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峻宁,马梓涵,袁成杰,顾璇,刘维,林琪,孙楠,郭德纲 主演的电影《歌舞青春中国版》来自哪个地区?
爱奇艺网友:电影《歌舞青春中国版》来自于大陆地区。
2、《歌舞青春中国版》是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开播的?
本片于2010年在大陆上映,《歌舞青春中国版》上映后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网友总评分高达1020分,《歌舞青春中国版》具体上映细节以及票房可以去百度百科查一查。
3、电影《歌舞青春中国版》值得观看吗?
《歌舞青春中国版》总评分1020。月点击量243次,是值得一看的喜剧片。
4、《歌舞青春中国版》都有哪些演员,什么时候上映的?
答:《歌舞青春中国版》是2010-08-10上映的喜剧片,由影星张峻宁,马梓涵,袁成杰,顾璇,刘维,林琪,孙楠,郭德纲主演。由导演陈士争携幕后团队制作。
5、《歌舞青春中国版》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答:喜剧片电影《歌舞青春中国版》是著名演员张峻宁 代表作,《歌舞青春中国版》免费完整版2010年在大陆隆重上映,希望你能喜欢歌舞青春中国版电影,歌舞青春中国版剧情:源自迪士尼风靡全球的青春歌舞电影系列, 讲述一群来自不同背景、性格鲜明的年青人在校园发生的青春故事一场即将举行的超级校际演唱大赛,唤起了同学们追求音乐梦想的愿望,不料在选拔过程中却掀起阵阵风波,最后各人在困难面前作出了突破自我的选择。
说起来,任何国家的电影似乎都有一个并不那么准确的标签,比如美国电影的大场面和个人英雄主义,日本电影的节奏缓慢和晦涩,韩国电影的肥皂剧风格。而现今的中国电影,似乎正急着给自己也加上一个标签:雷。最近这一个时期国产电影的雷作之多,甚至让人仅仅看海报就能分辨出一二。虽然这部《歌舞青春中国版》的海报已然暗示了其身为雷作的天赋,但结果告诉我,这部电影并不是我想的那么雷——而是比我想的雷上几个数量级,可谓雷片中的F-117。
由于比较喜欢原版《歌舞青春》三部曲,也出于对迪斯尼的信任,我本是抱着非常积极健康的心态去认真观摩这部电影的。看到开场的歌舞,虽然主角一个接一个出场的构思非常没有创意,但至少歌曲本身还能依稀找的当年《歌舞青春》的感觉。只是从长了一副狐狸脸的女主角宁宁带着满脸傻笑走进校园开始,一种隐隐的不安就慢慢从我心底升起。当电影结束时,我甚至闻到了身上被雷焦的糊味。
第一次把我雷的外焦里嫩的,是那两道数学题。当胖乎乎的孙楠老师在黑板上写下:y'=x^2+1 然后问大家这道题怎么解时,我就蒙了。请问老师,您要我们解什么啊?是求原函数?还是求二阶导数?总不会是您把这个当成二元一次方程了吧?果然,没说清楚问题,同学们也纷纷答不上来,这有情可原。但没想到狐狸脸自作聪明的来了一句“y等于2x”,请问大小姐,这是什么啊?如果是y''=2x,还可以说是您蒙着回答了一个二阶导数,现在您告诉我这是y,那么y应该等于什么呢?稍微学过一点微分的同学,也应该知道y=1/3x^3+x+c,这才是原函数。不知道那个让孙老师连连称对的答案到底对在哪里了。当我被这个答案雷到不行的时候,编剧却告诉我离高潮还远呢。果然第二道数学题横空出世:y=2^x+1 。这回老师没再犯同一个错误,而是告诉大家求微分。但其他同学仍然傻在那里,此时狐狸妹妹又自作聪明的回答道“y等于2x轮2”……
