渐渐的对他们自己所拍摄的同类型电影感到失望,《剑风传奇》的作者三浦建太郎就是其中之一,他在他的自传里面描写了在这个时代下《星球大战》以及其他好莱坞科幻电影对他的影响。
但即使在好莱坞强大的电影工业的打击下,哥斯拉还是在1984年回归了。 1984年,东宝拍摄了平成哥斯拉系列的第一部作品《哥斯拉之怪兽王复活》,这是哥斯拉诞生30周年的纪念作品。这部电影抛弃了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对哥斯拉的刻画,重新回归本源,哥斯拉再次以恐怖的破坏者以及 对核恐惧的隐喻登上银幕。
n84版的哥斯拉除了使用以前哥斯拉系列常用的特摄技术外,还使用了大量机械模型的技术来进行拍摄,这使哥斯拉更具有生物感。并且84版里的微缩模型制作的也比该系列以往的要精良的多,甚至可以说是这类特摄电影微缩模型的巅峰。
84版是54版的续集,延续了54版哥斯拉的世界观,但与54版不同的是,这个版本在一定程度上修改了哥斯拉的定位以及部分设定。 在54版里面,哥斯拉就是纯粹的怪物,电影更强调的是它的可怕与破坏性;在84版里面,哥斯拉虽然也是非常可怕的破坏者,但是电影更强调的是“它是生物” 。
如果说54版的独眼博士消灭哥斯拉只是为了终止破坏与毁灭,那么84版里面的生物物理学教授消灭哥斯拉则是为了更深层次的目的。并不是单纯觉得他应该被消灭,甚至84版本的教授可能还更加同情哥斯拉,而不是人类。
在84版本里面最后消灭哥斯拉的教授的内心深处认为哥斯拉的出现象征着人类即将走向毁灭,而哥斯拉只不过是一个生物而已,他的所有行为都只是为了生存,他的出现也只是象征着生态环境正在发生着异变。在设定上,84版哥斯拉甚至为了更加的突显出哥斯拉生物的特性,加入了需要捕食核能来维持生命,以及会受到鸟叫声吸引的设定。
84版相较于54版对哥斯拉的态度和定位上发生了如此大的改变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一次故事的背景是在80年代的美苏冷战时期,这个时候,哥斯拉所代表的核恐惧已经从对核武器巨大的破坏转变成了对可能即将爆发的核战争的恐惧。
在这个时代,人们所担心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具有毁灭性的武器,而是滥用具有毁灭性武器的人。原子弹和氢弹的威力再大,也只不过是物理学和化学等科学发展而带来的科学造物;哥斯拉再怎么具有破坏性,也只不过是一只为了生存而活着的生物而已。真正可怕的已经不是这些具有毁灭性的存在了,因为滥用这些的人类是更加琢磨不透且恐怖的存在!美苏冷战期间,两个超级大国拼命制造核武器的核竞争,以及曾因为一两点屁事儿就差点让整个世界与其陪葬……这些行为无疑让这个时候人类变成了自然界最恐怖的存在。当所有的生物都在为了生存而活着的时候,人类却在做一些毫无意义且恐怖的事情,毫无疑问这个时候的人类绝对是比电影里面极具破坏性的怪兽还要更具有破坏性和毁灭性的恐怖存在。
在84版本里面,哥斯拉上岸破坏核电厂,只是为了吸取核能源生存;而这个电影里面,人类的所作所为则更加的愚蠢且恐怖。
84版哥斯拉的故事很简单,它大概讲述了: 由于火山的喷发,使沉睡的哥斯拉再次苏醒复活,吸附在它身上的寄生虫也因为大量的辐射而变异并袭击了一艘渔船,这使渔船里的大部分人变成了干尸。后来,当渔船的幸存者将哥斯拉复活的消息证实后,日本政界迎来了恐慌并封锁了消息……但就在他们打算商量如何对付哥斯拉的时候,哥斯拉袭击了一艘苏联的核动力潜水艇,这使得苏联认为是美国挑起了争端,美苏冷战也进入了白热化。于是,日本政府不得不公开哥斯拉复活的消息,但这也意外的将日本变成了被核打击的对象……
84版可以说是第一部描写冷战局势的哥斯拉电影,也是第一部真真正正将矛头从对核武器的恐惧向对核战争恐惧转移的哥斯拉电影。当然,84版的哥斯拉也不是一个特别优秀的哥斯拉电影,他有点过分的美化日本的政客了,在54版本里面还能够看到为公开真相日本各派别的争吵,而在84版本里面,政客的形象完全是比较正面的了。并且关于核战争的恐慌这方面,更多的也是焦虑于对日本的核打击,这也是将格局给限制住了。因为日本人对哥斯拉独特的情怀,使哥斯拉更多的与日本人对核的恐惧挂钩,也使日版哥斯拉的格局很难做到国际化的视角。
作为平成的第一部哥斯拉, 《哥斯拉之怪兽王复活》完成了他的使命,延续了这个系列。同时,这部哥斯拉也像54年的初代版本一样,有一个叫《哥斯拉1985》的美国特供剪辑版,在这个版本里,《Godzilla, King of the Monsters! 》 里的雷蒙德·布尔再次回归参与了电影的情节。
随着1989年《哥斯拉vs碧奥兰蒂》上映,平成哥斯拉的VS系列正式开始。
到了90年代,东宝开始让一些经典的昭和老怪重回银幕与哥斯拉互动,摩斯拉 、基多拉、拉顿、机械哥斯拉等经典怪兽也重回了银幕。继《哥斯拉VS王者基多拉》、《哥斯拉VS摩斯拉》、《哥斯拉VS机械哥斯拉》……这些让哥斯拉与他老对手互动的电影后,东宝又拍摄出了《哥斯拉VS太空哥斯》,让哥斯拉打他的另一个太空变体。
之后,东宝决定拍摄一部叫做《哥斯拉VS戴斯特洛伊亚》的电影来结束掉整个平成哥斯拉系列,并且将在这部电影里面把哥斯拉给杀死。这个消息甚至传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还上了美国的电视新闻。
1995年,平成系列的最后一部哥斯拉电影上映, 随着红莲哥斯拉的死亡,这个系列也暂时性的画上了句号。不过在三年后,由于一部屎翻版电影的上映,这个系列也被迫再次重启了……
哥斯拉的电影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发行了很多年,有巨大的粉丝基础,很早的时候,好莱坞就嗅到了它的商业潜力。