首先,我承认我没明白“轮”是什么意思,在我这么多年的数学生涯中也没见谁用过这个字。其次,即使“轮”是这所国际化的学校对“ln”的中国化叫法(正确发音是luo-yin),那么这个答案仍然是错误的。正确答案应该是y'=2^xln2(发音为“y撇等于2的x次方乘以ln2)。当然了,高潮是孙老师先一脸傻笑的摇摇头,不知是没听懂这个答案还是他自己其实也不知道正确答案,接着又一脸傻笑的点点头……这是如何的误人子弟啊!这两道题本身就是高数里最基础的,根本不能称之为题的东西,而从这部电影的演员到导演到编剧到制片,竟然没有一个人看出如此明显的错误,这真是对中国高等教育最大的讽刺!而此时,我倒宁愿相信,宁宁小姐所说的轮2,其实是指他们轮着犯2的意思。
有人说,对数学这种没人喜欢的东西就不要吹毛求疵了,是的,我就当这部影片为了增加喜剧效果而故意安排的这个情节,或者为了检验观众有没有能力认出这个错误,本意是用心良苦的。那么翻开数学这一页,接着往下看。当我还没来得及从雷状态中恢复过来的时候,一段冗长的歌舞就已经开始了。这是什么啊?连剧情都没发展就上演这么一出莫名其妙的歌舞,是为了凸显我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能歌善舞吗?况且,这段歌舞的中心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以理解中国特色的编剧忧国忧民、寓教于乐的伟大胸怀,但这个主题到底和电影情节有什么关系呢?仅仅是为了证明,看这部电影其实不是为了看电影,而是为了上课受教育吗(数学还错的一塌糊涂)? 归根结底,这段歌舞只能用来填充时间和故作姿态,毫无意义。
当这段生硬的歌舞结束后,就是更加生硬的剧情推动。公主就好像遇到了上辈子灭了自己满门的仇家,毫无任何理由的对宁宁百般发难,就差干脆说出“观众们我就是讨厌宁宁,要不然没法往下演了”。如此毫无技巧的剧情推动方式,只有十几年前的美国烂片和最近的国产烂片才敢采用。接着镜头一转,到了一处贫民窟……为什么突然跑出个贫民窟来,难道是为了和郭德纲的气质相符吗?那袁成杰又是哪来的钱上“国际学院”这种富人学校?我为此仔细思考了一下,最终的结论是,可能是上面的人想表现一下我们国家没有贫富差距这种东西。看吧,住贫民窟的和坐加长林肯的都在一个学校上学,我们这个社会多么和谐啊!所以其实这是部政治宣传片……而作为一个钢丝,我本是不想对郭老的rap多说什么的,尽管他每个字都不在节奏上。但是、但是,郭老您能不要每句最后两字都加重念吗?
到了所谓ktv飚歌这一段,我还以为能重现原版男女主角对唱“Start Of Something New”的那种动人场景,结果那首《不得不爱》一响起,我险些从椅子上掉下来。一部歌舞片,在男女对唱的情节中使用一首已经不再流行的流行歌曲,这是何等的勇气啊!当然,按照惯例,这仍然不是高潮。当宁宁的父母说出“你竟然去ktv那种地方”的时候,我竟然产生了幻觉。这是一部80年代反映改革开放的电影吗?还是她父母是从那会儿做时光机穿越来的?……后来我想通了,估计是作为商人的女主角父母带客户去ktv从来都是要点特殊服务的,所以他们理解的ktv是“那种地方”也算说得通。但这部影片不是为了彰显和谐社会吗?和谐社会怎么会有那种地方呢?呃……
说起来,这部电影唯一让我笑了一下的情节就是公主大人举办的山寨海选,不过笑也是苦笑加傻笑。看着一干人等在台上秀着自己的智商下限,我一时间真的以为这是一部用比喻的手法来影射当代大学生智力退化的文艺片。而如此多的疑似精神病患者和智力残缺青年都集中在这个学校,不得不赞美校长为慈善事业做出的贡献。但我最后也没弄明白这个海选到底是为什么举行的。算了,这是一部堪比《穆赫兰道》的深奥影片,我的智商是难以理解的。
当作为男主角母亲的篮球教练出场,并对男主角苦口婆心的一番劝说时,我体会到了那份深沉的母爱……什么,你说这个教练不是男主角母亲,那她凭什么规定男主角的未来如何啊,还用出了经典的家长句式“你现在不怎么怎么样,以后就不怎么怎么样”,这女的也太自作多情了吧!到这里,我已然心悦诚服,这真是一部神奇的电影!