好莱坞打算制作一部大制作的哥斯拉电影的最初时间远比大多数人想象中的时间要早。在80年代初期,恐怖电影《13号星期五》系列第二三部的制片人就打算制作一部叫做《哥斯拉 3D》的美版哥斯拉电影,打算用电子动画和定格动画结合的形式来表现哥斯拉的肆虐,但由于好莱坞的制片公司认为这片子的定位应该是一部儿童电影,而要拍摄这个企划的预算太大,最终导致项目黄掉了。
90年代初期,索尼的哥伦比亚电影公司获得了美版哥斯拉电影的制作权。当这部电影在1990年首次构思时,著名科幻电影大师“詹姆斯·卡梅隆”最初有机会去指导这个项目,当他的名额去除后,《机械战警》和《星河战队》的导演“保罗·范霍文”本来打算接手这个项目,但最后他放弃了。随后,这个项目转交给了拍摄过《生死时速》和《龙卷风》的“扬·德·邦特”手上,他从小就是个哥斯拉的铁杆粉丝。
美版哥斯拉的企划原本打算由斯坦·温斯顿工作室负责用模型加特效的形式来制作,计划于1994年哥斯拉诞生的40周年上映。
在最初的剧本中,哥斯拉是一个冬眠沉睡了数千年的爬行生物怪兽,它在醒来后遇到了一个变形的外星怪兽 “Gryphon” ,并与之战斗。曾经给《侏罗纪公园》、《终结者2》等经典电影做过特效的好莱坞模型特效界的领军人物 “斯坦·温斯顿”设计了哥斯拉和他的对手。斯坦·温斯顿设计的哥斯拉有明显的经典哥斯拉的形象特征,并且哥斯拉的对手 “Gryphon” 造型设计的也是十分的出色,Gryphon的设定是一种外星液态金属生命体来到地球后结合了蝙蝠、美洲狮、野牛、蜥蜴后变成的怪兽。
在这个项目确立好后,扬·德·邦特估计这部电影的预算为1.5亿美元,这高于工作室愿意支付的费用,于是这个项目也黄了 。
最后,由于预算限制,扬·德·邦特退出了美版哥斯拉的制作。 而之后,罗兰·艾默里奇和迪安·德夫林被聘用,他们修改了剧本,使其更符合电影公司提供的预算。这让扬·德·邦特很失望,因为与艾默里奇不同,他是哥斯拉这个角色的粉丝。后来他批评了索尼,因为艾默里奇的电影会超出预算,并且比他提议的电影更贵。
最终,经过了一系列辗转腾挪之后,曾经拍摄过《星际之门》和《独立日》等科幻/灾难电影的罗兰·艾默里奇接手了美版哥斯拉的项目,98版美版哥斯拉也因此诞生。
项目立项后,罗兰·艾默里奇于1996年初被聘用,因为他承诺可以用不到1亿美元的预算来拍完这部电影,这远低于之前潜在导演所要求的预算。然而,在1996年《独立日》获得了票房上的成功后,艾默里奇获得了突出的地位,预算最终增加到1.3亿美元,但罗兰·艾默里奇最终的拍摄成品超过了这一预算,最终成本估计接近两亿美元。
《哥斯拉》原版的创作者之一的田中友幸在这部电影开拍前一个月去世,田中不仅是之前每一部哥斯拉电影的制片人,也是著名电影人黑泽明、冈本喜八、小林正树的各种杰作的制片人。这部电影在名义上是献给他的。
最终,98版《哥斯拉》还是制作了出来,并准备上映。由于之前《侏罗纪公园》的成功让CG淘汰掉了好莱坞传统的定格动画特效,《侏罗纪公园》里面的恐龙做的要比以往好莱坞电影里面用定格动画和纯模型做的恐龙要更加的敏捷、更加的具有生物的真实感,所以当98版哥斯拉宣布制作时,也打算用CG配合模型的技术来制造动作更敏捷一点哥斯拉。
而在营销上,罗兰·艾默里奇玩起了他曾经玩过的老套路,早在《星际之门》和《独立日》发行的时候,他就对电影营销噱头大于内容的营销手段掌握的十分出色。在《星际之门》的预告片里面,你只能看到一刻横跨空间的大门,然后一群人穿了过去,但你无法知道那个大门背后是什么。而在《独立日》的预告片里面,你只能看到一个外星飞碟将白宫给炸毁,但不知道白宫为什么会被炸,以及外星人为什么要入侵地球 。这些无疑是非常出色的营销手段,即吊起了观众的胃口,也没有暴露自己电影的本质;这种预告片营销手段既没有告诉观众这个电影剧情是讲什么的,也没有暴露自己电影的定位,吸引了大量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去观看。
98版《哥斯拉》的预告片也是如此,在他发出的两款预告里面,你只能够看到一个老头钓鱼,然后一个巨大的怪物摧毁了桥梁,以及一群人去博物馆参观恐龙骨架,然后恐龙骨架被怪物巨大的脚给踩碎。在他发行的预告片里面,你既不能够知道电影的主要内容是讲述什么,也不知道他们的哥斯拉长啥样,你只有进了电影院观看才能知道他们设计的哥斯拉是长啥样的。
由于截止日期紧迫,也有可能是因为要对怪兽造型的保密,这部电影并没有进行试映。 不过即使如此,索尼制片公司的高管还是在这个电影上映的前三周看了这部电影,然后他们马上意识到了这不是他们想要的电影,并且预料到它会失败,这导致他们扩大了市场营销,以确保强有力的电影院开幕式表现。而这部电影除了预告片上的营销以外,还有广告牌和公共汽车的营销广告,比如,在公共汽车上写标语说“HIS FOOT IS AS LONG AS THIS BUS”,在广告牌上写“HIS HEAD IS AS BIG AS THIS SIGN”。
最终,正如索尼高层所预料的,这部电影作为经典怪兽电影的翻拍片,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这部电影不仅让传统的哥斯拉粉丝感到愤怒,而且也遭到了各路影评人的口诛笔伐。直至今日,它在烂番茄上的影评人评价新鲜度只有20%,观众的爆米花指数也只有28%。在当年,这部电影通常只会跟一些像《蝙蝠侠与罗宾》、《地球战场》……这样的烂片相提并论。
1998年的金酸莓颁奖典礼上,这部电影获得了五项金酸莓提名,包括最差影片、最差导演和最差剧本。 而玛丽亚·皮提罗(Maria Pitillo)更是荣获了两项大奖,分别是最差女配角和最差翻拍或续集。
在票房上,这个电影也远远低于预期,以至于本来打算制作的两部续集被砍掉,但后来还是推出了一个动画续集,在大多数哥斯拉粉丝眼中,那个续集动画是更贴近原作的存在。
而在哥斯拉的诞生地日本本土上映的时候,日本那边的票房总和是略高于3300万美元的,当它刚刚开始在日本上映的时候,创下了当时在日本上映的电影的入场人数量最多的记录(约50万张门票)。然而,随着负面的口碑迅速传播,这个电影的票房也开始大幅下跌,远低于预期。
而当这部电影被日本的观众和哥斯拉迷抵制的时候,东宝的发言人居然站出来为这部电影辩护,并且认为他们的反应是虚伪的;理由是,在这部电影上映之前,日本人也曾痛斥过哥斯拉的原版电影。这是东宝在最后一刻试图挽救这部电影的票房的尝试(毕竟赚钱嘛,不寒碜~ ),不过最后还是没个鸟用,这部电影票房还是彻底跌入了谷底。
《大白鲨》、《侏罗纪公园》、《外星人ET》等经典电影的导演兼哥斯拉粉丝的“斯皮尔·伯格”认为好莱坞试图翻拍哥斯拉是一个愚蠢的想法。他后来告诉《娱乐周刊》,他没有去看这部电影,“我唯一去看过的哥斯拉是雷蒙德·布尔的版本,我故意不去看三星电影公司(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哥斯拉,因为我不想让他在我和我最喜欢的哥斯拉电影之间产生任何不好的回忆”。
这部电影的联合编剧兼制片人“迪安·德夫林”曾在互联网的留言板上上积极的为这部电影辩护,因为激烈的争论,官方哥斯拉的留言板很快就被关闭了。几年后,德夫林承认了这部电影的错误,并在各种采访中向影迷道歉。他后来在2012年的一次采访中承认搞砸了哥斯拉,并声称自己从小就是这个角色的粉丝。在2014年的一次采访中,他说剧本的最大的两个错误是,哥斯拉没有被当成一个角色来处理,而仅仅是被当成一种动物,而且电影中对人类角色背景的故事解释的太晚了,到那个时候观众已经不耐烦了。
这部电影的失败也导致了一个名叫“Trendmasters”的玩具公司倒闭,这个玩具公司曾经推出过一些经典版本的哥斯拉系列玩具。当这个玩具公司与这部电影联动时,最初这些联动玩具卖的很好,但随着电影的上映,这些玩具在商店里的销量开始大幅度的下滑,导致越来越多的玩具卖不出去,最终该公司也因此倒闭。
后来,罗兰·艾默里奇也表示接手这个项目是一个错误的选择,他承认他其实不喜欢原版的哥斯拉,只是在电影公司承诺可以随心所欲对角色进行修改后才同意了这个项目。这给了广大的好莱坞制片公司和创作者一个宝贵的失败经验和教训:如果有人正在创作他们不喜欢的东西时,他们就不应该进行对这个东西的创作。索尼也确实通过这次惨痛的教训吸取了宝贵的经验,在后来的《蜘蛛侠》系列的编导选择中尽量选择雇用一些蜘蛛侠漫画的粉丝来进行创作。
98版《哥斯拉》作为一个经典怪兽系列IP的美版翻拍片,既然它打着哥斯拉的旗号,那它优先要服务的对象肯定就是广大经典哥斯拉系列的粉丝,对吧?那它有做到让广大粉丝群体满意吗?或者说它算得上是一部合格的哥斯拉电影吗?
其实影史上的屎翻版电影或者狗尾续貂的系列IP电影是特别多的,但即使如此,这个98版的《哥斯拉》还是创造了一个至今其他垃圾翻拍片或续集衍生片都没有创造的一个壮举――那就是让很多哥斯拉影迷认为这不是一部哥斯拉电影。而且这种认知并不只是粉丝对这部电影质量的不满的污蔑,而是有各种理由去支撑这个认知;就这点,它甚至还不如上世纪70年代的一系列的哥斯拉系列的烂片。
1976年的《金刚:传奇重生》和1986年的续集《金刚复活》,对于大多数金刚粉丝来说也是一部屎翻版和糟糕的衍生版续集,但不会因此有人说它不是一部金刚电影;1997年的《蝙蝠侠与罗宾》,对于很多蝙蝠侠粉丝来说也是一部烂片,但也不会因此有蝙蝠侠粉丝说他不是一部蝙蝠侠电影;1990年的《美国队长》也很烂啊,但是粉丝也无法有理有据的把它跟美国队长分割开,也只能顶多说它是一部很烂的美国队长电影。
但是对于很多哥斯拉的粉丝来说,1998年版的《哥斯拉》压根就不能算一部真正的哥斯拉电影,甚至里面的怪物也不配叫做哥斯拉。原因很简单,因为它跟原版的哥斯拉差别实在是太大了,它几乎没什么经典哥斯拉的特征和内核,以至于官方和粉丝不得不对它进行切割,不管它叫哥斯拉(Godzilla),而是叫斯拉(zilla)。
在原版的《哥斯拉》中,哥斯拉是一种在侏罗纪时期至白垩纪时期幸活下来的水陆两栖爬行生物,在受到美国的太平洋核试验的影响下,变成了一只50米高、对常规武器免疫、生气时背鳍会发光并吐出类似核爆所产生的能量的原子吐息的原子怪兽,是对核武器的破坏性担忧的生物型具象化。
而在造型设计上,哥斯拉参考了多种恐龙和爬行动物,整体形象是一种两脚站立并长有背鳍的恐龙。皮肤的设计增加了很多颗粒的质感,这种质感是在制造受辐射变异的感觉。
而在98版里面,哥斯拉原本是一只生活在某个太平洋小岛上的鬣蜥,由于在法国人的核爆实验下发生了变异,变成了一只60米高的巨型生物。在定位上, 98版制作团队更强调的是:“我们在创造一种动物,而不是怪物”,所以它对常规武器并不免疫,甚至会因为人类的攻击而受到惊吓逃跑……(我艹nm)
而在造型设计上,它基本上看不到任何经典哥斯拉的特点象征。在造型上,与其说是哥斯拉,更不如说是一个《侏罗纪公园》里面的霸王龙的放大版。在某种意义上,他们在营销上隐瞒了这个造型设计是个幸运的举动,否则这部电影只会死的更惨。
就先不吐槽导演把哥斯拉的锅甩给法国这种意识形态上的槽点了吧,其实在哥斯拉身上搞什么原教旨主义也没什么必要,他们在设定上把哥斯拉改成蜥蜴,某种意义上是可以忍受的。毕竟真的要比 颠覆性质的大胆的改编的话,其实庵野秀明的《新哥斯拉》在起源设定上的改动要更加巨大,在庵野的版本里,哥斯拉甚至与核武器/核试验都没有什么关系了,也不再是在白垩纪和侏罗纪时期幸存下来的恐龙了,而是由核废料制造出来的变异生物,设定更类似于黑多拉。但即使如此,做出了如此大改编的庵野版本也没有受到哥斯拉粉丝的一致反对和排挤,那为什么98版本就这么受抵制和排挤呢?