接着许多神奇的事情更是接连发生,让我恍惚间以为在看一部科幻片。公主的跟班如007一般得知了男女主角的私房话并编成了flash发给了全校学生(全校学生的电话号码都被无良商人出卖了),心理明显不正常的袁成杰用语言的魅力让心理更不正常的公主幡然悔悟(这就是佛教所谓的顿悟吧),最后一首歌如同附上了人鱼的魔力让所有人莫名其妙的都流泪了,包括刚刚进场都没听上一两句歌词的女主角父母(其实这是集体潜意识发作了)。而最科幻的要数结尾,主持人宣布:“宁宁和诗人获胜!XX国际学院获胜!”且不说他怎么知道半途闯入场内的男主角那做作的名字,但这个比赛到底在比什么啊?是选歌手还是选学校?最后,在中文版的“We're All In This Together”的欢闹的歌声中,一群人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至于演员的人选,我也不想多说什么了,虽然他们长得都不尽如人意,也没有丝毫演技,但至少从始至终的将这部雷片演了下来,这份敬业的精神就值得我们学习!
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险些就打败了我心中的第一雷片《嘻游记》登上天下最雷的宝座。但毕竟那个出品了无数让我感动让我沉迷的电影的迪斯尼公司参与了这部影片的制作,出于对迪斯尼的敬意,就让其屈尊当第二名吧。其实这部电影最大的失误不是影片本身,而是选错了上映时间,如果选择炎热的夏日放映,没准效果还不错。因为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一直冒冷汗和浑身发凉,其降温效果会使这部影片在夏天增色不少。
最后,模仿《百年孤独》的开篇来作为这篇评论的结尾吧:许多年后,对着这部《歌舞青春中国版》,迪斯尼中国的领导肯定会回想起当年自己的前任引咎辞职的那个下午。那时候,如果他足够聪明的话,本应该去想尽一切办法把这部电影中所有涉及迪斯尼的部分全部删去,然后失口否认他们和这部电影有关……
这部电影里,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是瘦猴儿。
当这所贵族学校里所有的帅哥美女都眼含着泪光炯炯闪亮参加山寨海选的时候,这厮在台上操着东北话和女搭档们唱起了激情的二人转,大妹子,干哈呢?……
台下观众捧腹大笑,这段可比郭德纲的伪rap好玩多了。
电影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一度怀疑劲舞团是不是植入了广告,用那句流行语来说,真是华丽丽的闪瞎了你的狗眼。不过片头过后总算是好了许多,按照正常人的审美眼光来看,女主角还算青春,男主角么,有些像年轻时的耿乐,是个散发着英气的逼人。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念书的时候,虽然也一度迷恋过篮球什么的,但很少会遇到豁得出去的女生敢跑到球场上当拉拉队,更别提没事儿就一块去KTV什么的了——跟哥们儿一起倒是什么都干过。
我不知道现在的90后在学校里都是什么情况,在我印象中,大部分的中国家长都还是像女主角的爸妈一样。他们含辛茹苦把孩子送进大学,却生怕孩子在学校里变坏或者谈恋爱,尤其是女孩子的父母,更是恨不得天天提着心吊着胆。后来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家姑娘已经冒出了爱情的萌芽,便开始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觉得一家人的未来彻底断送了。是这样么?应该不是了吧。反正男孩子的爹妈很少会有这种情况,尤其是在对早恋所持的态度上。
所以说,这片儿还就得跟迪士尼有关,童话么。
不过,在我看来,这片儿倒也没烂到令人发中指的地步。至少,它还能勾起那种对校园爱情的一丝回忆与共鸣,在那个时候,男朋友和女朋友之间,除了上床和上课,还是有很多别的浪漫的事情可做的。
《歌舞青春》:電影不是個人SHOW
借用amigo同學喜歡用的南周體來寫這篇文章。
不用功的編劇
中國版《歌舞青春》宣傳口號是:三大娛樂巨頭連袂打造中國版《歌舞青春》。SMG、華誼兄弟與迪士尼共同打造的這部《歌舞青春》估計讓迪士尼在國際上的形象大打折扣,拍出這樣子的片子,讓人心寒。看得出來,編劇試圖對美版的電影進行中國的國情化改造。美版電影中,演員的表演自然流暢,人物形象個人表達,整個故事也帶有濃郁的美國風情,而中國版的故事嚴重脫離了中國的國情,雷人的臺詞讓人汗顏,只能說明編劇是奔著惡搞來的,而根本就沒有打算拍出與美國版相匹配的故事。一句話,編劇是奔著打碎這三家娛樂巨頭的牌子而來的。
演員:只重視自己SHOW,忽視交流
其實看完這部電影,給我留下的印象基本上不多了,最深刻的一個字就是“爛”。再有的模糊印象就是這部片子裏面的舞蹈的折騰與演員的個人秀。那個女主角,那個眼神,以為自己是在演話劇,誇張的眼神,男女豬腳之間,似乎只是兩個人的表演,而毫不在乎對方的存在,那種缺少交流的表演,給整個片子一種隔離感,支離破碎。
臺詞:無比雷人
只記得無比雷人,多數忘記的差不多了。
“連KTV這樣子的地方你都去了,還有什麽地方你沒去?”