这个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的这个改编夺走了哥斯拉身上的独特性。就像你可以创造无数个超级英雄,但超人之所以是超人,也是因为超人身上特有的独特性,你不能随便创造一个超级英雄就管他叫超人。而哥斯拉之所以叫哥斯拉也正因如此,毕竟哥斯拉也不是电影史上唯一一只由核爆实验所制造出来的怪兽,甚至不是第一只,哥斯拉之所以能够从50年代的一系列由核爆实验唤醒的原始生物、变异的大蚂蚁和变异的大蜘蛛……的怪兽形象中脱颖而出,正是因为其独特性。
不惧怕常规武器的坚不可摧的身体、极强的破坏力、口中吐出类似核爆所产生的能量的原子吐息……这些都是哥斯拉的形象特点,但是这个电影全都摒弃了,反而是去做了一个与原版形象反差极大的形象。
而他们这么做的原因,就是为了贯彻他们的“我们是在创造一种动物,而不是怪物”的创作理念。 说实话,也不是不能够按照这种理念来创作,84年的版本也是按照这个理念来创作的,也是更加强调哥斯拉是生物,并且为哥斯拉设下各种生物的特征。但并不是说要强调哥斯拉是一种动物、一种生物,就必须得去掉它的特殊性,而这些主创人员这么做与其说是在精打细磨,还不如说是完全不尊重他们正在创作的角色。
如果他们要拍一部关于哥斯拉和人类作战的电影,那哥斯拉就必须得是一个破坏者,一个让人类文明措手不及的存在。而广大G迷去看这个电影肯定是想看哥斯拉破坏建筑物以及人类军队被哥斯拉虐惨的情节。但最后他们却拍了一个被人类军队吓跑、在城市里面跟人类军队躲猫猫的大蜥蜴……甚至在这个电影里面给建筑带来更大破坏的是军队;比起大蜥蜴 ,这个电影里面的军队更像是破坏者, 毕竟楼都是军队炸的 ~
这种改编就像他们拍了一部超人电影,看了超人的设定:“一个外星人受到了太阳系的紫外线照射后拥有了巨大的力量”后,开始创作,把那些他们觉得不真实的激光眼和飞行能力给去掉,让超人变成了个能力仅仅只是比普通人力气大的角色,然后让超人在电影里面躲子弹,并且没有让超人像战士一样去战斗,而是靠偷袭取胜。
他们让哥斯拉在城市里面躲猫猫并被军队给吓跑……的理由是:动物遇到这种情况就会害怕逃跑,我们只是要创造一个更加真实的动物…… 我只能说《西游记》在国外不是很火简直是万幸,否则我们就会看到一部孙悟空在天兵天将面前逃跑和小偷小摸的西游记电影了,毕竟猴子感受到人的威胁就是要跑的呀,不是去战斗,你《西游记》里的描述明显不真实嘛~
不仅如此,这部电影还在国际上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虽然这部电影在许多引进过原版哥斯拉的国家都差评如潮,但在一些像瑞典、乌克兰、匈牙利、德国……这些没有引进过原版哥斯拉的国家当中这部电影起到了相反的宣传作用。它让这些国家的人以为这就是原版的哥斯拉,以至于后来2014年更尊重原版的传奇版《哥斯拉》被这些国家的人认为是不尊重原版的。
而在国内的一些观众眼中也是如此,由于日本的特摄技术早在70年代中后期就已经落后于好莱坞了,再加上当年好莱坞的特效技术对其他地区的碾压式打击,这也使得许多人被这部电影欺骗,认为这是一部经典电影。
而由于国内引进的大多都是特摄电视剧,所以比起哥斯拉,奥特曼的知名度要更高。但这个现象在国外完全是相反的,在国外是G迷群体要多过奥迷,我想这也是这部电影能够在豆瓣上七分的原因。因为我实在不敢想象如果他们拍了一部不会斯派修姆光线、不会飞、不正面跟怪兽战斗而是躲着怪兽、长的像超人的奥特曼会在豆瓣上被骂成啥样?考虑到像《帕瓦特奥特曼》这样已经非常忠实于原作的翻拍版都能被骂,如果他们敢拍成那样,不管特效做再好,场面再多宏大,在豆瓣上的分数绝对超不过三分!这改编绝对比钢铁飞龙和网飞的要逆天的多吧?
我相信根据我上面的描述各位吃瓜群众也能猜到这个电影到底对于粉丝群体来说有多烂了。所以记住了,如果有人告诉你:“这其实是最好的哥斯拉电影,只不过有点不像哥斯拉”,那他肯定是不懂哥斯拉,或者在逗你玩,因为这句话就好像是在说1990版的《美国队长》是最好的超人或者蝙蝠侠电影一样……对于绝大多数粉丝来说,这玩意儿甚至都不是个哥斯拉电影,那里面的玩意儿不是不像哥斯拉,而是根本不被承认是哥斯拉。
98版打着哥斯拉的名号,无疑是遭受了巨大的失败,但也有很多人说:“如果你不把它当成一部哥斯拉电影来看,可能这部电影还不错”。
所以如果98版不以哥斯拉的名号来发行,而是完全作为一部原创怪兽电影来放映,那它能否算是一部可以跟33版的《金刚》或者54版的《哥斯拉》扳手腕的经典怪兽片呢?又或者至少能不能算是这个类型片的佳作呢?
就不拐弯抹角了,直接说结论吧:当然是不能的。即使98版不打着哥斯拉的名号,而是作为一部原创怪兽电影上映,那它最多也就是一部恶俗的爆米花商业电影,根本就没有达到经典怪兽片的标准,也不能称之为这个类型片的佳作。
毕竟当年这个电影可是绝大多数影评人都打了差评,而且那些影评人也不一定全是哥斯拉的粉丝,可能就是单纯的电影质检员。我觉得这部电影之所以在许多国际市场上能够诈骗成功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当年好莱坞的电影制作班底对其他国家电影制作班底水平上的冲击太大了,这使得许多其他国家人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惊叹电影的制作水平和场面,忽略了这个电影的一堆漏洞和白痴情节。 再加上水土不服,他们不了解美国文化,导致一些好莱坞观众觉得特别无聊的冷笑话他们也觉得可能很幽默搞笑 。
就拿外网代表主流影评界的网络评论员“怀旧评论狂”来说吧,这货虽然在《哥斯拉:负一》的影评说自己是哥斯拉的粉丝,但从他的一些言论当中明显可以看出他不是,因为从他的一些言论中可以看出他对原版哥斯拉的轻视,甚至是让我感到冒犯。所以毫无疑问,他跟喷神和布兰登这类国外的网红评论员不一样,并不是个G迷。但即使如此,他还是给了98版极大的差评。
他早就在08年的时候在吐槽98版的视频里面毫不留情的抨击了这部电影的逻辑硬伤问题:一只60米高的怪兽可以在一个住着800多万人里面的城市里面玩失踪?
这毫无疑问是这个电影的逻辑硬伤,而我想国际上大多数观众不能够像美国本土观众一样注意到这个逻辑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太过于震惊好莱坞的工业技术,而忽略了这个剧情的逻辑硬伤。当国际上大部分观众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可能想的是:哇,这个电影的特效好牛逼、做的好逼真、场面好宏大!但仔细想想它的那个剧情设定,就会发现全是bug和漏洞。先不要说是人山人海大城市了,哪怕是一个小城镇,一个60米高的怪兽在里面乱窜,那里的居民能够完全注意不到它的去向?它能够像玩躲猫猫一样突然消失在大众眼前玩失踪?至少这个电影是无法说服那些住在纽约的人的。
而作为一部爆米花娱乐电影,这里面所设计的幽默喜剧桥段对于很多美利坚观众来说也是神烦且不好笑的冷笑话,怀旧评论狂和布兰登就在不同的程度吐槽过里面的幽默设计。
“真的有好多鱼啊”这句话有什么好笑的?只是介绍一个人的名字而已,有必要弄的整个电影都是吗?
怀旧评论狂和布兰登都从不同的角度批评了这部电影,怀旧评论狂完全是以看待一部怪兽片的角度来批判这个电影,而布兰登则是作为G迷来批判这部电影……这两人基本上代表了外网觉得这部电影烂的人的两派观点,不管是作为G迷还是作为普通观众,这部电影都不会是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总结了这两派观点后,我还是决定要发表一下我个人对这个电影的浅薄看法,来论证一下这个电影如果是个原创的怪兽电影能不能算是这个类型片的经典或佳作:
第一点:首先,这个电影营销上最大的噱头是怪物的造型,他们依靠隐瞒怪物的造型来骗观众进电影院,那至少他们的怪物设计必须得是独特且令人印象深刻的吧?
但这个电影里面的怪物造型设计却毫无一点新意,甚至还不如同一年的比这个投资要小的《极度深寒》里面的怪物造型设计的要好。这个怪物的造型完全就是一个《侏罗纪公园》里面霸王龙的翻版,这造型设计非常明显的暴露了编导多么渴望或者嫉妒《侏罗纪公园》的成功,以至于无耻的去复制《侏罗纪公园》。甚至就连它的制片人也强调,他们的电影宣传标语“Size Does Matter”就是为了让这部电影跟《侏罗纪公园》区分开。(一部哥斯拉电影为什么要去与侏罗纪公园避嫌?这毫无道理好不?!)
如果你觉得上面那些还不能说明什么,那么看这些由外网总结出来的最后的98版高潮戏里的小怪物与《侏罗纪公园》里的迅猛龙的情节相似度,应该就更能说明问题了吧?
这个电影的后半部分的大部分像影子、扑倒以及开门的情节,完全就是在照搬《侏罗纪公园》!根本毫无任何原创性可言!甚至这段剧情设计也是在无耻的抄袭一部50年代的经典怪物电影《它们!》和詹姆斯·卡梅隆的《异形2》。
所以,综上所述,如果它不是一部哥斯拉电影,那它就是一个无耻且毫无新意的《侏罗纪公园》的复制品。如果这种毫无创意和新意的电影都能够被当成是经典或者佳片的话,那市面上随便出一部热门电影的跟风山寨作品都能够进入经典电影的殿堂!
然后我们再来说它的第二点问题吧:这部电影是否比市面上的大多巨型怪物片更真实?