“你聽過郭德綱的相聲嗎?”
最後還想說的是,整個故事是發生在上海的,但是搞不明白,爲什麽中間出現了一段在北京的場景,還特地的把老北京唱了進去!難道北京市政府出錢了?
@評分:整部影片一顆星(2分)
另外,看到演員們跳的挺累的,就再加一顆星,但不能超過3分。
Jensen
看中国版的时候,脑子里突然浮现起美国家庭喜剧modern family第一季的某一集,里面一个父亲为了跟三个孩子套近乎,特地在他们面前自唱自跳表演了《High school musical》里的《we’re all in together》,然而,原本深受孩子喜欢的青春洋溢的经典在这位没什么节奏感、更没什么青春气息的父亲蹩脚的演绎下硬生生变成了滑稽表演,孩子们一脸汗颜地扭过头默默地崩溃。
《High school musical》在全球都是一部相当出色的歌舞类型青春片,在美国的众多性话题青春片中,《HSM》还保留了一片纯洁、积极和奋发上进的净土。而作为歌舞类型电影,系列的三套电影配曲都朗朗上口,十分具有阳光气息,符合青少年的审美趣味。
然而,美国的校园生活再欢乐也终究是美国的校园生活,与中国孩子们的生活始终是脱了一节,于是想要圈钱的迪士尼就原版复制了《High school musical》的剧情、带上原班制作人马,来到了中国,翻拍了这样一部具有中国气息的中国版《歌舞青春》。
但所谓的中国气息,只是个可爱的错误。《歌舞青春》确实为迎合中国市场做出了一些口味上的调整,于是在影片里你可以看到不少本土其他这类型片子的影子,比如《一起去看流星雨》、《青苹果乐园》(抱歉我举不出更多例子),动辄就是贵族学院、动辄就是加长轿车,而女主角动辄成绩外貌样样出色还在学校里不小心出了风头,但家庭环境一般、身上背负着家里人重重的期待,男主角样样出色却始终走不出迷恋上这个转学姑娘的俗套里……这一系列狗血设定都是中国青春片里最常用的设定,于是没搞清楚市场的迪士尼就头脑一热允许了这部片子的狗血。可他们不知道,尽管中国大量青春片拍成这样,可这种风格片子的唯一贡献就是提供网友们恶搞和臭骂的谈资对象,名声确实是相当的,然而都是些远扬的臭名。于是落入这种“本土化”风格的《歌舞青春》中国版,在豆瓣悲剧地获得了接近一半人送上的一星(即最差),最后平均分落了个极低的3.8分,而在时光网,网民们似乎稍有理智,却也只是奉献了个6分的中等评价。
其实,倘若把《歌舞青春》中国版跟《High school musical》独立开,《歌舞》其实还算是个中规中矩的普通电影,至少不会遭到那么些人的反感。尽管歌曲改编翻唱得没什么激情,但是演员们的激情群舞确实还算可圈可点;虽然电影歌舞部分太多,而且歌舞部分又不能很好地把电影故事给承接起来,但是拍出来终究能是个完整的故事,没什么扯淡的地方;演员们有不少出自选秀比赛,歌舞表演自然还属于放得开的类型,尽管有刻意模仿美国版的痕迹,但做作得来尺度又不算太超过,跳舞、唱歌的场景比较自然。
只不过,真正的中国校园生活,既不可能是《HSM》,也不可能是《歌舞青春》,看《HSM》的时候你至少能意识到这是美国青少年的生活,可看《歌舞青春》中国版的时候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联想到自己的生活,于是翻拍的《歌舞青春》难免让人联想起开头说到的那位父亲,中国版《歌舞青春》就像那位父亲,真诚却憋屈地为了迎合他所以为的受众口味,恶趣味地放弃了自己的特色,传承了被唾弃的风格,结果自然是弄得大家都难受。