98版以更加真实的理念去做改动,那它是否比大多数巨型怪物电影更真实?那肯定也不是啊。就先不说那个60米高的巨型怪物能够在800万人的城市里面玩失踪这种逻辑上的硬伤问题了,光凭它的剧情设定就是一个大bug!
他的剧情设定的是一个小岛上的鬣蜥因为核爆的原因变成了巨大的怪物,然后到纽约进行繁衍……n但问题就出在这儿,鬣蜥是四脚爬行的生物,为什么受到辐射变异后会变成霸王龙的样子?这何来的真实?
……如果你觉得因为氢弹实验导致侏罗纪至白垩纪时期幸存下来的恐龙变异成刀枪不入并且能够口吐原子吐息的怪兽不真实的话,那你这个蜥蜴变成霸王龙的样子又何来的真实?
而且比起一只几十米的怪兽发狂把城市给摧毁成废墟,我个人认为让一只几十米的怪兽穿过一栋建筑物后让建筑物空了个洞还不倒要更加的违反常识。就算不是学建筑的,估计看了这段都要吐血,更别说学建筑的了。(土木工程专业的应该都会明白吧?)
还有这个情节,这个情节其实都是妥协之后的设计,这些火焰都是用后期P上去的。原本他们的设计是让这只巨型蜥蜴通过呼吸的形式来制造强风把汽车之类的吹翻……但后来这个设计曝光后遭到了粉丝的反对,才又用后期P上了火……首先你这个蜥蜴吐火就没有比原子吐息更加真实吧?而且就算是按照原来的设计,也很蠢啊, 并且也不真实,哪有爬行动物是靠呼吸的形式来攻击对手的!你当这是童话里吹翻三只小猪房子的大灰狼啊!
仔细想想,如果有两部怪兽电影上映,一个电影讲的是被核辐射的恐龙吸收了辐射之后能够口吐核爆破坏城市,一个则是讲一只蜥蜴被核爆之后变成了霸王龙的样子后通过呼吸吹气来吹翻汽车啥来攻击……你会更想看哪个电影?哪个电影的设定会让你感觉不那么蠢?
反正综上所述,就算你要以更加真实的怪兽片来标榜这部电影,这部电影也是个垃圾!它跟绝大多数巨型怪物片比起来也没真实到哪去,甚至还更加的愚蠢。
1933年版的《金刚》和1954年版的《哥斯拉》之所以能成为怪兽片的经典和里程碑,是因为他们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还有他们对后世的所有怪兽电影的影响。
《金刚》不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关于巨兽的电影,在他之前还有一部《失落的世界》,但是是因为有他在电影市场上的成功,才让怪兽电影这个片种被更多人关注。
同理,《哥斯拉》也是如此,在哥斯拉之前从来没有巨型怪物能够让人类的军队和文明显得如此的脆弱,不仅对于日本的特摄片,欧美的那些像《巨兽格果》、《科洛弗档案》……的巨型怪兽片也是哥斯拉的延续。
而当人们在1933年看到一个定格动画大猩猩从树林冒出带走美女和猩猩与恐龙大战的画面时,以及在1954年看到在山头冒出的比大楼还要高的怪物和军队城市被怪物摧毁的时候,这种震撼无异于观众们第一次在银幕上看到火车进站。而过了这么多年,你再去回味这两部经典电影,你仍旧能够细品出电影人在制作上的用心,以及电影氛围所渲染的震撼。
这是98版这种恶俗又无聊电影无法企及的,它别说跟《金刚》和《哥斯拉》扳手腕了,它甚至不配作为一部这个类型片的佳作。
所以记住了,如果有人告诉你:“这部电影是往后的20年来最好的怪兽电影”,那他肯定没怎么看怪兽片~ 先不说这个电影之后没几年就有2005版的经典翻拍版《金刚》,在2018年以前能够暴打这部电影的怪兽片更是一大堆,像《汉江怪物》、《科洛弗档案》、《环太平洋》……这些电影就能在质量上对这部电影进行核打击,这部恶俗又无聊的电影压根就不够看。
说了这么多,我想大家也应该明白了98版失败的各种原因,但我估计还是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我要在短评里面问候导演。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导演要为此负的责任还要少一点,更多的是那些好莱坞制片厂的失败策划。我想大多数人可能就是在想,因为我觉得这部电影烂,所以我才问候这个电影的导演……你要是这么想,那就真的是误会我了。( ˘•ω•˘ )
其实我在短评里面问候导演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导演在这个电影里面做了一件非常恶心的事,使这个电影就算不是影史上最烂的电影,也是影史上最恶劣的电影之一了。那是什么事儿呢?
这个电影里面有一个举大拇指的市长和他的跟班,最后那个跟班受不了那个市长,然后跟他分道扬镳,并且比了一个反的大拇指。这两个角色塞在这个电影里面很唐突,因为他们跟这个电影的剧情基本上是没什么联系的,而且也很不明所以。那为什么电影要把这两个角色塞进去呢?
当你了解了这两个角色的真相后,你就能够理解这个电影拍摄者的恶劣了。
那两个角色其实是在恶搞羞辱美国的著名影评人“罗杰·伊伯特”和他的搭档“吉恩·西斯科尔”,那个大拇指和反向大拇指的手势,都是他们评价电影时常用的。
罗杰·伊伯特和吉恩·西斯科尔都是好莱坞最受尊重的影评人,马丁·斯克塞斯就曾坦言是罗杰的影评给了他继续拍电影的信心。而罗杰之所以在欧美影评界这么受尊重,就是因为罗杰的影评不是代表了制片公司的利益,他代表的是广大观众的利益,他是优先从观众的观角来点评电影,判断这部电影值不值得进电影院花钱看。罗杰和吉恩的工作就相当于是电影质检员,他们会去质检新上映的电影,然后写文章在新闻杂志来发表自己的看法,来作为各路观众和影迷的观影旅游说明书。
有些时候,罗杰和吉恩会因为对一部电影的观点不同在电视上面拌嘴,但不管怎么说他们也是彼此最好的搭档,并且到了最后他们也没有分道扬镳。如果你对罗杰和吉恩的故事感兴趣,可以去看一个叫《人生如戏》的纪录片 。
那为什么这个电影的编导要把这两个影评人放进电影里面羞辱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两个影评人之前给他的电影打了差评。所以记住了,我的朋友们,如果有影评人和观众批评你的电影拍的不好的时候,你只要在下一部电影里面使劲的羞辱给你差评的影评人和观众就行了,而不是去拍一部好电影来证明自己!
外网有很多影迷都觉得罗兰·艾默里奇是斯皮尔伯格的粉丝,因为他的电影里面有大量的类似斯皮尔伯格电影的元素,甚至是完全不避讳的挪用。但我对此保留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他不是喜欢崇拜斯皮尔伯格,我觉得他应该是渴望得到斯皮尔伯格的成功。因为如果他真的喜欢斯皮尔伯格的话,首先在98版哥斯拉开拍的时候,斯皮尔伯格就曾试图劝告他不要拍,但他最后还是接了这个项目。而且当影评人批评斯皮尔伯格只适合拍商业片,不适合拍较现实文艺的电影的时候,斯皮尔伯格是怎么做的?人家是拍出了《紫色》和《辛德勒的名单》来证明自己。而罗兰是怎么做的?是在电影里面羞辱给自己差评的影评人!
不过这种行为真的能给自己带来声誉吗?或者让自己的电影变得更好吗?肯定不是啊!最后,罗兰的这个行为反倒遭到了两大影评人的反击。吉恩是完全毫不留情的对罗兰这个创作行为进行批判,表示这种行为是卑鄙的,并说:“如果你要把我们放进一部怪兽电影里面,你为什么不抓住机会利用怪兽来把我们吃掉或压扁呢。”而罗杰的评论稍微温和点,称赞了那个恶搞他的演员的演技,但还是毫不留情地说了:“他们居然轻易的放过了我们;我完全预料到会被哥斯拉像踩死一只虫子一样给压扁。”(个人感觉罗杰可能是看过哥斯拉电影的,吉恩可能就没怎么看过这个系列的电影,虽然在初代哥斯拉里面有说过哥斯拉会吃人,但是在哥斯拉的所有系列电影当中都没有哥斯拉吃人的镜头~)
不仅对大众影评人如此,甚至对粉丝也是这样。某哥斯拉粉丝杂志的创始人兼编辑因为反对这部电影,并在这个电影制作期间中用各种文章严厉批评了这部电影,所以他们也把他放进了电影里面,让他撞上电影里面的怪物出事故。
为什么会觉得这种方式能够达到报复的目的?这只能让明眼人都看出你们恶劣的真面目好吗?如果你真的想让这些影评人和阻碍你们的人闭嘴,你们就应该拍一部好的电影来还击啊?在创作电影里面塞这种恶劣的私货有什么用呢?
就拿灾难电影《2012》来说吧,这部电影在国内拿到了8.0的高分,但是在国外却差评如潮。为什么呢?因为好莱坞的观众不吃这套,他们不会去称赞自己的电影工业体系,他们更多的是关注你的剧情情节以及你是否对得起的营销定位。在罗兰的早期电影《星际之门》和《独立日》上映后,就已经有绝大多数的观众受够了他们的营销,对外星人制造金字塔以及美国总统开飞机打外星人的情节口诛笔伐……但罗兰从来就没有吸取过这些观众以及影评人对他的批评,反而是继续玩着他营销的老路,自始至终都在拍摄那些被批评的电影。所以好莱坞那边也不会给他留情面,让他自始至终都是二线梯队的导演,就像卖拷贝一样。(不过有一说一啊,至少卖拷贝拍的变形金刚没有让变形金刚的粉丝发狂,这点就比罗兰强很多)
当然,如果你不相信我的这个罗兰只是吃了好莱坞优秀特效工业的红利的观点,那你可以去看看他早期没大钱拍片时拍的《诺亚方舟法则》和《哗鬼追魂》,然后你大概就能明白他讲故事的真正水平了。
还有就是随着现在好莱坞工业垄断的衰退,以及亚洲电影工业的崛起,中华开始能够拍出匹敌好莱坞特效的《流浪地球》,韩国也能用极小的成本拍出较为震撼的《釜山行》,日本那边也凭借《哥斯拉:负一》成功夺得了奥斯卡最佳特效奖,击败了好莱坞的特效工业。而这些对好莱坞工业特效的冲击,也成功的让罗兰的电影的真面目曝光在观众视野当中,现在开始有很多观众给了罗兰的电影真正的应得的评价,就是因为现在有很多人不吃你好莱坞特效工业这一套了,开始更专注于剧情和漏洞,于是我们看到了最近罗兰的《月球陨落》和《独立日2》都没有在中国取得好的票房和口碑,这也是一件幸事。
我相信通过上面我总结的资料以及我发表的一些观点,阅读这篇科普文或影评的人应该或多或少了解了这部电影为什么在许多人心中是烂的。不管你同不同意这篇文章的观点,我都希望这些资料能够帮助到你,能够帮你解开一些迷惑。而我写完这个影评之后,我也深刻的体会到了影评人的不容易,写完这篇影评之后除了让我本没有痊愈的躁郁症又重新发作以外,就是让我又体验了一遍受刑的感觉……所以我也没有什么能多说的了。
这部电影就是垃圾电影!人类怎么可以拍出这种可怕的东西?! 我的天呐!!!!!!!
哦,对了,这篇文章的著作权为灵魂掉线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严禁商用。我写这篇文章是赚不到任何钱的,就是单纯的想说明这部电影为什么是垃圾片。
人类喜欢自以为是,人类喜欢唯我独尊。
比如我们很多人就认为,动物就应该呆在野外而不是动物园,因为动物园会让野生动物失去野性和自由,而只有将它们放生野外,才是真正对这些动物好。
但蔡康永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谁证明动物都喜欢大自然》,其中他引用了一个印度小孩的观点:“动物园绝对是天堂,住在里面的动物都幸福的要命,才不可能想念野外饱一顿饿十顿、整天担惊受怕的日子。如果把这些动物在赶回去,赶回大自然,那叫惩罚,不叫放他们自由。”
人类自己用高楼大厦把自己保护和饲养起来,用烹饪和医学让自己享尽平安与健康,却认为动物们就应该在野外自生自灭。蔡康永说,我们人类借着“奇奇怪怪的原因去出手干涉动物的生活是件很蛮横的事。”
不止如此,人类还经常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将其他的物种一分为二。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说,哪些动物是益虫,哪些动物是害虫。
但却如影片《家园》中所说的那样,“地球上的生物没有有利和有害之分,它们互相平衡,互相抵消。”如果以其他物种的眼光来评判,恐怕很多种类的生物都会把人类作为最具有危害性的害虫。
刘墉在他的《海豹猎人之死》中说:“这个世界不是人类所专有的,我们要尊重地球村里的每一员。当我们高喊着世界上的物种,正以空前的速度在减少时,我们有没有想想自己造成的污染,正是最大的祸害?我常想,当我抢救一朵小花的时候,是不是践踏了无辜的小草?我也常想,文明世界的人,是不是作了许多伪善的事?”
每种生物都有生存和繁殖的基本权利,我们不能因为某种生物吃了点我们种出的粮食,就要把它们赶尽杀绝,几十年前我们的祖辈和父辈也确实这么做过,现在想起来,这种行为在本质上和纳粹的犹太种族屠杀其实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哥斯拉》的故事是个悲剧。如果没有人类的核试验,哥斯拉只会成为一只小蜥蜴,自由快乐地在海岛上游弋,默默地终其一生。可惜辐射导致了它的变异,巨大的它误打误撞来到了人类的集聚地,虽然它的愿望很合理、很单纯——生存、繁殖,但不幸的是,这些本该是它的基本权利,干扰了纽约这座城市中人类的正常生存和生活,于是,冲突与杀戮便在所难免。单就这场战争来说,哥斯拉没有错,纽约的人们也没有错,因为无论哪一方,都是为了生存。
有些人因为信仰或者其他一些原因,从不杀生。不过我有位朋友对此并不赞同,他曾经说:“如果我在路上看到一只虫子,我丝毫不去理会它,干涉它。但如果这只虫子爬到我卧室,爬到我床上咬我,那我当然要把它拍死。”
同理,如果人类闯入野外,又不幸遭遇饥饿的猛兽,那么他被杀死吃掉也是理所应当。
这就是自然的法则,大家“互相平衡,互相抵消”。
人类,只是这个地球上平等存在着的万亿物种之一,不是造化的宠儿,不是万物之灵,其他的生物不能被我们大肆灭绝,但也不需要我们伪善的同情和怜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类所要做的,只需认清地位,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就行了。
好吧,你是无意的,你并不是来危害人类的,你只是想要找个地方下蛋,然后为你的后代储存一些食物。
但是,你找错地方了。像你这样的庞然大物兀然出现在人类的城市,是会引起天下大乱的。而且,你的每次出现都是近乎毁灭般的席卷整座城市。穿梭于高楼大厦间就像穿梭于热带雨林般自如。悄无声息的出现,又隐藏的那样绝秘,叫人们怎能安下心来生活?
人类一旦被恐惧缠身,必定会竭尽全力去消灭那个令他们感到不安的东西。
开玩笑的,你居然还在地底产出那么多的蛋。如果它们长大再繁殖,那么地球将没有人类的容身之所了。所以,你的出现注定是要被抹灭的,包括你产下的那些蛋。
但这也是人类自己种下的恶果,是他们的核污染导致你们基因突变。否则你也该有自己的安乐窝,下几个蛋,在自己的地盘上快快乐乐的过日子,不用这样东躲西藏的,是吧?
最后伴着你悲壮身亡,人们欢腾起来,却不知为此他们也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不过,给人类一点教训也是应该的,否则他们是不会知道反省的。
当然了,恶果可不是这么轻松就能被清除的,公园底下仍潜伏着一颗未孵化的蛋。
当年让我激动万分的电影,这是我热爱怪兽电影的启蒙片,也是我觉得至今无人超越的经典。
与一般怪兽片不同,罗兰在片中设计了美国军方和法方两条武力线,主人公被赶出军方后,法方替他完成调查,最后结果掉怪兽的还是军方。另外,主人公与前女友的故事也是个调味料,女友又一次背叛男主后也意味着男主与法方合作的开始。还有许多路人小细节,比如老人钓鱼的悠闲,两个小偷闲侃的对话,让人觉得这是依附于真实世界存在的故事,贴心了很多。
当然,作为主要情节的怪兽战斗,场面设计业也很抓人。大怪兽是在用脑子与军方周旋,它懂得利用障眼法把军方飞机引到背后去,懂得利用追踪鱼雷制导反攻敌方潜艇,真是胆大心细的大块头。
曼哈顿广场一幕是让我看的最揪心的,因为完全是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一种陌生的生物,离自己这么近,随时有丧命的可能。加上数量众多,很难逃脱。四个法国人的死很好的烘托了前期恐怖气氛,之后是不停的巷战,完全无尿点,紧张万分。小怪物短距离移动缓慢,长距离奔跑速度惊人的特性,让主人公可以惊险地逃过某些场景,却始终处于绝对恐惧环境中。最后的穿行群怪之间,也让娱乐性high到极点。
不知道为什么豆瓣里评论哥斯拉的都是些环保主义者,我则是更多觉得片子的娱乐性、特效、音乐及细节处理得极其出色,是一部优秀的商业片。作为7分以上恐怖片才是合格的标准来看,豆瓣的分数显然是少了,看来怪兽片很难让如今的文青们爽到,我只有暂时保留自己的意见了。
Jensen
哥斯拉是什么?是那个勇猛无敌喷着光束吊打小怪兽的怪兽之王啊!这个是什么鬼?TM的分明就是变异的大蜥蜴!
如果换个名字,叫什么原子怪兽、变异蜥蜴,这绝对是一部满分电影,但偏偏叫哥斯拉。。。。
这TM就尴尬了!
黑洞都打不死、口喷光束的哥斯拉变成了什么鬼?几发导弹干掉的渣渣。。这就是日本人为何这么抵制的原因。
这部电影如果不叫哥斯拉,那么一定是一部高分电影,全球大卖,但是叫哥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